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洛阳一日

古都洛阳

在唐代,最重要的城市除了长安就是洛阳。洛阳历史之悠久,要从西周初期开始算起。武王伐纣后,曾计划在伊、洛二水一带夏人故居地建造新的都邑,但未及实现﹐武王病逝。周公时期,管、蔡、武庚叛乱被平定后,周建立雒邑,周公镇守,将殷的遗民迁至此地严加看管,而且雒邑地理位置适中,四方贡赋道里均等,故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洛阳和长安一样,也是闻名遐迩的古都,交通四通八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唐人心目中,洛阳俨然就是天邑,储光羲《送恂上人还吴》道:“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

从类型上,长安是乱世的首都,洛阳是治世的首都,也是改革之都。孝文帝汉化改革要迁都洛阳,隋炀帝削弱关陇集团要营建洛阳并常驻于此,武则天革天命要迁都洛阳,洛阳成了中古的革新之地。这是洛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洛阳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因此不适宜建国称霸。但是,洛阳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尤其与南方的交通),又吸引了强有力的王朝在它的四周建立政权,当这些王朝意欲改革的时候,就借用洛阳,拉开与旧势力的地理距离。

一般来说,旧势力的地盘都在政权的起源或发迹之地。在迁都洛阳一事上,很大一部分人会因为眷恋故土,而不愿意随行。即使选择随迁,这些旧势力的人脉关系网也会支离破碎,形成不了大的反抗势力。在这当中,从统治者的改革决策下达,到行政流程走完,需要漫长的过程。等到旧势力重新在新都集结整合,形成新的保守集团,则改革木已成舟。地理距离可以帮助当政者利用时间差完成改革,这是通信便捷的今人需要换个思维来理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