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胡元澄

“永乐三年九月,汉王发兵两路,一从陆上,召占城、澜沧二国举兵,进攻安南;一为水上,舰队直取安南奉化港,克安南都城升龙……”

朱高炽也是细细讲了此役,因为他发现,相比于买地,这些勋贵们对汉王如何攻占安南更有兴趣。

“殿下糊涂啊,当废安南陈朝,将交趾郡并入我大明!此功可比冠军侯封狼居胥!”有人在勋贵队伍中捶胸顿足,甚至还用起了安南曾经的旧名。

倒是丘福闻听此言,心中豁然洞开,他与汉王,自靖难身死与共,如果排除朱棣这个因素,他就算是妥妥的汉王党。

心里不由的感慨着:汉王殿下聪明啊,避大功而交好东宫,此事陛下心里铁定有计较。既然这么说,这广西、云南置地,应该也就是陛下的意思,勋贵于两省置产,是否有未来吞并安南的心思呢?

一件事儿,一百个人心中便有一百个想法。

“殿下,说说这两省买地的事儿吧!”丘福让身后勋贵们停下讨论,朝着太子说道。

“淇国公,咱是这么考虑的,虽是民田,亦需上税,但土地价格仅需市价的七成。另外,汉王已经为诸位考虑好了未来的耕种之民。诸位有两个选择,一:等安南镇国之师天元卫俘虏;二:组织各府家丁赴叛军之地捕获。所得之民,皆为各府家奴!”

“殿下,这样合适吗?”有人在勋贵队伍中问道。

“进于诸位耳,止于诸位口,行于诸位行。咱啊,就是个收税的,届时诸位不要为难户部官员就好!”朱高炽这次可算是借着汉王的意思,在勋贵面前展现了一把自己的腹黑。

“我淇国公府,愿意云南置地三万亩!”丘福率先说道,之所以选择云南,因为那里还是汉王的封地。

“我武安侯府,愿意云南置地两万亩!”

“我隆平侯府,愿意广西置地八万亩!”隆平候张信此次并未出现在京城汉王府中,仅有府中管家代为前来,但这一开口却是震惊的全场所有人,只是老管家在高呼一声之后,又隐入人群之中。

“隆平侯府,此言当真?”朱高炽却是问道。

“太子殿下当前,怎敢妄言。诸位大人,我家侯爷皇命在身,此时还在海上,有一言托我代与诸位大人。”

“什么话?”丘福问道。

“侯爷说:汉王与诸位大人生死之交,怎会让诸位大人吃亏啊!”

丘福细细琢磨着这话,然后改口:“我淇国公府,愿意云南置地六万亩!殿下,我用陛下赏赐金银支付可行?”

“行!”朱高炽替自家老头子做主了。

“我也要加!”

……

就在京城中一场秘密的拍卖进行之时,改名河内的原升龙城中,朱高煦早就率先执行起自己计划。

“郑和,咱估计朝廷诏令马上也就来了,咱是这安南宣威使,就该在河内城中有一座宣威府。咱看这大越宫不错,将其从安南王宫中分离出来。”朱高煦指指点点的,便定下了自己的宣威府。

“殿下,宣威府用安南王宫有点不妥吧?”

“你是安南王假父,有何不妥?”朱高煦倒是无所谓的摊了摊手,安南国君都是假的,用他一座宫殿又有什么问题呢?

安南人要的面子他反正给了,往后先这样呗。安南国离大明太近,这也是他不得不用郑和在此地原因之一,这里可是朱高煦未来宣威的桥头堡啊,他得稳住他那个爹。

“有两件事咱要和你交代一下……”自从郑和纳了投名状,朱高煦也就态度亲和了起来。

“殿下请讲!”

“安南国盛产稻米,得拿两百万石于福建海商,动员他们运回太仓,此粮交由陛下所用!”

殿下心里还是有陛下的啊!

郑和刚有这个想法,便觉得自己还是太天真,因为汉王接着说道:“咱不是免费给陛下粮食,安南人会不忿的。这粮食给他们解释清楚,是用大明农具换的。

后续还有广西、云南两地的农户前来,教他们用大明农具。至于安南民众的土地,占城那边不是有肥沃的土地吗?两倍于安南人换置!”

相比于占城人与澜沧人,朱高煦其实觉得还是安南人用的顺手。

“另外,在咱走后,有大明官吏前来,这些人不是来施政的,而是来帮孤推广汉语的!往后政事,皆得用汉语奏事!三国皆如此!”

其实这点在安南算是阻力最小,安南受到汉化的群体可一点都不少。

“下官知道了!”郑和朝着汉王躬身一礼,他知道,自己从此刻开始就算是下了宝船舰队。

“等你理清安南、占城、澜沧诸事,咱会派船来接你的,你想朝圣天方的事儿,咱可是一直记着。必要的时候,你可以与你那师傅通信!”朱高煦算了给了郑和一点儿希冀,负手朝着河内城大狱走去,那里可还有一个人等着他呢。

至于天元卫,他可比对郑和放心,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与他亲近的勋贵之家庶子,他相信未来有着利益的捆绑,自己曾经过命的勋贵集团,会越来越紧密的与自己联系在一起。

谁说出海了,他朱高煦就与大明划清了界限?

福建、广西、云南、出海也就短短两月有余,这三地不就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吗?

河内城大狱

“胡大人,汉王殿下又来看你了!”天策卫打开胡元澄的牢狱门,朱高煦便迈步走入。

“胡元澄,这两日可想清楚了?”随着一张椅子搬来,朱高煦翘着二郎腿朝着面前一身安南囚衣的胡元澄问道。

“殿下,虽然罪人身在牢狱之中,但其实早已明白,安南已是殿下手中之物了!就是罪人不知,殿下三番五次来狱中劝降,是罪人有什么承蒙殿下看中?”

你有什么?

你可太有了!

有明一代,外国人在明朝为官的倒也不少,但能以外国之人,成为一部尚书的,可就他胡元澄一个,更有,此人在火器上的天赋,让其成为明初的兵器家,按后世的说法,他还有个名号叫“明初火器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