“欺人太甚!”苏中钰右拳攥紧,狠捶龙椅扶手。内阁群臣听闻赵荣、王复此言,不安者有之,愤恨者有之。
“陛下,”徐世铭不顾脸面,顶着众人的不解站出来,说,“既然布其想会一会老臣,老臣愿与之一见,也好晓之以理,早日迎上皇回京,说不定,还能让瓦狄退兵,不费一兵一卒,即可保大燕平安。”
“哦?”苏中钰一脸不高兴,语调讥诮。徐世铭不明皇上心意,喏喏而退。“徐中铭,你真以为议和有用?夜观天象得知的?”苏中钰问。
“皇上,”徐世铭吓坏了,“臣只是想……”他希望能够讨好周围的每一个人,却词穷了。
“若是议和有用,布其何必威胁若此?还说要让朕去见他,他真不识抬举。”苏中钰越说越气愤,最后几个字听上去,像是从牙缝里挤出的。群臣默不作声。
“传令,各关加强防范,努力备战,一旦瓦狄人进攻,必奋起反击。还有,不要派人议和,免中瓦狄毒计。”苏中钰斩钉截铁地说。
“且慢,”王长直问,“可否问问胡尚书意见?备战不可草率。”
苏中钰觉其言之有理,道:“王尚书所言极是。先不出兵。”他对站在一边的龚诚说,“龚诚,派个人去德胜门找胡爱卿,问他出兵之事,速去速回。”龚诚答应下来,立马派人代皇帝咨询胡尚谦。不久前,他只是乾清宫中一位排不上名次的宦官,可现在蒙皇帝提拔,能在皇帝身旁,面对大臣听政,自然笑容可掬。
徐世铭见苏中钰犹豫不决,一时胆子上来,问:“陛下,议和之事怎说?”说完,他听见耳边传来一声训斥:“现在不需要议和,你没看到瓦狄正到处要挟吗,一会儿要钱要物,一会儿要见大臣,还说要见陛下。我们好歹也是大燕的天子和臣子,怎可听任这些瓦狄人呼来喝去!”徐世铭扭头一看,是江守礼。他想发脾气,又怕皇帝指斥,连连苦笑道歉。
苏中钰见群臣争执不休,鼻孔长叹一口气,厉声:“朕之前说过,不要议和,免得我大燕出丑。”杜源觉两头受气,撇嘴退后。
代皇帝见胡尚谦的人回来了。苏中钰问:“胡尚书有何高见?”那人答:“胡尚谦只有一句话,‘今朝只知有军旅,他事非敢闻。’”苏中钰细品其意,觉胡尚谦想法与己一致,喜不自禁。他想:“朕可以放手一搏。”
于是他晓谕群臣:“不得有任何人提‘议和’二字!若不重击瓦狄,怎有本钱提议和?他们今天这个要求,明天那个要求,我们派人过去受训斥,这与议和有何关联?要议和,也得先打赢他们再说!”
不少臣子称是。但侍读彭时发声:“若要作战,能否及时迎回上皇?”
苏中钰随口问:“不作战,可否迎回?”
彭时不语。
皇帝的命令一夕间传至各关。整个京城严阵以待,苏中钰也在日理万机。他整晚在乾清宫批答文书,忙不开,就叫上梁安和龚诚。梁安是苏中成身边的宦官,过去地位在龚诚之上,虽不入乾清宫,但能执掌文书。苏中钰即位后,提拔龚诚,他的地位反而下降。尽管曾服务先皇,但他知书识礼,也懂点是非,故苏中钰也没轻视他,让他入乾清宫,做些秘书一类工作。龚诚倒也没辜负知遇之恩,兢兢业业,少有差池。但他对得宠的龚诚,常心怀嫉妒,却无力埋怨。
某日深夜,梁安和龚诚都早早离去,只剩苏中钰一人留在乾清宫里。他批完一份安抚流民的文书,觉头晕眼花,就掖紧身上毛毯,轻轻躺在靠背上,闭目养神。谁知睡意很快涌起,他不自觉进入梦乡。
突然,苏中钰感觉有个人在触碰他的肩膀。他既惊慌又疑惑,想起身看看是什么人,可是全身好像被锁住一般。他竭力令自己清醒,可无论身体还是知觉,都仿佛不听他使唤,整个人混混沌沌。他只能隐约觉察到,那只手把什么东西罩在他的双肩上,然后按动他的手臂、胸口、腰。他的意识越来越清醒,能觉察到那手突然向上游移,触到了他的脸颊。手掌在他脸上停驻一会儿,又活动起来,轻轻抚摸着他的肌肤。
苏中钰被惊醒。他睁大眼睛,定住神,首先看见唐妃的双眼。唐妃见皇帝醒了,右手颤动,急速抽回。
“原来是你!”苏中钰轻声喊。他晃了晃头,问:“朕睡了?”
“嗯,”唐妃双颊微红。
苏中钰见自己文书还没看完,却沉沉睡去,不禁嘿然。唐妃明白他的心思,说:“皇上,您这么累,先休息。”苏中钰点点头,见自己闲坐着,唐妃却站立着,心有不忍,领她肩并肩坐在床榻上,问:“你进来很久了吗?”
“没有很久。”唐妃说,“我看皇上这几天总在乾清宫过夜,心里不放心,就让御膳房煮燕窝汤,带来给你喝。进来看见你被子掉地上,就帮你盖好。”
“然后朕醒了。”苏中钰俏皮地抢词。两人相对而笑。笑着笑着,苏中钰想同唐妃说点私房话,就把卧室房门轻轻合上。他坐回唐妃身边,上半身一斜,靠上她右肩,闭上眼,深呼吸。唐妃低下头,认真打量他的脸,从额头,到眼睛,一直到下巴。他的神情起初很放松,可没过多久,就渐渐变得忧郁。唐妃迟疑一会儿,问:“皇上在想什么?”
苏中钰猛地睁开眼,摇摇头,像在掩饰什么:“没有。”
“皇上骗人。”唐妃娇嗔道。
“真的没有。”苏中钰又摇头,可他的语气失去了之前的坚定。
“别遮掩,皇上就不是这种人。”唐妃嬉笑。
“好吧。”苏中钰压低嗓子,凑近唐妃,“自朕即位以来,文书堆积如山,多如牛毛。我和内阁大臣配合尚可,梁安、龚诚他们出力甚多,都很好,可光靠他们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要事繁多,我希望有人能够搭把手。”说完,他眼含深情和唐妃对视,双目又蕴藏着几分信任。
“谁?”唐妃问。
“想不到?”苏中钰又俏皮了。
“谁?”
“你。”
唐妃愣住,摇晃苏中钰肩膀:“先祖有令,后宫不得干政,妾别说批答文书,连议论政事都不可,何必口出此言?”
苏中钰双眼一眨,轻轻叹口气:“你干嘛这样紧张。李太后能发话,你就不能?”
“要发话也是太妃的事,还轮不上妾。”唐妃说。
苏中钰低头不语。他紧搂住唐妃,抚摸她的背,心下却想:“苏中成有李太后,她野心勃勃,遇到点事就指手画脚。朕呢?母亲愚鲁又软弱,爱妃明慧但胆小,朕还能怎样?”他思来想去,在唐妃耳边说:“日后,朕会和你谈一些政事,不算什么大事,就当闲聊,与干政相比,这还差的远呢!”
唐妃怯弱地摇头:“妾疏于政事,怕分不了忧。”
“你这么聪明,又和朕常常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苏中钰松开手,托住唐妃的脸,满脸喜气地凝视她。唐妃双目垂泪,倒在皇帝怀中。“陛下政事繁忙,我先回去?”唐妃试探问。
“成。”苏中钰吐出一个字,便同唐妃一同起身,送她出门。唐妃双脚刚跨出门槛,苏中钰便吸一吸鼻子,回身走向书桌。他拉过奏本,继续批阅。就在他坐上椅子的那一刹,宦官把门合拢。听见关门声,苏中钰双眼猛地一眨,抬头道:“把唐妃送的燕窝汤拿来。”
宦官双手捧燕窝汤,把它稳稳地放在桌边。苏中钰二话没说,一只手慢慢握住旁边递来的餐具,另一只手拿起近身的几本奏本,放在稍远些的地方,让桌上空出一小块。刚才捧燕窝汤的宦官又一次上前,把汤盅改放在空当中。苏中钰揭开汤盅盖子,缓缓舀汤,吹上两口,再抿下去。
十月十三日,早朝刚刚开始,一位报信人匆匆赶来:“启禀陛下,昨夜瓦狄人进攻德胜门……”苏中钰听闻瓦狄人来袭,一时不安,打断他的话:“战况如何?胡尚书他们需要增援吗?”
报信人说:“瓦狄人攻势甚急,幸而胡尚谦、石卿等人英明指挥,众将士英勇作战,已将瓦狄击退。”
苏中钰大喜:“好!待瓦狄撤兵,朕定要重赏他们!”
“且慢!”苏中钰的兴头被这两字击退了。说话的正是报信人。他缓缓道:“胡尚书有事上奏,托我把奏本带来。”说完,他上前一步,双手捧奏本前伸。苏中钰对站身边的龚诚说:“拿奏本给朕看。”
奏本递上,苏中钰认真读完,便把它搁在一边,说:“胡尚书所言即是。德胜门打退敌军,战果来之不易。可是我们兵力不足,各关守将分散,调动恐有困难。传令下去:五军都督府各卫官署、各衙门可留一人,其他人自备衣甲、鞍马,听候调用。”
徐世铭急问:“赏赐何如?”
苏中钰心内哭笑不得,这时候就有人问赏赐,不怕惹笑?他憋住笑,威严地回答:“一旦班师,朕即论功行赏。”
“谢陛下。不过,臣斗胆提个问题,望陛下指教。”
“讲。”苏中钰定定神。
“陛下让诸位大臣听候调用,若战事紧急,陛下可否以身作则?”徐世铭问完,面对皇帝行个大礼。
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在年轻皇帝的心头升腾起来。批阅文书、号令百官已然艰辛,但他要做的还不只这些。“当然会!”苏中钰回答,“朕于存亡之时受命,必要有功于国家社稷、天下苍生。”
“要是战败了呢?”徐世铭不知哪来的勇气,语气竟咄咄逼人起来。朝堂上众多大臣侧目而视。
“战败之君,无面目见臣民耳。”苏中钰觉徐世铭话里有话,随口甩下一句。他不觉得说这话有什么错,但是大臣们紧张了。“之前还推辞皇位的,这下怎变了呢?”一时间,许多大臣都有此种想法,只是没有表露。
“众位爱卿,还有何事需要上奏,快快道来。”苏中钰和往常一样,让大臣积极奏事。下面众臣——哪怕突然厌恶这位后生皇帝的——都像过去一样,该奏事的奏事,该沉默的沉默。皇帝专心致志地打理政务,全然不知刚才那句话,在众臣心中刮起多大的风暴。
下朝后,苏中钰坐在偏殿里,和往常一样披阅奏本。彭时的奏本,引起他的注意。
那是关于册立皇后和皇太后的。
苏中钰收起奏本,把它交到梁安手里,说:“你看。”梁安正翻开阅读,苏中钰就说:“朕登基多日,常年忙于国事,连册立皇后、皇太后都忘了。唐妃、娘亲也未曾提醒朕。这些天战况尚可,等胡尚书他们班师回朝,朕就得着手操办。还真得谢谢彭侍读。”
“陛下,您提唐妃、吴太妃做什么?”梁安话中带刺地问。
“何故不提?”
“她们一个做不了皇后,一个做不了太后。”梁安回答。
苏中钰如梦初醒,随之怒发冲冠,手指梁安鼻子,冲他一顿吼:“你算哪根葱?揭朕的短干嘛?朕册后、册太后,容得到你多嘴么?朕现在就去礼部昭告天下,唐氏为皇后,娘亲为皇太后,和李氏平级,怎样?”吼完,他拔腿向殿外跑去,两臂一前一后晃荡。
“陛下,请您斗胆听臣一句……”梁安和之前的苏中钰一样喊叫,一边嚷,一边迈大步追赶皇上,终于在偏殿门口把他堵上了。“这种事情不可轻举妄动!”梁安直视苏中钰既愤怒又惶惑的脸庞:“您想,这……这李太后还在,她可以不管政事,可她不会不管后宫,您这样做,她会答应吗?”他一口气把话说完,最后十几个字说得含含糊糊。好在苏中钰听得清清楚楚,他面上的怒气一点点消失,惶惑却一点点增多,最后布满整张脸。
“陛下,请三思啊。”梁安说。
苏中钰陷入深思。“李太后已不再干预政事,朕多日没去仁寿宫拜会她,她也没来找我,或许她有所让步。若依照梁安所言,没准可以拉拢她。到时候,朕想有所作为,也可多一个帮手,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好。”可他一想到敏慧的唐妃和柔弱的母亲,又于心不忍。他不言不语,回到座位上,耷拉着脑袋。“陛下,册封之事你怎看?”梁安跟随苏中钰回来,继续问。
“先搁在一边,日后再议。”苏中钰挥手而答。梁安见皇帝不想过问此事,觉得有点蹊跷,但他不愿多说,“是”一声就弯腰后退。
晚上,苏中钰离开偏殿,不去乾清宫,而去哕鸾宫。这几十天,他在宫中停留的地方,不外乎三处:正殿、偏殿、乾清宫。他连唐妃都难得一见,遑论生母。这次经彭时、梁安一提醒,他决意抽空去探视。把她丢在深宫一隅,于心不忍。
吴太妃呆坐在一张床榻上。有位侍女站在床头一侧,正把玩一块花布。两人都不说话。听见皇上驾到的消息,她连忙下床,慢悠悠走到门边相迎。儿子刚露面,她就行起大礼。
“娘亲请起。”苏中钰扶母亲起身,心中很不是滋味。那位贴身宫女快步走出,为皇帝斟茶。
“娘亲,儿臣登基后,战事吃紧,国事繁忙,故一直没来看您。”苏中钰扶稳母亲一臂,缓步到床榻边上,和母亲并肩坐下,边走边说。
“我都懂,”吴太妃回答,“外面消息太多,小翠还老是叫我收拾东西,说要是打不过,还可以迁都南京,早点收拾总比晚点好。”
“小翠是谁?”苏中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就是刚才你进来看到的那个宫女。”吴太妃说,“你就知道唐姑娘,小翠你不知道?”
“肯定不知道,”苏中钰说,“她从不跟朕提起以前在宫中的经历,朕怎么问她都不说。”
“她就是这种死性子,做个宫女都这般别扭。”吴太妃停顿了下,突然转过头,面对苏中钰说:“我真不知道,你看上她什么。”
“宫女有什么看不上的?前朝多少妃子都是宫女。”苏中钰随口答道。他不明白,母亲也是宫女,何必瞧不上同是宫女的唐妃?
“她是个我都瞧不上的宫女。”吴太妃说。
“您瞧不上,为何不早早逐她出去?”苏中钰心下窃笑,要是母亲早早逐她出去,他们就没机会见面。
吴太妃低头不语。苏中钰心下得意,见她不吱声,一时没去管她。小翠手持两杯茶奉上,苏中钰拿过茶杯,一饮而尽,吴太妃却埋头不语,半天不动手。皇帝和小翠这下觉得不对劲,轻拍吴太妃肩膀,一个喊“娘亲”,一个喊“娘娘”,“您怎么了,身体不舒服么?”苏中钰问。
良久,太妃抬起身,右手反复擦拭脸上泪痕,说:“我一再忍让,奈何架不住你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气我……”苏中钰愣住,他怒视小翠,小翠则直视吴太妃,连连说:“娘娘,气大伤身,你还是早点歇息。”吴太妃没说什么,边擦眼泪边退回床头。小翠冲苏中钰做个手势,让他走开,自己上前,麻利地掀起被子,把吴太妃扶入被窝内,仔细把被子盖上、掖好,反复按动几遍,又细细打量太妃面庞,见她安静下来,掏出手绢帮她擦净眼泪,才走开。
小翠的这些举动,都被苏中钰看在眼里。起初,他因为母亲那个“你们”,怀疑她整日同小翠不对付,才有此气话。可看小翠温顺怯弱,不像是会使性子的人,他便困惑。待母亲睡熟,他把小翠叫到屋外,找个隐蔽的地方,偷问:“娘亲到底怎么了?”
“陛下,这不好说。”小翠低语。
“快说!”苏中钰故意凶她,“你要不说,朕就不客气了。”
“是。”小翠没奈何,把声音压得更低,“李太后经常来刁难我们,以前,太妃娘娘出门,只要碰上她们,她们就含沙射影地骂她,后来她不出门,衣食住行靠我们奴才打点,她们就欺负我们这些奴才,她们的奴婢和我们的也不对付。前些天,李太后的一个下人,还来我们窗下骂骂咧咧,娘娘不肯回嘴,我们也不知怎办,还是她口干了才走的。”
“啊?”苏中钰吃惊。梁安的意见,他怕是无法认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