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再忆刘佳维——记和刘佳维电话中的交谈

【集邮传记文学】

中国集邮人物列传(47)

47、《再忆刘佳维——记和刘佳维电话中的交谈》

作者:顾雪林

我在《难忘集邮人物》系列第37篇中,曾写过《记忆中的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刘佳维》,昨天和刘佳维通了电话,又知道了很多趣事,且听我逐一道来。

昨天中午,我收到刘佳维的一个留言,让我有空给他回个电话。我马上给佳维打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刘佳伟爽朗的笑声,我们相互确认了身份,开始了通话。

我首先问佳维,我写的那篇文章有什么记忆不准确的地方?

佳维给我稍加更正如下:

1、刘佳维确实参加了全国集邮联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的筹备工作,主要是协助当时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天瑞和副会长刘钟林,做一些事务性工作。该会成立后,佳维任全国集邮联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委员。

2、刘佳维参加筹备工作时的身份是黑龙江省集邮协会秘书长、省邮票公司经理。当时,他是在全国集邮联帮助工作的。所以,刘佳维在该委员会成立之后,又回到黑龙江省集邮协会工作了,当时并没有留在全国集邮联工作。刘佳维说,全国集邮联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2年,他自己是1997年左右正式调入全国集邮联工作的。

3、佳维说:“当时在参加全国集邮联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大会时,对在中国教育报的我和北京日报的康宏志、解放军报的刘格文等都印象深刻。觉得我们那时都很活跃,在会上发言积极踊跃,观点鲜明。”

接下来,佳维告诉我一个重要信息,他说:“成志伟已经看到了你写的文章,还特意微信给我。”

我问佳维:“成志伟从哪里看到我写的文章的?”

佳维说:“北京的集邮者中,有很多微信群,大家在网上看到和集邮有关的信息,会第一时间相互交流。成志伟也应当在一个微信群中。你写的文章,大家看到后会相互交流。你的文章首发在哪里?”

我说:“我的文章首发在起点中文网,这是一个网络出版社,我是起点中文网的驻网作家,文章发在该网的‘阅文作家专区’。你能看到我写的长篇小说《戴翡翠翎管的男人》和一些回忆文章、诗歌、散文等。最后,我说,请你代我向成志伟问好!”

......

佳维还说了一件趣事:2011年佳维陪外国代表团到南方访问,在一所学校看了一位著名作家的个人展览馆。其中著名作家捐赠的展品中,有一个白玉翎管,解说员不知道此为何物?佳维马上告诉她:“这是白玉翎管。清代顶戴花翎中插花翎的,值老钱了。”

佳维说:“曾在一些会议上,听你说过你收藏翎管的事,也见过你佩戴的翡翠翎管,记住了一些有关翎管的知识,现学现卖呗!”

我听后哈哈大笑。

我希望看到我这篇文章的集邮界的朋友们,如果我写你们的时候,有什么记忆不准确的地方,望请来电话,我会在第一时间,逐一更正之。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如骚扰电话等,我的电话号码暂不能公开,请谅,大家可以问问刘佳维或蔡旸。)

2022年5月12日凌晨5点

——————————————————————————————

附:

刘佳维简介

作者:曹大德

刘佳维,满族,195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祖籍尙志县。中国邮坛不可多的集邮家、邮学家和集邮社会活动家。他经历了全国集邮联成立以来走过的38年。这38年,他是全身心扑在中国集邮事业上;他全力宣传集邮,深入研究集邮,探索集邮理论,书写了众多集邮典型人物。这38年,他是青少年集邮事业的传播者,是园丁、是辅导员,是现身说法的践行者。这38年,他是一位奔波在亚洲和世界邮坛上的使者,宣传中国特色集邮,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集邮文化交流与合作。

1971年5月,刘佳维被分配到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邮政局工作,当上了乡村投递员,负责从县局至一心公社、连环湖鱼场代办所和他拉红公社,承担这两个支局、一个代办所往返进出口邮件的运送。

1973年,他成为黑龙江省邮票库邮资票品管理员。

1982年3月,黑龙江省邮政局任命他为省邮票公司(新组建)副经理,同年10月被任命为省集邮协会秘书长。

1997年邮电部调他进京,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副秘书长,从此一直做全国集邮社团的工作。

由此,刘佳维的足迹走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也因工作需要到过港、澳、台地区和海外许多国家。他通过编著的《邮苑情缘》《邮驿情驰》《邮林情愫》《邮海情深》四部文集,记录了他连续30多年从事集邮工作的缩影和轨迹。

刘佳维是第二批被授予的集邮会士,2014年办理退休,可他还是全国集邮联副会长。他概括有四个没完:讲不完的集邮故事,写不完的集邮文章,编不完的集邮邮集,说不完的集邮人物。由此,各种活动、事件,皆被他写成文章,如《纪念吴凤岗先生百年诞辰》《邮缘润泽心生芬芳——我与宋兴民先生的一段邮缘》《忆张包老子俊》等。他说:“遇有邮友著书成集找到我,这是我学习和先睹为快的良机。”由此,《趣味盎然画中遊》《手绘封集锦》《中华民国邮票发行档案资料汇编》等众多著作都由他来撰写序文并予以推荐。

刘佳维立足集邮,得到集邮爱好者的尊重。他从邮政一线投递员做起,如今即将跨越50年的从业经历,他不仅是高级经济师、国家级邮展评审员、厅局级干部,而且曾担任过国际邮坛组织的执委和副主席。他说,这些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是根植邮政沃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