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年终考核之背书

乘车射击训练,成才练的最多,也最熟练。他的85狙成了全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枪一个,弹无虚发,引起了考核组的注意。

团长拿着望远镜,问道:“那个兵叫什么名字?把他的档案给我找出来。”

“是!”一个参谋立即执行命令。

接下来是技术考核,观察室旁边支了几张桌子,旁边写着“技术考核”几个大字,团部的团长、参谋长和几个参谋都坐在后边。

射击完毕的战车上,士兵们下车直接跑到桌边列队。

为了节约时间,队列和战术理论的考核合二为一。

三班快速列队,许三多在队首,史今在队尾。

史今直刷刷地站在考核组的面前,他们的队列站得笔直,无可挑剔。

“敬礼!”

“礼毕!”

史今大声喊道:“报告首长,钢七连一排三班射击完毕,请指示!”

“入列!”

“是!”史今回到队列。

考核组的参谋长,一边找回答的士兵的名字。

一个团那么多人,不可能每一个都考,全部是随机抽人,然后随机抽题。

参谋长抽到的是许三多,因为按照队列,他排在第一个。

参谋长看着书上的题目,提问道:“一零五坦克主炮膛压?”

许三多是装甲侦察连的,没想到参谋长却真的提问了坦克数据。

但对许三多来说,背书都从来都不是个事儿。

他立即开口回答道:“最大五百零九点五兆帕斯卡,正常四百四十一点三兆帕斯卡。”

参谋长没有在意,点了点头,接着问了下去:“脱壳穿甲弹1000米距离下降量?”

许三多依然对答如流:“四十七米每秒,一千米立靶密集度为零点三米乘零点三米。”

史今他们一下都愣了,都暗暗地有点觉得怪异。旁边的干事发现题目不对劲了,忙对着参谋长说道:“错了错了,他们是装甲侦察兵,不是坦克连的,你考他们坦克数据干嘛?”

参谋长这才醒悟过来,一脸错愕地看着许三多,竟然有点儿纳闷:“我考错了吗?可是他答得很对啊!”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问许三多:“你把整本书都背啦?”

许三多回答道:“报告,是的!”

参谋长好像不太相信:“你可别太吹牛了。”

许三多的回答是:“报告,我就是死记硬背。”

参谋长笑了:“你别吹掉了底,就算是纸,它也六百多页呢。就说你们那车吧,七十三毫米滑膛炮药室容积、后坐长度、最大后坐阻力是多少?”

“零点六八三立方升,一百四十八毫米,九八点零六千牛顿。”

王庆瑞团长笑嘻嘻地在旁边看着,就接过话茬去继续问道:“那么技术和结构特点是什么?”

许三多毫不犹豫地回答:“该炮系低膛压滑膛炮,身管和炮闩由螺纹连接,采用立楔式炮闩,闩体内装有电击发装置,反后坐装置采用同心式制退复进机。”

“行了,行了。”参谋长终于信服了,他发现许三多真的是一字不差。

指导员洪兴国看着许三多如此露脸,脸上早已经笑开了花。

在连队扎堆的地方,各连队的兵也在哗哗地翻着书互相提问,算是一个临阵磨枪。

士兵们互相考着成才:“八一杠枪管的长度是多少?”

“班用轻机枪有效射程理论射程是多少?”

“红缨导弹的斜射距离?”

成才现在是一个人在对付三个人的提问,对答如流:“四百四十毫米,六百米,六百到七百四十发每分钟,四千五百千米。

“成才,厉害啊!”对面几个士兵立即伸出来几个大拇指。

成才一脸的得意:“这些问题太简单了,增加难度,增加难度。”

另外一边,团长笑呵呵地继续提问:“我问你,咱们八二迫击炮的尾管材料是啥?”

团长亲自提问,把许三多吓慌了,他迟疑着,嘴里说道:“八……八……八……”

史今意识到了什么,赶忙往前面走去。

团参谋长看见了,指着他问道:“前边那位,你干什么?”

史今立即解释道:“报告参谋长,我是他的班长。”

参谋长明白了:“让他过来!”

史今走到前面,到了许三多的身边不远处站定。

许三多看见史今来了,心中有了底气,腰杆就挺得直了一些。

他的嘴也顺了:“八二炮用的是铝合金尾管。”

王庆瑞故意刁难道:“八二炮上用了一项中国首创的技术,是什么?”

许三多拿不定主意了:“全保险引信,旋入式药管,自锁式高低机,还有……套筒式缓冲机?咱书上都没写,我和李兵查军史资料才找到的。”

“对!就是套筒式缓冲机!”王庆瑞很高兴,听许三多说起李兵的名字,继续说道,“你先入列,李兵,你过来,我来问你几个问题。”

“是!”李兵立即向前立正。

“豹2坦克的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还用在哪种坦克上?”

“报告,是122坦克。而且中国造的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运用在122坦克,要比豹2还要早两年。”

“对!在1970年,中国造的第一辆122的“三液”样车就已经完成了总装,相比之下,1972年德国豹2K主战坦克样车(豹2的前身)才正式装上120毫米滑膛炮!所以说,我们的坦克要更早装备120毫米滑膛炮!这些书上没写,但我们应该知道。”

他对李兵的回答想当满意,继续问道:“那你知不道自行双三七高炮的火控系统有哪些?”

“报告,由雷达、指挥仪、高炮火力系统及坦克底盘组成。”

“对!没想到你对高炮也有研究?”王庆瑞很好奇李兵的知识储备量。

“报告团长,我的一个战友叫王鹏,他就在高炮九连。我曾经在试题中看到过这个问题,因为不会就向他询问,后来,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高射炮在训练上的问题。”

“哦,是吗,你们两个发现了什么问题?”

“第一,高炮部队目前现行的训练器材及方法已不能满足训练的要求。

其次,由于该武器的控制面板极为复杂,具有多种工作方式,而现代战争的快速性要求乘员能在目标出现瞬间相互协同、迅速准确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这就使得训练难度和时间大为增加。

第三,实车训练要频繁动用车辆,这样会影响车辆的整体使用寿命。如此昂贵的武器装备,其大部分寿命损耗于乘员的训练过程是极大的浪费。

因此,最好是能够研制一套双三七自行高炮火控系统操作模拟器,先在电脑上进行模拟,等模拟过关后,再进实际操作。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部队。”

李兵不是很懂高射炮,但他的灵魂毕竟来自于21世纪,来自于那个电脑手机横行的科技时代。

他跟王鹏讨论过,先在电脑上开发出一套模拟技术,再进行实操,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设备的维护成本。

王庆瑞见多识广,一听就懂,当时电脑刚刚开始普及,军事方面有些地区已经在转向信息化发展,这种利用电脑进行虚拟模拟的理念是非常超前的想法。

不一定非要实现,但一定是一个好想法。

“好啊,你的理念很超前啊!”王庆瑞对此赞叹不已……

靶场的训练和考核算是告一段落。

三班的士兵们都上了回营的军车,李兵和许三多也被洪兴国和几个参谋拍着送上后车厢,史今虽是班长,可都挤不上去,而高城犹自在人群外独自纳闷。

他忽然发现,自古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看来背书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甘小宁凑了过来问道:“许三多,你啥时候背的坦克数据?”

许三多道:“我们一起背的呗,你们这么快就忘记了?”

甘小宁道:“得了吧,就两个星期的工夫,那么厚的一本书,六百多页,谁能背的下来?”

这时史今上车:“先想想你们是不是用心吧!别的不说,你们光背自己手上这点装备数据,谁又把整本书都看啦?李兵和许三多已经全部都看完了,所以在今天才能露了脸。有句话说的不错,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