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原始社会

人类的起源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17世纪时厄谢尔大主教甚至耗费大量精力求证了上帝创世的精确时间——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中午。这一论点现在无疑成了笑柄。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的观点,为人类的起源问题做出了一个科学的解释。

人类的家园——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它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目前现代科学确证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在世界各民族的古老神话中,地球经常被描绘为神或上帝的创造物。而实际上,地球自身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科学证明,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地壳年龄大约为46亿年。也就是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至少已经有46亿岁了。约35亿年前,地球上便已出现生命。人类的出现,则是几百万年前的事情。

“攀树的猿群”

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即古代类人猿。古代类人猿成群地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森林中,恩格斯把它们叫做“攀树的猿群”。生存年代最早的古猿可能是发现于埃及法雍的原上猿(3500万年前)和埃及猿(2800万~2600万年前),较晚的则有森林古猿(2300万~10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化石在欧、亚、非三大洲都有发现。一般认为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正在形成中的人”

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其中腊玛古猿的体质形态和人类比较接近,可能是最早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在地质学上的第三纪中期,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变化,森林减少,出现了林间空地和稀树草原。一部分古猿为了寻找食物,经常从树上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了两脚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到人的第一步。根据目前的化石材料,“正在形成中的人”的早期代表是腊玛古猿,晚期代表是南方古猿。

人类的形成

人类是怎样形成的?对于这一问题,古人类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答案。1876年,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理论,并且指出,劳动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劳动创造了人

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特征是劳动,人的一切特征都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以外的动物没有劳动,它们都只是消极地从自然界摄取现成的生活资料来维持生命。人类不满足于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东西,他们通过劳动,把自然物制成工具,把外部自然力变成人类征服自然的新手段,并利用它来改造自然物,使自然物变形或变质,服务于人类。

洞穴里的人类

1856年,考古人员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古人类化石,经考古学研究,这些古人类生活于距今约25万至4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至晚期。这就是早期智人的代表——著名的“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的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脑容量达1300至1750毫升,但仍保留了一些较原始的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部扁宽、颔部前突,颏部不明显等。一股认为,早期智人是由直立人进化来的。这个时期的人类与现代人更接近,他们不仅会保存天然火种,还学会了人工取火。

现代人类之祖

晚期智人被公认为现代人类的祖先,因此也称“现代智人”。从解剖结构上看,现代智人应包括现代人类。但从古人类学的角度说,晚期智人是指距今四五万年前至一万年前的化石人类。晚期智人的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颔部退缩,下颏明显,其体质特征与现代人类已没有多大差别。他们的化石不仅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向且在大洋洲也有发现。晚期智人除了具有某些原始特性之外,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

狩猎和采集时代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主要生活在自然资源丰富的草原和森林的边缘地带。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单纯地依靠自然界的赐予,采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并猎取动物作为食物。他们之间有着简单的分工,男性狩猎,女性的任务则是采集。

旧石器的兴起

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在地质上属更新世,距今约250万至1万年左右,一般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早期大致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的阶段,主要使用砾石打制的砍砸器,也有一些形状不规整的石片,制作方法十分简单;中期相当于早期智人阶段,使用的石器形状较以前规整,并开始使用骨器;晚期相当于晚期智人阶段,制作的石器更加精致,开始使用压削的方法来制造石器,许多石器呈柳叶形或桂叶形,出现了刮削器和雕刻器。

采集和狩猎

采集和狩猎是人类最早的一种经济生活方式,盛行于旧石器时代。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能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早期人类处在饥饿困苦的境地,不能够大量繁殖,许多人十几岁就夭折了。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方式在后来逐渐发展成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血缘家族

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社会组织是血缘家族。在家族中,婚姻按班辈划分,所有的兄弟姊妹都可互为夫妻,而不同班辈之间的婚姻关系则被排斥。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公社,家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们集体生产、共同消费,没有剥削现象。

氏族制度的形成

氏族是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自然形成的人类共同体,是继原始群之后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氏族制度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氏族内部管理实行原始民主制,对婚姻有严格的规定。成员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定居和农业时代

距今约1.1万年前,人类由狩猎和采集时代过渡到了定居和农业时代,历史上称为“农业革命”。这个时期也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磨光石器为以后的农耕准备了劳动工具;陶器既可用来盛物,也可用来浇水,也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条件。一股认为农业文明的首发之地可能是在西亚。

新石器的革命

考古学家把陶器和农业出现作为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人类开始定居,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并把一些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还改进渔猎手段,从事制陶、纺织、木作等手工生产。新石器时代前期,氏族集团日益扩大,并营建了规模很大的聚落。人们的宗教信仰日益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农业聚落逐渐发展并走向分化,人口快速增长。同时,犁耕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和技术均有发展,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贫富分化加剧,宗教和政治结合在一起,掌握宗教权力和军事权力的首领开始发动掠夺战争。这个时期,有些氏族部落开始向文明时代迈进。

最早的农业

早期人类在长期的采集劳动实践中熟悉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摸索到栽培的方法,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西南亚的人最早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中国人最早开始种植谷子和稻子,中美洲及秘鲁则是玉米、马铃薯和倭瓜的故乡。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能够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

最早的畜牧业

原始畜牧业是从狩猎中发展起来的。早期人类在长期狩猎的劳动实践中,逐渐把一些动物驯化成家畜,并且让其在驯养条件下生殖繁衍,从而出现了原始畜牧业。原始畜牧业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类的肉食,而且提供了大量的乳类、油脂、皮毛、骨等产品。此外,畜牧业为农业创造了利用畜力的可能,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母系氏族公社

大约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其标志有:(1)世系按母系血统划分,新出生的氏族成员不管其性别,都属于母亲所在的氏族,而不属于父亲所在的氏族;(2)在原始的生产分工中,男子从事渔猎活动,妇女从事采集活动,而采集活动比渔猎活动的收获稳定,能较可靠地供氏族成员糊口度日,故妇女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3)实行从母居住;(4)妇女是氏族的管理者。

各个母系氏族公社皆有自己的名称、墓地。在社会生活中,公社内成员信仰共同的神灵或图腾。在婚姻关系上,严禁族内通婚,实行族外通婚。在氏族公社里,除了氏族公社成员个人日常使用的工具外,土地、房屋、牲畜等都归氏族公社集体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没有贵贱贫富之分,过着平等的生活。

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制的产生是和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分不开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渐加速,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日渐增多,农业和饲养业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男子不再以狩猎、捕鱼为主业,而是代替妇女从事农业和饲养业。随着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妇女在经济上退居次要地位,她们的职能已转向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于是,母系氏族制瓦解,父系氏族制产生。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为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份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这时的婚姻形态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成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成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至此,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瓦解,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村公社形成,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产生。随着贫富的不断分化,阶级也逐渐形成。

文明社会的诞生

文明的出现,一般以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为标志。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因此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氏族公社在生产进步、社会分工发展的过程中走向瓦解,人类开始进入用文字记载历史、用国家机器统治和管理社会的文明时代。

金属工具的出现

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已经懂得使用金属。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金、铜等以纯粹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人类在冶炼铜的实践中逐渐学会了冶炼铜和锡的合金——青铜。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青铜成为制造各种工具、器皿和武器的重要材料。所以,真正的金属时代是从冶炼和使用青铜器开始的。在人类社会由蒙昧跨入文明的过程中,金属工具的出现起了决定性作用。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引发了社会分工,从而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龙山文化陶鬶社会大分工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畜牧业开始由专门的游牧部落来从事。这部分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原始社会末期,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各种手工技艺越来越复杂,促使手工业也脱离了农业,这就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出现,并使商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随着商品生产的不断扩大,原始货币开始出现。随之出现了专门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人阶层。恩格斯将商人的出现称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阶层的出现,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财产的私有化

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个人生产的劳动产品,除维持自身最低生活需要之外,开始有了一定的剩余,这是产生私有制的物质基础,也是占有他人劳动产品、进行经济剥削的前提。一些氏族部落首领和少数家长,为了占有更多的产品,开始利用担任公职的方便条件,在对内分配产品、对外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把一些集体的财产据为己有。

私有制的确立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每个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同族共产制”逐渐遭到破坏,财产私有制逐渐产生。一开始是工具、牲畜、产品的私有,后来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也转为私有,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于原始公有制来讲,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不仅促进了生产发展,还促进了父权制的确立。氏族制度的瓦解,为文明的到来开拓了道路,但加速了阶级的形成,也为后来的剥削制度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军事民主制

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有了剩余,劫夺财富与掳掠人口使其成为自己的奴隶已成为部落间经常性的行为。恩格斯说:“出于经常性的掠夺的需要,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氏族生活的正常职能。”该制度为经常性掠夺的军事战争服务,但还保留了氏族部落的原始民主性质,在氏族内部实行全体男性公民表决,称为“军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是从氏族部落的管理机构走向国家阶级压迫机构的过渡形式,在国家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奴隶主和奴隶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同时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要求吸收新的劳动力,因而不再杀掉战争中擒获的战俘,而是驱使他们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将其变为供自己役使的私有奴隶。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人的劳动力价值的提高,奴隶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主人对奴隶的剥削和奴役也日益加重,奴隶逐渐没有了人身自由和社会地位。奴隶主和奴隶构成了人类社会最早的阶级对立。奴隶主握有对奴隶生杀予夺的权力,可以随意奴役、买卖和杀害奴隶。奴隶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权利。

国家的诞生

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由于部落战争的频繁,氏族内部贫富分化日益加剧。氏族贵族的剥削和奴役,使一些破产的氏族成员脱离氏族到别处谋生,同时,氏族也不断吸收其他部落的奴隶和依附民。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公社逐渐为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所取代。

随着奴隶与奴隶主之间、氏族内部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和斗争的升级以及部落战争的日趋激烈,作为阶级统治和扩大战争的工具——国家应运而生。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奴隶主统治奴隶的国家。氏族制度被奴隶制国家所取代,原始民主制被原始君主制所取代。

原始社会的文化

早期文化都是在农业民族中产生的。文字的发明,促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类第二次分工。在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充满敬畏之情,崇拜自然神、图腾、灵魂以及祖先,因而产生了原始宗教,并衍生出原始艺术。原始艺术可能萌芽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但大量作品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在岩壁等地方绘画,在石头、兽骨上雕刻图像,并借助制陶、编织等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造型艺术以及音乐和舞蹈。史前文化为古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原始宗教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无论对自身还是对自然界的认识都很有限,人类相信存在着超自然、超人力、支配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命运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并对其充满敬畏和崇拜,这可能是最早的宗教。现有的考古材料显示,宗教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表现为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天体崇拜等自然崇拜,以及与原始氏族社会存在结构密切相关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这一时期也因此被称为“原始崇拜”时期。“原始崇拜”的发展一般都经历了从具体崇拜活动到形成抽象神灵观念的演变过程。这种史前宗教的存在,通过发掘、研究石器时代以来各种原始文化遗址,如原始村落、洞穴岩画、墓葬遗物、祭坛雕像等仍依稀可考。

语言的产生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那么语言是在什么时期产生的,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语言。首先,原始人类的发音器官和抽象思维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发达起来,从而为开口说话创造了必需的生理条件。其次,原始人的劳动大多是群体协作,这就需要某种信息,如手势或声音,把一群人的动作统一协调起来。其中的声音信息,哪怕很简单、很粗糙,也都是人类最初的语言。

文字的雏形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结绳记事、贝壳珠串、实物书信、“大事年表”以及诸如此类的方法,虽然只能记录最简单的事情、表达最简单的概念,并且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却是文字的雏形。真正的文字是从记事图画演变而来的。记事图画中的图形逐渐定型,继而从整幅图画中分离出来,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书写,真正的文字就产生了。

原始绘画

原始绘画多发现于洞穴的岩壁上,题材以动物为主,所画动物神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态栩栩如生,反映出原始人对动物的形态和习性十分熟悉。原始绘画的风格也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从较早的单色画发展为具有明暗色调的单色画和彩画。撒哈拉沙漠中部的岩画,是非洲最古老的绘画,所绘题材多为象和水牛。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已显示出高度的造型和绘画艺术水平。

原始雕刻

雕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雕刻作品常常出现在岩壁、石头、骨头和兽角上,有线雕、浮雕和圆雕等不同类型,题材也以动物为主。法国拉·费拉西遗址和勒斯·厄伊泽埃地区的一些遗址内刻在石板上的图案和符号,属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文化时期,时代约为距今3万年前,是已知最早的此类艺术作品。有些洞穴发现石雕人像,大部分是孕妇像,这反映出女子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原始音乐和舞蹈

音乐、舞蹈同原始人的集体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最初的歌唱只是同一呼声或言辞的重复,后来才有了旋律。器乐比声乐出现得晚。舞蹈在原始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往往以艺术的形式再现那个时代的生活和生产场景。他们狩猎、出征前常常用跳舞来鼓舞士气。原始舞蹈常具有浓厚的巫术意味。

科学的萌芽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原始人积累起一定的经验,发展了推理能力,产生了抽象概念,对自然界的某些因果联系有了初步了解。文明时代的科学正是从这里萌发的。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类掌握了一定的地理、气象、天文历法知识及一些医疗知识。三四万年前,克罗马农人已能用燧石工具进行外科手术,甚至能施行环锯术,即在头骨上穿孔。

虽然原始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很低,但他们仍然在建筑、造船、医术、计算以及其他方面进行了初次探索。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占国之一,素有“世界名胜古迹博物馆”之称。在尼罗河谷、地中海畔以及西部沙漠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埃及古代文明遗迹。神秘莫测的金字塔和大司芬克斯像,巨大的壁画和扑朔迷离的象形文字等等,都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位于开罗近郊吉萨高地上的胡夫、哈夫拉和门卡乌拉三座金字塔距今约有4700年历史,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卢克索位于开罗以南700多千米处的尼罗河畔,是埃及文化古迹的集中地。埃及历史名城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享有“地中海明珠”的美誉。

埃及这片土地

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包括象形文字、天文、历算、医学、建筑、雕刻、文艺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成就。其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的大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奇观”之一。

孤立的沙漠之国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东临阿拉伯沙漠和红海,西界利比亚沙漠,南邻努比亚(今苏丹),北濒地中海。自远古时代起,埃及的文化中心在地理上就分为狭窄的河谷地区和较为开阔平坦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两部分。从地理条件上看,埃及文明区域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能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往来。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强的孤立性。

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区几乎长年不下雨,气候十分炎热干燥,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供给,只有北部三角洲地区受地中海季候风影响降雨较为丰沛。

埃及的“生命之河”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赤道一带的维多利亚湖西部的群山间,全长约6670千米,被称为埃及的“生命之河”。上游的白尼罗河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境内的青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土穆汇合,然后向北蜿蜒流经埃及注入地中海。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把河谷地区变成了沙漠中的绿洲,与古埃及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尼罗河两岸的狭长河谷和入海处的三角洲,是埃及最富饶的地区。虽然这一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4%,但却聚居着全国99%的人口。

“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往往给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河水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变成肥沃的黑色土壤,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因为如此,尽管古埃及农业工具粗陋,技术相当落后,勤劳的埃及农民仍然能够获得良好的收成。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文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埃及人获得的膏腴之地乃是“尼罗河的赠礼”。

文明的萌芽

古埃及人来自何方,属何种族?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人们激美尼斯塑像烈的争论。一般认为,古代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汇而成的,在融汇后便世代居住在尼罗河流域。从公元前4500年开始,尼罗河流域诞生了许多小城邦,它们在长期的战争中相互兼并,最终在公元前3100年前后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城邦争霸

埃及最早形成的国家叫“斯帕特”(古希腊人称之为“诺姆”),其象形文字符号是一个被灌溉渠道分成若干块的土地。这种小国家在当时的埃及有数十个之多,面积小且人口不多,大多由部落联盟转化而来。这些国家经常为了争夺土地、财富、奴隶和对尼罗河水的控制权而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来,逐渐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国家。

上埃及与下埃及

盂斐斯以南的尼罗河谷地叫做“上埃及”,孟斐斯至地中海沿岸的三角洲地带叫做“下埃及”。上埃及是一条狭长谷地,宽度一般在15千米至25千米之间,东西两侧山峦起伏。下埃及河川密布,扩展成扇形,多沼泽,古时不易通行,只有三角洲东面穿过苏伊士地峡,经由西奈半岛可达西亚的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是古代亚、非两洲的一条重要的通道。上埃及以神鹰为保护神,下埃及以神蛇为保护神。

美尼斯统一埃及

美尼斯是上埃及国王,他在位期间不断对外发动战争。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他征服了下埃及,使整个埃及初步统一成一个国家,开创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他运用灵活的手腕统治整个埃及,并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附近)修建了新都白城(即后来的孟斐斯城)作为埃及的首都。至此,以蛇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徽的下埃及和以鹰为保护神、以白色百合花为国徽的上埃及,终于在美尼斯的领导下统一了。

古王国时期

古王国时期的埃及,多元素文化经过漫长时间的融合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巅蜂。古王国时期跨越了四个王朝(第三至第六王朝),到第七王朝时王国开始分裂,文化也呈现衰败状态,很快就进入了被历史学家们称为“第一中间期”的时代。

富裕的王国

埃及的统一,有助于灌溉农业的经营和管理。在古王国时期的铭文中,常有法老兴修水利的记载。畜牧业在古王国时也有相应的发展。另外,古王国的手工业,如石材、木材、金属(主要是铜)、皮革、纸草等的加工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日益发展起来。除了利用尼罗河的航运沟通上下埃及的国内贸易,古王国时期的埃及与邻近各地区的贸易也比较活跃。

国家机器的完善

埃及在古王国时期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掌握一切大权。国王之下设有“维西尔”(即宰相),掌管行政、司法、经济、神庙等事务,如第五王朝的维斯普塔赫,他是维西尔,又是最高法官和王室建筑师。维西尔之下有各种大臣,管理各方面的事务。这一时期的埃及已有常备军驻守边界,战时还临时征召军队,权贵们也保留着私人武装。当时的法庭有两类:世俗法庭在中央由维西尔担任最高法官,审理一些重要案件;神庙法庭多半审理民事纠纷案件。在地方上,原来的斯帕特变成了地方行政单位。在中央政权和地方斯帕特之间,设有上埃及官邸和下埃及官邸,分别管理上、下埃及事务,督促斯帕特长官征税,并履行各种应尽的义务。

法老的权威

埃及的君主专制形成于早王朝末期,古王国时得到巩固和强化。埃及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在名义上属于专制君主,即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法老集军、政、财、神诸权于一身,他视全国的土地为私产,可以随意地把土地赏赐给官吏、神庙及他所宠信的人。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对全国土地、人口、牲畜、财产的清查,是这种专制统治的重要表现,也是法老实现统治的一种重要措施。一切高级官员,包括维西尔均由法老任命,各州州长由法老随意调动——这些官吏完全听命于法老。上、下埃及官邸的设立,目的是加强对日益强大的地方势力的控制。古王国时期,王权神化的现象更加明显,法老自命为太阳神之子,宣扬君权神授,以稳固王位。

金字塔的诞生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因其外观似汉字的“金”字而得名。金字塔是从早王朝时期的一种贵族所建的,“马斯塔巴(意为凳子)式”的坟墓演化而来的。第三王朝时,法老左塞尔命著名建筑设计师伊蒙霍特普为他设计坟墓。于是,一座在马斯塔巴上面逐级缩小的梯形金字塔出现了。第四王朝时,金字塔的修建日益兴盛。第四王朝后,金字塔的修建渐趋逊色。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古王国的瓦解

法老的专制统治和奢靡生活,使社会矛盾激化。到第四王朝末期,古王国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权力开始削弱。各州的州长和大寺庙的僧侣利用人民的不满扩大自己的势力,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法老权力的衰微,具体表现为再也无力从事大规模金字塔的营建。古王国的统一局面逐渐趋于分裂。约公元前2181年,埃及历史进入“第一中间期”。

群雄争霸的时代

在第一中间期里,各地贵族拥兵自重,战争频繁,政治局面极为混乱。此时位于埃及中部的赫拉克列奥波里逐渐兴起,建立了第九、第十两个王朝,统一了北部三角洲和中部埃及。为巩固王朝的实力与地位,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积极进行内部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第十王朝国王阿赫托伊在给儿子美利卡拉的教训中,阐述了对贵族、平民、军队等各方面的政策,及对入侵埃及的贝都因人、对正在南方兴起的底比斯的国际政策。阿赫托伊企图实现全埃及的统一,但底比斯的兴起打破了他的美梦。最后,由底比斯建立的第十一王朝完成了重新统一埃及的重任。

起义的烽火

“第一中间期”延续了约一个半世纪。这期间苛酷的政策、频繁的战争、混乱的经济,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最终引发了平民和奴隶大起义。整个埃及,从乡村到城市都燃起暴动的熊熊火焰。衣衫褴褛的奴隶、贫苦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闯入权贵们和富人的住宅,没收了他们从穷人身上榨取的财富。这些武装起义者一度占据首都并夺取政权,后来被统治者镇压下去。

中王国时期

中王国时期,社会经济方面的显著特征是私有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这在阶级关系上的反映就是涅杰斯(下层自由民)的兴起和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涅杰斯”,即与氏族贵族对立的平民阶层,多为私有者。在政治上,王权依靠涅杰斯战胜了地方贵族的势力;在对外关系上,埃及开始越过尼罗河谷,去寻找新的土地,进行扩张;在文化上,这一时期被称为“埃及文明的古典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

埃及的再度统一

在第十一王朝时,底比斯国王蒙图霍特普二世重新统一了埃及,并拉开了中王朝统治的序幕。这段时期的国王们逐渐培养起了人民对中央集权的忠诚,极大地削弱了地方官僚的权力。成千上万公顷的土地得到灌溉,贸易得到鼓励,文化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在诸神当中,冥界之神奥西利斯受到富人和穷人的崇拜。对太阳神拉的信仰,当时依然流行。

消灭饥荒

中王国时期,水利灌溉系统得到恢复和发展,尤其是从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时就已开始治理的法雍地区,在中王国时期修建了大规模的排灌渠道,使大片沼泽变成了良田,耕地面积得以扩大。农具,主要是犁的改良,也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王国时朗,饥荒明显减少,这是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也是古埃及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精湛的手工技艺

在手工业方面,青铜器的使用更为广泛。在纺织业中,已经出现了卧式织布机,这在中王国时期的墓中壁画上有所反映。当时还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即玻璃制造业,有些玻璃制品存留至今。对西奈铜矿的开采也进一步加强,甚至在以往停止开采的酷暑季节也督促矿工前往开采,这反映出对铜的需求的增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繁荣的商业

中王国时期的埃及是当时地中海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埃及同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交往十分活跃,并同巴比伦尼亚和东南方的蓬特(今索马里)建立了商业联系。而在努比亚,埃及人在第二瀑布附近建立了要塞,阻止尼格罗人及其牲畜越过边境。为统治和开发努比亚地区,发展商业贸易,第十二王朝的国王在这一地区开凿了不止一条运河——它们战时用于运兵,平时用于通商。

拯救王权的斗争

古王国末期,以诺马尔赫州长为代表的地方贵族的实力大增。在第一中间期里,地方贵族势力更加膨胀,不但职务自行世袭,更建立私人军队,为扩大地盘而与邻邦争战不休,形若小国国君。中王国法老们为加强王权,与地方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第十一王朝法老开始在底比斯为阿蒙神(太阳神)建造宏大的庙宇。阿蒙本为地方神,现在被提高到国神的地位——这是国王借助宗教来压制各地割据势力的一种尝试。到阿明尼赫特三世时(约公元前1842~前1797年),地方割据势力大大削弱,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第十二王朝共有八个法老,统治历时两百余年,被称为“中王国的鼎盛时期”。

胡夫金字塔贫富分化

中王国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但其成果基本上都为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占有。在新兴的卡呼恩城,西部是贫民区,房屋矮小拥挤;东部是富人居住区,人数很少,但房屋面积超过贫民区的50倍,有的富人一个人占有70间房屋和长长的走廊。在富人区和贫民区之间有一道坚固的围墙,形象地反映了贫富之间的严重分化与对立。

强有力的涅杰斯

中王国时期,阶级关系有两点明显的变化:一是统治阶级成分的变化。该时期以地方为代表的奴隶主仍占统治地位,是对抗王权的重要力量,但涅杰斯(下层自由民)开始兴起并走上政治舞台,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政治力量。二是奴隶人数大量增加。奴隶的主要来源之一仍是战俘,另外还有债务奴隶以及由平民罚为奴隶的人。

希克索斯人入侵

希克索斯人是分布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的游牧部落。约在公元前18世纪后半叶,他们乘第十二王朝瓦解、埃及陷于分裂混乱的时机,越过西奈半岛占领了富饶的三角洲地区。随后他们又将势力扩展到上埃及,并控制下埃及,在三角洲东部建立了统治中心阿瓦里斯。他们焚烧埃及人的城市,毁坏神庙,虐杀居民,向上下埃及敛取贡赋,对埃及人采取奴役统治政策。希克索斯人统治埃及一百多年,大概相当于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这是埃及历史上第一次被外族长期统治。

新王国时期

新王国始于公元前16世纪。这一时期埃及对外扩张,但国力却为战事所消耗,文化的进步也因此迟滞。此时,埃及的国都已由孟斐斯移至尼罗河上游的底比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国王是图特摩斯三世。他组编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自己做大将,把埃及的版图向东扩张到亚洲的幼发拉底河,向南扩张到红海的南部沿岸。

驱逐希克索斯人

希克索斯人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各阶层的反抗。底比斯第十七王朝法老卡莫苏当政时期,依靠广大人民的支持,展开了反希克索斯人的斗争。雅赫摩斯一世继承卡莫苏的事业,据说还联合了爱琴海上的克里特人,南北夹攻,收复了阿瓦里斯,彻底打败了希克索斯人,并将侵略者赶出了埃及国土。雅赫摩斯一世创立第十八王朝,以底比斯为都城。从此埃及历史进入了新王国时期。

强大的征服者

埃及人将希克索斯人驱逐出去后,统治者立即发动对外侵略和掠夺的战争,历时约一百年。第十八王朝最伟大的征服者图特摩斯三世在军事扩张政策的指导下把埃及从一个囿于尼罗河谷及其三角洲的地域王国变成了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图特摩斯三世创立的这一强大帝国大约持续了两个世纪,它也是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盛世的辉煌

新王国初期,长期大规模的征服战争给埃及带回了大批劳力和无穷的财富,极大地促进了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冶炼金属采用脚踏风箱以提高炉温,使铜器的制作工艺得以发展,开始使用铸造法。重要手工业部门建筑业从业人口数量庞大,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亚麻和羊毛为原料的纺织业也很发达,立式织布机取代了卧式织布机。玻璃制造业达到很高的水平,玻璃制品品种不再单一。农业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提水装置——“沙杜夫”,为高地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商品与货币关系也有所发展,银的重量被用作价格尺度,借贷关系得到发展,真正的商人出现了。但总地说来,农业技术改进不大;马和车辆都还未在交通运输中起到作用;铸币尚未出现,商品与货币关系的发展还很有限;商人虽已出现,但人数很少。

王权与神权之争

第十八王朝初年的法老们把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归功于神,特别是当时国家的主神阿蒙神的保佑。

随着在精神领域实力的增长,神庙祭司集团政治野心膨胀,不再甘心做王权的附庸。神庙祭司集团势力对王权的威胁,使法老不仅对阿蒙神庙的祭司产生了疑虑,甚至对信仰阿蒙神的动机也产生了疑虑。早在图特摩斯四世时期,一个古老的太阳神阿吞神塑像便被抬出来并受到崇拜。阿蒙神庙祭司集团也不甘示弱,他们企图插手王位继承,不让阿蒙霍特普四世继承王位,而要扶植自己的傀儡上台。这使阿蒙霍特普四世对阿蒙祭司忍无可忍,断然采取措施,同阿蒙神庙祭司势力进行斗争,这就是著名的“埃赫那吞改革”。

埃赫那吞改革

埃赫那吞改革是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国王阿蒙霍特普四世(约公元前1379~前1362年在位)所进行的一次社会改革。他禁止崇拜传统的阿蒙神和其他地方神,立阿吞神为全国崇拜的唯一太阳神,在全国各地以及所征服的叙利亚、努比亚大建阿吞神庙。为了消除阿蒙在人们思想上的影响,他下令从一切纪念物上抹掉阿蒙的名字,自己改名为“埃赫那吞”,赐予王后以“涅菲尔涅菲拉吞”之名。后来,埃赫那吞废弃旧都底比斯,迁都尼罗河东岸的阿马纳,取名为“埃赫那吞(意为阿吞光辉照耀之地)”。他提拔新人,改革政府吏制,并在新都大力兴建阿吞神庙宇,塑造阿吞神像以及他与王后的塑像。埃赫那吞以新的一神教代替传统的旧宗教,削弱了旧的僧侣集团的势力,加强了君主专制。

帝国的落幕

在麦尔涅普塔赫统治时期,埃及开始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利比亚人部落由西方侵入,“海上民族”从爱琴海和小亚细亚席卷而来,埃及不断受到侵扰。国内矛盾日益激化,于第十九王朝末期爆发了由叙利亚人伊尔苏领导的奴隶起义,从而结束了第十九王朝的统治。公元前1085年,阿蒙神庙祭司赫利霍尔篡夺了王位,标志着第二十王朝的终结,也标志着新王国时期的结束。埃及进入后王朝时期。

后期埃及

后王朝时期,铁器被广泛使用,手工业相当发达,商品货币关系获得很大发展。法老尼科曾开凿尼罗河至红海间的运河,并雇用腓尼基水手绕航非洲。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促进了阶级的分化,土地兼并和债务奴役日趋严重。

亚述入侵

为了征服埃及,约公元前671年,亚述王阿萨哈东率军越过西奈半岛侵入埃及,攻克下埃及旧都孟斐斯,上埃及各地王公亦表示臣服。约公元前663年,阿萨哈东又挥师南下,一度攻陷底比斯。埃及人为摆脱亚述人的统治而不断进行斗争。约公元前651年,埃及法老普萨美提克一世终于打败了亚述统治者。

埃及复兴时代

亚述帝国崩溃之时,埃及重获独立,法老普萨美提克一世将埃及的首都迁到塞易斯,建立了塞易斯王朝,即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当时的塞易斯是埃及与希腊之间的贸易中心,古老的埃及在这里重新强大起来。公元前609年,第二十六王朝法老尼科二世即位。他雄心勃勃,力图恢复埃及帝国以往的辉煌,这一时期被称为“埃及的复兴时代”。塞易斯王朝延续到公元前525年,被波斯灭亡。

波斯的统治

第二十六王朝的末期,波斯王居鲁士之子冈比西斯出兵埃及,于公元前525年在埃及建立起第二十七王朝,或称“波斯王朝”。冈比西斯在埃及实行高压政策,破坏田园,苛征重赋,虐待僧倡,诋毁埃及的民族信仰,使埃及人民蒙受种种苦难。埃及人民反抗波斯统治的斗争从未间断。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暴卒,大流士一世上台。他在埃及采取较温和的政策,尊重埃及人民的宗教信仰,重建神庙,鼓励发展经济,并依靠埃及原有的法律来治理埃及。同时,大流士一世下令完成了由尼科时期开始开凿的连接尼罗河与红海的运河工程。但不容置疑的是,埃及仍是波斯帝国残酷掠夺的对象。

亚述浮雕反波斯斗争

波斯侵略者的野蛮统治和残醋掠夺,激起埃及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反抗。在希波战争马拉松之役,波斯打了败仗。埃及人民乘此机会,于公元前486年在三角洲一带掀起暴动。公元前465年,波斯国王薛西斯被刺,国内动荡不安。埃及人民在利比亚人伊那洛斯和埃及人阿米尔泰乌斯的领导下,于公元前460年举行大规模起义,杀死波斯总督。虽然这次起义后来遭到镇压,但是,埃及人民反抗波斯侵略的烈火一直没有停息。公元前404年,埃及从波斯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获得独立。

亚历山大进军埃及

被后人尊为“战神”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34年的春天开始了他声势浩大的远征。波斯是当时最庞大的帝国,成为亚历山大的第一个征服目标。亚历山大的军队一举击败了波斯军,并占领了腓尼基和叙利亚。远征的第三年,即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的大军向埃及进发。埃及人民自公元前343年再一次被波斯帝国奴役后,深为其残暴统治所苦,视亚历山大为他们的救星。亚历山大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了埃及,而且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亚历山大城。该城市日后成为了中东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托勒密王朝

亚历山大死后,公元前323年,其部将托勒密在埃及称王,即“托勒密一世”,开启了埃及历史上的托勒密王朝统治时代。他继承了埃及和波斯帝国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垄断一切主要经济部门,规定粮油盐等产品的专卖权,全部土地收归国有并重新分配。当时希腊奴隶主贵族对埃及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最终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抗。托勒密王朝受到人民起义的打击,再加上统治集团内部频繁的争权夺利,很快便衰落了下去。

后期埃及的经济

后期埃及的手工业、商业仍然繁荣。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铁器在埃及普遍使用,青铜锻造工艺和技巧也有明显进步,商业活动进一步扩大。埃及的纺织品、陶瓷以及金银装饰品等,大量输往西亚各地和爱琴海一带。希腊和腓尼基商人争着到埃及做生意。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公元前600年左右,法老尼科曾下令在尼罗河与红海之间开凿一条运河(未竣工),据说还建造了大船,环绕非洲航行。由于商品交换的需要,埃及从第二十二王朝开始用银条充作一般等价物,并加以“铸造”、“精炼”之类的印记,是为铸币的萌芽。国内外商业的兴盛,促进了高利贷的发展。同时,农民失去土地、穷人沦为债务奴隶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古埃及的终结

公元前30年,罗马统治者屋大维打败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克利奥帕特拉,结束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从此埃及处于罗马的统治之下。深受罗马统治者压迫的埃及人民不断抗争。抗争的方式从最初的弃地潜逃发展到后来的公开武装起义。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爆发了布科里人起义,由此开始,起义断断续续地持续到了5世纪末的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阿拉伯人不断向外扩张,在占领拜占庭帝国东部备行省之后,于640年征服了埃及。此后,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古埃及文化

古埃及王国是世界上奴隶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占埃及人民创造了璀璨的古代艺术,为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杰出的珍品。

埃及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起源于约公元前5000年,是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有30个单音字、80个双音字和50个三音字,还有直接表示意义的图形字符。真正的表形文字不多,多数是借数个表形文字的读音来表示其概念。这些字符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即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或叫限定符号)。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在几千年的使用过程中也几经变化:在第一中间期里演化出一种祭司体;后期埃及时义演化出一种世俗体;到希腊、罗马人统治时期发展为科普特文字等。

丰富多彩的文学

古代埃及人虽然没有创作出大部头的文学著作,但他们留下的诗歌、小说、神话、格言、祈祷文、诫训、传记、战记等作品充分地反映出了古埃及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奥西里斯、奥西里斯同其弟塞特的斗争、奥西里斯之子荷鲁斯同塞特之间斗争的神话,《大臣乌尼传》等传记铭文,《占领尤巴城》等战记,《两兄弟的故事》等小说,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发达的数学与历法

古埃及人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能计算矩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以及正圆柱体、平截头正方锥体的体积。他们所用的圆周率为3.1605。在代数方面,古埃及人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些知识后来成为古希腊人研究数学的基础。公元前2787年,古埃及人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这个历法每年只有1/4天的误差,是今天世界通用公历的原始基础。

医学的成就

古代埃及的若干医学文献被现代人发现,其中最古老的是《史密特医学纸草》,其内容主要涉及关于外科方面的医术。占埃及人注意探索病因。在中王国时期,埃及人便提出,各种疾病的主要诱因是心脏和血管发生变化。古代埃及人的外科医术比较发达,这可能与他们解剖尸体、制作木乃伊有关。

辉煌的建筑

古埃及在人类历史上最为显著的建筑成就是用石头建造了至今犹存的巨大金字塔和神庙。占埃及的建筑以其雄伟浑厚为世人瞩目。除大金字塔外,底比斯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也是古代埃及人的杰作。这两座神庙都以其众多巨大的圆柱著称于世,其中卡尔纳克神庙有12根大圆柱,每根高21米,柱子上有70吨重的横粱,作开花状的柱顶可站立100人。此外还有122根高13.7米、圆周长8.5米的圆柱。这两大神庙的圆柱和墙壁上满是雕刻的象形文字铭文,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关于卡迭什战役的情景和铭文就刻在这些柱子和墙壁上。除神庙和金字塔外,要塞建筑也非常著名,如中王国时期在尼罗河第二瀑布修建的要塞。

艺术的宝库

古埃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像和绘画。雕像有浮雕和圆雕等。浮雕多在坟墓和神庙的墙上,其他物品如权标头、调色板等上也常见,它们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战争等),为研究古埃及历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资料。圆雕作品也很多,大者如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阿布·辛贝勒神庙前的巨大雕像、门隆巨像等。小者如著名的埃赫那吞的王后涅菲尔涅菲拉吞像等。这些雕像最早雕刻于前王朝时期,历时几千年。现代欧美各国的各大博物馆中都收藏有古埃及的雕刻作品。古埃及的绘画作品,如中王国时期的《纸草丛中的猫》、新王国时期的《三个女音乐家》等都是杰作。古埃及的艺术作品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独特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古埃及历史。古埃及的宗教中心有四个:赫利奥波利斯、孟斐斯、赫尔摩波利斯和底比斯。

古埃及人相信,世界原是一片混沌,经创世神的创造和整顿,才开始成形。古埃及人坚信,万事万物都循环往复,世界永恒不变。古埃及人的时间观偏重未来,因为无尽的世界正等着他们去享受。

古埃及人和神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诸神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世上出现罪恶,是因为人们违背了神祇的意愿;造孽的人终将遭到报应,行善的人必会获得奖赏。古埃及人认为,神祇的引导是经由舌和心实现的。因为,心是做出决定、制定计划的器官,舌是将决定和计划公之于众的器官。这两个器官对人的行为起决定性的作用。神祇是这两个器官的向导,因而是人生的舵手。

古埃及人认为,人生在世,主要依靠两大要素:一是人体,二是灵魂。灵魂“巴”是长着人头、人手的鸟。人死后,“巴”可以自由飞离尸体,但尸体仍是“巴”依存的基础。为此,人们要为亡者举行一系列复杂的仪式,使他的各个器官重新发挥作用,使亡者复活。古王国时的金字塔和中王国、新王国时期在山坡挖掘的墓室,都是亡灵永久生活的地方。古埃及人认为,现世是短暂的,来世才是永恒的。

古代西亚文明

西亚是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古代西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文化成就之一是楔形文字的发明。早在苏美尔时代,便有神话传说、史诗、寓言等作品产生,并被用楔形文字记录下来,对后来整个西亚地区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另外,两河流域的人们在观察月亮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编制了太阴历,在数学、建筑和雕刻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

两河流域

“两河”是指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干流主要流经今伊拉克共和国。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土壤肥沃,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

古代西亚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被里海、黑海、地中海、阿拉伯海和波斯湾所包围,这些海构成了西亚与其他地区的天然界限。西方人习惯把这一地区称乌尔城出土的军旗为“古代东方”或“古代近东”。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干燥炎热之地

西亚地区多属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很少,蒸发强烈。年降水量多在250毫米以下,降水较多地区一般也不超过500毫米,仅北部山地和地中海沿岸地带降水较丰富。阿拉伯半岛等地更是世界著名的干燥气候区。受降水和地形条件的制约,该区内流区域及无流区域面积广大,河网稀疏。除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外,多为短小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高原边缘的山地,靠冰川融水补给,水量较小,季节变化显著。

美索不达米亚

“两河流域”指亚洲西南部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条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又常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在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天的希特—萨马腊一线为界,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哑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尼普尔(今努法尔)以北称“阿卡德”,以南称“苏美尔”。两河流域南北自然条件不同,北部为丘陵地带,盛产矿砂、石料和木材;南部平原多低洼沼泽,天然资源有黏土、芦苇和椰枣等。两河流域是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

文明的起源

约公元前4300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苏美尔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如楔形文字、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等等。

苏美尔人国家

从苏美尔城邦的出现到公元前2340年统一的阿卡德王国的兴起之间,在巴比伦尼亚地区先后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城邦),其中主要有埃利都、拉尔萨、拉格什、乌尔、苏路巴克、乌鲁克、温玛、尼普尔和基什等。苏美尔城邦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的村镇形成的,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每一城市都有若干神庙,其中城邦主神神庙地位最高。城邦首脑平时为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祭司,战时则是军事统帅。国家管理机构带有军事民主制的残余,保留有长老会和民众会这两个民主机构。

城邦争霸

为了夺取奴隶、土地和水源,苏美尔城邦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早王朝后期,战争愈演愈烈。基什、乌鲁克等城邦先后称霸。基什王麦西里姆为霸主时(约公元前27世纪末),曾调停拉格什与温玛之间的边界冲突。后来,拉格什强大起来,控制了波斯湾以外的地区及乌尔。至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形成了两大军事同盟。南方同盟(拉格什除外)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北方同盟以基什为霸主。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标志着独立的小邦开始向地域性的统一王国过渡,反映出了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阿卡德王国

阿卡德王国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统治的奴隶制国家,统治区域位于北美索不达米亚、亚述西南和苏美尔以南,存在于巴比伦的前期。约公元前2371年,由阿卡德人首领萨尔贡建立,定都阿卡德(即后来的巴比伦城)。阿卡德王国的历史是苏美尔历史的一部分,这一时期被称作“苏美尔——阿卡德”时代。

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古代两河流域,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在这一时期,大奴隶制经济形式瓦解,青铜工具普遍使用,生产力有较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庙地位下降。

古巴比伦的兴起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掉乌尔第三王朝后,阿摩利人由西北乘虚而入,在苏美尔建立了伊新和拉尔沙两个国家,其创立者均为阿摩利人的氏族酋长。伊新和拉尔沙对峙长达200余年。公元前19世纪初,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摆脱伊新的控制,其首领苏木阿布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又称“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汉谟拉比的统治

古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在统一两河流域过程中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主专政围家,总揽全国的立法、司法、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设置了庞大的官僚机构,极力宣扬王权神授。汉漠拉比的专制统治还表现在对经济的控制上:国家对地方征收各种赋税,并将水利系统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

繁荣的经济

汉谟拉比时代,南部两河流域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青铜工具已得到广泛使用,附有播种漏斗的改良犁已出现在田野上,灌溉系统也有了扩大和完善,并出现了用以灌溉地势高的田地的,较完善的扬水装置。手工业和商业也有所发展,手工业门类已有二三十种之多。商业贸易上,对外输出谷物、油类、枣子、织物、皮革以及陶罐等,交换回来奴隶、金、银、铜、石头、盐、木料、香料、染料以及供国王和贵族享用的各种奢侈品,有时也经营金属、染料等转口贸易。由于国内外商业的发展,银和铜成为一股交换的媒介物,但铸币尚未出现。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在位时,根据国内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在原有奴隶制法典的基础上,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了一部新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这是目前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分序文、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序文和结语部分竭力宣扬王权神授,以及“发扬正义于世”的立法宗旨等。正文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买卖和处罚等内容。《法典》旨在保护奴隶主贵族、僧倡、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私有财产,调整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并加强对广大奴隶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和统治。

会说话的财产

古巴比伦时期,买卖奴隶的现象很普遍。王室拥有大量奴隶,一般富裕的阿维鲁(全权自由民)和穆什钦努(非全权自由民)也都有奴隶。奴隶的来源除战俘外,也有从外地买来的奴隶。奴隶同牲畜一样被视为主人的财产,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通过婚姻、收养、交纳赎金等方式获得解放。《法典》规定: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这种严刑峻法,目的在于遏制奴隶的反抗,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土地的分配

古巴比伦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相当发达,王室将大部分土地以份地形式交给对王室负有不同义务者经营。这些人主要有三类:一是纳贡人,他们依附王室,领取土地进行耕种并交纳租税;二是负担兵役的士兵(列杜、柏以鲁),他们从国王那里领取份地作为服兵役的报酬。以上两种人从王室所领取的土地,按法典规定“不得出卖”;三是“神妻”(女巫的一种)、达木卡(神庙经济代理人)或负有其他义务的人(手工业者、公务人员等)。他们领取的份地也是作为服役的报酬。这种土地按法典规定可以出卖,但买者须承担相应的义巴别伦通天塔务。这些人很多是富人或奴隶主。以上这几种人“自行买得”的土地可以自行处理。

王国的衰亡

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商路的枢纽地区,境内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凭借着这些优势,古巴比伦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不断增强。第六代国王汉漠拉比在位时,先后征服伊新、乌鲁克、拉尔萨等国,并占据亚述南部,建立了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奴隶制中央集权帝国,自称“世界四方之王”。但汉谟拉比的统治并不巩固,其继承者萨姆苏伊卢纳在位时,先后遭埃兰和加喜特人的侵袭,国内也发生反债务奴役斗争,诸多因素最终导致了巴比伦第一王朝的衰微。公元前1595年,赫梯统治者穆尔西里斯一世将其灭亡。

亚述王国

亚述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的活动时间约有一千余年,大致可分为早期亚述、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三个时期。亚述帝国是亚述王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首都尼尼微成为当时的世界性大都市。

王国的兴衰

亚述扩张史上声名最显赫的君主有四位:提格拉·比利萨(公元前745~前727年在位),通过扩张奠定了亚述在西亚的霸主地位,是亚述帝国的真正创立者;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2~前705年在位),使亚述帝国进入了鼎盛时期;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前681年在位),在位时力图扩大前者的战果;伊萨尔哈东(公元前680~前669年在位),建立了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大帝国,几乎征服了每一个他所见到的国家。后来,在巴尼拔统治时期,亚述与埃兰一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巴尼拔统治后期,游牧部落西徐亚人入侵,被征服地区纷纷独立,亚述帝国开始迅速走向衰亡。

征服与奴役

提格拉·比利萨三世执政期间,为了适应帝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稳定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秩序而开始采取一种新的政策统治和奴役被征服地区人民。他将被征服地的居民,除少数被认为没有多大危险而编入亚述军队或留居原地外,其余绝大部分都强制迁走,以一个或几个家族为单位,分散安插到其他被征服的地区,然后将空出来的地方分配给亚述人屯垦,或者将另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居民迁来耕作。亚述的奴隶制经济因此得以稳定,商业贸易(包括奴隶贸易)开始繁盛起来。

狮穴的陷落

亚述帝国是一个军事帝国,亚述君主和军队以征服为荣,所到之处杀人如麻,亚述首都尼尼微被犹太先知比作“血腥的狮穴”。亚述巴尼拔死后,他的儿子亚述尼米德林继位。这时,米底王齐阿克萨及其盟友埃兰人分别自东、南两个方向向帝国进攻。亚述人派遣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尔至巴比伦阻止埃兰人,但那波帕拉萨尔乘机与米底秘密结盟,于公元前626年占领巴比伦,并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联军攻陷了亚述的首都——狮穴尼尼微。

亚述文化

亚述文化博采西亚各国(主要是古巴比伦)之长,且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尼姆鲁德、尼尼微、豪尔萨巴德等地均发现了亚述时期宏伟的宫殿、神庙和其他建筑的遗迹。建筑物饰有大量浮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亚述巴尼拔所建的尼尼微皇宫图书馆藏有大量泥板文书,内容包括宗教神话、艺术、天文、医学等方面,是研究亚述历史的重要资料。

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的领袖那波帕拉萨尔乘亚述帝国内乱之机,发动了反抗亚述统治的起义,并于公元前626年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后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结成联盟,其同进攻亚述帝国,于公元前612年消灭了亚述帝国。

尼布甲尼撒二世

新巴比伦王国最著名的国王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约公元前645~前562年)。他是古代西亚奴隶主阶级的代表,是很有才干的军事家、政治家。在其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他巩固了新巴比伦王国的统一局而,为两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时的奴隶制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奴隶可以经商、租种主人或他人的土地,并能与自由民订立契约,但所得的利益大多归于主人。神庙则占有大量土地,并有权经营商业和手工业。新巴比伦的工商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都城内聚集了来自亚非各地的商人,人口多达十余万,成为整个西亚贸易和文化的中心。

“巴比伦之囚”

埃及法老普萨姆提克于公元前590年进占巴勒斯坦,这使得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587年进军巴勒斯坦,包围耶路撒冷。18个月后,由于饥荒和内部分裂,耶路撒终于陷落。尼布甲尼撒二世将耶路撒冷全城洗劫一空,拆毁城墙、神庙、王宫和民居,并下令将犹太国王齐德启亚带到巴比伦去示众,将耶路撒冷全城的居民俘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

空中花园

为了取悦来自米底的王妃,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一座层层叠叠的阶梯形花园。这座花园里栽满了奇花异草,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甚至还引入了潺潺流水。花园的中央还有一座城楼,高高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终于博得了王妃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以悬挂在空中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祭司的反叛

新巴比伦王国最后一个国王伯沙撒与马尔杜克神庙的祭司发生了冲突。伯沙撒试图另立新神,引起了祭司的强烈反对。结果在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城内的祭司在波斯王居鲁士二世入侵时打开城门,放波斯军队入城。波斯人俘虏了伯沙撒国王,新巴比伦王国灭亡。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领土辽阔,民族众多。在全盛时期,帝国以相当严密的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起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在艺术、建筑等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古波斯人先进的生产技术、灌溉农业的传播,对中亚和伊朗高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但波斯帝国的侵略也使两河流域和埃及等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

波斯之前的伊朗古国

伊朗高原也是较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伊朗高原西南部就兴起过埃兰王国,同两河流域有着密切的交往,公元前1000年初曾与亚述帝国争夺两河流域南部,一度被亚述征服。公元前672年,米底人摆脱亚述人的统治,建立米底王国,统治了伊朗高原的广大地区,强盛一时。公元前6世纪中叶,米底王国被波斯所灭。

波斯帝国的兴起

波斯帝国是以波斯人为中心的庞大帝国,由于帝国为阿契美尼斯家族所统治,故又称“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人于公元前一千多年左右自中亚迁到伊朗西南部的法尔斯地区,曾一度臣服于西北部的米底。公元前550年,波斯王居鲁士灭米底,进而向外扩张,建立了波斯帝国。

冈比西斯

冈比西斯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公元前529~前522年在位)居鲁士之子。居鲁士在世时,冈比西斯约于公元前537年任巴比伦总督,是居鲁士在巴比伦的全权代理人。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在远征中亚期间被游牧部落马萨革泰人杀死,冈比西斯继承波斯帝国的皇位,积极对外扩张。公元前525年,冈比西斯率波斯军队入侵埃及,建立埃及第二十七王朝(即波斯第一帝国)。他以“埃及皇帝,诸国皇帝”为称号。公元前524年,冈比西斯入侵古实(即努比亚)受挫,同年埃及发生反对波斯统治的暴乱。冈比西斯镇压暴乱后又策划征服古实,然而这一计划被波斯本土发生的高墨塔暴动打断。冈比西斯遂挥师回国,在途中神秘死去。

高墨塔暴动

波斯帝国刚建立不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乃至统治阶级内部国王与贵族的矛盾都十分尖锐。公元前524年3月,冈比西斯对利比亚和古实的征服遭受重挫,引发了波斯王宫总管高墨塔领导的暴动。暴动者打着冈比西斯的弟弟巴尔狄亚的旗号起兵,领导人高墨塔自立为王。冈比西斯死后,公元前522年9月,阿契美尼德家族的旁支大流士同其他六个波斯贵族合谋杀死了高墨塔及暴动的其他领导者,镇压了各地的起义。大流士成为波斯帝国的新皇帝,即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改革

大流士一世经过一系列的征伐,使波斯帝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从公元前518年起,大流士一世对波斯原有的统治机构和古老的军事组织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适应统伊苏斯之战治一个庞大帝国的需要。他加强王权,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奉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为国教;设立特务组织,将全国划分为五大军区和20个行省:着手改善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统一铸币制度;在全国建设驿道,通运河,修建水库等。改革巩固了波斯帝国的统治,但并未消除帝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以及帝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波斯的扩张

大流士一世继续奉行居鲁士、冈比西斯对外进行军事扩张的政策。在北非,他巩固在西里尼和巴尔卡的统治;在东方,他镇压了中亚的花刺子模、索格第安那和巴克特利亚等地的起义,并在公元前518年夺取了印度河流域西北部地区。公元前514至前513年,大流士远征黑海北岸,虽遭失败,但在归途中却占领了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和色雷斯部分地区。后来,他又向爱琴海扩张,并控制了一些岛屿。从此,波斯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规模空前的大帝国。

不平衡的帝国

波斯帝国包罗了辽阔的地区和众多的民族。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的奴隶制经济已发展了数千年,而有些地区则相对落后,刚刚进入文明社会,处于奴隶制社会初期甚至原始社会晚期。甚至连波斯和米底,也都还处在奴隶制文明的初期阶段。波斯帝国的社会结构处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

帝国的衰亡

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是波斯帝国的鼎盛时期,但他挑起的希波战争却以失败告终,成为了波斯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公元前334年,希腊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为称霸世界,打着“为希腊复仇”的旗号,率军远征波斯帝国,经过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最终摧毁了波斯帝国的军事实力。公元前530年,波斯帝国为亚历山大所灭。

其他西亚古国

古巴比伦王国衰落后,小亚细亚的赫梯、地中海东岸腓尼基的各商业城邦以及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和犹太王国,相继进入自己的繁盛时期,在历史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埃勃拉古国

埃勃拉古国地处叙利亚,约存在于公元前3000年末至公元前2000年初,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其国王是有无限权力的专制君主,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王室奴隶制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正当埃勃拉王国蓬勃发展的时候,两河流域的另一个奴隶制国家阿卡德王国也强盛起来。公元前2291年,阿卡德国王那拉姆·辛率领军队焚毁了埃勃拉城。其后埃勃拉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使古城一度恢复了昔日的繁华。但好景不长,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再度将这座城市掳掠一空。埃勃拉城因连遭浩劫,日渐衰落。公元前15世纪中叶,埃勃拉又遭到赫梯王国的掠夺,埃勃拉城也被赫梯人摧毁。

赫梯的兴衰

赫梯国是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由赫梯古王国发展、扩张而形成,都城为哈图沙什城。公元前15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初,赫梯国进入鼎盛时期,是雄踞西亚的一大帝国。但是,赫梯国是在征服过程中形成的军事联合体,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境内各部落之间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也不相同,边疆和外藩地区的统治者掌握有行政、司法、军事大权,离心力很大。因此,国家的盛衰往往受到某个国王的军事上的成败的影响。与埃及爆发战争以后不久,赫梯国就开始衰落,进而分裂。公元前8世纪,各赫梯小国都被亚述所灭。

腓尼基的殖民活动

腓尼基地处地中海东岸,北靠小亚细亚,南接巴勒斯坦,东依叙利亚,西临地中海。腓尼基的商业特别发达,尤以中介贸易最为红火。腓尼基人从小亚细亚、两河流域等地运来手工艺品和农产品,转到地中海各地贩卖。马克思曾称他们为“出色的商业民族”。腓尼基人公元前2000年就已在东部地中海殖民,在小亚细亚、塞浦路斯、爱琴海诸岛、黑海沿岸都建立了殖民据点。这些居民点或殖民地都是为其提供重要货物的地方。

古代希伯来

希伯来人自称是以色列人。他们在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王国,第一代国王是扫罗,第二代是大卫王,第三代国王所罗门王在位的时候王国国力鼎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所罗门王死后,王国分裂成以色列和犹太两个国家。

希伯来人原以游牧为生,入巴勒斯坦后定居,学会了从事农业生产。国家形成后,手工业和商业贸易都有较大发展,奴隶制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希伯来人的高利贷业很发达,许多人靠此过着富足的生活。但贫穷破产的人更多,他们只有靠打短工维持生计。严重的阶级分化,是引起内部尖锐的阶级矛盾的重要原因。

犹太人国家

犹太人国家于公元前2000年末兴起干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横扫东部地中海地区,其中的一支腓力斯丁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同他们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犹太人感受到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机构的必要性。这时,私有制逐渐出现,阶级分化也已开始。到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国家正式形成。

古代西亚的文化

古代西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世界文化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大的成就之一是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发明,这种文字极大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古代西亚人民还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以史诗《吉尔伽美什》最为出色。除此之外,古代西亚文化在建筑、造型艺术、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以及医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公元前4000年后期的乌鲁克时代,在苏美尔地区出现了图画文字,后来演变成楔形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分组成。作为音节的楔形符号数目虽不到600个,但每个符号最少也有一两种字义,平均代表四五个音节,加之语法规则复杂,学习起来困难很大。公元前75年,楔形文字最终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被人遗忘。

字母文字之祖

古代西亚人民还较早地发明了字母文字,即“腓尼基字母”,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影响下,东方出现了阿拉美亚文字,而阿拉美亚文字又对古波斯字母、安息字母、阿拉伯字母、希伯来字母产生过重大影响。在西方,希腊字母也是在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希腊字母又是拉丁字母以及欧洲其他腓尼基字母文字(包括英文字母在内)的基础。

上古西亚文字

上古的西亚人民在文化的黎明期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其中以史诗《吉尔伽美什》最为出色。这部史诗以独特的形式反映了人们力求了解的大自然规律、生死秘密的愿望。在古代西亚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一些反映阶级矛盾、寓意深刻的优秀作品。

记录苏美尔人天文历法的石碑《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中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是苏美尔人所建的乌鲁克城的一个国王,他和他的密友巨人恩奇都为人民清除了许多祸害,建立了许多功勋。后来,吉尔伽美什为了寻求永生的秘密,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到达幸福岛,找到了祖先乌特那匹什提,获得了“返老还童”仙草。但在归途中,仙草却被蛇偷吃了,吉尔伽美什两手空空回到了故乡。这部作品最早产生于遥远的苏美尔时代,以后经历代人民口头相传、加工锤炼,至古巴比伦时期被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天文与历法

古代西亚人民很早便能进行天文观察。他们将肉眼能看见的星星绘成星象图,按方位划分星座。他们已知道黄道十二宫,知道星体运行的周期,知道五大行星与黄道十二宫的对应关系,并开始观测日食和月食。在天文观察的基础上,两河流域的人民早在苏美尔时代便已制定了自己的历法——太阴历。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古代西亚人民在观察月亮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编制了太阴历。他们把两次新月出现的期间作为一个月,这样每月就包括29或30天。他们又以12个月为1年(6个29天的月,6个30天的月),每年包括354天。这样每年就比太阳年(365日5时48分46秒)少11天多,必须设置闰月加以调整。最初设置闰月是凭经验进行的,有的年份加1个,有的年份加2个,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还有1年加了3个闰月。

数学的萌芽

天文学的发展带动了数学的发展,兴修水利、丈量土地、测量容积、修建城市和制造器皿等也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古代西亚人因此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早在乌鲁克时期,他们就曾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的双重计数法,并早已有了数字的位值制的概念。他们用六十进位法计算时间和圆周,例如将圆周分为360度,这个方法至今还在世界各国通用。他们还开始推行数字位置的原则,同一数字在数的联系中所占位置不同,其值亦不同。位置值原则使他们能用较少的数码来书写巨大的数目,这在数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古代西亚数学家不仅掌握了算术四则和分数的演算,而且是代数学的奠基者。他们能求出平方根与立方根,能解出有3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巴比伦出土的碑石中曾发现过乘法表、平方表和立方表。在几何学方面,他们已能运用商高定理。为了计算不规则形状的田地面积,他们把它分成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许多块,分别计算,然后得出总和。古代西亚人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埃及数学家求出π为3.16),并且在立体几何学上解决了测量截顶角锥体体积等问题。

宏伟的建筑

从公元前3400至前3100年的乌鲁克时期起,就有许多建筑物被保存下来,最著名的是当时的神庙建筑吉库拉特——一种用生砖建成的多级寺塔。亚述帝国时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王宫建筑,已经开始使用柱子和拱架结构。城市建筑以新巴比伦王国时期的首都巴比伦城最为著名,这座名城内不仅有王宫、马尔杜克神庙和巴比伦塔楼、伊丝塔尔女神神庙等著名的建筑物,更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波斯人则以其王宫的雄伟宏大而自豪,并独创了垫托天顶横梁的柱头——有着背对背匍伏着的、脖子和躯干连在一起的动物雕像。

雕塑的进步

在雕刻艺术方面,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的雕刻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古朴风格。但就总体来说,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的雕刻艺术在表现人物技法方面,还比较单调、刻板,留传下来的雕刻作品多显得粗陋、千篇一律。唯一例外的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柱头的浮雕,它表现汉谟拉比虔诚地站在端坐着的太阳神沙马什面前,接受王权标的场面。雕刻艺术手法熟练,线条刚劲、朴实,配以刻工精细的碑文,堪称古巴比伦最重要的一件艺术文物。

新巴比伦时期的浮雕艺术以彩色琉璃砖镶成的图案最为壮观。巴比伦城的伊丝塔尔城门和塔楼墙上,用琉璃砖镶嵌着白色野牛、金黄色蛇首龙的浮雕,共575处。整个浮雕画面黄白相间,充分渲染了王宫威严肃穆的气势。100年后,希罗多德来巴比伦游历时曾称赞说:“它的壮丽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城市。”此外,巴比伦城“游行大道”两边的墙面也饰有五色琉璃镶嵌成的雄狮图案,颇为壮观。琉璃砖的发明可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到新巴比伦时达到全盛,普遍用于装饰王宫、神殿、陵墓的墙面和门面,兼有华丽、威严之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宗教的发展

古代西亚文明早期也像埃及一样流行多神崇拜,到波斯帝国时才产生了体系较为完备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这是一个二元论的宗教。希伯来人创立了以崇拜耶和华(上帝)为内容的一神教——犹太教,它摆脱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的羁绊。正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后来发展出了世界性的宗教——基督教。

犹太教的形成

犹太教是希伯来人的宗教。犹太教坚持信仰一神,即耶和华。犹太教宣称希伯来人是上帝的选民,与神订有契约,这逐渐成为维系民族意识的重要纽带。犹太教的经典是《圣经》,共39卷,约于公元前1440年至前400年用希伯来文写成。后来基督教从犹太教中脱胎而出,犹太教的《圣经》成了基督教《圣经》的一部分,被称为“旧约”。

古印度文明

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既古老又生机无限的国度,它就是被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又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被称为“牛颅之国”。在距今50万年以前,印度就有远古的先民生活。他们以刀耕火种、渔猎采集的方式一代代繁衍生息。到了距今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萌发提供了沃土。

文明的舞台

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一个被高山和海洋环绕的次大陆,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东亚和东南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贡献。

巨大的“倒三角”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地,占据南亚次大陆的大部分,全境可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山岳地带,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是文底耶山以南的德千高原。北部高山地带和中部平原地区通常被称为北印度,是古代印度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印度历史上发生重大事件的主要舞台。南部的德干高原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山地起伏,多沼泽草原,不宜农耕。高原两侧的沿海地带是平原区,气候宜人,雨量充沛,适于农耕。

文明的创造者

在旧石器时代,古印度就已有人类居住。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几乎遍及整个次大陆。据考证,其创造者主要为矮种黑人和原始澳洲人。从公元前3000年起,达罗毗荼人在南亚次大陆居于主要地位,创造了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大约从公元前20世纪中叶开始,雅利安人自西北部侵入印度。公元前10世纪中叶以后,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和哒人又先后侵入印度,使此地的居民成分更趋复杂。

印度河与恒河

印度河是现在巴基斯坦的主要河流,也是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的地位仅次于恒河,其流域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从喜马拉雅山脉朝西北方向流入克什米尔,又调头向南流入巴基斯坦,总长2900千米。印度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的地区之一。

恒河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河”。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区,全长2700多千米,是现在印度的第一大河。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和孟加拉国民族文化的精粹所在。

哈拉巴文化

印度远古文明在1922年被发现,由于其遗址最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被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至前1750年,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一种城市文明,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两座古城

摩亨佐·达罗城和哈拉巴城都由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这两座城的面积相当,大约为0.85平方千米,居民大约3.5万人。哈拉巴的卫城是由古老的砖墙围成的城堡式建筑,城北有谷仓、作坊和劳动者的宿舍。摩亨佐·达罗的城市建筑较哈拉巴更为壮观,卫城四周有防御塔楼,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城市。这两座城市相距644千米,是当时两个彼此独立的国家的都城。

璀璨的文明

哈拉巴文化是已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化。当时的人们已经会制造铜、青铜的工具和武器,例如斧、镰、锯、小刀、钓鱼钩、匕酋、箭头和矛头等。这一时期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农业——这里可能是最早培植棉花的地区。除了农业,居民也从事牧畜业。当时此地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匠人们对金属的热加工和冷加工技术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能够用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具。制陶业和纺织业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也发展起来。

文明的衰亡

印度河文明大约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衰落。关于其衰落原因,目前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外族入侵说,即雅利安人的入侵导致印度河文明的衰亡。也有人认为自然因素的作用较大,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了文明的衰亡: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印度河淤塞、河床升高,河流改道,洪水为患;连续多年的干旱,农业欠收,沙漠化加剧……这些自然灾害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使阶级矛盾更加激烈,人民起义频繁发生,从而给外敌入侵以可乘之机。

吠陀时代

雅利安人的吠陀时代,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民主制时代。由于记述这一历史时代的文献主要是婆罗门教圣书《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所以这一时代被称为“吠陀时代”。

雅利安人东进

大约从公元前13世纪开始,雅利安人从印度的西北方侵入次大陆,从此开始了印度史上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占据印度河上游以后,最初以畜牧业为生,后来逐渐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雅利安人在生产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大约公元前1000年前后,他们已开始使用铁器。

瓦尔那制度

“瓦尔那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通常被称为“种姓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雅利安入侵入次大陆之初,并随着社会的分化,逐渐将人民划分为婆罗门(僧侣阶级)、刹帝利(国王和军事贵族阶级)、吠舍(一股平民大众)以及社会地位最低的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四个社会等级。各个等级之间界限森严,长期沿袭,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至今仍影响着南亚的社会生活。

印度国家的形成

吠陀时代晚期,南亚次大陆已经广泛地使用铁器,农业在经济中已居主要地位。经济的发展导致以掠夺财富和土地为目的的战争更加频繁,阶级分化日益加剧。随着这些变化的产生,原先的氏族部落机构逐渐变成了剥削和压迫民众的暴力机器,过去民主选举产生的部藩首领“罗阇”逐渐演变成了世袭君主,早期国家形成了。

四部《吠陀》

《吠陀》是雅利安人的圣书,共分四部。《梨俱吠陀》最古老,编纂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200至前1000年,所反映的时代称为“早期吠陀时代”。另外三部为《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编纂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000至前800年,所反映的时代合称“后期吠陀时代”。吠陀文献是古代印度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研究雅利安人初到印度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列国时代

公元前6至前4世纪是南亚次大陆各国由分立逐渐走向统一的时代,历史上通称为“列国时代”;又因佛教产生于此时,故在史学上亦称“早期佛教时代”。

诸国争霸

公元前6世纪初,南亚次大陆北部有十六大国,其中存在较久、势力较强的有恒河下游的鸯伽国,恒河中游的摩揭陀国、伽尸国、居萨罗国等,恒河上游的般阇罗国和居楼国,印度河流域中游靠近阿富汗边境的犍陀罗国等。列国时期,大国间为争夺领土和霸权而不断,发生战争。最初,恒河中游的伽尸国强盛一时,同居萨罗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后来,居萨罗征服了伽尸,发展成为强国。与此同时,摩揭陀开始强大起来,并逐渐走上了向外扩张的道路。

摩揭陀兴起

摩揭陀国强盛于频毗沙罗王当政之时,沙罗王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吞并了东邻鸯伽;对内则加强专制统治,以严刑苛政维护王权。其子阿阇世即位后,大肆对外扩张,先后吞并伽尸、跋祗国,在列国中称霸。阿阇世以后,其首都由王舍城迁至华氏城(今巴特那)。华氏城位于恒河与宋河的汇合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对摩揭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摩揭陀国在难陀王朝时期征服了最大的劲敌居萨罗,基本上统一了恒河流域,为孔雀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沙门新思潮

列国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变革,深深地影响了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学说和学派。其中著名的有六师、六十二见(见解)和九十六种外道等。他们代表各自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与公元前8至前4世纪的希腊文化繁荣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精神觉醒的巨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列国时代的各种学派中,虽然有唯物主义(以顺世论为代表)和唯心主义(以佛教等为代表)之别,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即反对婆罗门教及其所维护的婆罗门等级制度。因此,这些反婆罗门教权威的宗教与思想流派被统称为“沙门”(即勤息、息心、净志之意)。其中,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是佛教。

孔雀帝国

孔雀帝国基本上是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帝国,经过旃陀罗笈多、频毗娑罗、阿育王三代帝王的不断扩张,逐渐成为印度河畔的超级大帝国。印度文化也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帝国的扩张向外传播,这标志着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的印度模式文化的开始——东南亚文明的这一起源特点至今仍十分明显。

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324年,摩揭陀国王旃陀罗笈多(公元前324~前300年)领导印度河流域人民推翻了马其顿侵略者的统治。由于他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人们称其建立的王朝为“孔雀帝国”(公元前324~前187年)。他接着东进,推翻了统治恒河流域的难陀王朝,统一了北部印度。

阿育王的统治

孔雀帝国至阿育王时,又大举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此时,南亚次大陆除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抵阿萨姆西界、西达兴都库什山,都已并入孔雀帝国的版图。至此,一个空前庞大的统一帝国形成了。阿育王所统治的孔雀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国王掌握着各方面的最高权力,是国家首脑,有最高行政权、立法权、军事权、司法权和监察权。国王任用一批顾问和官员作为辅佐,并对地方实行分省统治。阿育王不仅用武力扩展了帝国的疆域,而且大力宣扬他的圣法(达摩)和佛教,以加强对帝国臣民的精神统治。阿育王统治时期,古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一步繁荣,为佛教在南亚及境外的传播作了铺垫。

“圣法”

阿育王所宣扬的“圣法”的内容主要有:第一,宣扬仁爱和慈悲,要人们孝敬父母,善待亲朋以及一切僧入,宽待仆人、奴隶;第二,宣扬宗教容忍精神,要人们尊重他人的教派,禁止各教派互相攻击;第三,宣扬非暴力的主张;第四,倡导做有助于公益事业的好事,如修路、种树、掘井、建亭等。阿育王在多处刻石记载圣法的有关内容,还派人四处宣扬圣法。从本质上说,阿育王的“圣法”是一种宗教政策,更是一种维护帝国统治的国策。

发达的工商业

孔雀帝国时期的城市工商业非常发达。手工业者按行业分别住在城内的各个街坊,组成同业公会。当时,纺织业最负盛名,不仅能生产精制的棉织品,还能生产高级的丝织品。商业贸易主要为上层服务,最常见的商品是王公贵族所需要的贵重的纺织品、宝石、装饰品和香料等。矿产和盐、酒之类的民需品由国王专营。这一时期的商业贸易不仅在内陆很活跃,在沿海地带也很发达。

孔雀帝国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深入了农村。农村土地的私有化、土地的买卖、高利贷的存在都反映了这种影响。农村中的手工业者生产的产品除满足本村需要外,也拿到城里去卖。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农村,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

奴隶制的变化

列国时代的奴隶制虽然很发达,但从事工农业劳动的奴隶的人数却很有限。至孔雀帝国时代,奴隶制进一步发展。从这一时期的资料来看,已有些奴隶被用在生产领域。在帝国衰亡后的几个世纪里,奴隶制出现衰落的迹象。这种情况明显地反映在生产领域劳动奴隶的变化上。

种性制的发展

种姓制(瓦尔那制)在孔雀帝国时代更加森严。这一时期出现的诸法经与诸法典以大量的条文记述了这种关系,如《摩奴法典》。法典为了巩固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强调了职业的世袭性,并严禁低级种姓人从事高级种姓人的职业。

帝国的衰亡

阿育王死后,时任西北地区总督的阿育王之子据地独立,原来在帝国内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安度罗也在南部宣布独立。约公元前187年,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杀害孔雀王朝末代国王,建立巽伽王朝,孔雀帝国正式结束。

后孔雀帝国时代

孔雀帝国灭亡后,南印度的羯陵伽和安达罗曾强大一时,而在西北印度则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大夏王国在公元前2世纪初侵入西北印度,而后又有安息和塞种人入侵。1世纪,中亚的贵霜兴起,侵入并占领了印度的西北部,建立起了一个纵贯中亚和南亚的大帝国,直至4世纪东印度的笈多帝国兴起后,贵霜在印度的残余势力才逐渐退出印度的历史舞台。

古印度文化

早在公元前30世纪中叶,古印《罗摩衍那》(壁画)度居民就创造了印章文字。后来又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他们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印章文字

公元前30世纪中叶,哈拉巴文化时期,印度河流域的人民创造和使用的文字刻于印章之上,故称“印章文字”。后来,雅利安入侵入南亚次大陆,他们在吸收哈拉巴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婆罗谜文、佉卢文和梵文,其中使用最广的是梵文。梵文是一种字母文字,受阿拉美亚文字的影响,由47个字母构成。《吠陀》等文献就是用梵文写成的。

绚烂的文学

雅利安人最初的文学作品是《吠陀》。约公元前5至前4世纪,印度出现了史诗和其他一些民间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是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其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可以同古希腊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媲美。古代印度的其他民间文学作品,大都保存在《五卷书》、《益言佳言集》和《佛本生经》等作品中。其中《佛本生经》最为流行,它主要记述释迦牟尼佛前生的故事,全书有547篇,其中多数作品大约在公元后编成。

自然科学

古代印度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对于二十八宿和历法,古代印度人很早就有了比较精确的观察和划分。土地的丈量、祭坛的建造促进了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几何、三角、代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仪轨经》中的《准绳经》就专门记录了这方面的知识。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10个数字符号,并提出了数字按位计值的方法。在医学方面,《阿闼婆吠陀》和佛经中都记载了不少宝贵的医学知识。此外,古代印度人民在土壤的选择与分类、轮种制、选种、施肥、饲养牲畜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建筑和艺术

独具印度风格的雄伟建筑和精美艺术,大都开始于孔雀帝国时代。在桑奇地区保存的大率堵波(佛塔),是现存最早的标本之一。各地的圆形石柱也是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重要遗迹,最著名的是阿育王设立的通常刻有佛教敕令、顶上带雕塑形象的石柱。最早的石窟群是在巴拉巴尔(伽耶附近)发现的,无论是壁画和雕刻的水平还是所反映的内容,都以阿旃陀石窟最为突出。该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是古代佛教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堪称世界文化奇迹。公元前后出现的犍陀罗艺术独具风格,雕刻佛陀和诸菩萨石像颇为流行,希腊的艺术形式被应用到佛教的题材上。这种艺术风格随佛教东传,对我国佛教的雕像、绘画和建塔艺术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古印度宗教

古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度,其宗教哲学思想深邃而玄奥。婆罗门教认为“梵”是世界的本质,“梵”并非客观物质世界,而是一种抽象的理念世界。公元前6至前4世纪时,顺世论派、佛教、耆那教等唯心主义思想兴起,当时的“六师”、“六十二见”、“九十六种外道”都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0世纪的吠陀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至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落。八九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

佛教的诞生

释迦牟尼(公元前563~前483年)是佛教的创始人。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种“真理”。佛教反对婆罗门教所坚持的种姓制度,提倡“众生平等”,对于婆罗门教极力维护的种姓血统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主张“我空法有”,虽然否定神的存在,但本质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反对婆罗门教的,属客观唯心主义范畴。佛教的产生是和列国时代政治、经济的变革相伴随的,对印度文化的繁荣有着极大的影响。

耆那教

耆那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第二十四祖筏陀摩那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耆那教否定当地婆罗门教的主张,针锋相对地提出“吠陀并非真知”,宣传种姓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神灵崇拜,强调苦行和戒杀,主张灵魂解脱、业报轮回和非暴力等。耆那教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灵魂,都是神圣的,人的灵魂在未解脱前为“业”所束缚并无限轮回;人们只有通过修炼,使灵魂摆脱“业”的桎梏,才能获得最后的解脱。耆那教主张持五戒,即戒杀生、戒妄言、戒偷盗、戒奸淫、戒私财,认为只有严格实行戒律,经过苦行修炼,才能清除旧业的束缚,达到“寂静”、情欲灭,从而获得“解脱”。这些思想反映了公元前6至前5世纪印度下层人民的要求,对打破婆罗门教一手遮天的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创造者是居住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岸、黑海沿岸、南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古希腊人。其中,希腊半岛是古希腊人活动的中心舞台,对古希腊史具有决定性意义。公元前6至前5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希腊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并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希腊人在文学、艺术、雕塑、建筑、哲学等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人物,大诗人荷马、科学家阿基米得、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还有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及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古希腊灭亡后,其文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希腊半岛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包括现在的希腊半岛及整个爱琴海区域、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南部、小亚细亚沿海等地,是欧洲最早接受西亚农业与青铜文化,并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

多山的岛国

希腊多山,耕地有限,沃土不多。巴尔干山脉的支脉把全岛分成北、中、南三部分。北希腊包括伊壁鲁斯山区和帖撒利平原;中希腊和北希腊由一条险要的隘道温泉关相连,阿提卡和彼奥提亚两地区在中希腊最为有名;南希腊是半岛中的小半岛,称伯罗奔尼撒半岛,只有一条狭窄地峡与中希腊连结,在地理上自成一体,较为封闭。

古希腊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的西风席卷希腊半岛,雨水丰沛,湿润温和;夏季信风使炎热得以缓和,干爽舒适。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候赋予了古希腊良好的农业条件,而多山的地形又促使当地人更多地发展采矿业与林牧业,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古希腊发达的手工业与商业。

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自称“海伦人”,称希腊半岛为“海拉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就是海拉斯的土著居民。在他们看来,希腊最早的居民是勒勒吉人、德里奥人、皮拉斯吉人、卡里亚人。大约公元前12至前11世纪多利安人入侵后,希腊居民按方言与亲缘关系分成四类:亚该亚人居于南希腊北部(阿卡亚、阿卡狄亚地区),伊奥利亚人住在北希腊和中希腊大部分地区(帖撒利、彼奥提亚),爱奥尼亚人住在中希腊的阿提卡和隔海相望的优卑亚等爱琴海岛屿,多利安人分布于南希腊大部和克里特岛。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是爱琴海第一大岛,东西长约250千米,南北宽12至60千米不等,岛上气候宜人,树木葱茏。这里在新石器时期迎来第一批居民,公元前3000年已进入铜器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超过希腊半岛。

米诺斯的繁荣

公元前1700至前1450年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那时,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着克里特岛,还统治了基克拉迪斯群岛。米诺斯的商站和殖民点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向东可达罗德斯岛和小哑细亚的米利都,西北可达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向西到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此外,克里特和埃及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商业交往更趋频繁。海外商业的发达和海上力量的强大使米诺斯王朝建立了海上霸权,控制了东部地中海地区的贸易网。其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克里特为中心,东达罗德斯岛、西连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环形带,从而得以撷取欧、亚、非三大洲的资源。

狮子门米诺斯迷宫

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建,城市多围绕王宫而形成,是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米诺斯王宫。它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修建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在1500间以上,楼层紧密相连,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有致,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被誉为“迷宫”。

文明的消亡

因克里特岛经常发生地震,当地王宫多经历过破坏和重建。学者们根据这一特点将克里特文化的发展分成前王宫时期(约公元前30~前20世纪)、古王宫时期(约公元前2000~前1700年)、新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700~前1450或前1380年)和后王宫时期(公元前1450或前1380~前1100年)。

公元前1450年左右,米诺斯王宫和克里特岛的其他城市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此后,克里特处于迈锡尼文明的影响之下,克里特文明逐渐被人遗忘。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迈锡尼文明有大量遗物留传到今天,特别珍贵的是几千块泥板文书。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期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约于公元前12世纪初衰落。

迈锡尼的崛起

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一些奴隶制国家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出了迈锡尼文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中部希腊的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和雅典,以及帖撒利亚的约尔科斯等地陆续出现了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其中尤以迈锡尼的此类建筑最为雄伟。其卫城入口是著名的狮子门。迈锡尼文明以城堡、圆顶墓及精美的金银工艺品著称于世。

繁荣的文明

迈锡尼文明继承了米诺斯文明的传统,青铜制作工艺水平很高。其经济产业以农业和贸易为主,畜牧业亦比较发达;在航海贸易方而,和埃及、叙利亚有文化、商业联系。与米诺斯文明相比,迈锡尼文明有着自己的特点:更着重于陆战,广泛地养马,盛行马车战术:城堡、宫室皆有牢固的防卫;建筑上继承了巨石建筑的传统,城墙十分宏伟。

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是以倚马史诗《伊利亚特》为中心,由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埃阿斯》、《菲洛克忒忒斯》,欧律庇德斯的悲剧《伊菲格涅娅在奥利斯》、《安特罗玛克》、《赫库芭》,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奥维德的长诗《古代名媛》等多部著作从不同层面展现的。相传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为缘起的,以阿伽门农及阿喀琉斯为首的希腊军攻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军的,持续长达十年攻城战。据说,这场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最终,希腊人用木马计攻入特洛伊,赢得战争,并带走了海伦。

再现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200年,特洛伊战争发生之后,迈锡尼文明开始衰落,并随着迈锡尼城和梯林斯城被毁而丧失了活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衰亡过程的终点。

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H.谢里曼在小亚细亚发掘出特洛伊城址,证实了古希腊传说中迈锡尼王率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的史实。接着,他又于1876年发掘迈锡尼故城。考古学家在城堡内的王族墓葬中发现了丰富的金银工艺品,证实了“迈锡尼富于黄金”的传说。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半期,希腊考古学家C.H.特孙塔斯、英国考古学家A.J.B.韦斯等陆续在迈锡尼以及希腊各地的发掘中有所斩获,大大丰富了迈锡尼文明的内容。20世纪50年代以来,迈锡尼考古的重大突破是释读迈锡尼文字的成功,这从语言上证明了迈锡尼人是古代希腊人的一支。

线形文字

20世纪初,阿瑟·埃文斯爵士对克里特岛进行了发掘研究。自此理清了迈锡尼文明与米诺斯文明之间的关系。在对岛上的克诺索斯遗迹进行发掘期间,埃文斯发现了数千块年代约在公元前1450年的黏土泥板,它们由宫殿的一次大火意外地烘烤成型。在这些泥板上埃文斯辨认出了一种未知文字,他认为这种文字比线形文字A更先进,因而命名其为“线形文字B”。此外,他在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等迈锡尼宫殿内也发现了写有这种文字的泥板。1952年,这种文字终于被破解,经鉴定是古希腊文的一种字体。

荷马时代

公元前11世纪,多利安人入侵希腊,其直接后果是迈锡尼文明的毁灭,希腊倒退到一个封闭、贫穷的时期,西方人称之为“黑暗时代”(公元前11~前9世纪)。因为有关这个时期仅有的少量信息几乎完全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

盲诗人荷马

荷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是一个双目失明的游吟诗人。他像卖唱的艺人一样漂泊四方,把自己的诗朗诵给大家听,换取食宿。他吟唱的时候,用“内拉”(一种七弦竖琴)伴奏,使得诗歌更加动听。荷马没有用笔记录下他的诗篇,所有的诗歌均靠口头传诵。人们非常喜欢听他的吟唱,记住了那些锦绣一般的诗句。荷马死后,这些伟大的诗篇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荷马史诗》

相传,《荷马史诗》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的,同时,它也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史料,它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至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揭示了迈锡尼文明时期的社会境况。《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语言简练,结构严密,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是古代一部不朽的杰作,为希腊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伊利亚特》记述了特洛伊战争中,希腊最英勇的将领阿喀琉斯因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夺其女奴而愤然退出战场,使希腊联军连遭失败。当其最亲密的战友阵亡后,他又投入战斗,击毙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的故事。《奥德赛》则记述了希腊军中智勇双全的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漂泊十年、历经艰险,终于回到故乡的故事。

“黑暗时代”

荷马时代的经济落后于迈锡尼时代,人们的经济活动也仅局限于农业、畜牧业。考古学家至今没有发现任何一处手工业作坊的遗址,这说明当时的手工业非常薄弱。但这一时期,铁器传入了希腊,并成为劳动工具和武器的主要制作材料。因而,荷马时代作为铁器时代的开始,较之迈锡尼的青铜文明仍有其进步意义。尽管社会暂时倒退,但这一时期仍为希腊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希腊文明的恢复和加速发展已在孕育之中。

希腊城邦的形成

随着古风时代的到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数目繁多的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其总数没有精确的统计,大约在300个左右。

赫西俄德时期

公元前8世纪是希腊地区在爱琴文明灭亡后重新出现国家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国家形式就是希腊城邦。它们以城市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而成,一城一邦,独立自主。由于留传至今的有关这一时期的文献史料多集中于诗人赫西俄德(约生活于公元前750~前700年)的诗篇中,史学界遂称这一时期为“赫西俄德时期”。

海外殖民运动

希腊城邦建立以后,海外殖民运动便开始了。公元前8至前6世纪,希腊殖民活动到达黑海沿岸后迅速扩展到西部地中海,这是奴隶制城邦占土地、建新邦的海外殖民活动。参加殖民的城邦共有40多个,它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130多个殖民城邦。这些殖民城邦在促进希腊经济和文化发展上起了很大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希腊各邦和海外各地的商业联系,为希腊接触并吸收埃及、巴比伦和腓尼基先进文化创造了条件。

早期僭主政治

“僭主”一词来自小亚细亚,本与君王同义,被希腊人用来专指城邦政治中依恃武力和非法手段僭越夺权的专制头领。僭主为了取得群众支持以巩固统治,往往奉行打击贵族、争取平民的政策。他们重视殖民活动并推动工商业发展,因而受到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欢迎。在早期阶段,僭主政治客观上还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从公元前7世纪中期到公元前6世纪中期,这类早期僭主政治比较盛行,其中阿戈斯的斐冬被称为最早的僭主(约公元前670~前660年)。

斯巴达和雅典的兴起

在希腊城邦兴起的过程中,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斯巴达和位于中希腊阿提卡半岛的雅典先后兴起,成为当时两个最重要的城邦。斯巴达人的特点是重武轻文,而雅典人则重视文化,成为希腊文化方面的典范。

雅典娜像来库古改革

公元前9世纪末,斯巴达开始建立城邦。据说建邦之初,有位名叫来库古的杰出领袖主持国政、制定法度,并逐渐形成了斯巴达特有的国家制度,这就是传说中的“来库古改革”。来库古宣称他是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谕中获得了有关改革的基本思想,这为改革涂上了神圣的色彩。这个神谕即《大瑞特拉》文件,其主要内容为:要为宙斯神和雅典娜女神建立神殿;要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建立包括两位国王在内的30人的议事会,并按季节召开民众大会;议事会向大会提建议并负责宣布休会;公民们皆可参加大会并享有决定权。

斯巴达国家的形成

斯巴达全民皆兵,拥有一支全希腊实力最强、纪律最严格的军队,因此长期称雄于希腊战场。斯巴达的征服过程,也是其城邦逐渐形成的过程。在征服过程中,斯巴达人的部落管理机构转化为镇压被征服者的暴力机关。斯巴达是奴隶主贵族专政城邦,城邦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到公元前7世纪,斯巴达的城邦基本体制大致已经形成。对希洛人的残酷镇压是城邦首要和经常的任务。为了维持一支强大的镇压希洛人的军事力量,斯巴达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伯罗奔尼撒同盟

公元前546年,经过多年征战,除阿戈斯、阿卡狄亚北部和阿卡亚以外,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各城邦都接受了斯巴达的领导,组成了伯罗奔尼撒同盟。这个同盟被希腊人称为“斯巴达人及其同盟者”,充分表明了斯巴达在这个组织中的霸主地位。所谓“同盟”,实质上是斯巴达控制加盟城邦的一种形式。凭借这个同盟,斯巴达常常干预希腊各邦的内政,充当维护希腊贵族利益的宪兵。

雅典的贵族统治

荷马时代,雅典同希腊各地一样,也处于原始公社解体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后,雅典的首脑“王”已被执政官所代替。执政官从贵族中选举产生,卸任后进入贵族会议。贵族会议权力很大,是最高的监察和审判机关,有权推荐和制裁执政官,有权审理刑事案件。其成员皆为贵族,且是终身制。

梭伦改革

执政官梭伦以整个雅典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采取中庸立场,以改革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等各类问题,受到广泛支持。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举为“执政兼仲裁”,全权进行宪政改革。改革内容包括:颁布“解负令”,废除一切公私债务;规定公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即限田措施,以防止土地再次集中: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并规定相应的义务和权利等。

另外,梭伦还设立了新的政权机构和陪审法庭,以限制贵族会议的权力,并颁布了促进工商业的法规。梭伦改革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政治的一次重大胜利。没有梭伦改革,就不会有雅典的民主政治,也不会有雅典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繁荣。

僭主统治的建立

梭伦卸任后,雅典公民内部派别斗争又趋激烈,出现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相持不下的局面。经过长期斗争,山地派的领袖、曾为梭伦之友的庇西特拉图在雅典成功地建立了僭主统治。他依靠农民的支持,以武力夺取政权,给贵族以一定的打击,从公元前541年起牢固地统治着雅典。庇西特拉图逝世后,其子又继续统治了雅典18年,直到510年被人民推翻。将近半个世纪的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在雅典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章。其间,文化事业以及工商业、对外贸易、建筑业都有显著发展,雅典开始成为希腊建筑和雕塑艺术的中心。总的说来,雅典在僭主统治之下按照梭伦的期望繁荣起来。

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508至前507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克利斯提尼针对梭伦改革犹未深入触动的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作了较彻底的改革,废除传统的四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十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的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变动了雅典军队的组成,将军之职仍服从于公民自费服役的传统;创造了独特的陶片放逐法,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雅典在将近百年之间,由于实行一系列民主改革而繁荣起来,跃升为希腊世界中居领导地位的城邦,其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足以在即将到来的波斯帝国的入侵中接受空前严峻的挑战。

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是古希腊和波斯之间的一场大战,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希腊的胜利,使雅典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波斯虽败,但它所继承的古代东方文明传统仍在继续发展。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而其最初的分水岭就是希波战争。

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发生爱奥尼亚诸邦起义,反抗波斯对小亚沿岸希腊城邦的统治。在起义中,雅典曾派兵给予援助。波斯镇压起义后,便以雅典援助起义为由,渡海入侵希腊。希腊—波斯战争爆发。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集聚到马拉松,扬言要夷平雅典,却遭到了在雅典指挥官米太亚德的带领下的,雅典公民军队空前勇猛的打击。马拉松战役中,雅典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敌人,取得了鼓舞全希腊人的胜利。这对希腊文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温泉关战役

公元前480年,在中希腊的主要隘口温泉关,希腊和波斯进行了一次大战。希腊守关部队决心在此与国土共存亡。面对波斯军队的前后夹击,斯巴达王列奥尼达命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后方,自己则带领300斯巴达勇士和400底比斯人、700特斯皮亚人留下死守温泉关,鏖战数日后以全部牺牲的代价消灭了两万波斯军队。此战为希腊全军树立了榜样,鼓舞了整个民族的战斗意志。从战略布置上看,这场守卫战也是成功的,它为联军主力在后方的集结和希腊舰队驻防于萨拉米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萨拉米斯战役

公元前480年9月,雅典300多艘战舰在萨拉米湾集结,希腊海军统帅特米斯托克利斯派人假装逃兵,向波斯王薛西斯谎称雅典舰队内讧,让波斯军队接应。薛西斯不知是计,下令波斯海军全部600多艘巨型战舰尽数驶进海湾,萨拉米斯海战正式打响。萨拉米斯位于雅典西南,水域狭窄,以雅典舰队为主的希腊海军利用有利地形,充分发挥自己的战舰灵活机动的特点,重创波斯舰队,一举扭转了战局。至此,薛西斯再也无心恋战,匆忙撤回亚洲,波斯彻底丧失了在爱琴海的制海权,希腊取得了胜利。

希波停战协定

公元前449年,雅典与波斯都苦于难以彻底战胜对方,不得不握手言和,签署停战协定。波斯承认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的独立,放弃对爱琴海的控制权,并承诺不再派军舰进入爱琴海;雅典不干预波斯对其属地的统治,不再插手埃及事务。希波战争宣告结束。

希波战争的影响

希波战争对波斯帝国来说是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波斯失去了在欧洲扩张的机会。而希腊的经济和政治却由此趋向极盛,希腊邦间的政治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变。斯巴达一家称霸的局面被打破,雅典成为与之相竞争的地区霸主。战争还促进了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发展,雅典第四等级公民大量在海军服役,为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提高了政治地位,希腊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随着雅典霸权的确立,雅典式的民主政体在其附属城邦广泛传播,给寡头制和贵族制以沉重打击。雅典达到空前繁荣,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波战争之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之势,且一直延续至今。

希腊城邦的兴衰

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各城邦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相当多的城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手工业发展缓慢,基本上被排除在海上贸易之外。但另外一些城邦如雅典、米利都、麦加拉、科林斯、叙拉古等,手工业和商业发伯里克利像展程度较高,社会经济在希波战后,进入了繁荣时期。

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古典时代希腊社会经济的突出特点是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一方而,在少数城邦中,手工业、商业及金融业高度发达,奴隶劳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另一方面,多数城邦仍保持着古风时代的面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继续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奴隶制经济已臻发达阶段,大致表现在:希腊使用奴隶劳动虽然很普遍,但以小规模为主,可称为大奴隶主的公民和小奴隶主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各等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第三等级为首,即在希腊奴隶制经济中,占优势的是小农和小作坊经济,这与东方之王室、贵族、神庙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同;奴隶劳动被用于商品生产的比重较大;希腊各邦一般不以本邦公民为奴,所使用的奴隶都是外邦人。

雅典海上霸权

因希波战争而缔结的提洛同盟,在战争结束后逐渐变质,最终成为雅典控制同盟各邦的工具。自行退盟的城邦遭到雅典的残酷镇压,盟金份额和使用完全由雅典决定,各邦在军事、外交以及政治经济制度方面都得按雅典意旨行事。入盟各邦按地域分为五个纳税区,实际上是雅典的监督控制区。除了军事暴力统治外,雅典还通过在各邦议会和政府中派人常驻甚至担任要职支持各邦倾向雅典的政派、干涉各邦司法等手段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加强对同盟各邦的控制。由此,雅典确立了自己的海上霸权,这为雅典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是雅典在公元前5世纪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伯里克利时代”

公元前457年,在平民政治家、执政官伯里克利的倡导下,执政官当选资格进一步下移到第三等级公民。公元前443年,伯里克利成为首席将军,并连任此职多年。在他的领导下,民主制更加完善,当选高级公职的财产资格限制虽然未正式废除,但实际已失去意义。历史上把雅典的这一时期称为“伯里克利时代”。

伯罗奔撒战争

雅典的霸权不断受到来自其他城邦,尤其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严重挑战。双方的冲突最终引起了希腊世界内部相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最终,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落败,斯巴达取代雅典成为希腊霸主。

新一轮的城邦争霸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成为希腊霸主,新的矛盾也随之产生。一方面是失败的雅典和原提洛同盟各邦的不满以及伯罗奔尼撒同盟内的科林斯、底比斯等大邦对斯巴达独断专横的抵制;另一方面是波斯从中利用,挑拨离间。各邦的混战和同盟的分合层出不穷,他们始终未能找到摆脱战乱和危机的途径。城邦体制的生命力已濒临枯竭,而城邦危机却为马其顿王国的兴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忒拜的霸权

忒拜在民主派领袖佩罗庇达和伊帕密南达相继执政后,渐趋强盛,并恢复了以它为首的彼奥提亚同盟,逐渐取代了斯巴达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71年,忒拜在留克特拉一役痛歼斯巴达军,次年冲入伯罗奔尼撒,解散其同盟。斯巴达虽未亡国,却已失去一切强权地位。但忒拜的霸权也未能长久,当时乘机组成第二次海上同盟的雅典又对忒拜的强大深感不安,反而和斯巴达联合以抵制忒拜。在公元前362年的曼丁尼亚战役中,忒拜主将伊帕密南达阵亡,忒拜的霸权迅速瓦解。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人了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亚历山大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商业中心。

马其顿的兴起

马其顿位于希腊蛮荒的北部边陲,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至前4世纪初期,逐渐形成了城邦。国王阿刻劳斯时期,马其顿城邦初具规模。阿刻劳斯国王文武兼修,改革军事,开辟道路,兴建城镇,发展教育,大力提倡希腊文化。马其顿的真正强大是在腓力二世统治时期。腓力二世大刀阔斧地对政治、经济、军事等进行改革。在他苦心经营下,马其顿很快强大起来,为将来的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征服希腊各邦

公元前355年爆发的“神圣战争”给腓力插手希腊城邦事务提供了机会。公元前338年,以雅典和忒拜人为主的希腊联军在彼奥提亚的喀罗尼亚与马其顿军队决战,联军大败,反马其顿同盟彻底失败。战后,希腊各邦被迫承认马其顿的霸主地位;马其顿军队进驻希腊备战略要地,以维持自己对希腊的统治。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今达达尼尔海峡)海峡,拉开了长达10年的东征的序幕。在格拉尼库斯河畔的首次会战,马其顿大胜波斯,轻取整个小亚细亚,拿下腓尼基和巴勒斯坦,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上下埃及。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军进入两河流域北部,10月同号称百万的波斯军决战于高加米拉,大败波斯,使其从此丧失了抵抗能力。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占领波斯全境,灭亡波斯帝国。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率军穿越兴都库什山,直至中亚锡尔河一带。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侵入印度河上游。公元前324年初,东征结束。

帝国的分裂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病故,时年33岁。庞大的帝国在他死后迅速解体。至公元前301年,帝国已分裂为一些独立王国,其中以亚历山大部将建立的托勒密王国、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最为强大。

希腊化时代

自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到埃及托勒密王朝灭亡这段时间,是希腊文化在北非、西亚广泛传播的时期,也是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广泛交流的时期。这一时期因此被称作“希腊化时代”。

安提柯王朝的兴亡

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和希腊的统治权掌握在亚历山大的将领安提帕特手中,后来又被德米特里所取得。公元前276年,德米特里的儿子安提柯·贡那特成为马其顿国王,建立了安提柯王朝。在其统治下,马其顿的经济因内外战争以及移民、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土地所有制得到发展,城市也日益兴盛。在政治制度方面,安提柯王朝是王国与共和城邦的混合体,对内加强镇压反马其顿运动,巩固其在希腊的霸权;对外则与埃及、叙利亚争夺对爱琴海的控制权。安提柯王朝先后征服了优卑亚和麦加拉,迫使南希腊的一些城市归附,同时派军驻扎于重要的希腊城邦。但是,希腊城邦的反马其顿斗争并没有因此停息。公元前2世纪中叶,安提柯王朝被新兴的罗马征服。

塞琉古王国

塞琉古王国由塞琉古一世建立,是希腊化国家中领土最大的一个。王国全盛时的辖区包括西亚、中亚、小亚细亚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区,稳定的统治区是叙利亚,首都安条克坐落于此,因此又有“叙利亚王国”之称。塞琉古王国国土广袤,民族众多,文化传统各异,社会发展的阶段参差不齐。公元前64年,塞琉古王国亡于罗马大将庞培。

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305年,亚历山大的部将托勒密在埃及正式称王,为托勒密一世,开创了埃及历史上的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世纪是托勒密王朝的全盛时期,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超过前代。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被罗马灭亡。

古希腊文化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文明以它那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以至有“言必称希腊”之说。古希腊在文化方面达到了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峰,其光辉夺目的业绩被学术界称为“希腊的奇迹”。

群星闪耀的哲学

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泰勒斯是第一位自然哲学家,创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西方世界誉为“哲学之父”。毕达哥拉斯是目前所知的第一个使用“哲学”一词的人,特别强调和谐统一,创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继承和发扬光大了朴素唯物主义,提出了普遍规律、辩证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命题。巴门尼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区别的人,使希腊哲学达到逻辑思维的新高度。芝诺则创造了“斯多葛主义”,宣扬克己修身、服从命运的哲学。德摩克利特的哲学的基本内核是原子论,代表着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高峰。苏格拉底是开辟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思想家,他把人自身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柏拉图著有《理想国》等,其哲学思想核心“理念论”成为西方唯心主义思想的主要源头。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到他的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确立了形而上学的原因论。伊壁鸠鲁是晚期希腊唯物主义哲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他认为原子有重量的差异,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

宗教与神话

古希腊宗教始终处于多神教阶段,古希腊时期兴建的各种神灵的神庙、举办的节庆祭典多种多样,其中奥林匹亚众神家族是最富影响的神祇系统。古希腊宗教的突出特点是神与人不仅同形,而且同性。希腊宗教对希腊人的日常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促成了希腊人独立自主的民族品格。希腊神话与原始宗教密切交织在一起,但又各自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宗教总是竭力证明神的万能,人在神面前的软弱无力,诱导人们对神的迷信;而希腊神话却鼓励人们同神的意愿及命运抗争,成为自己的主宰。丰富的神话是聪慧的希腊人的伟大创造,也是希腊艺术成长的肥沃土壤。

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指古代希腊世界的文学。广义的古希腊文学涵盖了从希腊社会氏族制时期到希腊化时代的文学,持续时间近1000年。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也是欧洲文学的第一个高峰。

占希腊文学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蕴涵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测,大自然的不可驾驭,人生的变幻无常,使他们形成了带有宗教宿命色彩的“命运观”。在文学中体现为命运对人具有绝对的控制力,人必须服从于命运,但又可以在命运的范围内发挥最大的潜能,随心所欲地去做想做的事。

古希腊文学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他们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古希腊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基本内核。

最初的古希腊文学属口头文学,目前确切可知的最早的作品是《荷马史诗》。公元前8世纪末到公元前7世纪初,赫西俄德开创写实之风,写就史诗《神谱》和《工作与时日》。其后希腊出现了一批写实诗歌,梭伦、提尔泰的政治诗,女诗人萨福的抒情诗是其中的佳作。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散文记事家,以文字记录的故事与口头故事相对应,代表作有《伊索寓言》。

古希腊史学

古希腊史学是西方古典史学的核心,是整个西方史学的本源。古希腊史学家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古希腊的三大史学家分别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希罗多德写有《历〈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史》一书,被后世西方学者称为“史学之父”;修昔底德倾向于真实地记录历史事件,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体现了全面的史学观;色诺芬是古希腊的多产史学家,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希腊史》和《长征记》。

希腊文明后期的波里比阿对史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视野的扩大,由原来的希腊世界扩大到了范围更广泛的罗马世界;历史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视历史的实用性;历史分类方法的进步,提出了相当合乎科学要求的史学分类方法。他的代表作是《通史》。

这一时期历史著作的体例大为增加,出现了年代记、回忆录、人物传记、国别史、世界性通史、断代史,以及区别于政治史的文明史。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卡亚同盟首领阿拉图斯的回忆录(30多卷),埃及人曼涅托的《埃及史》、巴比伦人贝鲁苏斯的《巴比伦史》、狄凯尔库斯的《希腊生活》等。

悲剧和喜剧

希腊人主要创造出悲剧和喜剧两种戏剧形式。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这就是西方戏剧的雏形。

最早的悲剧作家包括“戏剧之父”忒斯庇斯、最先在戏剧中引入面具的科里洛斯等。而真正确立悲剧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的人是埃斯库罗斯,他留下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特亚》三部曲等不朽作品,享有“悲剧之父”的美称。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特洛伊妇女》等,也都是当时最著名的悲剧作品。

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公元前487年,雅典正式确定在春季酒神节庆中增加喜剧竞赛项目。古希腊喜剧题材现实性强,多是政治讽刺或生活讽刺剧,产生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喜剧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尤其擅长讽刺当权人物。

公元前5世纪雅典曾产生过三大喜剧诗人,分别是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和最杰出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但只有阿里斯托芬有作品传世。他被誉为“喜剧之父”,著作现存的有《阿卡奈人》、《骑士》、《云》、《鸟》、《蛙》等11部。

建筑和美术

建筑和美术在希腊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能体现希腊人建筑艺术成就的是神庙建筑。神庙的显著特点是圆柱柱廊和三角形的山墙,以及装饰性雕刻。在古风时代,希腊形成了两种标准化的柱式——多利安式和爱奥尼亚式。在古典时代还形成了一种新式的科林斯式。

希腊最著名的雕刻家有三位:菲迪亚斯、米隆和波利克里托斯。菲迪亚斯是古典兴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他的代表作是《雅典娜像》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其艺术特点是秀雅自然,高贵完美。米隆以创作青铜雕像而闻名,善于运用写实的手法创造性地刻画人物在剧烈运动中的动态,尤擅长刻画运动着的人体。他在雕塑中所体现出来的完美的艺术技巧,甚至令许多后世的雕塑家们望尘莫及。其代表作是雕塑《掷铁饼者》。波利克里托斯确立了描绘人体身高、年龄等的一系列基本规则,并著有总结性的雕刻理论著作。其代表作是雕塑《执矛者》。

另外,希腊的瓶画艺术也十分出色,如红色彩陶以红色做底,用黑色线条表现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人物活动、神话故事等内容,绘画技巧属古代一流。

数学与天文学

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勾股弦定理”,指出奇数和偶数的区别,发现了无理数。欧几里得是亚历山大里亚数学学派的奠基人,其名著《几何原本》至今仍为科学界所肯定。阿基米得是数学家兼物理学家,是力学、流体力学的奠基人。他把数学引入物理学,成为近代物理学的先驱。古希腊天文学在古埃及、巴比伦天文学的基础上又达到了新的高度。阿里斯塔克著有《论日月之大小及与地球之距离》,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希帕卡斯则利用几何的推理解释太阳表象运动,提出“地球中心说”,还制订了列有1020个星宿的星表,并且首次发现了岁差。

医学与生物学

希腊的医学、人体解剖学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据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阿尔克芒不但认识到大脑的思维与感觉功能,还研究过人体解剖。古希腊最著名的医生是希波克拉底,他提出了“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和黑胆四种体液组成,四者的不同配合使人有不同的体质。他的平衡医学理论和处理内外科病症的经验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他确立的医生职业道德更是流传至今。

此外,赫罗菲拉斯写有《论解剖学》等著作,他已注意到动脉和静脉的区别,认为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心。赫拉希斯特拉塔对医学生理进行过开创性研究,他详细观察了动脉和静脉的分布,并注意到微血管的状态,能准确地描述出心脏半月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的位置。

在生物学领域,古希腊人提出了生命起源于自然界的假说。植物学和农学方面的代表是提奥弗拉斯托,他对多种植物进行了描述和分类,还详细研究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土壤结构、水利设施、肥料效能、种子质量、工具修造等问题。

古罗马文明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10世纪初在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历经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1世纪前后扩张至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罗马帝国。古罗马文明的发展晚于西亚各古代国家和埃及、希腊。在建立和统治庞大国家的过程中,古罗马广泛融合东方文明特别是希腊文化的精华,形成自己的文明。

古罗马建立了复杂的国家管理机构和周密的法律体系,在军事战略、作战技术和战争机械等方面有不少创新和建树;在农业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文学、史学、雕塑、绘画、建筑技术(包括道路建筑、城市输水工程、广场、庙宇、凯旋门、纪念碑、浴堂)等方面都留下了许多宏伟的遗迹。古希腊的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正是靠罗马时代的复制而流传后世的。

文明的萌芽

公元前10至前7世纪,意大利半岛呈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织的状态。意大利是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其地理和自然条件对于古罗马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罗马发展为城市并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过程中,罗马人极大地仿效了邻近的埃特鲁里亚文明。

亚平宁半岛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国家的发祥地,它地处深入地中海的一个靴形半岛上——因亚平宁山脉纵贯全境而被称为“亚平宁半岛”。半岛东临亚德里亚海,南濒爱奥尼亚海,西接第勒尼安海,北面高耸着阿尔卑斯山,这样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它和中欧、西欧的天然屏障。

意大利半岛属地中海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较高,少酷暑和严寒。境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有利于农牧业的发展。意大利的海岸线虽长,但缺少良港,早期的航海业不如古希腊沿海诸国发达。

古代地中海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陆间海,地处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交界处,是世界的强烈地震带之一,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等。作为陆间海,地中海比较平静,加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是沟通三个大洲的交通要道。从古代开始,地中海的海上贸易就很繁荣,成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和罗马帝国的摇篮,所孕育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埃特鲁里亚文明

公元前8至前7世纪,埃特鲁里亚人逐步过渡到阶级社会。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埃特鲁里亚出现了城市国家。公元前6世纪,埃特鲁里亚的势力达到鼎盛。埃特鲁里亚人吸收古代东方国家和希腊文化,在当时创造了较高的文明,对罗马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埃特鲁里亚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公元前6世纪罗马经济的高涨。他们擅长建筑和其他工商业,也对罗马城的兴建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埃特鲁里亚的城邦制度及其他社会制度,对罗马也有影响。在宗教方面,罗马尊奉的三位一体神、神像拟人化和占卜等,也是从埃特鲁里亚沿袭而来的。罗马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诸如王和执政官的服饰与仪仗、凯旋仪式、角斗等,也都来自埃特鲁里亚。埃特鲁里亚文字至今尚未释读成功。他们借用希腊字母,然后又传授给罗马人,最终产生拉丁字母。后来拉丁字母又成为欧洲多种字母的基础。

王政时代

从罗马城建立到共和国建立之间的历史阶段被称为罗马的“王政时代”。王政时代相当于希腊的英雄时代(荷马时代),是罗马人从氏族制向国家过渡的时期。

罗马城起源的传说

一切民族和国家起源的历史都难免和神话传说混杂在一起,罗马城的起源也不例外。传说,罗马人的始祖是特洛伊战争时期特洛伊城的英雄埃涅阿斯。特洛伊陷落后,埃涅阿斯背父出逃,最后渡海到意大利,并娶当地国王拉丁努斯之女拉维尼来为妻。埃涅阿斯死后,其子阿斯卡尼阿斯在拉丁姆建成阿尔巴·隆加城。此后王位代代相传,当传到侬米多尔的时候,王位被其弟阿穆留斯篡夺。阿穆留斯为了防止哥哥的后代报仇,下令杀死了自己的侄子,并强迫侄女西尔维娅去做女祭司。后西尔维娅为战神所爱,生下了一对孪生子。阿穆留斯又恨又怕,立即下令处死侄女,并派一个奴隶把孪生兄弟扔到河里。恰巧一只母狼来河边喝水,它闻声走过来嗅了嗅篮子里的孩子,不但没有把他们当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反而用自己的乳汁来喂养他们。后来一个牧羊人发现了这对孪生兄弟,把他们带回家抚养。牧羊人还给他们起了名字,一个叫罗慕路斯,一个叫雷慕斯。他们长大后立志报仇,最终领导亚尔巴龙伽人民起义,推翻了残暴的阿穆留斯。后来他们在昔目遇救的地方建起了新城市,并以“罗慕路斯”的变音“罗马”命名这座新城。

王政时代的罗马

“王政时代”的管理机构主要有勒克斯(王)、元老院和库里亚大会三种。当时,由于铁器工具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冶金、制革、制陶等开始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促进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产生,并预示古老的氏族制度已面临瓦解。

塞尔维乌斯改革

王政时代后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强罗马的实力,调整社会内部关系,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对公民及其财产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为五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创设“森都利亚大会”,作为新的公民大会。塞尔维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早期罗马共和国

王政时代的最后一个王——高傲者塔克文独断专横,压制打击贵族势力,使王和贵族的矛盾日趋尖锐。同时,他又不断对外扩张,大兴土木,加重了平民的负担。于是公元前509年贵族联合平民发动暴动,推翻了塔克文家族的统治,结束了王政时代。从此,罗马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共和时代”。

平民对贵族的斗争

塞尔维乌斯改革以后,平民虽然可以按财产资格参加百人队会议,但政权仍操纵在贵族手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焦点是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广大平民(尤其是平民中的上层)为了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迫切要求参与国家大事的管理,打破贵族门阀垄断政权的局面。因而,他们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保民官的设立

平民对贵族斗争的第一个胜利是平民保民官的设立。共和国初年,平民因债台高筑而处境艰难,开始拒服兵役,贵族被迫减轻平民的债务负担,并承认平民有权选出两名平民保民官,以保护平民的利益。不论元老院的决议还是高级长官(独裁官除外)的命令,若损害到平民利益,保民官皆能行使否决权。保民官虽非正式官员,但可以旁听元老院会议,由部落大会选举产生。保民官制在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十二铜表法》

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所谓的“法律”成了贵族压迫平民的手段。公元前462年,平民保民官特兰梯留提议编纂成文法典。公元前452至前450年,以阿皮乌·克劳狄为首的委员会编成十二表条文,并改组十人委员会,贵族和平民各占一半。因全部法律条文被镌于十二块铜牌之上,故得名《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所使用的某些词语也为后世所沿用。

征服意大利

经过百余年的侵略扩张,公元前265年,罗马几乎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扩张至意大利境外。罗马根据被征服地区的各种不同情况,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依靠各部落和各地区上层社会贵族对意大利进行统治。此后,意大利成为罗马进一步对外扩张的基地,并为罗马奴隶制国家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罗马的征服战争

强大的罗马成为意大利的主人,极大地刺激了罗马奴隶主对外扩张的野心。到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时,罗马已成为地中海世界独一无二的霸主。罗马的大举扩张,深刻地改变了意大利的社会面貌,刺激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为共和国的覆亡埋下了伏笔。

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指公元前264至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而得名。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公元前146年,罗马进军迦太基城,以强大的兵力破城而入,在迦太基设置了阿非利加行省。至此,独立的迦太基国家不复存在。在历时百余年的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在与迦太基及其盟友的反复争斗中,占领了欧、亚、非的广大地区,掠夺了大量奴隶和财富,这对罗马奴隶制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地中海地区后来的历史命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西班牙的扩张

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罗马取代迦太基控制了西班牙东南沿海地区。西班牙内地居住着许多自由部族,由于罗马的扩张、侵袭,他们不时发生反罗马的暴动。公元前147年,卢西塔尼亚部落的一个牧人维里阿萨斯领导起义,坚持了9年,多次击溃罗马军队。与此同时,西班牙北部的努曼西亚又发生反抗罗马的起义,直到公元前133年,努曼西亚人的起义才被暂时镇压下去。

称霸地中海地区

经过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被彻底毁灭,罗马的势力扩展到整个西部地中海地区。与此同时,罗马也不断向东部地中海扩张,经三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罗马已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共和国,地中海成了罗马的内湖。

罗马的战利品

公元前3至前2世纪的一系列大规模侵略战争,不仅使罗马占领了地中海地区的广阔土地,而且掠夺了大批奴隶和巨额财富。这也促进了罗马公民集体的分化和解体。另外,战争促进了贵族势力的发展,奴隶制庄园经济迅速在罗马发展起来。

罗马共和国的衰亡

罗马经数百年的扩张,终于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但内部的各种矛盾也异常复杂。罗马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并加强自己的统治,一再把权力集中在少数军事统帅手中,甚至集中到一个军事独裁者手里,最终导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西西里奴隶起义

古罗马共和国后期,在西西里岛爆发了两次大规模奴隶起义。第一次起义爆发于公元前137年,攸努斯带领奴隶在恩那城起义,并与克里昂领导的奴隶起义队伍联合,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起义军屡败罗马大角斗场罗马军队,建立新叙利亚王国,直到公元前132年才被罗马执政官提比留镇压下去。第二次起义爆发于公元前104年,赫拉克利亚城的奴隶首先起义,拥立萨维阿斯为王,后与雅典尼昂领导的另一支起义队伍在特里奥卡拉城汇合,并定都于此,设立了议事会和民众大会。起义军转战西西里各地,屡败罗马军。萨维阿斯死后,雅典尼昂统率全军。公元前101年,雅典尼昂在决战中阵亡,余部坚持战斗,但最终失败。

格拉古兄弟改革

罗马共和国扩张为地中海霸主的时代,土地集中严重,大批农民破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公元前133至前121年,古罗马政治家格拉古兄弟任保民宫,他们先后推行了以土地为中心的改革活动。公元前133年,提比留当选保民官,规定公民每户所占公有土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额,超额土地由国家偿付地价收归国有,并划成块分给贫穷农民,由一个三人委员会负责分配土地。后来提比留被反对改革的元老院贵族阴谋杀害。公元前123年盖乌斯任保民官,他重申提比留的土地法,还提出了实行赈济城市贫民的粮食法和授予骑士司法权的审判法等内容广泛的法案。公元前121年,元老院贵族又阴谋杀害了盖乌斯及其追随者,但盖乌斯提出的法案大多被保留下来。格拉古兄弟改革,从单纯的土地立法发展为广泛的改革运动,冲击了贵族豪门的统治,对罗马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同盟者”战争

“同盟者”战争是公元前90至前88年古罗马的同盟城市和部落为反对罗马特权和争取罗马公民权而发动的。罗马征服意大利后,一些战败部落和公社被置于名为同盟者实为附庸的地位,其居民无罗马公民权,却须负担罗马的军事和贡赋义务。公元前91年,主张授予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的罗马保民官德鲁苏斯被暗杀。鉴于合法斗争无望,同盟者质而起义。阿斯库卢姆城首先起义,整个意大利,特别是中、南部地区都卷入了起义。起义军以科菲尼乌姆为首都建立国家,称为意大利,设元老院、执政官并自铸货币。公元前88年,同盟者起义失败,但此后,罗马人迫于形势,相继授予所有意大利人以罗马公民权。

苏拉独裁

苏拉是古罗马著名统帅,奴隶主贵族政治家。公元前88年,苏拉不满于自己被解除兵权而发动兵变,攻下罗马。与米特拉达特斯、希腊、喀罗尼亚和奥尔霍门涅斯等之间的战争结束后,苏拉又击败国内民主派及其盟军萨谟尼安人等反对势力。国内外局势渐趋安定,苏拉便提出“宪政改革”,并当选为独裁官。独裁官任期不限,集立法、行政、司法、经济、军事等大权于一身。苏拉依靠军队实行独裁统治,给共和制度以沉重打击,为日后恺撒等人的独裁开了先河。

斯尼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被罗马军队俘虏后沦为角斗士。公元前73年,他密谋暴动,逃亡奴隶纷纷归附,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屡败罗马军,活动范围几乎遍及意大利南部。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率军北上,频频取胜。公元前71年,奉命镇压起义的克拉苏·迪弗斯在布鲁提乌姆挖掘了横亘整个布鲁提乌姆半岛地峡的壕沟围困起义军。起义军突破封锁线,向布鲁提伊进发受阻,被迫折回迎战克拉苏。但在阿普利亚决战中,克拉苏得到从伊比利亚半岛归来的庞培的增援,起义军惨遭失败,斯巴达克牺牲。

前三头同盟

共和国末期,罗马的权力逐渐集中到少数军人手里。公元前62年,庞培从东方归来,他的权势和光荣早已引起人们,尤其是最大权贵克拉苏的妒嫉。庞培在东方执行的政策,比如赐予各地贵族和一些城市以权利、将国家的土地赏给他的士兵等,元老院迟迟不予批准,克拉苏便是从中作梗的人物之一。庞培对克拉苏的做法感到气愤,转而与恺撒交好。恺撒凭着他和克拉苏的关系从中斡旋,使庞培与克拉苏暂时解除嫌隙。这样,三个有势力的人物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互相接近起来,史称“前三头同盟”。

恺撒独裁

恺撒是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公元前78年苏拉死后,恺撒积极参加反苏拉体制的斗争,崭露头角。公元前60年恺撒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盟,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后经连年征战,恺撒造就了一支训练有素、能征善战且忠于自己的军队,并积累了巨额财产,获得终身独裁官、执政官、保民官等职,兼领大将军、大祭司长头衔,被尊为“祖国之父”,成为无冕之王。恺撒的独裁统治彻底动摇了罗马的共和政体。公元前44年,恺撒被元老院贵族刺杀。

后三头同盟

恺撒死后,罗马发生争夺继承权的斗争,其中安东尼、雷必达势力最强。但元老院不愿支持他们,而把眼光投向了恺撒的养子屋大维。当时的屋大维还不满20岁,不过他并非如元老院想象的那样易于摆布。他在权衡利弊后准备同安东尼、雷必达这两个实力派暂时合伙。公元前43年,安东尼、雷必达和屋大维公开结成同盟,即所谓的“后三头同盟”。

罗马共和国的覆灭

公元前30年,被屋大维战败的安东尼及其同盟者——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先后自杀,埃及托勒密王朝宣告结束,埃及并入罗马版图。至此,长期陷于内战和分裂的罗马被屋大维重新统一起来。公元前29年,屋大维胜利回归罗马,成为“内战”时代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赠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正式确立元首制,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屋大维的元首政治

屋大维战胜政敌后,实际上成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但是,由于共和制的影响和维护共和制传统的势力仍然存在,从共和到帝制的转变还需要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所以他并未立即采用“君主”的名义,而是采用了“元首”的称号。这种统治形式就是“元首政治”。

屋大维的内政

屋大维为了加强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特别注意提高大奴隶主元老和军人的地位、社会荣誉,扩大他们的特权。而对于平民,他一方面严格限制其政治活动,镇压其暴动;另一方面则用各种施舍加以收买。屋大维还竭力维护奴隶制,加强对奴隶反抗的压制和镇压。为了巩固新的政权、扩大统治基础,屋大维改革行省管理制度,调整了对行省的统治政策,进行了税制改革。屋大维还大兴土木,广建庙宇,塑造神像,重建古老的僧侣集团,主持宗教祭祀,并与当时存在的不结婚和不生孩子的现象进行斗争,通过巩固奴隶制的家庭关系来巩固奴隶制度。

军事改革

军队是元首制的重要支柱。屋大维把他统率的军团缩编为28个精锐军团,每个军团有5500名步兵和120名骑兵,并辅以相应的辅助部队,组成常备军。常备军的士兵和军官主要从罗马公民中招募,而总数约为15万人的辅助部队则来自于行省居民和依附部落。军团士兵服役期限为20年,辅助部队为25年,他们驻扎在行省和边疆,海军军舰只停泊于拉温那和墨萨纳等地。此外,他还创设了近卫军,共有9个大队,每个大队1000人,拱卫罗马和意大利。经过整顿和改编,屋大维使罗马军队完成了向职业常备军的过渡。他独揽军权,以军队作为其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进行扩张侵略的工具。

对外扩张政策

屋大维依靠军队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在东方,他利用帕提亚和亚美尼亚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采取灵活的外交手段,控制了亚美尼亚。在西方,经过连年苦战,于公元前19年完全征服了西班牙西北部的山地部落。接着,他又进军多瑙河上、中游地区,建立了里底死、诺里克、潘诺尼亚和米西亚行省。公元前12年,罗马军队侵入莱茵河和易北河之间的地区,建立了日耳曼行省。此后日耳曼人掀起反抗斗争,公元9年屋大维派兵镇压失败,莱茵河以东地区重归日耳曼人,罗马向北扩张受到阻遏,北部边疆仅限于莱茵河以南。罗马的对外扩张至此已成强弩之末,疆域基本固定下来。

罗马帝国的繁荣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创立者,在其44年的统治中,罗马开始呈现出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对内,他为加强镇压奴隶起义,与奴隶主阶级进行联合,结束了共和城邦时期纷扰不已的混乱状态;对外,由于边界大体确定,继续扩张遭到遏止,也出现了一种暂时稳定的形势。这一切为罗马奴隶制社会在帝国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帝国早期的繁荣

帝国早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为行省经济的发展。帝国境内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金属、纺织、制陶和玻璃行业兴起,产品行销中欧、不列颠和西班牙。地中海东岸和北非的一些古老城市的奢侈品手工业和传统经济再度繁荣。小亚细亚的毛毯、皮毛,腓尼基的染料、花玻璃器皿,埃及的化妆品、麻纱等盛销于罗马上层社会。采矿业和冶金业则在西欧各地兴起。农业的进步也比较明显,埃及、多瑙河沿岸的潘诺尼亚和米西亚省成为罗马的谷仓,高卢、西班牙、爱琴海诸岛的葡萄、橄榄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复兴起来。

王权的加强

屋大维死后,其养子提比略继位,开启了王位继承制的先河。帝国政权发展的趋势是加强屋大维像中央集权和各行省奴隶主阶级的作用,帝国的统治达到全盛。提比略建立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他在加强皇权的斗争中采取缓和措施,取消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立法权,把权力交给元老院。同时,他又采用严厉手段打击对皇帝本人的非议,使元首顾问会成为较固定的机构,扩大了王权影响力。克劳狄在其统治时期把元首的皇家办事机构发展为中央政权机关,初步建立起一套官僚体系。公元69年,韦帕芗建立弗拉维王朝,其政策主要是提高与加强行省的地位和作用,迫使元老院通过“全权法”,从而取得广泛的权力。至此,罗马帝国真正成为整个地中海世界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机构。而后来的安敦尼王朝,则以王权极盛、统治稳固著称,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代”。

行省地位的提高

弗拉维王朝时期,皇帝韦帕芗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皇权,促进行省罗马化。公元73年,他改组元老院,充实以各行省的上层奴隶主,同时将千余家行省富户从西班牙和高卢等地迁至罗马,列入元老、军人等级,又授予西班牙若干城市的奴隶主以罗马公民权。这些政策使得帝国政权进一步获得了各行省奴隶主的支持。扩大统治集团社会基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和镇压各地的起义。

行省奴隶主既已广泛参政,成为帝国的支柱,帝国也就真正成为了整个地中海世界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机器。

三世纪危机

从2世纪末到3世纪末,罗马奴隶制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爆发了全面危机,农村萧条,城市衰落,内战连绵,帝国政府全面瘫痪,史称“三世纪危机”。内忧外患之下,罗马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亡。

奴隶制经济的衰落

罗马奴隶制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农业的衰落。意大利的农业从2世纪初起即已走向衰落。帝国时期,意大利和一些行省的农业是以拥有大批奴隶劳力的大庄园为基础的,但到了3世纪,庄园已入不敷出。手工业的衰落是与农业的衰落相联系的,以奴隶劳动无利可图和在市场上受到排挤为直接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衰落又导致了商业和城市的萧条,而政府的税收和金融政策更加剧了这一状况。

王位的争夺

3世纪,经济衰败与政治动乱相伴而行。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不已,混战不休。安敦尼王朝末代皇帝康茂德被杀后,各行省驻军首领纷纷自立为皇帝,各自为政,罗马内部爆发了一场延续四年(193~197年)的争夺皇位的混战。后来,潘诺尼死总督塞维鲁取胜,建立了塞维鲁王朝。235年,塞维鲁王朝被暴动的士兵推翻,国内又开始了长期的混战。

《卡拉卡拉敕令》

塞维鲁的儿子卡拉卡拉即位后,于212年颁布了一项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的敕令,史称《卡拉卡拉敕令》。这一敕令是帝国时期扩大统治阶级社会基础的必然结果,其目的既在于缓和阶级矛盾以利于统治,也在于扩大税源。

“三十僭主”时期

从253年到268年,罗马进入“三十僭主”时期,军团和行省都各自拥立皇帝,互相残杀,政局一片混乱。由于篡权夺位以及随之而来的内战,整个帝国几乎处于瘫痪和瓦解状态。在这期间,高卢曾出现独立的“高卢帝国”,叙利亚、埃及也曾经分立。罗马帝国一步步滑向了衰亡的深渊。

人民反抗斗争

3世纪初,曾有个名叫布拉的人率领一支600余人的队伍在意大利杀富济贫。238年,北非爆发奴隶、隶农和当地土著居民的起义。263年,西西里又发生了大规模奴隶起义。273年,罗马造币工人发动起义,自由手工工人和国家奴隶联合起来抵抗政府军。3世纪中叶,高卢地区爆发了由农民、牧民、奴隶、隶农等参加的起义,历史上称作“巴高达”运动。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制统治。

罗马帝国的衰亡

3世纪,危机给罗马帝国的奴隶制以强烈冲击,使帝国元气大伤。在帝国后期的200年间,虽然一些帝王力图鼎新革故扭转颓势,但最终未能改变帝国全面衰落、最后分裂的大势。

戴克里先的专制统治

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夺得政权。他将元首称号正式改为“君主”,采用君主制的统治形式。戴克里先对内镇压高卢和北非的起义,迫害基督教徒,对外积极与波斯、日耳曼人作战,暂时稳定了边疆。戴克里先把帝国分成四个部分,由四个统治者治理,实行“四帝共治制”,其目的是在政局动荡而难于治理的情况下加强统治。在经济方面,戴克里先实行新税制,暂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束缚了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矛盾;改变币制,但由于脱离实际经济状况,结果适得其反,投机和黑市交易反而更加风行。总之,在其统治期内,社会矛盾继续激化。

君士坦丁的统治

305年,经过新一番争夺帝位的混战,政权落在了君士坦丁(306~337年)手中。323年,君士坦丁在其另一竞争者“奥古斯都”被杀之后成为唯一的独裁君主。他废除四帝共治制,扩充官僚机构,由皇帝亲自任命民政和步、骑兵长官等高级官员。同时,他将帝国划分为高卢,意大利、伊利里亚和东方四个大行政区,下设小行政区,再下为行省。330年,君士坦丁把帝国酋都迁到东方的拜占庭,改拜占庭为“君士坦丁堡”,改国号为“新罗马”。君士坦丁还进一步强化奴隶制度,这是奴隶主阶级为维护瘸朽的奴隶制而倒行逆施的突出表现。

帝国的分裂

君士坦丁死后,统治集团为争夺皂位又发生了长达16年的混战,一直没能建立稳固的政权。提奥多西(379~395年)虽曾一度恢复统一的局面,但他又把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于是帝国于395年正式分裂成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至此,统一的罗马帝国不复存在。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兵首领奥多雅克废黜了最后一个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西罗马帝国终于在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浪潮中灭亡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给西欧古典奴隶社会画上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句号。在罗马和日耳曼因素的互相影响和作用下,这一地区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古罗马文化

古罗马文化是在吸收丰富的东方文明和希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罗马建筑与雕塑发展迅速,留下了罗马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等气势恢宏的建筑。拉丁文字母成为许多民族创造文字的基础。罗马法对世界各国的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恺撒、西塞罗的作品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人的诗歌为代表的罗马诗歌,是世界各国学者长期研讨的对象。

“黄金时代”的文学

屋大维统治时期被称为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当时的著名诗人有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维吉尔著有《牧歌》和《农事诗》,晚年时曾仿照《荷马史诗》写成《埃涅阿斯纪》,歌颂罗马,美化屋大维。贺拉斯的《颂歌》堪称抒情诗的典范,《讽嘲集》和《书简集》则是教谕诗的范本。奥维德擅长写作爱情诗,他的名著《变形记》在神话题材中穿插爱情故事,成为流传至今的佳作。他在流放中写就的《悲歌》和《本都书简》等作品,充满着对故土亲人的怀念之情。1世纪中叶,讽刺小说作家佩特洛尼乌斯著有《撒提里康》。2世纪,阿普列优斯的《金驴记》也饶有风趣。

哲学思想的争鸣

罗马帝国前期,唯心主义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新斯多葛派宣扬宿命论和禁欲主义,主张以个人道德修养求得社会的和谐,完全蜕化为宗教伦理思想,其主要代表是辛尼加。同时,新柏拉图派和神秘主义思潮也在罗马蔓延开来。1世纪,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创立了逻各斯概念,宣称逻各斯为神的最初启示和创造力,号召人们要克服物质罪恶,向神忏悔求救。这些唯心主义说教,反映了面对社会危机的奴隶主阶级的腐朽没落和他们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他们企图从哲学中寻求自我安慰,并以其欺骗麻痹人民。

2世纪唯物论哲学思想的代表是琉善(约120~200年),其主要作品有《神的对话》等。琉善推崇伊壁鸠鲁的唯物论思想,抨击宗教迷信,主张财产公有,人人平等。他的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对后世颇有影响。

历史研究的硕果

古罗马帝国时期,著名历史学家塔西佗著有《编年史》、《历史》、《日耳曼尼亚志》等不朽著作。另一位史学家李维著有《罗马史》。曾经担任罗马帝国埃及总督的阿庇安也写过著名的《罗马史》。同时,恺撒大帝本人也著有《高卢战记》等一系列战记。哲学家卢克莱修的《论物性》是唯一流传至今的阐述古代原子论的著作。著名学者老普林尼所写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罗马科技史的重要文献。

伟大的罗马法

帝国时代罗马的法学研究和法典编纂工作比较活跃。1世纪,著名法学家拉比奥和卡皮托对罗马法进行了整理、分类和注释:2世纪,法学家盖约著有《法学阶梯》;3世纪,法学家们编成了《格列哥里安法典》与《赫尔摩格尼安法典》。438年,提奥多西二世颁布了第一个正式的法典《提奥多西法典》,这部法典共16卷,包括4世纪初以来的皇帝法令。后来,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终于在前述基础上编成了《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对后世欧美各国的法律有很大的影响。

农学与地理学

罗马帝国时期,自然科学中比较突出的是农艺、军事、测量、建筑、水利、医疗等应用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则远逊于古典时代和公元前3世纪以后的希腊。罗马农艺学的成就较大,帝国时代出现了著名农学家加图和瓦罗之后,又出现了科路美拉,他对农学和畜牧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写成《农业论》(12卷),对中世纪的庄园管理有过重要影响。罗马的军事技术、地理测绘和工程技术也有所发展,1世纪初斯特拉波用希腊文创作了一部地理学著作。

天文、物理与医学

2世纪天文学的重要代表是托勒密,其《天文集》(13卷)集地心说之大成,确立了地心说的体系。物理学方面,弗兰提努在流体力学等领域有所贡献。

公元14年,罗马建立了第一所公立的希腊医校。名医塞尔苏斯用拉丁文创作了一部内外科医学论著,影响及于文艺复兴时代。1世纪中叶的一位植物学家兼军医第奥斯科理德所著的药书叙述了约600种植物及其药性。2世纪,名医盖伦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及医疗学方面均有所发现。

建筑艺术的巅峰

罗马的建筑艺术在帝国时期得到空前发展,屋大维自称把泥砖的罗马换成了大理石的罗马。罗马城堪称壮丽宏伟,有30座城门,城内有神庙420座、大剧场9座、普通剧场5座、圆形剧场2座、公共浴场16所,以及许多宫殿、凯旋门、纪功柱等。其中的典型是著名的哥罗塞姆圆形大剧场。罗马宏伟雄壮的建筑及其艺术装饰对后世艺术有较大的影响。

古罗马建筑承袭了亚平宁半岛上的埃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并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创新。1至3世纪是古罗马建筑的极盛时期,其水平达到了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的内容。

古罗马神话传说

与丰富多彩的古希腊神话相比,古罗马神话要简单、朴素得多。

古罗马人认为,每一种事物、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个人的每一种具体活动,都包含有某种神秘的内在力量,人们崇敬这种力量,同时祈求其帮助和保护。古罗马的神一部分是罗马及其周围邻近部族原有的,还有一部分是外来的。古代意大利以农牧罗马万神庙为主,传统的罗马神也大多同农牧有关。主神朱庇特、神后朱诺、技艺女神密涅瓦是从北方的伊特鲁里亚传来的。朱庇特和朱诺起初具有相同的职能,即司掌风雨、收获、事业的成功和胜利等,后来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朱庇特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罗马最高的神;朱诺则分离出来作为朱庇特的妻子,司掌婚姻和生育。

古罗马的神起初不是拟人的,而是带有万物有灵和拜物教时期的许多特点,后来在伊特鲁里亚人和希腊人的影响下,罗马人也开始赋予神以人形,并为他们建造庙宇。随着罗马人对意大利半岛南部希腊移民地区的征服和向巴尔干半岛的扩张,罗马人同希腊文化的接触越来越密切,希腊神话传入罗马,罗马神话很快丰富起来。此后罗马神话承袭了希腊神的形象和传说,出现了罗马神和希腊神混同的现象,罗马的朱庇特、朱诺等,分别同以宙斯为首的希腊诸神混同起来。有些为希腊特有而罗马没有的神,则被罗马人原封不动地接受下来,如阿波罗传入罗马后,立即成为罗马主要的神之一。在希腊神话的影响下,罗马人也把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如和谐、勇武、诚实等,尊奉为神。

除了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中心的文明发源地和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外,其他古代人类居住的地区同样出现了不可思议的文明。从古至今战争连绵不休的美洲,其安第斯山脉怀抱中的蒂华纳科古城、圣女之城马丘比丘、众神莅临之地特奥蒂瓦坎、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像,都是对现代人想象力的挑战。神秘而灿烂的其他古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华丽篇章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美洲的古文明

美洲灿烂的古代文明及其众多遗址,经过约160年的研究与发掘,已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雄伟肃穆的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可与埃及最著名的金字塔媲美;有120层观众席位的宏伟体育场,几乎使希腊、罗马的同类古建筑黯然失色;独特的象形文字与高度精确的历法,令人惊叹;具有浓厚原始色彩的图腾崇拜与血腥的祭祀方式,也给人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美洲文明的起源

大约在10万至1.2万年前,地球曾几次出现比现在寒冷很多的气候,两极扩大了的冰雪使海平面降低,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因此变成了陆地。那时居住在今天东亚的一部分人类,可能为了寻找食物,分批经白令海峡移居到美洲,成为美洲人的祖先。他们散居在整片美洲大陆上。一些走不远的人便定居下来,成为今天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的祖先;有些则迁徙得更远,成了北美的土著印第安人。到了约1.7万年前,他们的足迹已到达南美洲。

奥尔梅克文明

奥尔梅克文明是已知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存在于约公元前11世纪初至前3世纪,有“印第安文明之母”之称。圣洛伦索是早期奥尔梅克文明的中心,后来,这个文明中心迁移到靠近墨西哥湾的拉文塔。奥尔梅克文明最终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突然消失,大多数学者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玛雅、托尔特克等文明的母体。奥尔梅克文明的许多特征,如金字塔和宫殿建造、玉器雕琢、美洲虎和羽蛇神崇拜是后来中美洲各文明的共同元素。奥尔梅克文明时期人们种植玉米、南瓜、豆类,还创造了历法和计数符号。当时的石雕艺术较发达,最有代表性的是用天然球形巨石刻成的头像,而以翡翠碧玉雕刻的人像、美洲虎神像和玉佩饰物等也很精美。

古印加文明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地区是美洲最早出现农业的地区,时间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到了公元前3000年,沿海地区的居民已定居下来。公元前2000年末,中安第斯山区已出现了一系列古代文化中心。到了公元前1000年中晚期,发达的农业文化已经形成,为印加文明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阶级和国家的最早形式,标志着文明开始形成。公元前10世纪后半叶,中安第斯山区出现了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和兼并的局面,导致一些原有文化衰落以至消失。

查文文化

大约3000年前,秘鲁中部安第斯山区出现了查文文化,它是南美洲古印第安文明萌芽时期的文化,也是日后秘鲁其他文化的基础。查文文化时期的建筑物多用大石修筑而成,已发掘的遗址多为宗教祭祀中心。据考证,当时的人已能制造精美的金器,而且非常崇拜美洲虎。查文文化延续了大约700年,南美洲人的开创之功可与中美洲的奥尔梅克文化相提并论。

帕拉卡斯文化

查文文化发展同期,在秘鲁南部沿海地区,帕拉卡斯文化丰富的陶艺和纺织传统也发展了起来。帕拉卡斯文化遗迹是在被称为“洞穴”的集体墓地及内戈罗波利斯墓地中发现的。在这些地下建筑中,人们发现了上百个墓棺。洞穴和墓地中埋藏着许多文物宝藏,它们都是研究公元前900至200年时期印第安文化的宝贵历史材料和遗产。

特奥蒂瓦坎文明

特奥蒂瓦坎是墨西哥古印第安文化的城市遗址,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至5世纪全盛,8世纪后半期因遭外族入侵而衰败。公元前400年,奥尔梅克文明衰落后,特奥蒂瓦坎城在墨西哥中部兴起,它同南面的玛雅文明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甚至还控制了玛雅人的某些城市。特奥蒂瓦坎城显示出早期的城市规划设计:城中心是一条南北向的大道,大道中央路东有太阳金字塔,北端有月亮金字塔,南端是有“城堡”之称的羽蟒神奎扎尔科亚特尔的神庙,附近还有众多的金字塔式神庙和宫殿、神祠等。特奥蒂瓦坎城不仅是一个宗教祭祀中心,还是当时美洲最大的城市,人口众多、工商业兴旺。

阿登纳文化

阿登纳文化是古代北美印第安文化的总称,以现在的美国俄亥俄州南部为中心,存在于约公元前500至100年之间。现在生活在印第安纳、肯塔基、西维吉尼亚等州的印第安部族具有类似文化,大体上都可归入阿登纳文化,生活在今宾夕法尼亚州的印第安人可能也属于这一文化范畴。阿登纳人以狩猎、捕鱼及采集野生植物为生,通常居住在用树干、树枝和树皮搭成的有圆锥形屋顶的小屋中,也有的仍住在岩洞里。他们的用具有石锄、石斧、投掷器、石烟斗及粗糙的陶器等。铜、云母及海贝等装饰品的发掘出土,证明阿登纳人曾与远方各民族进行过贸易。

迦太基王国

迦太基王国是古代非洲北部以迦太基城(遗址在今突尼斯湾)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8至前6世纪,迦太基成为当时地中海西部最强大的国家,长期作为地中海西部地区的中介贸易中心而存在。经商收入是奴隶主阶级财富的重要来源。后来,迦太基在布匿战争中被罗马打败,彻底灭亡。此后,迦太基又作为一个城市被重建,并且在数世纪内成为罗马帝国在北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迦太基的兴起

大约在公元前8至前6世纪,迦太基人开始向非洲内陆扩张,并控制了北非的大部分腓尼基人殖民地。与此同时,他们向西地中海进发,占领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岛屿和撒丁岛、科西嘉岛、西西里岛西部等地区,开始称霸西地中海,与希腊分别控制地中海的西东两岸。

寡头政治

迦太基的政权形式是贵族寡头式政权,其最高行政官员有两名,称为“苏菲特”,每年进行一次选举,但选民仅限于富有的迦太基人,而且苏菲特没有兵权。迦太基国内设有元老院,由300人组成。元老院拥有立法权和决策权,其成员为终身任职。另外,王国设有公民大会,但权力非常有限;亦设有百人会议,共有成员104人,主要负责监察和审判。

贸易之都

迦太基以其强大的海军称霸西地中海,成为西地中海的贸易中心,每年均有巨额的经商收入。迦太基拥有庞大的船队,居民善于航海,再加上迦太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便利的航海条件,因此经常组织贩运奴隶、金属、奢侈品、酒和橄榄油等,商业活动盛极一时。同时,其家庭式手工业也很发达,其中以纺织品最为著名。

迦太基灭亡

公元前6世纪,迦太基开始与企图染指地中海西部的希腊人发生冲突。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迦太基与希腊为了争霸地中海而纷争不断。直到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元气大伤,开始停止在西西里殖民,迦太基与希腊的纷争才告一段落。但接下来却是与更可怕的对手——罗马之间的战争。罗马在公元前4世纪统一意大利后,开始向地中海进发,与迦太基的利益产生冲突。公元前264至前146年,迦太基与罗马发生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结果迦太基败亡,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其领土成了罗马统治下的阿非利加省。

安息王国

安息,即西方史书中的帕提亚。它位于伊朗高原东北、里海东南一带,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统治。亚历山大帝国瓦解以后,这里又成为塞琉古王国的属地。经过一系列的征战,安息成为继塞琉古王国后在西亚兴起的两大帝国之一。

帝国的建立

安息本土位于伊朗东北部和里海东南一带。公元前247年,安息独立,阿尔萨息成为国王,建立了阿尔萨息王朝。公元前192至前189年间,安息王密特里达特一世乘塞琉古王国衰败之机向西推进。经过不断征伐,巴比伦尼亚归入安息版图。在东方,它还从大夏人手中夺取了木鹿(今为麦尔夫)等重要城市。密特里达特一世晚年时期,安息已经成为一个东起中亚西南部(中间包括伊朗)、西至两河流域的大帝国。

帝国政治与经济

安息在政治上实行君主制,王权属于阿尔萨息家族,王位按父系继承。国王必须经两个贵族会议(氏族贵族会议和祭司会议)的共同选举产生,权力受两个贵族会议的限制。全国共划分为四大行政区,土地税是主要税收,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支柱。

安息王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两河流域农业发达;中亚草原和山区则盛行游牧经济;木鹿城是手工业中心,城内有专门的手工业区。安息王国的城市商业与对外贸易都很繁荣,东部本鹿、西部泰西封是其商业中心。

安息的衰亡

1世纪初,贵霜帝国崛起。2世纪初,由于贵霜的扩张,安息边界已退至马尔吉安那。163至165年,罗马东侵,攻占了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并攻陷塞琉西亚和泰西封,直达米底。安息因长期作战,国力耗尽,加之王室内部争权夺利,内讧不休,政治分裂加剧,王朝日趋衰亡。226年,安息王朝为新兴的萨珊势力所灭。

安息时期的伊朗文化

安息文化表现出混合主义倾向。安息在建国初曾创制历法,称“安息历”,以公元前247年为公元元年。希腊语仍是当时的官方语言之一,但使用更广泛的是帕提亚语。建筑以当地形式为主,大建筑物部分吸取希腊风格,但按安息形式加以改造。建筑材料在东汉尼拔雕像部多用土坯,西部则用砖、石。其雕塑种类繁多,绘画以神庙壁画为主,另外铁画技术高超。太阳神受到普遍奉祀,祆教流行。1世纪,安息编成袄教经典《阿维斯陀》最早的篇章。安息文化承前启后,继承了中亚、波斯、巴比伦和塞琉古文化传统,同时又开启了亚美尼亚、萨珊王朝波斯和中亚的后来文化,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萨珊波斯(前期)

萨珊波斯的兴起是古波斯人反抗安息统治的直接结果。它在前期还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但封建制关系已有很大发展。建国初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因政局稳定而有所发展。

萨珊王朝的建立

3世纪,安息王朝内外交困,不得不加重对行省和属国的赋税和徭役。224年,波斯王公阿达希尔起兵反抗,在奥米尔兹塔干平原会战中打败安息王,226年占领安息首都泰西封,随后控制了安息王国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萨堋王朝。

繁荣的经济

在社会经济方面,萨珊王朝的农业因政局稳定和水利灌溉工程较前更为完善而有所发展。手工业方面,其毛织品最为著名,并向外推销;锦缎制造业有较大发展,对拜占庭、埃及和中国都有重大影响。萨珊波斯的金属加工、武器制造等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以精美的金银细工著称于世。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和城市也有发展,首都泰西封是工商业中心。在对外贸易方面,与中国、印度、罗马都有频繁交往。萨珊王朝还利用扼守“丝绸之路”要冲的地理优势,控制中国与罗马之间的丝绸贸易,从中获取大量商业利益。

摩尼教的兴起

摩尼教的创始人是摩尼,其教义是吸收袄教、基督教和佛教等思想而形成的二宗三际论,即把世界看成光明与黑暗“二宗”的斗争舞台,其斗争要经过三个阶段。摩尼教不仅在萨珊王朝波斯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曾传播到中亚及中国、印度与罗马等许多国家。

萨珊王朝的对外战争

萨珊王朝继安息之后,又同罗马展开斗争。231至286年,双方战争不断,各有胜负。296年,萨珊军队进攻亚美尼亚,被罗马军队击败于卡雷城。战后双方签订和约,萨珊王朝割让底格里斯河以西地区和米底的一部分。此后,萨珊波斯与罗马保持了40年的和平关系。363年,罗马皇帝朱里安率军侵入两河流域,在萨马拉附近被流矢所伤而死。此后,双方又订立了30年和约,萨珊王朝复得296年的失地。384年,双方瓜分亚美尼亚。

5世纪,萨珊王朝与罗马的斗争逐渐缓和,但在东方与哒(白匈奴)人的斗争却日趋激烈。前期萨珊占有优势,但至5世纪末期,由于内部动荡不安,实力下降,已不是哒人的对手。国王菲鲁兹五世战败被杀后,萨珊王朝开始向哒交纳年贡,直到卡瓦德统治时期才停止。

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在1至6世纪统治中亚地区及印度北部。期间,这一地区的灌溉技术和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当时,佛教在贵霜国内迅速传播。另外,融合了希腊、印度传统的犍陀罗艺术也产生、发展、并最终成熟,并在魏晋时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贵霜的文化艺术和建筑风格对中亚有很大影响。贵霜帝国的建立,为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来往和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贵霜王朝的兴起

贵霜是大月氏的一支,征服大夏后控制了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建都于粟特地区。公元前138年左右,大月氏的辖地分为五个侯国,即所谓“五部翕侯”,贵霜就是其中之一。公元1世纪40年代,贵霜翕侯丘就却消灭其他四翕侯,自立为王,建立贵霜王朝,定都喀布尔。2世纪初,阎膏珍即位,再次征服印度西北部,将势力范围扩展至花剌子模,吞并锡斯坦。因此国力大增,成为中亚地区的一个庞大帝国。

极盛时代

迦腻色伽统治时期是贵霜帝国的极盛阶段。经多年对外扩张,贵霜已成为一个纵贯中亚和南亚的庞大帝国。其领土包括中亚的锡尔河与阿姆河流域、直到波罗奈以西的北印度大部分地区,成为与罗马、安息、东汉并列的四大帝国之一。帝国首都迁至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大乘佛教大约产生于1世纪。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下,大乘佛教顺利地发展起来。大乘提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并进一步把释迦牟尼神化,认为“法我皆空”,主张兼度,即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他。大乘理想的极果为佛,其理想的境界为无住涅槃。所谓无住涅槃,意即不住世间(不同于众生),亦不住出世(不同于阿罗汉),自己成佛后还要普度众生,助他人成佛。在大乘佛教形成时期,佛教进一步向四方扩展,成为世界宗教。大乘教主要流行于中亚及中国、日本、朝鲜等地,而小乘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帝国的衰亡

迦腻色伽死后,贵霜的盛世已去,势力日削,至3世纪已分裂为若干小公国。这时,西亚的萨珊波斯兴起,开始向中亚及阿富汗、印度扩张,贵霜的势力日益缩减。4世纪,东印度笈多帝国兴起,再次统一北印度,西北印度贵霜诸王公的残余势力处于笈多帝国的控制之下。在大夏故地的大月氏人仍保持独立,至5世纪开始不断受到哒的侵犯。425年,大月氏在大夏的残余小国为哒所灭。

古代朝鲜

朝鲜是亚洲东部的文明古国之一。汉字很早就传入朝鲜半岛,“朝鲜”一词始见于中国的《管子》、《史记》等古代文献中。约在中国战国时期,“朝鲜侯”称王,是为朝鲜建国之始。古朝鲜的农业、手工业都有较大的发展,对外贸易也较兴盛。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多山,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北部是盖马高原,东部是纵贯全境的太白山脉,高原山地约占半岛面积的四分之三。河川多向西、向南流,半岛境内最大的河流是中部的汉江,北部有清川江、大同江,南方有锦江、洛东江。山地与高原中间的河川冲积平原适于农耕,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

韩人国家的形成

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居民是韩人,分为马韩、辰韩、弁韩三支,备有若干部落。韩人最早的国家是辰国,统治者称辰王。随着各自势力的发展,三韩相继建立了新罗、百济、金官(伽耶或加罗)三国,辰国灭亡。公元前54年,辰韩斯卢(新罗)六村首领共推朴赫居世为“居西干”,将六村改为六部,建立新罗国家,其社会经济在当时的朝鲜半岛居于领先地位。百济国形成于马韩地区,逐渐合并了马韩各部,并与东面的新罗和中国魏晋的带方郡争夺汉江流域,313年夺取了带方郡的南半部,371年迁都汉山城。1世纪中期,弁韩人建立金官国。金宫国与新罗频繁争战,4世纪遭到日本侵略,532年为新罗所吞并。

高句丽南迁

高句丽是汉玄菟郡管辖下的中国少数民族,于公元前37年自立政权后,一直是隶属于中原王朝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东汉、魏晋至南北朝初期,高句丽一面向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扩张,占据了玄菟、辽东、中辽等郡的辖地,一面向南发展,夺取了乐浪郡全境和带方郡辖境的北半部,开始与新罗、百济争夺汉江流域。

古代朝鲜文化

古代朝鲜半岛的文化是当地居民在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建筑方面,古朝鲜的建筑业已经十分发达,其中新罗建筑艺术在朝鲜半岛诸国中水平最高。7世纪初,新罗修建的瞻星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其遗迹至今尚存。在思想文化方面,中国儒家思想对古代朝鲜半岛有很大的影响,出现了金大问、薛聪等著名儒学者。与此同时,当时的统治阶级已经开始注意到修史的重要性。545年,新罗政府命居柒夫等编修《国史》,高句丽、百济也开始编写史书,但都已湮没无存,后来的《三国史记》中记载了一些相关史料。

古代日本

1世纪,日本列岛上出现了许多小国,日本进入阶级社会,2世纪末时形成了较大的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点的奴隶制国家。古代日本文化主要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

日本列岛

日本是亚洲东北部的岛国,主要由四大岛屿及其附属岛屿组成。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列岛四周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利于海上交通。受热带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日本列岛气候温和湿润,沿海小平原和山间河谷适于发展农业,是古代日本居民繁衍生息的地方。

邪马台国

日本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是邪马台国,形成于2世纪末,位于九州岛北部。当时的日本有许多小国,邪马台国是统治这些小国的霸主,女王卑弥呼统率周围的奴国和伊都国等许多小国。邪马台国尚处于奴隶制的早期阶段,虽已有租税制度,也有了刑罚,但还没有把奴隶当做主要劳动力。

邪马台国与中国三国时期的魏国通好,两国通过朝鲜半岛上的带方郡频繁往来。据文献记载,自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以后,邪马台国先后四次派使节前往魏戍带方郡。魏国也曾两次遣使至邪马台国,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授以金印、紫绶。

大和国统一日本

2世纪以后,本州岛近畿地方成为中国文化输入本州的门户。亚洲大陆移民不断来到本州,带来了中国先进的铁制农具和农耕、养蚕、织绢以及其他手工业技术,促使这一地区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起来。当邪马台国衰弱的时候,大和国家开始经略日本列岛。4世纪初,大和国征服了包括北九州在内的许多地区,5世纪时大体上统一了日本列岛。

古代日本文化

古代日本文化是在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在文字方面,古代日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直到4世纪末,日本人才开始习用汉文、汉字,将其作为记录的工具。目前已知的有关日本最早使用汉字的资料,是1873年从九州熊本县玉名郡江田村船山古坟发现的大刀上的铭文,共有75个汉字。据推测,这把大刀可能是5世纪前半期的遗物。最初,日本人开始用汉字作为标记日本语音的音符,即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变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而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这样,一篇文章中真名、假名并用,显得非常混乱。而且假名要借用的同音汉字很多,加上汉字笔画多,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后来日本人就把汉字简化,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日文。

服饰方面,在绳文文化时代后期(日本新石器时代,相当于公元前800至前500年)和弥生式文化时代(日本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相当于公元前300至300年),日本出现了两种基本的服装式样。一种是套头式圆领衫;另一种是对襟式服饰,左衽,筒形袖,领尖至腰间等距,两侧用细绳系结扣接,衣长在膝以上。与上衣配套的还有祷、领巾等。而日本的传统服饰——和服是到6世纪前后才初具雏形的。

白村江之战

663年的白村江之战,是中日之间的第一次大战。公元7世纪中叶,朝鲜半岛内讧。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百济国王。同年秋,百济遗臣两次遣使到日本朝廷,请求援助,日本借机出兵朝鲜半岛。

661年初,日本齐明女皇和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668年即位)亲赴九州,欲统兵渡海西征,但齐明女皇因旅途劳顿,没过多久就病死了,出征计划被迫推迟。随后,中大兄皇子监国,令先遣部队及辎重渡海。661年秋,五千日军护送百济丰璋王子归国即位。662年初,日本向百济赠送大批物资。随后,日本将军率舟师170艘增援。日本本土则“修缮兵甲、各具船舶、储设军粮”,随时准备渡海作战。663年春,日本又增兵2.7万人,唐朝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统兵七千进驻熊津城(今韩国公州)。

663年8月,日军进入白村江河口,严阵以待的唐朝和新罗联军派出170艘战舰迎战。日本诸将轻视对手,自以为“我等争先,彼应自退”,向大唐坚固的阵地发起进攻。唐军以逸待劳,巧施包抄合击之术予以反击。唐军“四战而捷,焚其舰四百”,日军溃不成军。《日本书纪》载“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经此惨败,日本试图在朝鲜半岛上扩张势力的野心化为泡影,天智天皇只得在战后与唐重修旧好。

宗教

最早的宗教信仰,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起初源自于人类对外部世界因无知、恐惧而产生的虚幻、扭曲的印象,逐渐形成了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为特色的原始宗教。进入文明时代后,又由原先局部范围崇奉的部落宗教发展到民族宗教、地区宗教,乃至更大范围的世界性宗教。这些高级宗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义信条、神学体系、教礼教规,还有专门的宗教组织、严格的教阶制度。各民族宗教信仰中影响最大的为三大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信徒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左右。

佛教

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佛教创建的时候,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知识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已经动摇,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

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创始人释迦牟尼,族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相传他是释迦族净饭王的太子。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令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6—前5世纪。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一说19岁)出家修行。菩提树下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邦迦夏城)逝世。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六道轮回”等。“谛”是“真理”的意思。第一是“苦谛”:认为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第二是“集谛”(“集”是“因”的意思):说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即通常所说的造孽),造业就不免受轮回(转生)之苦;第三是“灭谛”:说明必须消灭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第四是“道谛”,说明要达到“涅槃”的修道途径。如果人们不相信佛教、不去求“涅槃”,则永远在所谓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中轮回升沉,不得解脱。

公元一至二世纪,佛教中出现了鼓吹“救度一切众生”的新教派,自称“大乘”,而把坚持原有教义,只求“自我解脱”的其它教派,贬称为“小乘”,从此,佛教就分为大乘、小乘两大派。大乘教流行于中亚、中国、日本、朝鲜等地,小乘教则流行于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公元一世纪(东汉初),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后,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长期支持和利用,并同儒家的封建宗法思想相结合,成为中国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之一。

基督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初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长期以来,广大犹太奴隶和贫民,多次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都遭到残酷的镇压。他们在愤恨和绝望中,转而把希望寄托于迷信,希望“教世主”能把他们从被奴役受压迫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当时,犹太教中的一个秘密教派在被压迫群众中宣扬“救世主”即将降世解救人类的思想,并逐渐形成一个群众运动,基督教就是在这个被压迫群众的运动中产生的。

《圣经》宣称基督教是由上帝的儿子耶稣创立的。这也许是臆造的宗教神话,因为公元一世纪的文献和历史资料中并没有关于耶稣的任何记载(一说确有耶稣其人)。

基督教的基本经典是《圣经》。它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全书》是从犹太教继承下来的;《新约全书》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等,这些便构成了基督教教义的基本内容。早期基督教宣扬人人平等,仇恨富人,反对罗马统治等思想,反映了广大奴隶和贫民对罗马奴隶制度的谴责和反抗。可是,基督教教义并不主张被压迫者进行革命斗争,要群众忍受苦难,安于现实的不平等,幻想来世灵魂可在天堂永享福乐,这对于统治者是有利的。

因此,罗马统治者由起初对基督教的迫害,逐渐转而采取控制利用政策,竭力加以扶植和发展。公元二世纪后期,基督教就蜕变为统治阶级的宗教,于是基督教便成为统治者手中的御用工具。在中世纪,基督教会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

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使基督教发生分化。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后,原已存在于基督教内部的东、西两派(即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拉丁语地区的西派)的分裂随之加剧。

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称“正教”(即东正教)。天主教主要分布于西欧、美国及拉丁美洲各国。东正教主要分布于希腊、塞浦路斯、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俄国。

16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宗教改革中,产生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一些新宗派,统称之为“新教”。它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天主教曾于元代一度传入中国,后又于明代末年再度传入。东正教传入中国,是于1727年中俄《恰东克图条约》签订后,沙皇派俄罗斯正教传教士渗入的。新教各宗派于鸦片战争前后陆续传入中国。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570—632年)所创立的一神教。“伊斯兰”一词意为“服从”,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即“服从真主的人”。它的产生是公元六至七世纪初,阿拉伯氏族制度解体和阶级国家形成过程中,社会经济的矛盾和新兴贵族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出身于没落贵族的穆罕默德吸取和综合了犹太教、基督教和阿拉伯地区的有关宗教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神学学说,创立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宣称“安拉”是创造万物的唯一宇宙之神,唯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徒的先知;生前信仰真主、忍耐服从,死后则可升入天堂。《古兰经》(“古兰”的意思是必读之言)一译《可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据称它是安拉通过天使吉卜勒降给先知穆罕默德的最后一部天启经典,其实大都是穆罕默德在二十三年全部传教活动中的言论,由后人归纳整理的。伊斯兰教还规定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功等为教徒必须遵守的“功课”。这些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代表了阿拉伯新兴贵族阶级的利益,反映了他们统一国家建立本阶级专政的要求。

伊斯兰教主要分为什叶和逊尼两大教派,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特别是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各地,公元7世纪始传入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有“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之称。

摩门教

摩门教被基督教多数教派认为是基督教的变种或边缘的教派,正式名称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1830年,美国人史密斯所创。摩门教徒经多次迁徙,最后定居在犹他州。现总部设在犹他州的盐湖城。

摩门教主张多神论、调和普论与千禧年论,其特有的教义有:亚当堕落使人得以繁衍和享乐;信仰和勇气较逊者则生为黑人;人若信奉摩门教,来生可以进化为永生之神;基督的神性非其独有,他人也可达此神性。该教还认为基督教会都是叛教和腐化的教会,主张在美国建立“锡安圣城”,实行新的社会制度,包括多妻制(1890年在国家的干预下,摩门教被迫放弃这一主张。)和财产共有,强调秩序和道德完善。教制上,教徒8岁受礼,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步取得各级资格与职位,参加各神团活动,并须交纳收入的十分之一作教会经费,入会、捐赠、结婚等仪式十分严密。教职分散,权力分级行使,有一套复杂的领导机构,由全体大会以信任投票的方式授权。摩门教徒大多在美国。

神道教

神道教是日本的民族宗教,也是日本最早的宗教。6世纪以前,自然崇拜、生殖崇拜、萨满教等并存于世,后结合形成一个关于神灵、土地以及日本民族的完整历史的说法的宗教。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和道教的某些思想传入日本后,被其吸收,经结合后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宗教体系。大体可以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民俗神道三大系统。信仰多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就是神统。德川幕府时期,一部分神道又吸收了中国宋代朱熹理学的思想,强调尊皇忠君,神道教独立,又鼓吹以日本为中心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世界秩序。

明治维新后,为巩固皇权,以神社神道作为国教。二战后,日本新的宗教法令规定其为民间宗教。

犹太教

犹太教是世界各地犹太民族的宗教。信奉雅赫维为“唯一真神”。认为犹太人是雅赫维的首选子民,并认为教义、教规由雅赫维通过摩西在西奈传授而来,其经典《圣经》而后由基督教继承并被称为《旧约圣经》,它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另有2至6世纪编撰的口传律法集《塔木德》。该教规定,男孩出生后第8日需接受割礼,星期六为安息日,不得取食和接触该教规定的不洁之物,产妇和麻风病患者均被视为不洁,应予以回避。严禁崇拜偶像,禁止教徒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外族人皈依犹太教必须接受割礼。使用犹太教历,另有纪元。该教原以祭祀掌管的耶路撒冷圣殿为宗教中心。

公元70年,罗马军队彻底拆毁该城及圣殿,犹太人大量出走,宗教中心也逐渐分散到由拉比主持的各地会堂中,并出现根据前代拉比口传训言写成的著作,在中世纪广泛流传。现代世界各地犹太教也有多种派别,有正统犹太教、改革犹太教和保守犹太教等。由于历史和思想上的原因,天主教习惯上将犹太教称为“古教”。

教皇

教皇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papa“爸爸”。四世纪以前,基督教的所有主教都称作教皇,而主教称呼贵族、庄园主为弟兄,称奴隶为儿子。而从五世纪的罗马主教里奥一世(440—461)开始,形成教皇只能是罗马主教的专称。

那时,罗马主教借助圣彼得在罗马城创设教会的传说,强调罗马主教应是教会的领袖,应有无上的权力。他从《圣经》中找到了根据。《圣经》中说,基督把教义传给他的十二个门徒,其中之一圣彼得就是罗马教会的创始人。基督还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了他,因此,圣彼得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既然圣彼得是十二门徒的领袖,那么罗马主教就应是教会的领袖。

另一方面,客观形势也造成了罗马主教的首领地位。自从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以后,帝国西部的教会就以罗马主教为中心了。就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际,为了防御“蛮族”的入侵,保卫罗马城,罗马主教在混乱中挺身而出,代表皇帝发号施令,代施一切行政权力。

到了格利高里一世(590—604)任罗马主教的时代,他领导了抵御伦巴德人进攻的战争,并使伦巴德人皈依了天主教。格利高里还派遣了四十名修道僧组成布道团,渡海到不列颠岛向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裘特人传教。一时罗马主教成了抗御外敌和传播天主教的首领。于是所有教区都承认罗马主教的绝对权力,承认他是唯一的教皇。这称号一直流传至今,罗马主教就是教皇,也称作罗马教皇。

菩萨

“菩萨”这一名称出自印度梵文Bodhisattva,音译是“菩堤萨埵”,略称“菩萨”。意译“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还有译为开士、圣士、超士、无双、法臣、大圣、大士的。所以一般人常称菩萨为“大士”。“菩萨”在佛教中是仅次于佛一等的。据说释迦牟尼未成佛时,就曾以菩萨为称号。

据佛经说,菩萨可穿出家僧衣,也可作为在家的装束。可是佛教传来中国后,穿僧衣的菩萨甚少。菩萨的形象与装束,唐代开始基本定型。大体是面作女相。圆脸盘(宋代以后变长),长而弯的翠眉,凤目微张,樱桃小口。高髻或垂鬟髻,多出来的长发垂在肩上,戴宝冠。上身赤裸或斜披天衣(北宋后穿上带袖天衣,但仍常袒胸),有帔巾,肤色润泽、莹洁、白暂。戴项饰、璎珞、臂钏。腰束贴体羊肠锦裙或罗裙,两足半圆。

总之,繁丽的衣饰,是加上中国人想象的古代南亚次大陆贵族装饰,又夹杂唐代贵族妇女时装,是这两者奇异而又谐调的混合。健美的面庞和体态,则纯以唐代贵族妇女特别是家伎等女艺术家为模特儿。这就是中国化(汉化)了的菩萨。

十八罗汉

罗汉是佛教名词,是梵语Arhat(阿罗汉)的简称,指断绝了一切嗜欲,解脱了烦恼的僧人。佛教故事说,佛主释迦牟尼去世时,就对身边四个成就最高的弟子说:你们不必去“涅槃”(佛教用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了,就留在世间普度众生吧,这就是四大比丘、四大闻声,也就是通常说的四大罗汉。天地问如此辽阔,东西南北,一个罗汉掌握一方任务太重,应该充实力量,于是,东西南北各方由一个罗汉增加到四个罗汉,四四一十六,就出现了十六罗汉的说法。

由十六罗汉扩充十八罗汉,这是中国人的创造,增加的是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高僧庆友和我国的玄奘法师。在民间,十八罗汉的故事更是不断创造,成了神话中的角色。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与章嘉活佛认为庆友和玄奘不应身居十八罗汉之内,商定补上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十八罗汉就这样被钦定了。

五百罗汉

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武汉归元寺、苏州西园寺等处,都有五百罗汉堂。五百罗汉在广大民众中被视做力量和吉祥的象征,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说起其由来,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五百罗汉图关于五百罗汉的由来,佛经中说法不一,但最具说服力的是唐代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说摩揭陀国有1000个佛僧,其中500个是凡夫僧,500个是罗汉僧。国王对他们一视同仁。在500个凡夫僧中,有一僧经常发表一些违背教规的言论,影响很坏,国王很生气,想把1000个佛僧全部淹死。这时500罗汉僧才各显本相,腾云驾雾而去,在邻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起来。

国王知道后,很惧怕,并亲自到五百罗汉僧隐居的地方向他们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请他们回去,但罗汉僧们不肯,于是国王便在国都内建起一座寺庙,照五百罗汉僧的模样塑造了五百尊像,不时供奉。从此,“五百罗汉像”就流传下来,也传到了我国。

三藏、行者与八戒

《西游记》中,唐僧为什么叫唐三藏?孙悟空为什么又称孙行者?猪八戒的“八戒”又是什么意思呢?

“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为梵文意译。指经、律、论。它包括素怛缆藏,意译为“经藏”,即根本教义;毗奈耶藏,意译为“律藏”,即述说戒规戒律;阿毗达摩藏,意译为“论藏”,即经义的解释、教义的阐发。在佛教史上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或简称三藏。

行者是佛教称谓。指在佛教寺院服杂役而没有剃发出家者。也指行脚乞食的僧人。

八戒,是佛教名词,全称“八关斋戒”。指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条戒条:(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7)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8)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故总称“八戒斋”,简称八戒。

南无阿弥陀佛

电视剧《济公》主题歌中唱“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什么意思呢?

“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教对阿弥陀佛的敬语(“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膜,意为致敬),是佛教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

任何一种宗教,都要向教徒描绘世界的形态。佛教的世界是由“净土—世俗世界—地狱”,即“天堂—人间—地狱”三大部分组成的。信徒只有一步一步不断修行,才可到达“净土”,成为佛陀。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即天堂)的教主,能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因他与信徒关系密切,所以特别受到重视,在信徒口中念个不停,“南无阿弥陀佛”也成为广大佛教徒的口头禅了。

和尚

人们把职业佛教徒称为“和尚”,此名来源于佛门宗旨。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其所以痛苦,根源在于人们的七情六欲。为了摆脱和减少痛苦,必须进行修行,达到寡欲,能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因而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反对斗争。而这“和”是佛教徒所崇尚和必遵的。以“和”为“尚”,即是佛教把出家弟子称为“和尚”的由来。

袈裟

袈裟就是和尚披在左肩的衣服,也是出家人的礼服,它还代表每个和尚的等级,例如,大红袈裟通常只有一寺的住持才能穿。至于袈裟的由来,有好几种传说,这里仅举一种为证:

相传,印度高僧达摩到中国传播佛教时,在河南嵩山的少林寺诚心皈依,面壁九年悟出佛学更高境界,很多人渴望拜他为师,其中有一少年名叫慧可,很希望达摩收他为徒,但达摩起初对慧可不屑一顾,慧可拜师心切,他用实际行动来感化达摩,慧可跪在寺外数天,风吹日晒,忍饥挨饿,一天,天气突变,竟然下起大雪,慧可对达摩高呼:“圣僧,你如何才肯收我为徒?”达摩回道:“难矣!除非天降红雨!”慧可明知这是不可能的事,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一刀将自己的左臂砍了下来,顿时血如泉涌,将身边的雪染红了,他大声喊道:“看!天降红雨了,把我身边的雪都染红了,你收我为徒吧!”说完便晕了过去。达摩终于被感动了,收他为徒,并缝制了一件衣物,披在慧可的左肩上,“袈裟”由来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

如来佛

“如来”一词是从梵语that agata译出,意为“一切事物的真实状况”。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如实而来”。“如来”是“佛陀”的异名,是一个通用名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也可称释迦牟尼如来佛。

观音

据佛经记载:观音本是西方的一个小国的太子,名“不眴”,他成佛后,成为“西方三圣”之一。据说,众生在遇难时只要诵念他的佛名,他就会“即时观听其声音,前往拯救”,所以称“观世音”。这个名字是释迦牟尼给他取的。在唐朝的时候,因为唐太宗李世民中有“世”字,为了避讳,才把“世”字去掉,称为“观音”。

现在寺庙里的观音塑像,多数是披着白大氅的女性,有塑着众多手臂的千手观音;但也有长着胡子的男性形象。这也是根据佛经来的,佛经说观音可随机应变,用各种化身来拯救众生,因此就有了种种不同的名称和形象。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千手观音”的有趣传说:千手观音是灶王爷的三女儿,灶王爷身患重病,请来名医诊断,说要二条女人的玉臂作药引,灶王爷去求大女儿和二女儿,都遭到了拒绝,只有三女儿答应了父亲的请求。灶王爷吃了药,果然病治好了,看着失去双臂的三女儿,灶王爷内心很难过,就把此事告诉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深受感动,说:“这样的好女儿岂能让她受委屈,她失去了两只手臂,我要还她千只手,就叫她千手观音吧!”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是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后才有的词。“大千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

三千大千世界原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个广大范围的世界的名称。据《长阿含经》等书记载: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央是须弥山,有七山八海环绕着,海中有四大洲,海外有铁围山。把同一个日月照耀着的这块土地,同一个佛教化着的这个世界,称为一个“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又由于“大千世界”中有大、中、小三个“千世界”,所以又称之为“三千大千世界”。佛教传入我国后,大千世界这个词,便沿用至今。

主教

“主教”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监察者”。天主教和东正教的高级神职人员。位在神父之上。通常是一个地区性教会的管理人。主教制约形成于公元2世纪。在中世纪各天主教国家里,占有大片地产,享有政治、经济、司法等广泛的权力。从属于教皇,其从属程度依教皇与主教所在国王权之间的力量对比而定。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德国各新教诸侯国及瑞士等国废除了主教制。新教圣公会等仍保留主教制,但主教不再从属于救皇,而奉本国国王为教会首领。

修道院

也作“隐修院”。天主教和东正教修道士出家修道聚居之院,分男修道院和女修道院。公元4世纪最早出现于罗马帝国东部行省埃及。修道士标榜弃绝世俗,因此西欧的修道院起初多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通过清除森林,开垦处女地而建立的,修道士平时要参加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后来,修道院大都接受国王和封建主的大量馈赠,修道院不仅经营农业,还经营工商业,如制造和出售葡萄酒等。中世纪早期修道院也是学校教育的中心,院内设有法庭、管理机构和武装,并从国王处获得种种特权,独霸一方,因此往往成为农民起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英格兰、斯堪的那维亚诸国、尼德兰、苏格兰及德意志各新教诸侯国中的修道院被封闭,后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西欧修道院受到进一步打击。但自19世纪末起,又有所恢复和发展,现今主要分布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及拉丁美洲诸国。

耶稣会

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又称耶稣连队。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军官伊纳爵·罗耀拉创建于巴黎,1540年获教皇保罗三世(公元1534—1549在位)认可。成立之初,旨在反对宗教改革,重振天主教会,重振教皇的绝对权威。会长被称为将军,选举产生,任职终生,将军长驻罗马,会内有严格的军事性质的纪律,一般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和教皇,任其驱使,所以总会长又被称为“黑衣教皇”。该会自成立始,一方面从事宗教活动,一方面从事政治斗争,为适应它所承担的使命,在吸收训练会员方面十分严格,为方便活动,耶稣会士一般不穿僧衣,不住修院。一般以创办学校、医院、担任官职和宫廷神父等方式,打入上流社会,又广泛接触社会各层,从事宣传,甚至不惜以暗杀、投毒方式达到其政治目的。

自16世纪起,其活动扩展至亚、非、美各洲,在一些国家曾被取缔,教皇也曾在1773年被迫解散之,但在1814年又恢复。掌握有教育、出版、电台等许多舆论工具,在政治领域中捍卫、推广天主教思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弥撒

基督教纪念耶稣牺牲的宗教仪式。基督教教义称:耶稣的牺牲象征救赎人类大业的完成,缔结了神人重新和解的新约。耶稣牺牲后,门徒为纪念他,经常聚合重温耶稣的遗训,和举行分饼(圣餐或圣休圣事)等礼节。以后由这两部分发展成整套的祭献礼仪。在神学上,表示耶稣以自己的牺牲为救赎而祭献的重演,成为教会生活中的中心。弥撒在教会中,只有师父、主教有神权主持。

洗礼

基督教的主要宗教礼仪,是目前绝大多数教派所公认的圣礼之一。洗礼系入教仪式,通过此礼表明入教人对基督教的信仰,并标志原罪与本罪的赦免,灵魂重获新生,从此受洗者被接纳为教会的成员。洗礼方式有点洗与浸洗两种:点洗方式是以一小杯水洒在受洗者前额,然后划十字,并口诵“我奉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给你施洗”。浸洗是由主礼者口诵经文引领受洗者全身浸入洗礼池中,象征性地洗一下。基督教认为,洗礼是耶稣亲自规定的重要圣事,通过洗礼,可以洗掉入教人的原罪与本罪,并能接受上帝的恩宠与保佑,只有洗礼后方可领受其他圣事,所以在欧美基督教盛行的国家中,婴儿一般在出生后便接受洗礼仪式。

耶和华

犹太教神名。希伯来文,意为“永存者”、“创造者”或“权威者”。为希伯来人各部落共同信奉的神,是火、风和雷雨等自然力的化身。传说摩西率希伯来人出埃及期间,耶和华被接受为希伯来人惟一的保护神。犹太教以色列国家形成后,国王大卫和所罗门将其奉为至高无上的保护神,并在耶路撒冷锡安山(郇山)上建造壮丽的圣殿;信奉耶和华的犹太教亦在逐渐形成。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之囚”期间,特别是在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建立神权政体以后,犹太一神教最后形成,耶和华成为犹太人的“惟一真神”,宇宙的主宰,也是拯救他们脱离苦难的“救世主”;只要犹太人笃信耶和华,他们便永远是耶和华的“特选子民”。崇拜耶和华神,在犹太人的生活和历史中有过重要的影响。

牧师、神父

牧师是基督教新教大多数宗派中主持宗教仪式、管理教务的人员,一般为专职的宗教职业者。《圣经》中以牧人比喻耶稣,以羊群比喻教徒,故用“牧师”称主持教务和管理教徒的人。意为“牧羊人”。

神父是天主教、东正教的一般神职人员,协助主教管理教务。通常为一个教堂的负责人。西方对神职人员尊称为“父”。拉丁文作Pater,译作“神父”或“神甫”。

“星期”与“礼拜”

“星期”是公历中一种特殊的记日方法,它以七日为一周期。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开始使用星期制了。相传,古代巴比伦人把每个朔望月中能看到月亮的28天,划分为4个等份,每个等份7天,这就是星期的雏形。后来,巴比伦人又给星期制的七天配上美妙的星名,即星期一至星期日分别用: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和太阳等来表示,这样,“星期”便成了“星”的日期。

“礼拜”是宗教用语。基督教徒相信上帝七天创造世界,耶稣七天复活的说法,规定在星期天要举行参拜上帝的宗教仪式,因此,星期天就成了“礼拜天”。后来,基督教徒为了牢记他们对上帝的崇敬,就创造了“礼拜制”。

十字架

十字架最早是罗马帝国的一种刑具,当时,奴隶主往往将逃跑或敢于反抗的奴隶钉死或挂死在十字架上。据《圣经》记载,上帝派遣耶稣降临人世救人赎罪,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从此,十字架在基督教徒心目中成了赎罪得救的象征和信仰的标志。

以前佩戴十字架的主要是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的神职人员和教徒。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旗中也包含有十字架图案,如英国、瑞士、挪威等,这反映了这些国家在历史上的政教合一现象。今天,十字架不仅成了一种装饰物,而且也演变为救护伤兵的徽号。

替罪羊

“替罪羊”这个词,现在通行世界各国,它被广泛用来比喻代人受过或替别人承担罪责。

关于它的由来,基督教《圣经》上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要他带着自己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杀了以撒作燔祭,献给上帝。亚伯拉罕按照上帝的旨意,带着儿子到了指定的地方,正当他要举刀杀子时,有位天使过来阻止,并对亚伯拉罕说:“现在上帝知道你的忠诚了。”后来,亚伯拉罕把林中的一只公山羊抓来杀了,代替儿子作燔祭,献给上帝。

此外,《新约全书》中说,耶稣为了赎救世人的罪孽,宁愿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作为祭品奉献给天主。所以基督教又把耶稣称做“赎罪羔羊”。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即罗马现存的圣彼得教堂,是在旧圣彼得教堂的原址上,1506年由教皇尤列乌斯二世奠基,1615年保罗五世时完成的。平面是纵长的十字形,横向三跨,于十字形交叉处上覆盖穹顶,其下为高圣坛,圣彼得的圣么匣安放其下。在建造过程中,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欧洲著名的建筑家、艺术家都先后参与了设计修建,至教皇保罗五世(公元1605—1621)采纳了G·马代尔诺设计的平面,将教堂向东伸展为纵长十字形,完成了187米长的教堂主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堂。继任的G·L·贝尔尼尼又修改了钟楼设计,并在教堂前设计了有柱廊的椭圆形广场,气势宏大。教堂内存有许多文艺复兴时期与巴罗克时期的艺术杰作,截至1989年,一直为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堂,后被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新建的长方形教堂所超越。

威斯敏斯特教堂

位于英国伦敦的基督教新教教堂,另译为西敏寺,相传是在616年撒克逊国王塞培特所建隐修院的基础上,于10世纪由英王埃德加正式修建为教堂,由本笃会修士主持,11世纪英王爱德华扩建,以后爱德华遗骸被移葬于此。今日的哥特式大教堂系英王亨利三世重建,中间因火灾和疫病曾停工近一个世纪,以后经过不断扩建而成。西面两个钟楼于1740年建成。从英王威廉一世起,几乎所有英王加冕盛礼均在此举行,1760年以前的历代英王和王后均葬于此,18世纪后,牛顿、狄更斯、达尔文等著名人物也都葬于此。1539年,亨利八世发动宗教改革后,开始由英国国教会牧师主持,是英国国王加冕和重要皇家及国务活动的场所。

方舟

“方舟”一词是“诺亚方舟”的简称。它是由《圣经》中的一则故事演绎而来。上帝因世人罪恶太多,突然猛降洪水,以达消灭人类之目的。但为使心地善良的诺亚一家免以此难,上帝就命诺亚提早制造了一长方形的大船,用于全家避难。因此,“诺亚方舟”便成了避难所的象征。

安拉

伊斯兰教信奉的唯一主宰,在不同的地区也被称为胡达、真主等。伊期兰教认为安拉是全能的、永恒的,他创造了宇宙万物并主宰世界。安拉对信奉他的人是慈善的,而对那些不信奉他的人和行恶的人,安拉要降灾惩罚他们。安拉没有形体,但是无所不在。他的一切思想都由他所派遣的使者传达给世间,派天神监督和记录每一个人的言行。安拉是全能的,可以显示出任何一种神迹。安拉有六大使者:阿丹、努海、穆萨、易卜拉欣、尔撒,而穆罕默德则是安拉派遣的最后一名使者。

赫蒂布

伊斯兰教教职的称谓。阿拉伯语的意思是宣讲者,又译为海提布、哈推卜。在古代阿拉伯人中,赫蒂布是部落的谋士,被认为是智慧的化身。穆罕默德攻克麦加后,常以赫蒂布的身份对公众宣讲教义,主持礼拜。直到正统合里发时期仍然保持这一传统。故当时赫蒂布曾与领袖同义。后来逐渐成为世袭的教职,专指在各种节日时向穆斯林宣讲伊斯兰教教义的人。他们有薪俸,可以代表伊玛目接受新教徒。各教派对赫蒂布的宣讲地点的听众范围有不同的规定和限制。现在各清真寺均设有赫蒂布。

阿亚图拉

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高级宗教领袖的称号,为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安拉的象征,安拉的奇迹。什叶派现代的教职是宗教学者制,即乌莱玛制。一个教士必须经过纳贾夫、卡尔巴拉等地的宗教学校的长期教育,精通《古兰经》和圣训进行推论、演绎教法可进而取得教法演绎家,即穆智台希德的称号,并有权对宗教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作出法律的结论。特别有权威和受到尊敬的教法演绎家被称为阿亚图拉;其中最著名、最有权威和声望的能获得教法权威一大阿亚图拉的称号。获得最高称号的阿亚图拉,有权对有争议的宗教问题作出最终的法律裁决。这种称号只表明其学术成就和在信徒中的威望,与担任的实际职务无关。

阿訇

伊斯兰教教职名称。波斯文Akhund的音译,又译为“阿衡”、“阿洪”。原为伊斯兰教学者、宗教家和教师之意。在通用波斯语的穆斯林中,是对具有伊斯兰教专业知识者的通称。维吾尔族穆斯林则称其为毛拉。凡在清真寺里学习多年并且经学水平和道德操守都合格的人,经举行“挂帐”或“穿衣”(即毕业)仪式后,即可受聘到清真寺任职。

中国把清真寺的教长通称作阿訇。阿訇掌教制中国伊斯兰教的管理制度。其结构形式大致如下:开学阿訇、治坊阿訇和掌学阿訇。开学阿訇是教坊穆斯林的首领或教长,拥有行政权,全面主持和掌理各项重大宗教事务,集教学和教务之权于一身,在教坊中具有极高的权威。开学阿訇下设治坊阿訇,是其教务助理,也称二阿訇及副校长,主持各种次要的宗教仪式。开学阿訇不在时,代行其职务。掌学阿訇是开学阿訇的教学助理,协助开学阿訇为清真寺经文大学讲经授课。

清真

“清真”一词,在古代只是文人墨客笔下用来赞美人物品格高尚或用来描写优雅环境的赞美词。到宋代以后,“清真”一词开始与宗教联系起来,因为宗教徒都自称“清道”,又都主张“清静无为”,所以喜欢用“清真”一词。我国古代学者在介绍伊斯兰教教义时,也曾用“清静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等,谓之“清真”,并称赞其教主为“真主”。故此,伊斯兰教又称“清真教”。

后来,人们又把按照伊斯兰教风俗所制作的各种糕点,称为清真食品。

为何称阿拉伯为“天方”

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天方夜谭》,即“夜谈阿拉伯故事”之意。以“天方”命名的书还有《天方诗经》、《天方典礼》等。这些“天方”均系指阿拉伯而言,这种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阿拉伯麦加城的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三大圣寺中的第一座大寺,又称禁寺,寺内有一巨大的立方体房屋,它高15米、南北长12米、东西宽10米,是由石材建成,举世闻名的黑石镶嵌在它的东南角。阿拉伯人称这座石房为“克而白”(方形房屋之意)。它是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时的朝拜中心。早在元朝中国人就称克而白为天房。因为房屋为方形,故而亦称“天方”。明朝人不但称克而白天房为“天方”,而且称麦加城为天方。由于天房和麦加均在阿拉伯境内,后来,久而久之,人们将阿拉伯也称天方了。

梵蒂冈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是天主教的世界中心,罗马教廷的所在地。梵蒂冈的面积0.44平方千米,主要是一群宫廷建筑,有公民权的人口大约千人左右,其中多为意大利人。

早在4世纪上半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借基督教的力量统一了罗马帝国,公元392年正式奉基督教为罗马国教。公元756年成立了以罗马为首教的教皇国,梵蒂冈则是教皇国的中心。公元1870年,意大利王国政府把教皇领地除梵蒂冈外,全部统一于意大利,教皇退居梵蒂冈。1929年2月,墨索里尼政府和罗马教皇签订“拉特兰”条约,并于同年7月成立了新的梵蒂冈城国,一直维系至今。

罗马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行使最高权力,有绝对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教皇终身任职,死后由红衣主教团以2/3的多数票选举出新教皇。1978年当选的约翰·保罗二世是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皇。红衣主教团是教皇的咨询机构,而罗马教廷则是天主教会的最高行政当局。

梵蒂冈的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设有13所高等院校,发行自己的货币,有自己的铁路、金融系统及卫队。它与世界上的百余个国家保持大使级外交关系或派遣教皇代表。

历史

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我们的世界,大约已有50亿岁的年龄。30亿年前开始有生命,到人类世界的出现,它走过了无以数计的历程。尽管在这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清楚,但科学家们却可以大体描绘出其发展的轨迹。出土的遗骨和工具为他们提供了特别有益的见证。在随后的几千年的时间里,很多强大的国家兴起又没落,政权更迭的同时产生了不同的信仰、文化,本章将有助于读者如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掌握了世界历史的概况和总貌。

氏族

氏族亦称氏族公社。它是人们以血缘关系结成的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居住、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生产的发展,不仅要求人类较为持久的结合,而且要求群体之间发生联系;同时人类又在实践中意识到血族群婚对人体质的危害,逐渐禁止群体内亲族间的通婚,而实行群体之间的通婚即族外婚。婚姻形式的演进,使原始群就组成为一个稳固而确定的女系血族集体。这样,人类社会的组织便由原始群转变到氏族。氏族公社的产生,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起初的氏族是母权制氏族公社,妇女在氏族社会中占居主要地位。母权制氏族公社又可分为早期和发展期。在早期,妇女从事采集,男子狩猎;实行族外群婚,儿童知母而不知父,世系从母系计。到新石器时代,母权制氏族达到全盛阶段,氏族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全体成年男女参加,他们都享有平等的表决权。年长的妇女担任氏族的首领。氏族间的男女群婚过渡到族外对偶婚(一男一女结合,男居女方,但不巩固),妇女经营原始农业,管理氏族事务和经济生活,世系与财产袭承仍从母系计。

在青铜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母权制氏族转变到父权制氏族。男子代替了妇女在经济生活和氏族公社中的支配地位,对偶婚逐步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家长制大家族;妻从夫居,世系与财产袭承以父系计。几个家长制大家族构成父系氏族公社。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以血缘关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的氏族公社逐步瓦解,以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农村公社代之而起。

部落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氏族联合组织,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由互相通婚的几个氏族构成。通常有它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和习俗。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详细记载了处于母权制阶段的易洛魁部落的情况,其管理公共事务的主要机构,为氏族酋长组成的部落会议。

部落组织盛行于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末期,因军事活动的增加,有些地区又由若干部落结成部落联盟。部落及其联盟组织随原始社会的解体而解体,逐渐为部族所代替。但其残迹长期存留于阶级社会中。

农村公社

农村公社是氏族制度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由单个的独立的家庭联合组成的社会单位。这种联合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破坏了氏族组织的血缘关系及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则,又承袭了氏族制度的许多惯例,因此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保有公有制的残余,土地是公有的,定期分配给各家庭使用,同时草地、森林、牧场等也是公有的。另一方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私有经济,如房屋、农具、牲畜以及房屋附近的小块菜园等等都是家庭的私有财产。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贫富分化日甚,村社定期重新分配土地的时间越来越延长,直到最后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农村公社便逐渐解体,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但是农村公社在某些民族(如古代东方)中,长期滞留,甚至保留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是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的奴隶制国家。远在一万多年前,埃及人民就在尼罗河河谷两边高地生活。公元前4000年代初,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灌溉农业、手工业和交换的发展,尼罗河流域的许多农村公社组成四十个小型国家,称为“塞普”。每个“塞普”都有自己的世袭首领、军队和主神。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埃及历史上的古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在古王国时期,埃及确立了以法老(国王)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奴隶主专政国家。法老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最高权力。法老自称为太阳神的儿子,代天统治。法老专制政权的组织形式,分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机关设许多部,由宰相掌管。宰相由法老任命,对法老负责。地方行政也由法老任命的州长掌管,为法老征收赋税、征集军队和劳役。以法老为首的贵族、官吏和僧侣所构成的统治阶级,依靠这个专制主义政权剥削和压迫奴隶、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对外不断发动掠夺财富和奴隶的战争。

从公元前23到前21世纪,由于地方势力增大,埃及陷于分裂。公元前2040年—前1786年为中王国时期。埃及再度统一,迁都底比斯,由于奴隶制的发展,贫富分化的加剧,导致约公元前1750年的农民、奴隶大起义;起义虽被镇压,但动摇了奴隶主的政权。公元前18世纪末,亚洲的游牧部落索斯入侵入埃及,统治了百余年。公元前1580年,埃及人民驱逐了希克索斯人后,埃及历史进入了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前1085年)。在这五百年中,埃及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诸法老特别是图特摩斯三世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占领了大片土地,掠夺了大批财富和奴隶,使埃及奴隶制发展到空前的程度,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帝国。然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随之尖锐起来,埃及帝国在国内外人民的冲击下,急剧衰落。公元前671年以后,先后被亚述、波斯、希腊和罗马征服。古埃及奴隶制国家灭亡了。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古埃及人民在科学文化上,对人类有过相当大的贡献。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便有了象形文字,在古王国时期创造了一套字母,用来表示24个基本的音,并发明了供书写的纸草卷子。埃及人民在从事农业生产实践、和尼罗河河水作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埃及人不但能辨别行星和恒星,而且创造了历法。他们最初使用阴历,后来发明了太阳历:一年分成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年终加上五天节日,全年共三百六十五天,接近现在使用的阳历。

埃及人民在计算田地面积和兴修水利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简单的数学原理:能求得出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面积,推知圆周率为3.16,计数采用十进位法。古埃及人民在建筑和雕刻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巴比伦王国

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公元前3000年代初形成了许多奴隶制城邦,其中的阿卡德王国第一次统一了两河流域。约公元前2189年,阿卡德王国灭亡,乌尔兴起,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至公元前19世纪初,以巴比伦城为首都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在第一王朝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时,建立了一个奴隶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国王总揽全国的立法、司法、行政和军事大权,中央设大臣辅佐朝政,地方委派总督治理,中央和地方官吏都直接听命于国王。全国土地控制在国王手里,作为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宗教,特别是“君权神授”的说教,是国王的精神支柱。

汉谟拉比为了巩固巴比伦王国的奴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原来各城邦的法律、法令、制定了一部全国统一的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原文刻在一个大石柱上,它包括序言、本文和结语三部分。本文282条,内容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亲属关系、伤害、债务奴隶、买卖奴隶、惩罚奴隶等方面。这是一部道地的奴隶制法典。它强烈保护奴隶主贵族、僧侣、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私有财产,维护这些阶级和阶层对广大奴隶及下层平民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在内部阶级斗争激烈的情况下为赫梯人所灭。赫梯人退出后,亚述人占领两河流域。公元前7世纪末,迦勒底人据巴比伦城独立,其首领那波勃来萨于公元前626年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其版图由两河流域扩张到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奴隶制商品经济也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奴隶制的工商业城市。各重要城市的神庙往往是手工业、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的中心。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僧侣集团屡次发动政变,新巴比伦王国很快落下去,公元前538年底被波斯所灭。

在古代世界文化中,巴比伦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数学方面,计数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法,能解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天文方面,巴比伦人最早观测天体的运行,能够区别恒星和五个行星,预测日蚀和月蚀。根据对月亮圆缺的预测,巴比伦人创造了太阴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4周,一昼夜12时辰,每个时辰2小时,每小时60分。此外,巴比伦人在建筑、造型艺术、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以及医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巴比伦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犹太族的由来

现在,全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都散居着犹太人;中国也有犹太族。

那么,犹太族是怎么来的呢?这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现在,在亚洲西端,地中海东岸,有一条狭长地区,名叫巴勒斯坦。远在三千多年以前,巴勒斯坦就聚居着一些信奉犹太教的游牧部落,他们统称为犹太人。约在公元前935年,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建立了两个奴隶制国家;南部的叫犹太王国,北部的叫以色列王国。

二战期间惨死在纳粹集中营中的犹太人这两个犹太国家,后来都被外国消灭了。公元前722年,北部的以色列王国被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带兵占领;公元63年,罗马帝国全部占领巴勒斯坦。从此,古代犹太国家被最终消灭。罗马人占领巴勒斯坦后,驱使大批犹太人迁往欧洲,开始了犹太人向世界各地移民的历史。

据1931年的统计,当时全世界约有1700万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法西斯德国疯狂屠杀犹太人,使犹太人口大大减少。

古代印度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据考古发掘,公元前2500年,印度人就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使用铜和青铜工具,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了古印度的哈拉巴文化。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从中亚高地南下,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土民,后来又向东推进,占领恒河流域。雅利安人把被征服的土民变成奴隶,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公元前6世纪初,在恒河流域有十六国,其中的摩揭陀王国逐渐强盛,到公元前4世纪,先后征服印度北部和中部各小国,形成了以摩揭陀王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在恒河流域奴隶制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了种姓制度,把社会划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即四个等级。公元前6世纪,在广泛的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专横统治的阶级斗争形势下,又产生了佛教。到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把佛教定为国教。

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185年)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是古代印度奴隶制经济和文化的繁盛时期。此时,铁器工具普遍使用,灌溉农业进一步发展,棉纺织业和造船业也很著名,商业兴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奴隶劳动力,而统治者恃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经常进行侵略战争,掳掠了大批俘虏变为奴隶。除战俘奴隶外,还有自卖奴,家生奴,债务奴隶,购买的或赠与的奴隶,以及由于犯罪而被罚为奴隶的等等。奴隶不仅用作家仆,而且用于手工业和商业,使用奴隶最多的是国王、寺院和贵族的农庄、手工业作坊和矿山。奴隶制关系已深入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孔雀王朝时期的土地,除王室和奴隶主贵族占有地外,为农村公社所有。古代印度每一个农村是一个农村公社,每个公社有一个村长总管村社的事务。农村公社的耕地定期分配给各家使用,牧场、森林和水源则为共同使用。村社有各种手工业者,如铁匠、木匠、陶工等,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孔雀王朝为了对奴隶和广大村农民进行剥削以及对外扩张,建立了印度历史上完备的奴隶主专制的国家机器,国王掌握军事、行政、司法等最高权力,下设贵族会议和行政、军事长官,并有密使遍布各地。同时,还编有《摩奴法典》,作为奴隶主统治人民的根据。孔雀王朝瓦解后,先后有几批外族侵入印度西北部,公元一世纪时,大月氏人在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

古代印度有发达的文化,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了象形文字,后来创造了梵文。公元前1000年印度已有相当精确的历法,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五年闰一个月。在数学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他们发明了表达数学的十个符号,自一到零。这是古代印度人民的伟大创造。后来这个数字系统由阿拉伯人加以改变,形成阿拉伯数字,通行于全世界。

波斯帝国

伊朗高原的奴隶制国家。波斯人于公元前10世纪初已定居在伊朗高原的西北部。公元前6世纪中,出身于波斯某部落的阿黑门尼德氏族的居鲁士,率领波斯人击溃米堤,征服小亚细亚,灭掉巴比伦王国,建立了波斯帝国。

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5)统治时期,波斯帝国不断侵略扩张。其版图东起印度河,西达小亚细亚沿岸,北起中亚细亚,南至埃及,并曾占有欧洲的色雷斯部分地区,成为一个领土空前辽阔的奴隶制大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加强奴隶主的专制政权,大流士一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他置行省设总督,建立常备军、铸造全国通行的金币(大流克),筑御道、设驿站,设立庞大的中央官僚机构,集全国军事、政治、财政和司法大权于一身,使波斯帝国成为古代东方专制政体的典型之一。

希波战争失败后,波斯帝国日益衰落。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灭亡。

荷马时代

这是指公元前11世纪至前9世纪希腊氏族制度解体的时代。因反映这个历史时期的文献史料,是古希腊的两部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而这两部史诗传说是由荷马所作,因此史称这个时代为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铁器逐渐代替青铜器,并已广泛使用;畜牧业和农业均有发展,而且手工业开始同农业分离,商业交换萌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显著。部落首领和氏族贵族占有大片土地,奴隶和财物;破产的公社成员变为雇工,甚至沦为乞丐。贵族和奴隶、平民的阶级对立开始出现。氏族部落的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长老会和人民大会还存在,但其作用越来越小了。荷马时代的希腊,已处于由原始公社制进入奴隶制社会的门槛上了。

种姓制度

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古梵语作“瓦尔纳”,印地语作“舍提”葡萄牙人称为“卡斯特”,我国古代文献意译为“种姓”。它是在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土民以及雅利安人内部阶级分化,奴隶制国家产生的过程中形成的。《摩奴法典》规定,印度有四个种姓,即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即僧侣贵族,掌握神权、主持祭祀,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握行政权和军事权力,地位仅次于婆罗门;第三等级是吠舍,由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是被剥削的小生产者;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包括被征服者、失去土地和破产而丧失人身自由者以及奴隶,他们没有任何权利,备受压迫和剥削。种姓之间界限非常严格,不能通婚、交往,甚至不能共食、并坐。印度进入封建社会后,种姓制度演变成为“舍提制度”。种姓制度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不利于印度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指出:种姓制度是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西方基督教会组织的西欧封建主和商人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发动的侵略性军事远征,从1095—1291年,历时近200年,先后进行8次,在西方宗教史、文化史上是引人注目的事件。

十字军东征的借口是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参加者目的各异。西欧封建主和骑士想要掠夺新的领地和农奴;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的商人企图控制东部地中海的商业;罗马教皇企图合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会的势力和财富;许多生活贫苦的参军农民是受教会和封建主的欺骗宣传;还有不少人纯属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向往和对异国风光的好奇而参军。1095年11月16日,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莱蒙召开宗教会议,发表了煽动宗教狂热的演说,号召信徒进行“圣战”。他说,“倘任何人专为虔诚而不为虚荣和私利去到耶路撒冷,以救出上帝的教堂者,即此种涉便足以代替一切的忏悔。”意思是说,参加东征者完全免罪。同时决定给东征者佩十字,东征军故称为十字军。第一次东征(1096—1099)于1099年7月攻占了耶路撒冷,该城所有的穆斯林男女老幼以及犹太人全部被杀。十字军在东方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的黎波里伯国和安条克公国。接着发动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东征。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的第四次东征(1202—1204年)原定进攻埃及,但在威尼斯干预之下转向拜占庭,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并建立了拉丁帝国。继后四次东征均告失败。1291年十字军丧失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Acre,位于巴勒斯坦北部),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

十字军东征所带来的后果是复杂的:一方面它给西欧和东方人民带来了浩劫;长达两个世纪的战争,使西欧死伤上百万人,耗资巨大,仅法国支付第七次十字军东征花费折合货币就达7000万美元。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带来了发动者料想不到的后果,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字军东征,客观上加强了西方与东方拜占庭、叙利亚和埃及的接触,一些先进科学技术逐渐传入西方。如,中国制造火药的方法、拜占庭制造玻璃的方法等,都是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

二是促使意大利各城市发展了与东方的贸易。十字军东征时对海上运输的需求为造船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意大利的银行业也使欧洲各地获利,并从此确立了威尼斯、热那亚、法国马赛等在地中海区域的商业优势,加速了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进一步发展了西欧与东方的贸易。

三是在商业贸易方面,十字军东征后,欧洲人学习了一些阿拉伯人的商业技术,例如支票、提货单、股份公司的具体操作与运用等。此外,欧洲商人还借用了许多阿拉伯人的商业航运用语,例如现在英文中的贸易(Traffic)、关税(Tariff)、风险支票(Check Risk)、仓库(Magazine)、零(Zero)、薄棉布(Muslin)、商品陈列所(Bazar)、平面战舰(Corvette)等词,都是在十字军东征时代从阿拉伯文字脱胎而来。

四是吸收了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文化。君士坦丁堡工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建筑宏伟,欧洲人十分羡慕。十字军攻下君士坦丁堡后建立的“拉丁帝国”历时57年,此间西欧人学习了希腊语言文字、学术思想,阿拉伯的医学、数学与天文学知识也传到了西方。

五是东方的物质文化西传。东方的丝绸、象牙、香料、咖啡、蔗糖、柠檬、大蒜、西瓜、棉花、颜料、镜子等,也是十字军东征后传到西方的。当然,它们的传人,也与欧洲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欧洲文艺复兴

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由于资本主义在欧洲封建社会内部的逐步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兴起,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也展开了反对基督教思想体系为中心的斗争。他们从希腊、罗马文化(“古典文化”)中,吸取有益的科学文化,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和创造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养料,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由于他们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子,所以这种新文化运动被称作“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主张以人为中心,他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教会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反封建的勇士,如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康帕内拉、托马斯·莫尔;文学家但丁、薄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艺术家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自然科学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等。他们在同封建制度的顽强斗争中,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作品,或完成了许多卓越的发现,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基础,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英美常见人名的起源

亚历山大——起源于希腊,其含意为“人类的慰藉”。

艾米——起源于法兰西,含意为“亲爱的人”。

安德鲁——起源于希腊,含意为“刚强气概”。

安妮——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高雅”。

安东尼——起源于拉丁,含意为“无比可贵”。

巴巴拉——起源于希腊,含意为“新来者”。

查尔斯——起源于条顿,含意为“大丈夫”。

卡尔——起源于条顿,含意为“大丈夫”。

凯瑟琳——起源于希腊,含意为“纯洁”。

克里斯托弗——起源于希腊,含意为“基督的人”。

德博拉——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蜜蜂”。

丹尼斯——起源于希腊,含意为“酒神之子”。

多萝西——起源于希腊,含意为“神之赐”。

道格拉斯——起源于凯尔特,含意为“幽深的水”。

爱德华——起源于条顿,含意为“财富守护者”。

埃伦——起源于希腊,含意为“光明”。

伊丽莎白——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神的誓言”。

埃米莉——起源于拉丁,含意为“勤劳”

弗朗西斯——起源于条顿,含意为“自由”。

弗兰克——起源于条顿,含意为“自由”。

弗雷德里克——起源于条顿,含意为“爱和平的统治者”。

乔治——起源于希腊,含意为“耕作者”。

杰拉尔德——起源于条顿,含意为“武士”。

海伦——起源于希腊,含意为“光明”。

亨利——起源于条顿,含意为“家乡的统治者”。

詹姆斯——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愿神保佑”。

简·珍妮特——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神之赐”。

杰弗里——起源于条顿,含意为“天赐安宁”。

詹尼弗——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神的恩赐”。

约瑟夫——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主将助之”。

朱迪——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珍宝”。

朱莉亚——起源于拉丁,含意为“秀颜”。

卡伦——起源于希腊,含意为“纯洁”。

玛格丽特——起源于希腊,含意为“战神之子”。

玛丽——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辛劳”。

马修——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神之赐”。

迈克尔——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神之宠”。

南希——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高雅”。

帕特里夏——起源于拉丁,含意为“贵胄”。

保罗——起源于拉丁,含意为“小”。

菲利普——起源于希腊,含意为“爱马者”。

雷切尔——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母羊”。

理查德——起源于条顿,含意为“明亮的火焰”。

罗纳德——起源于条顿,含意为“忠告”;“权力”。

塞缪尔——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上达神听”。

苏珊——起源于希伯来,含意为“百合花”。

西奥多——起源于希腊,含意为“神之赐”。

托马斯——起源于条顿,含意为“强有力的统治者”。

威廉——起源于条顿,含意为“意志”;“头盔”。

日本人的姓氏

在一百多年以前,日本只有少数武士、大商人、大地主才有姓和名,至于平民百姓,就只有名字而无姓氏,一般人都按所干的工作作为称呼。如你在一个叫青木的大地主家当佣人,那么大家就叫你“青木的佣人”,如是守桥的人,就叫“守大桥的人”。

明治三年(1870年),日本政府公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把有姓作为国民义务,谁没有姓就要受到处罚,意在解决户籍登记、身份注册上的混乱。在政令之下,许多没有姓的人就纷纷起姓。他们大多去找僧侣、村吏或有文化的起姓,有的干脆就自己瞎编一个。有的去问政府官员:“我姓啥?”官员就问他现住在什么地方,如果家靠山,就叫“山口”,如果家门口有棵松树,就叫“松下”……这就形成了今天日本人的姓。现在,日本姓佐藤、田中、松下、中村、流边、井上的人很多,盖源于此。这样轰然而起的起姓运动,使日本的姓氏猛增到10.3万个之多,也称得上世界之最。

澳洲人

长时期来,人们都认为澳洲的土著民族来自斯里兰卡和印度,然而经过多年研究,澳大利亚科学家们发现,这个洲上的远古居民来自中国。他们是经过印度尼西亚渡海来到澳洲的。

一个重要的证据是:澳洲土著民族祖先的头骨形状与爪哇人(公元前50万年)及北京人(公元前30到40万年)的头骨惊人地相似。大约在公元前6万年时,澳洲土著民族的祖先就来到这块大陆上。

今天,在澳洲仍生活着将近28000个土著,其中一部分仍过着像石器时代他们的祖先那样的生活。

吉卜赛人

吉卜赛人来自何方?有人把英语“Gypsg”(吉卜赛)一词与英语“Egypt”(埃及)联系起来,认为他们来自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后来人们发现,吉卜赛语的语法和词汇与印度诸语言存在许多共同点,血型也与印度人的极为相似。

吉卜赛人为什么要离开印度外出漂泊呢?印度的宗教和种姓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上述原因,加上外族入侵,大概最初是雅利安入,后来是穆斯林人,他们的到来,使吉卜赛人纷纷逃往国外。

但出走并没有使他们免遭厄运。出于偏见,长期以来,他们在各地被视为懒汉、社会渣滓和靠乞讨、偷摸过活的人。他们或者被当作巫师和不法之徒受到歧视和迫害,或者被当作异教徒遭到排斥和驱赶,经常面临贫穷和种族灭绝的困境。

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来源于远古的闪米特人。信仰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少数属什叶派。以星期五为礼拜日。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以农业为主。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型,阿拉伯语使用源于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字。7世纪随伊斯兰教兴起完成统一大业,8世纪中叶建立阿拉伯帝国。10世纪分裂成许多小国。

法兰西人

在今天的法国地域,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人部落,罗马人称他们为高卢人。高卢人被罗马人征服后,逐渐向罗马移民。后来,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征服了大部分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一部分日耳曼人逐渐被高卢罗马人同化,构成现代法兰西人的基础。9世纪中叶,进入法国西北的诺曼人也被同化,成为法兰西民族中的一员。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莱茵河以西的罗语地区大部分划归西法兰克王国统辖,并开始称为“法兰西”。这是第一次在语言和地域上把法兰西和德意志分开。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现代民族最终形成的阶段。人口5850万人。

法兰西人是文化极为发达的民族,他们拥有许多优秀的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伟大的雨果、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罗丹等为世界人民所敬仰。法兰西人的建筑很富有艺术性,著名的凡尔赛宫是一座艺术宫殿,埃菲尔铁塔闻名世界。法兰西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民族,其时装、香水、化妆品等蜚声世界。

英格兰人

英国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有5100万人,占全国人口83%。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使用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多信基督教新教,属英国国教派。英格兰人是工业发达的民族,农业人口仅占5%左右。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公元前3000—前2000年左右,在不列颠岛上居住着来自比利牛斯半岛的伊比利亚人,他们以巨石文化著称。公元前6—前1世纪,大批克尔特部落从今法国和比利时沿海地区来到不列颠。其中主要有不列颠人,还有别尔格人。他们成为英格兰民族最早的基础。公元5世纪初,来自日德兰半岛南部和易北河口至莱茵河口沿海一带的盎格鲁人和撒克森人,另外还有朱特人和弗里斯人相互结合,共同形成盎格鲁—撒克森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作“英格兰”,他们的语言,即古英语,是后来英格兰民族语言的基础。

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多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多信基督教新教。人口约8220万人。主要分布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另外分布在美国约450万,俄罗斯约190万,加拿大约120万,巴西约70万。德语属印欧语日耳曼语族。

德意志人是文化、教育水准极高的民族,对欧洲和世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马丁·路德、弗洛伊德、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等大思想家都是德意志人,因此,德意志人有欧洲的“思想家”之称。莱辛、歌德、海涅的文学作品享誉全球。

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约有83%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属欧罗巴人种,使用俄罗斯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以莫斯科方言为标准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文字采用斯拉夫字母。俄罗斯人约14770万人。

俄罗斯人的民间创作丰富多彩。雕刻、彩画、陶瓷、绣花以及金属制品的艺术加工独具风格。口头创作有歌颂英雄的诗歌、历史题材的民歌、故事、传说、相声等。俄罗斯音乐舞蹈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色彩。俄罗斯也是一个音乐家辈出的国度,著名的柴科夫斯基就出生于这里。芭蕾舞以其独特的民族性的高超的艺术性闻名于天下。

奥地利人

奥地利人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系由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等古代日耳曼人与斯拉夫人及当地罗马化土著结合而成。是欧洲中部奥地利的主体民族。人口约820万人。

奥地利人的国语为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捷克人

捷克人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使用捷克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西支。有统一的拉丁化字母的拼音文字。捷克人中的大多数信奉天主教。人口1033万人。

捷克人的先民为西斯拉夫人,13世纪欧洲强国之一。1526年后成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1918年与斯洛伐克人共同建立资产阶级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9年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5年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68年成立捷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与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同组成联邦性质的社会主义共和国。1992年,捷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分为两个独立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

匈牙利人

匈牙利人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又称马扎尔人,操匈牙利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乌戈尔语支。是东欧匈牙利的主体民族。人口1021万人。

匈牙利人的先民系来自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之间的马扎尔游牧部落,1000年建立封建制匈牙利王国。1526年后分属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1867年与奥地利组成奥匈帝国。1918年帝国解体,再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入轴心国,1945年获得解放。1946年建立匈牙利共和国。

匈牙利人的男子穿粗麻布做的宽袖窄上衣,白色裤子,长筒皮靴;女子穿宽袖上衣,裙子,长筒皮靴,围绣花围裙。匈牙利人以酿制葡萄酒著称。

罗马尼亚人

罗马尼亚人是罗马尼亚的主体民族。操罗马尼亚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属欧罗巴人种巴尔干类型。

罗马尼亚人在公元前70年建立达契亚。公元106年被罗马帝国征服,后形成罗马尼亚人。14世纪建立两个公国: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1600年罗马尼亚人的公国曾一度实现统一,后又分别受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和沙皇俄国的统治或控制。1877年通过独立战争赢得独立。1918年特兰西瓦尼亚、布科维纳等地区与罗马尼亚合并而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1947年建立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改称罗马尼亚。

希腊人

希腊人属欧罗巴人种,有中欧、迪纳拉和地中海等类型。系由古希腊人与其他民族混合而成。是西南欧巴尔干半岛国家希腊的主体民族。人口约1050万人。

希腊人建立著名的雅典、斯巴达等奴隶制城邦国家,是在前8—前6世纪。前5世纪形成高度古代文明。前8世纪起,古希腊文明广泛传播。18—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斗争,各民族和文化因素相融合,形成现代民族。1832年建立希腊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协约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军占领。1974年确立共和制政体。古希腊文明对欧洲文化影响深远。

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是欧洲南部意大利的主体民族。操意大利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通行多种方言,有文字。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和阿尔卑斯类型。人口约5720万人。

意大利人由古代罗马人同化其他许多民族而成。至今仍存在西西里人、撒丁人等支。14世纪文艺复兴中,意大利人在托斯卡方言基础上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字,并产生了但丁、薄伽丘、彼德拉克等伟人。16世纪起,处于分裂状况。1861年成立意大利王国。1870年形成意大利现代民族。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实行法西斯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投降。

意大利以古罗马文明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建筑等享誉世界。

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是南欧西班牙的主体民族。操西班牙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多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16世纪曾大量向海外移民,成为构成拉丁美洲现代民族的族源之一。人口约3970万人。

西班牙人的先民为比利牛斯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比利亚人,公元初逐渐罗马化。1479年合并为西班牙,1492年伊比利亚人收复全部国土。尔后以卡斯蒂尔语为基础,形成统一的语言,并开始形成西班牙人。16世纪成为海上强国。西班牙人在1873年建立第一共和国,次年王朝复辟。1931年建立第二共和国。1939年佛朗哥成立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法西斯德国结成军事同盟。1947年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君主制。斗牛为西班牙人民间喜爱的传统娱乐。

葡萄牙人

西南欧民族之一。约1200万人,有992万人住在葡萄牙,约214万人主要分布在法国、美国、巴西和加拿大。多信天主教。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使用葡萄牙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

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希腊人和迦太基人先后来到伊比利亚半岛沿海,与伊比利亚人混杂居住,互通婚姻,成为葡萄牙人的始祖。公元15至16世纪葡萄牙成为海上强国和殖民帝国。1974年确立多党民主制政体。

闪米特人

闪米特人又称哈姆人。是非洲之角、北非及东非部分地区操闪米特语言各族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吉布提和苏丹、埃及、肯尼亚及坦桑尼亚等国。

闪米特一词表示北非和东北非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言,包括柏柏尔语、古埃及语、科普特语和库希特语。实际上并不存在统一的闪米特语族,操这些语言的各族也不构成统一的种族,他们分属于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和埃塞俄比亚人种。闪米特人北支指柏柏尔人,东支指古埃及人、科普特人和库希特人。

摩洛哥人

摩洛哥人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又称摩洛哥阿拉伯人。摩洛哥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按父系续谱、居住和维承财产。

公元7—12世纪,阿拉伯人相继迁入摩洛哥境内,他们逐渐同化当地土柏尔人以及少数外来的伊比利亚人和犹太人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现代摩洛哥人。

自15世纪起,摩洛哥人先后受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殖民者入侵,被分割和奴役。摩洛哥人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在1956年获得独立,翌年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人口约2750万人。

马夸人

马夸人又称瓦夸人等,是非洲东南部民族。主要分布在莫桑比克北半部和坦桑尼亚。操马夸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实行一夫多妻制,各妻室独居。马夸人按母系续谱、居住和继承财产。多住圆锥形茅屋。男子披一块单色布,一块缠身,自腋下至膝,一块斜披于肩。马夸人属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支系甚多,分马夸人、隆韦人、奇瓦博人等。

马夸人的族源与非洲北部的恩金多人、马孔德人等相近。马夸人的一部分于中世纪被作为奴隶贩卖到马达加斯加岛,在那里定居下来,其后裔仍称马夸人。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战争(1775—1783年)是北美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革命战争,亦称“北美独立战争”。从1607年到1773年,英国殖民者大批侵入北美,先后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英帝国残暴的殖民统治,不仅遭到北美广大劳动人民的反抗,而且引起新兴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18世纪60年代,英国加紧控制与掠夺北美殖民地的种种殖民措施,更引起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愤怒和反抗。他们到处建立秘密的革命组织,有些地方还成立民警队进行军事训练。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使殖民者和北美人民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774年9月5日,在费城召开了北美各殖民地人民代表参加的(乔治亚缺席)第一次大陆会议,拟就提交英王的请愿书和抵制英货的决议案。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民兵与英军在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两地发生战斗,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同年5月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作出关于组织军队的决议,把汇集在波士顿附近的各地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并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又于次年7月4日通过由杰斐逊等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战争初期,英军处于优势,但由于北美殖民地广大人民(包括黑人)积极参战,于1777年10月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大败英军,扭转了战局。1781年在弗吉尼亚州的约克镇彻底击溃英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英国被迫媾和。1783年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从此,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也叫“美国内战”(1861—1865年),是美国南部种植园主奴隶制与北部资产阶级的雇佣劳动制矛盾所引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争。19世纪20年代后,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的制度及由此而来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对立,逐渐发展为维护和反对奴隶制度问题上的冲突。1861年3月,主张解放黑奴的共和党人林肯就任总统,南部各州遂相继宣布独立,并组成了南部联邦政府,发动了武装叛乱。战争初期,北方失利。1862年5月林肯颁布宅地法,9月发表《解放黑奴宣言》,改组军队,大大鼓舞了黑人、工人、农民群众参加战争的积极性,逐渐形成军事上的有利形势。1865年4月,南部联军统帅李将军投降,战争结束。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个群众性的国际组织。19九世纪60年代,随着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各国先进工人要求在国际范围内建立有组织的联系。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召开的有英、法、德、意、波兰等国工人参加的国际工人会议上,宣告成立国际工人协会。

马克思是协会的创立者和领袖。他为协会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等许多重要文件。第一国际的任务是团结各国工人,为完全解放工人阶级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而斗争。第一国际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最高权力机关为代表大会,大会闭会期间为总委员会(中央执行机关)。第一国际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下,团结了各国的工人阶级,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对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积极支持了1871年的巴黎工人起义。

巴黎公社失败后,由于工人运动的发展,第一国际的组织形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1872年海牙代表大会以后,第一国际实际上已停止活动。因此,1876年7月,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在美国费城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第一国际解散。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848年6月,法国无产阶级爆发了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举行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被资产阶级镇压下去,因而,激起了无产阶级更为坚决的斗争。1870年,法国和普鲁士因争夺领土和欧洲霸权进行了战争,法军大败,普军围困巴黎。巴黎工人为保卫首都、保卫祖国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反动的法国资产阶级组成了所谓“国防政府”,实际上是卖国政府。它害怕工人武装,阴谋解除工人武装。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在巴黎市区北部蒙马特尔高地上,击退了阴谋解除工人武装的反动军队,当即举行起义,占领了政府机关。资产阶级反动政府狼狈逃窜到离巴黎不远的凡尔赛。巴黎全城宣告解放,在市政厅和陆军部的大厦上飘起了革命的红旗。3月26日至28日,由人民普选产生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府——巴黎公社。公社成立后,颁布法令,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政府的军队,取消了旧警察和旧法官,建立了立法、行政统一的新型政权机关公社委员会和治安委员会、司法委员会。在经济上,公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工人利益。

巴黎公社只存在了七十二天就被镇压了,5月28日,最后一批公社战士壮烈牺牲在巴黎东部拉雪兹神甫墓地,这次起义作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是各国社会党的国际联合组织。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上成立。在恩格斯的指导和影响下,第二国际初期基本上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团结了各国工人阶级,进行了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广泛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国际各国内的机会主义迅速滋长,逐渐分化为三派:一是以德国伯恩施坦为首的右派,公开打出了“修正”的旗号,明目张胆地反对马凡尔赛和约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以考茨基为首的“中派”,他们披着“正统马克思主义”外衣,貌似折衷公允,实际上是欺骗性更大的修正主义者;三是以德国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为代表的革命左派。右派和中派占据着第二国际的领导位置,使第二国际蜕化变质。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团结各国左派同修正主义者展开了不调和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纷纷背叛了无产阶级,以“保卫祖国”的口号蛊惑人心,卖身投靠资产阶级政府,为帝国主义战争效劳,堕落为社会沙文主义者,从而注定了他们必然破产的命运。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至1918年,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非正义的战争。这次战争历时四年多,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美、日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各国间的茅盾激化起来,形成了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其皇太子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刺死为借口,进攻塞尔维亚。8月,德国和英、法、俄(协约国)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参战。接着土耳其、保加利亚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日本、意大利和美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以欧洲为主要战场,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1918年8月,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也向德、奥宣战。连续几年的战争使交战各国,特别是德、奥等国的人力、物力枯竭,同盟国渐渐支持不住。1918年9月,土、保、奥先后投降,11月11日德国最后也被迫投降,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结束。1919年6月28日,交战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关于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国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早在1917年2月,俄国爆发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出现了两个政权(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根据这种形势,同年4月,列宁从国外回国后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0月10日,布尔什维克党举行中央全会,通过列宁提出的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起义,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盘踞在冬宫的临时政府开炮猛轰,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所有重要据点。临时政府被推翻,同日,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宣布政权归苏维埃。次日,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

从1917年10月至次年2月,革命扩展到全国各地,被称为“苏维埃政权的凯歌行进”时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新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德、意、曰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世界战争。先后共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规模的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旧世界所固有的矛盾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发展得更加尖锐、更加扩大了。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又互相勾结,逐渐形成英、法、美和德、意、日两大集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力图重新瓜分世界,对弱小国家进行一系列侵略:英、法、美为了维持其世界霸权,并诱使德、意、日进攻苏联,对它们的侵略活动,加以纵容。在大战之前,日本侵略了中国东北(1931年),后又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1937年),意大利侵占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德国侵占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至1939年)。这一系列的侵略活动,激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强烈反抗,用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反对法西斯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另一方面,这也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引起大战的爆发。

二战历史图片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至1941年间,德国迅速侵占西欧和巴尔干半岛,迫使法国投降(1940年6月22日),英军被迫退出西欧大陆。随后,德国加紧侵略东南欧各国,意大利夺取英、法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殖民地。欧洲和非洲被占领国家人民展开了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开始了。这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41年6月至1945年8月)。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太平洋的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并侵略太平洋各岛屿和东南亚广大地区,太平洋战争爆发。

在东方战场上,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战争,肩负着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重担。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1941年6月到1942年秋季,苏联红军采用积极的防御战,粉碎了德军的多次进攻,大量歼灭了它的有生力量,并积蓄力量准备反攻。1942年11月至1943年2月,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歼灭德国侵略军三十多万,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此后,苏军开始反攻,德军节节败退。在这期间,英、美军队在北非获胜,并在意大利登陆。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英、美军队于1944年6月在诺曼底登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进攻德国。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苏军与英美盟军在柏林会师。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苏美英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遭日本政府拒绝。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艺术

中世纪前期的西方音乐就是基督教音乐,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但是由于古希腊的音乐史料存留下来的极少,人们通常又把中世纪作为研究西方音乐的一个重要起点。中世纪欧洲的各种音乐机构如编写、研究机构,以及合唱队、学校等,全部隶属于教会,由神职人员管理。在中世纪的前期,西方音乐呈现出基督教音乐一花独放的局面。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源流,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印象主义。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采用突出色彩和笔触表现力的绘画新技法,利用色光的视觉混合原理,使油画艺术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觉面貌。其后,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美术或以突出形体结构和色彩的表现倾向,或以强化形象的寓意、象征和符号化、装饰性特点,表达了艺术家们鲜明的主观表现性,为现代主义兴起奠定了基础,并预示了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艺术特征。

五线谱

五线谱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记谱法,差不多所有的国家都使用它。

远在10世纪的时候,法国有一个叫古罗(又译为古多)的音乐家。开始用四条横线表示音的高低,又把当时流行的一种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放在四条横线里,来记载乐曲,这便是五线谱的雏形。这在当时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明,震动了整个欧洲音乐界。罗马教皇听说此事,把占罗召至罗马,给了他一笔重赏,并让他把罗马教学所收藏的乐谱一律改为“古罗式谱法”,也叫“四线谱记谱法”。

到了12世纪,有人把表示音的高低的四条横线改成五条横线,但这样的五线谱仍不完善,如像小节线、拍号等符号,还没有出现。直到16世纪,五线谱才逐渐完善,和我们现在使用的差不多。

简谱

数字简谱的雏型见于16世纪的欧洲。

17世纪时,由法国的修道十苏埃蒂加以改进后用于专门从事教徒们的教唱工作。过去没有歌谱,教徒们学唱赞美诗,是由修道士或牧师口头传授的。随着歌曲的难度增大,这种形式已不适应教徒们学唱的需要,因此,苏埃蒂在1665年写了一本书,名叫《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创立了一种数字简谱,即用阿拉伯数字的1、2、3、4、5、6、7来代表音阶中的七个音。随后又由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卢梭等人加工而渐趋完善。

卢梭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学家、文学家,还是位音乐学家。20岁的卢梭在华伦夫人家做音乐教师时,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音乐理论,使他对音乐有了很高的造诣。1741年,卢梭来到巴黎,把他长期钻研而完善的音乐简谱交给法兰西学士院,希望能得到普遍推广。但当时学士院被保守迂腐的学究先生们所控制,完全否定了他的创造。卢梭并不因此灰心,于1742年8月22日,又在法国科学院讲台上宣读了关于音乐记谱法的论文。之后,他结识了《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狄德罗特邀他为刊物撰写音乐方面的稿子,使他能对有关简谱论作透彻阐述。以后,又有数学教师加兰、律师巴里、医生舍威等人加以改进,简谱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1878年到1882年间,美国有一个名叫麦森的音乐教师,受聘到日本讲学,将简谱传剑日本。清代术年,简谱由日本传入我国。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麦森教师所讲学的一种简谱。

提琴独奏曲

各类提琴,都是以运弓按弦为主要演奏条件的弓弦乐器。欧洲中世纪就出现了古提琴,比现代的中提琴人些,是当时具有一定表现力的乐器,多用于歌唱和舞蹈的伴奏。文艺复兴时期,器乐作为独立的演奏形式的倾向渐趋明显,乐器的种类、结构、性能都随之有了变化。到了17世纪,古提琴类逐渐为现代提琴类所代替。由于琴身、弓马、指板等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加了音柱后,在音质、音色和表现性能上均较前大为优越。当时意大利克雷蒙纳城制造了一批工艺精美、音响悦耳的小提琴,极大地促进了小提琴艺术的蓬勃发展。

近四百年来,欧洲的提琴(尤其中小提琴)音乐无论在体裁、形式还是演奏技巧方面,都有巨大的进步。17世纪意大利作曲家韦塔里(1644—1692)所作五乐章的小提琴奏鸣曲,以及他的儿了托玛索·安得列亚·韦塔里写的《B小调恰空舞曲》,对后世影响颇大。托莱里(1658—1709)和科莱里(1653—1713)在奏鸣曲和协奏曲的形成方面有着很大功绩,后者的第十二首《佛里亚变奏曲》较为著名。维瓦尔地(1675—1741)对“快——慢——快”的三乐章协奏曲形式和小提琴协奏曲体裁的形成,也起过重要作用。而塔蒂尼(1692—1770)的《B小调奏鸣曲》(一称“魔鬼的颤音”),则极大地丰富了小提琴的演奏手法。

此后,法国、德国和英国的提琴艺术也蓬勃发展起来。尤其足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和大提琴组曲各六首,对发展提琴的复调技巧作出了重大贡献。亨德尔的小提琴奏鸣曲也是提琴音乐史上的珍宝。

自18世纪后半期起,独奏的提琴音乐,尤其是奏鸣曲、协奏曲有了更大的发展,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独奏小品。莫扎特作有四十余首小提琴奏鸣曲,贝多芬写了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五首大提琴奏鸣曲,以及若干浪漫曲等其他独奏小品。贝多芬的作品较之过去作曲家的音乐,更接近社会,更具有戏剧性的对比,更讲究提琴与钢琴二者之间的均衡、和谐,对于浪漫主义的提琴音乐创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世纪以来,提琴音乐在体裁、音调、结构、技巧等方面都展现出更为多彩的风貌。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采用了双音、拨弦、跳弓、泛音等多种艰深的手法,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性能。舒们特、门德尔松、舒曼、弗兰克、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格里格、柴可夫斯基、圣桑、维尼亚夫斯基等的幻想曲、奏鸣曲、协奏曲以及萨拉萨蒂、克莱斯勒等的独奏小品,都为世界提琴音乐史增添了光辉。

钢琴独奏曲

1710年前后,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1655—1731),在佛罗伦萨制成了音乐史上最早的钢琴。在此之前,自15世纪起,欧洲各国广泛使用的则是古钢琴。古钢琴声虽然有其微妙温馨的风味,但它的“后代”钢琴(pianoforte)不仅打开了新的音响天地,且又在力度对比和表现力等方面超过了它。

意大利古钢琴艺术曾在欧洲产生过很大影响。如威尼斯乐派的韦拉尔特(1490—1562)等人,采用各类舞曲写过不少古钢琴组曲,为许多作曲家所效仿;罗马乐派的弗莱斯科巴尔地(1583—1643),在和声和旅律上力求清新悦耳,并促进了托卡塔等多种体裁的独立发展;多美尼科·斯卡拉蒂(1685—1767)写过五百余首单乐章两段式的奏鸣曲,推进了钢琴曲的主要体裁曲组曲向奏鸣曲的过渡。而法国古钏琴乐派的中心人物库泊兰(1668—1733)的四卷《古钢琴》则以繁缛的装饰音为其罗可可风格的重要特点;另一位作曲家拉摩(1683—1764)不仅发展了这种罗可可风格,而且确立了功能和声的某些重要原则。

德国古典音乐大师巴赫、亨德尔为管风琴、古钢琴写了大量不朽名作。巴赫的两卷《丙均律钢琴曲集》,15首古钢琴二部、三部《创意曲》,古钢琴《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各六套,《托卡塔与赋格》等作品,是钢琴复调音乐的典范;亨德尔的两策拨弦古钢琴组曲、6首赋格曲等作品也是后人研究的文献。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钢琴创作,是钢琴艺术史中的重要里程碑。海顿写有52首古钢琴奏鸣曲;莫扎特写有17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作品;贝多芬则以32首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21首变奏曲以及其他小品,为近代钢琴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那时,钢琴已经以其飒爽英姿登上了乐坛,虽然它的音域尚不及后来那样宽广,贝多芬却在琴键上为人们展示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戏剧性画面,并且在奏鸣曲式的自由处理,节奏、调性、力度的变换,以及织体的布局等方面,将钢琴音乐导向了浪漫主义的新境地。

19世纪的浪漫主义钢琴音乐,更趋于情感的自由奔放,形式的灵活运用,语言的民族特色。钢琴不仅用于独奏,而且作为艺术歌曲的组成部分,积极参与伴奏。古典时期特别发展的奏鸣曲,到了这个时期却日益减少,而代之以多种多样的音乐体裁;即使是练习曲也赋予音乐会节日的特点。舒伯特不仅写了奏鸣曲,还以“即兴曲”、“音乐瞬间”等特性小品发挥他的揉情风格;门德尔松写了由他首创的钢琴“无言歌”49首;舒曼写了大量表现诗情画意的独奏曲;勃拉姆斯以古典的形式、多样的体裁,抒发他的浪漫主义心潮,如钢琴叙事曲、随想曲等,显示出他艺术上的创造性。钢琴诗人肖邦的作品中倾注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他写有八首:波兰舞曲、60首玛祖卡舞曲、4首叙事曲、27首练习曲、12首前奏曲、18首夜曲、16首圆舞曲、两部协奏曲以及其他体裁的作品;李斯特写有13首匈牙利狂想曲、两部协奏曲以及《高级练习曲集》、《帕格尼尼大人练习曲》等大量作品,丰富和革新了钢琴的演奏技术。为19世纪钢琴艺术增添光彩的还有弗兰克、福列、格里格、巴拉基列夫、柴可夫斯基、鲁宾斯坦兄弟等许多音乐家。

19世纪未、20世纪初以来,钢琴音乐出现了流派众多、主义纷繁的局商。如德彪西的印象主义,亨德密特的新古典主义,拉赫玛尼诺夫的晚期浪漫主义,勋伯格的12音乐体系以及“前卫”派的钢琴音乐等等。

室内乐

室内乐(Chamber music),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来引伸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

在14世纪欧洲音乐中,室内乐是和演唱、演奏形式正规、声音宏人的宗教音乐相对而言的,到后来却是和交响音乐、歌剧、舞剧音乐相对而言。大约到18世纪时,室内乐的概念多半和家庭生活中娱乐性的音乐有关。后来,维也纳古典派的大师们逐步完善了室内乐中的各种体裁形式并赋予新的活力。而后的浪漫派音乐家们又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室内乐的形式和内容。在浪漫派以后的室内乐作品中,更加注重了情感的抒发,同时具有某种“标题”的性质,有时则直接加以标题。例如柴可夫斯基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怀念一位艺术大师》就表现了作者对密友、钢琴家鲁宾斯坦的怀念之情。在近现代各种流派的音乐中,室内乐更是作曲家们喜用的形式之一,这大概主要是因为各种探索性、实验性的作曲技术,通过室内乐能够更方便地被演奏和介绍给听众的缘故吧。

室内乐本应包括各种器乐独奏和声乐独唱,但现在,人们一般所说的室内乐常常是指由单件乐器担任独立声部的器乐重奏和声乐曲中的浪漫曲、带伴奏的重唱曲。声乐的重唱曲常见的有:男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女声二重唱、女声三重唱、男声四重唱等。室内乐重奏曲可以是为同一种类乐器写的,如弦乐重奏、木管重奏等;也可以是为不同种类乐器而写的,如有钢琴参加的重奏称为钢琴重奏。室内乐重奏中乐器的组合形式繁多,最常见的有:钢琴三重奏——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各一;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一;钢琴五重奏——钢琴加上弦乐四重奏的乐器等等。

由于室内乐重奏的每一声部都相当独立和个性化,所以它的写作技法通常比较复杂而细致,除了一般的主题发展手法外,多样化的复调音乐手法存重奏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近代室内乐重奏曲的曲式结构多为含有奏鸣曲式乐章的多乐章套曲。和交响乐作品相比较,室内乐重奏显得感情细腻、含蓄,而且更加注意发挥每件乐器的技巧和表情的“潜力”,对各声部的乐器在组合关系上也更加精雕细镂。因此,这就要求作曲家必须有高度的艺术技巧水平,演奏者也必须配合默契,而欣赏者则要比较仔细、用心地“深入”音乐,才能对其中的妙处心领神会。

在所有的室内乐重奏中,弦乐四重奏是最重要和最有代表性的重奏形式。这是由于它具有最多样化的演奏技巧,最丰富的表现力,最擅长于旋律的歌唱性,同时又有宽广的音域、音区和音色的对比。德国古典作曲家海顿是这一体裁的最早的杰出大师。他一生中共写了83部弦乐四重奏和数十部其他形式的重奏曲,以致人们普遍认为他的四重奏创作促进了当时整个欧洲的家庭音乐生活的广泛发展。

协奏曲

协奏曲——concerto,原意为竞赛。16世纪意大利的协奏曲多指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曲,以别于无伴奏合唱。17世纪后半叶起,指由几件或一件独奏乐器,与一小型弦乐队互相竞奏的器乐套曲。用几件乐器者肖邦称“大协奏曲”。意大利作曲家托莱里和科莱里是大协奏曲的创始者。亨德尔和巴赫都作有大协奏曲。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大协奏曲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一件乐器(有时还带有伴奏)与乐队竞奏的古协奏曲,叫做“独奏协奏曲”,如维瓦尔迪的协奏曲。

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莫扎特以大量的创作——二十多首钢琴协奏曲,6首小提琴协奏曲,以及长笛、单簧管、小号、圆号等为独奏乐器的协奏曲——确立了至今还被袭用着的协奏曲形式。这种协奏曲由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乐曲通常包括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多为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第一乐章的后部有一个华彩段(第二、三乐章有时也插入较短的华彩段)。起初,华彩段由演奏家根据乐曲的基本主题作即兴发挥,到19世纪后则由作曲家写成固定的曲谱。现代音乐家演奏古典协奏曲时所用的华彩段曲谱,是由后来的作曲家写成的。贝多芬为协奏曲形式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并使独奏部分与乐队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交响性的发腱,使协奏曲的思想性、艺术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五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对协奏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杰作。

浪漫乐派以及后来各国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作品中,独奏乐器更富于鲜明的表现力、感人的歌唱性和高难度的技巧性,整个乐曲往往也具有更强的动力感和交响性。肖邦的钢琴协奏曲,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帕格尼尼等人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的珍品。李斯特把多乐章套曲的艺术构思集中凝聚起来,创造了单乐章的协奏曲形式,他的两部单乐章的钢琴协奏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著。20世纪以后,如苏联的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则以人声与乐队结合而成。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流派的某些协奏曲,则更显出“浓缩”、简短的特点,“新维也纳乐派”威伯恩以无调性的十二音序列形式写成的协奏曲,现今仍居同类型作品的“鳌头”地位。

交响曲

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体裁特点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结构宏大,意蕴深广,擅于概括社会生活和人类思想的丰富内容,有着巨大的戏剧性的感人魅力。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的。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有三大部分:一是呈示部,通常以主部与副部主题的对比为主要特点,成为音乐发展的基础,两个主题不在一个调性上,它们之间常以连接部进行过渡;二是展开部,通过转调、模进、分裂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呈示部各主题中具有特征的因素,其间有时出现比较稳定的插部;三是再现部,基本上是呈示部的复现,但副部主题仍回到主调。呈示部前面可加引子,再现部后面往往殿以尾声。第二乐章——慢板或稍慢,以抒情性见长,可用节略奏鸣曲式(往往省去展开部)、三段式、复三段式或回旋曲式。通常是第一乐章的下属调或关系大调。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在主调上,用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的形式(复三段),常具有鲜明的舞蹈性。第四乐章——终曲,快板或急板,在主调上,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变奏曲式,常表现斗争的胜利和节日狂欢形象等。

交响曲(sinfonia或symphony)的名称源出希腊语,原意即“一齐响”。在中世纪,此词亦曾指两个音的和谐结合,至16~18世纪前半叶,则泛指一切多声部的声乐曲和器乐曲。规范化了的交响曲体裁,则是由17世纪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成。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1660—1725)为这种序曲确立的“快板—慢板—快板”的三段形式,促进了交响曲乐章基本格局的形成。其子多美尼科·斯卡拉蒂(1685—1757)则在二段式的古钢琴交响曲的创作上,为交响曲第一乐章奏鸣曲快板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经验。18世纪中、后期,交响曲逐渐脱离歌剧而成为独树一帜的器乐体裁。意大利的萨尔玛蒂尼(1701—1775)为弦乐组与两支圆号写过不少三乐章交响曲,第一乐章为快板,第二乐章为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尤其是第一乐章两个对比主题的写作,对后来交响曲中奏鸣曲式的主题布局产生了一定影响。此时,德国曼海姆乐派先后以约·施塔密茨(1717—1757)、其子卡尔·施塔密茨(1745—1801)、坎拿比希(1731—1791)以及一些捷克音乐家为代表,致力于交响乐写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风格的创新,显露了交响曲的主调音乐风格,发挥乐队效果,提高音乐的戏剧性表现力,并在带有小步舞曲的三个乐章的基础上,加上快速的终曲乐章,从而初步形成了交响曲四个乐章套曲的雏形,使欧洲器乐创作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前驱。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在交响曲发展史上作出过伟大贡献。海顿确立了交响曲的规范形式,采用了双管编制的乐队组合方式,展示了多样化的主题发展手法,使小步舞曲乐章洋溢着民间的生活气息。莫扎特的音乐清丽流畅,结构工致,以带复调因素的主调和声风格和旋律化的展开手法,并吸取德奥歌剧创作经验和民间音乐素材,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贝多芬在作品中植入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先进思想和战斗热情。他运用广阔发展的动机、对比主题和富于动力的和声,给结尾部以充分抒发的余地,扩大展开部的容量,使奏鸣曲式成为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以诙谐曲代替小步舞曲乐章,末乐章往往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将短笛编入乐队,增加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甚至在第九交响曲中加入人声……开了浪漫主义交响音乐的先河。

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人继承古典乐派的传统,在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交响曲。柏辽兹和李斯特致力于标题交响曲的创作,形式更为自由,音乐更富于色彩。柏辽兹首创“固定乐思”贯穿的写法,后被瓦格纳发挥为贯穿乐剧的“主导动机”,而布鲁克纳又受了瓦格纳创作的极大影响。李斯特首创标题“交响诗”,实际上是交响曲的浓缩,后来理查·施特劳斯的创作,深受他的影响。19世纪7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交响乐创作得到巨大发展。鲍罗丁、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继承格林卡的传统,努力从民间音乐中吸取养料,同时借鉴西欧传统创作经验,写了大量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交响音乐作品。此后,在俄国和革命后的苏联,交响乐创作曾经十分活跃,作曲家有格拉祖诺夫、斯克罩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米亚斯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

19世纪中、后期,交响曲的重要作曲家还有理查·施特劳斯、马勒、丹第、圣桑、弗兰克等人。捷克的德沃夏克、斯美塔那,芬兰的西贝柳斯等民族乐派的交响曲创作显示了可贵的民族特色。

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各种现代主义音乐流派,主要有斯特拉文斯基、亨德密特的新古典主义,以及勋伯格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的十二音体系等,给欧美交响乐创作造成纷繁复杂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法国的“六人团”、英国的勃里顿和沃恩·威廉斯、美国的艾甫斯等人的创作较有影响。

管弦乐曲

管弦乐曲,系指除协奏曲、交响曲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有时因创作意图和演出条件的不同,可对乐队编制作适当调整,或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我国的管弦乐队为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而加入一些民族乐器,亦属常见。

欧洲的器乐长期附从于声乐,至16世纪才逐渐独立。随着乐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歌剧的兴起,使17世纪的器乐创作有了显著进步,产生了舞曲合成的古典组曲,以及曲式自由的序曲,而赋格曲、幻想曲、随想曲、变奏曲、前奏曲等体裁也渐被普通使用。18世纪,小提琴音乐迅速发展,歌剧序曲体裁的变革,曼海姆乐派等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段,均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顿确立了管弦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莫扎特则进一步加以肯定,并发挥了木管乐器独特的表现力;贝多芬以交响性、戏剧性手法写作管弦乐序曲,给了奏鸣曲式以广阔的表现天地。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管弦乐创作尤为繁荣,扩大了题材范围,加强了与文学的结合,兴起了由柏辽兹倡导的标题音乐创作;罗西尼、威尔第、比才等作曲家,尤其是瓦格纳,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的表现力,充实了乐队编制,丰富了配器手法,突出了音乐色彩,发展了和声语言;在体裁上也更为多样,出现了李斯特的标题交响诗,比才、格里格的乐队组曲,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以及诸如狂想曲、音乐会序曲等大量管弦乐作品。即使像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音乐家的管弦乐作品,在和声、对位、配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少作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各国民族乐派也大显身手,德沃夏克、斯美塔那、西贝柳斯、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创作技巧亦属先进之列。

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西方管弦乐创作中产生了各种主义和流派。影响较大的是德彪西的印象主义、亨德密特和斯特拉文斯基一度热衷的新古典主义、拉赫玛尼诺夫的晚期浪漫主义、以勋伯格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的表现主义和十二音体系。同时,美国爵士音乐也借助管弦乐的外壳风行于世,并渗透到格什文、格罗菲等人的创作之中。许多管弦乐作品,形式更为自由,调性更多变化,节奏更为复杂,有些则有力度猛烈、结构浓缩以及讲究线条对位等倾向。

歌剧

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当时,意大利的卡契尼等人力图恢复古希腊悲剧,注重文字与音乐的结合,强调音乐的表情作用,改用主调风格音乐,于1594年完成第一部作品《达芙妮》,但原稿失传,于是人们便把他们为庆祝亨利四世婚仪而写的《优丽狄茜》认为是举世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剧。

17世纪上半叶,由于欧洲第一所公开歌剧院在意大利威尼斯揭幕,以及蒙特威尔第在歌剧创作上的发展和创新,使传统的歌剧大大跨进了一步。17世纪末,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该乐派在剧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场面,而高度发展了被后世称为“美声”的独唱艺术。当这种“唯唱工为重”的作风走向极端时,歌剧原有的戏剧性表现力和思想内涵几乎丧失殆尽。于是到18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纪,格鲁克针对当时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浮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他的主张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对后世歌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9世纪西洋歌剧的发展是多线条的。初期的代表人物是罗西尼。除喜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外,他的《威廉·退尔》对法国大歌剧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后继者有唐尼蒂等(《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和贝里尼(《诺尔玛》、《梦游女》)等。在德国,韦伯的《自由射手》是西洋的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瓦格纳则对歌剧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在主导动机的运用及和声、配器效果的新颖、丰富等方面,揭开了新的一页。《罗恩格林》、《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等是他的代表作。19世纪后半期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是威尔第。在他的早期歌剧中,响彻了反抗异族压迫的呼声。中期的《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等,不但人物性格鲜明,音乐悦耳动听,内容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后期的《阿伊达》、《奥赛罗》等,则技法更成熟,音乐更富于戏剧性。同一时期的比才所创作的喜歌剧《卡门》,是法国歌剧库藏中的一颗明珠。19、20世纪之交的歌剧作曲家还有:法国的古诺(《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德丽勃(《拉克美》);捷克的斯美塔那(《被出卖的新娘》)、德沃夏克(《水仙女》);波兰的莫纽什克(《哈尔卡》);意大利的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马斯卡尼(《乡村骑士》)、列昂卡瓦洛(《丑角》)等。还有俄罗斯的格林卡(《伊凡·苏萨宁》)、鲍罗丁(《伊戈尔王》)、穆索尔斯基(《鲍里斯·戈杜诺夫》)、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雪娘》、《金鸡》)、柴可夫斯基(《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皂后》)等斯拉夫歌剧的代表人物。

在19世纪内,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a,意为:小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用说白。奥国作曲家索贝、原藉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

20世纪的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玫瑰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沃采克》);40年代以来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晏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勃里顿的《彼得·格里姆斯》、《比利·巴德》等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名作。

舞剧

舞剧通称“芭蕾”(Ballet),源出意文Balare,即跳舞的意思。它是以跳舞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戏剧、音乐、美术等要素来揭示主题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种类。

古希腊戏剧中诗、歌、舞是融为一体的,歌队合唱时往往随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13、14世纪意火利的Ballate,实际上是一种民间歌舞。至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舞剧的雏形——宫廷芭蕾,演员和观众仅限于贵族。1489年,意大利人贝尔贡泽奥·博塔取希腊神话题材编排的《奥尔菲》,可算是第一部真正的宫廷芭蕾。后来,这种供宴会娱乐用的芭蕾传人法国宫廷,盛行了近百年。1581年,博若瓦叶以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女妖西尔科的传说,为法国凯瑟琳皇后编了第一部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路易十四时代,开始了宫廷芭蕾向剧场芭蕾的过渡,平民也渐能观赏到舞剧演出。路易十四酷爱舞蹈,于1661年创办了皇家舞蹈学院,平民或贵族子女有教无类,并突破了历来女角男扮的陈规。他聘用的莫里哀,在话剧中通过戏剧场面与幕间舞蹈场面的结合展示剧情,创造了“芭蕾喜剧”的独特样式;宫廷作曲家吕利在歌剧中加入芭蕾场面,被称为“芭蕾歌剧”。他写有十余部舞剧音乐,其中运用了民间舞曲体裁,1681年作曲的《爱神的胜利》一剧让第一批职业女舞蹈演员参加了演出。其后,拉莫创作了《殷勤的印度人》等芭蕾歌剧,配器、和声等方面有了进步。1760年,“芭蕾人师”让乔治·诺维尔提出了“情节舞剧”,即“用舞蹈形式表演舞剧”的著名主张,废除了沿袭己久的俗套化的习惯动作,取消了表演时戴的假面具。多贝瓦尔、维加诺等人继承发展了他的理论。前者所作《无益的谨慎》是至今仍在上演的古老芭蕾之一,后者编导的《普罗米修斯人创造物》由贝多芬作曲。1832年,菲力浦·塔里奥尼创作的舞剧《仙女》标志着浪漫芭蕾的诞生,他的女儿玛丽亚在该剧中首次运用了脚尖技巧。1841年亚当作曲的《吉赛尔》、1870年德里勃作曲的《葛蓓莉娅》成为法国浪漫派芭蕾的代表作。与此同时,意大利的芭蕾艺术也有所发展,著名编导卡诺·布拉西斯的《舞蹈艺术理论与实践初释》一书规定了芭蕾技术的重要内容,成为意大利芭蕾学派的代表性理论。19世纪欧洲还出现了著名的丹麦学派和俄罗斯学派。与布农维尔齐名的法国舞蹈家玛利乌斯·彼季帕及其助手伊凡诺夫,曾与柴可夫斯基密切合作编排了《天鹅湖》、《睡美人》等名作;明库斯作曲的《唐·吉诃德》、格拉祖诺夫作曲的《雷蒙达》亦由彼季帕编导,对俄罗斯学派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芭蕾歌剧剧照音乐作为舞蹈的灵魂,其作用并非是一般地配合舞蹈动作。曾有人指出: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到”的音乐。两者的关系正是如此。德里勃之前的芭蕾音乐,大多由舞蹈者随意选用现成的音乐作品,只要情绪基本吻合并适于技巧表现即可;即使是专为指定剧目作曲,也只是起着舞态的伴和作用,并无特定的戏剧构思。19世纪中期之前的某些芭蕾舞剧,后来演出时采用的往往是经过后人加工、改编的音乐。德里勃的《葛蓓莉娅》有着较完整的艺术构思,采用主题连贯性的分曲结构,精巧的配器,为戏剧内容服务。柴可夫斯基的重要作品都在与编导者共同研究后,按戏剧性结构的要求而动笔创作的,其音乐在色彩性、抒情性、交响性等方面为舞剧音乐创作开了一个新的天地。19世纪以来的许多芭蕾音乐由于深受欢迎,而将精彩的片断从舞剧中独立出来,编为组曲或其他类型的管弦乐小品,供音乐会演奏用。

20世纪初,俄国芭蕾的先驱者谢尔盖·佳吉列夫自1909年后的20年间,曾率芭蕾舞团在各国频繁活动,先后拥有福金、尼京斯基、马辛和巴兰钦等富于革新精神的舞剧编导,并与斯特拉文斯基、法雅、拉威尔、普朗、米尧、普罗科菲耶夫等新派作曲家以及毕加索、米罗、鲁奥等新派美术家广泛合作,创作演出了不同于浪漫派芭蕾的《仙女们》、《玫瑰精》、《火鸟》、《彼得卢什卡》、《达弗尼斯与克洛娅》、《牧神午话》、《春之祭》、《三角帽》、《婚礼》等一批新舞剧,发起了一场反对僵化程式的进击,在欧美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不少舞剧系根据已有的音乐作品编创。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尤其引人注目。

20世纪的舞剧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是苏联式的舞剧,循着俄国芭蕾的传统继续发展。有关的著名作曲家有普罗科菲耶夫、阿萨菲耶夫、格里埃尔、哈恰图良、卡拉耶夫等人。二是“现代芭蕾”,主张创新,不拘旧格,先驱人物是福金。同时,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以及圣·丹尼丝,寻求一种能自由表现个人真情实意和体验的新方式,创立了“现代舞”,后来与“现代芭蕾”互相吸收,并派生出各种流派。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音乐也直接渗透到现代舞剧的形式之中,启发了舞蹈家们的创作灵感,如无调性的十二音音乐、点描音乐、各种电子音乐等,有的现代舞节目则从头至尾以纯粹的打击乐器伴奏。

奏鸣曲

在音乐会上,我们常会见到节目单上有一种叫做奏鸣曲或叫做“朔拿大”的乐曲,它是一种什么样的乐曲呢?

西洋乐曲的取名和中国器乐曲不同。中国器乐曲的取名很不统一,处于自然形态,随兴之所至,巧取其名。而西洋乐器构造的改良、品种的日益丰富和作曲技法的进步,使音乐结构、形式大体上已经趋于规范和定型。音乐的形式、体裁都具有公认的固定名称。像奏鸣曲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奏鸣曲是一种包含有几个乐章的器乐套曲。西洋的大型器乐曲一般都有几个乐章,像奏鸣曲、交响乐、协奏曲和组曲。奏鸣曲是指由一种器乐独奏,例如由钢琴独奏;或由另一种器乐独奏,由钢琴伴奏的器乐套曲。大凡是这种形式的器乐曲,都通称奏鸣曲。早期的奏鸣曲不很定型,到了18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成熟。这时的奏鸣曲通常包含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的结构是奏鸣曲式,一般是快板。奏鸣曲式不同于奏鸣曲,它是奏鸣曲这种套曲中第一乐章所使用的曲式结构。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和第一乐章成对比。第三乐章一般以轻快的谐谑曲或舞曲组成。第四乐章是快速的终曲,常用回旋曲式。

需要特别介绍一下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这是一种章法严谨的曲式结构,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可以看出,这是在三部曲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呈示部包含两个对比性的主题,成为整部奏鸣曲音乐发展的基础。两个主题不在一个调性上,一般是相距一个上属或下属调,以加强对比。它们之间常以连接部进行过渡。展开部通过转调、变形、分裂等多种手段,发挥呈示部中各个主题的特征因素,在感情上加以充分舒展。其间有时也出现稳定的插部。再现部基本上是呈示部的复现,但第二主题这时一般回到主调上,这种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前面可加引子,再现部后面可垫以尾声。由于奏鸣曲式对音乐的乐思和感情的抒发提供了首尾呼应和变化发展的很大的可能性,所以它是整个奏鸣曲的主体基础。

奏鸣曲这种体裁,是欧洲音乐思维逻辑化的成熟的产物,特别是奏鸣曲式的结构,体现了对比、呼应、统一变化的原则,对人们思想感情的体现比较默契,符合人的心理结构,因此,至今仍是各种大型套曲如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的基础。

音乐结构不能刻板,四乐章的结构易流于冗长的呆滞,不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过于严谨的曲式也不一定适应不同创作流派的音乐思维。从浪漫派开始,许多作曲家对此已有很大的突破。不少奏鸣曲的乐章次序可以颠倒,像肖邦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把第二乐章写成为谐谑曲,第三乐章变成慢板,等等。奏鸣曲式也有变化,像李斯特的钢琴奏鸣曲只有一个乐章,却包含了多乐章套曲的因素。

序曲

西洋音乐中的序曲,是管弦乐曲中的一种体裁,它本是在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和话剧开场前演奏的一种开场曲。

它的音乐结构基本上是奏鸣曲式,但有时出现三个或更多的主题。像格鲁克的歌剧《巴里斯和海雷娜》,有三个不同的主题。

序曲的特点是标题性和戏剧性,它介绍了全剧的中心思想、气氛、矛盾冲突和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内心世界,有具体内容的提示性表现。贝多芬所作的几首话剧序曲,如给歌德的悲剧《哀格蒙特》所写的序曲和九段配乐,以简洁的手法表现了全剧的中心思想和基本的音乐形象,反映了争取自由的艰苦及人民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贝多芬在1809年8月21日写的一封给朋友的信中说:“出于对诗人的热爱,我写了配乐《哀格蒙特》。”

19世纪初叶以后,序曲逐渐离开开场音乐和器乐开始曲的地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专为音乐会而作的管弦乐曲体裁,成为独立存在的音乐曲,它们仍然有标题性。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序曲就是有名的例子。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要算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创作的《一八一二年序曲》了。1812年为俄国大败拿破仑军队,取得俄法战争决定性胜利的一年。乐曲即以这一历史性爱国主义事件为题材写成。这是柴可夫斯基应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之约,为全俄工艺博览会开幕典礼而作。1882年适值俄法战争70周年,这首序曲在博览会的第六次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轰动。当时的《俄罗斯新闻》报道说:“这次音乐会大概会长久地留在所有听众的记忆里。柴可夫斯基频频谢幕。我们由衷地庆幸,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不是伟大天才只有逝世后才能被社会承认的时代。”

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采用了两个代表俄罗斯和法国的主题,他用《上帝,拯救你的众民》的庄重崇高的旋律代表俄罗斯;在呈示部后面的战斗气氛中,出现了《马赛曲》旋律的片断,代表拿破仑的军队。最后,俄罗斯风格的音乐压倒了渐渐变弱的《马赛曲》主题,最后在圣钟的不断敲击下出现了帝俄国歌,辉煌地结束。乐曲有明显的标题性和形象性。十月革命后作曲家格拉祖诺夫把这首序曲的末段《上帝保佑沙皇》改用了格林卡歌剧《伊凡·苏萨宁》的《光荣颂》,进一步突出了俄罗斯人民的力量。

序曲这一体裁之所以为作曲家钟爱,其原因就在于它比较短,只有一个乐章;标题性和戏剧性却较强。这些因素使这一音乐体裁获得了特殊的生命力。

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意大利文原意是美好的歌声,是17世纪以来意大利歌唱家对声乐的技巧的统称。原是意大利流行的一种歌唱方法,它是西洋唱法的一个流派。起源于意大利,早在5世纪时期,罗马教皇在罗马城就已设立了歌唱学校,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基础就确定于此时。17世纪和18世纪,这种唱法就在意大利盛行,经过长时期许多歌唱家的演唱和教学训练,这个学派不断地发展完善,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和丰富的声乐演唱和教学体系经验。到了19世纪,这种唱法达到完美的程度,欧美各国一致认为它是歌唱技巧的最高理想。它流传至今,仍然被声乐教师和演唱家们推崇为最好的歌唱和歌唱训练方法的一种。

美声唱法科学地阐述了在人的生理条件上,怎样才能发出美好的歌声的方法和理论。它认为人的歌唱训练,首先应通过听觉的训练才能树立起人正确的发声技巧。它所要求达到的发声技巧有如下几点:

①掌握好歌唱的呼吸方法,因为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能有优美、圆润、持久的歌声;

②掌握好调节歌声的共鸣,从人体喉室里的声带发出来的声音是很轻微的,只有当它在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得到共振,才能使声音扩大、美化和发出洪亮、圆润、优美的歌声(在人体各个共鸣腔体得到的共振,在声乐中称之为“共鸣”);

③在美声唱法训练中,运用人声所具有的上中下三个不同声区的理论,使人声各个声区的声音上下统一、连贯,并使音域能得到应有的扩展;

④美声唱法要求掌握好清晰的吐字和生动的音乐表情。

美声唱法产生了很多世界上著名的歌唱家如卡卢索、吉利、加莉库奇、斯蒂方诺、多明戈、卡雷拉斯、帕瓦罗蒂等等。

爵士乐与摇滚乐

爵士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兴起的,很快就传播到全世界。爵士乐的旋律多取自黑人音乐布鲁兹,音调哀怨,时而深沉,时而激昂;结构很简单,在演奏上可任意反复,允许最大限度的即兴表演。乐器编制多用小号、长号、黑管、萨克斯、两把小提琴、班卓琴、钢琴和特色打击乐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几支爵士乐队到欧洲演出,因其风格迥异、音乐新奇而大受欧洲人欢迎,以致欧洲的很多旅馆都备有一个美国式的新型乐队,用以娱乐和伴舞。

摇滚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音乐,它以黑人中流行的节奏与布鲁兹的曲式加上强烈的节奏综合而成,它也融合了黑人的宗教音乐、西部乡村音乐等多种成分。

最初的摇滚乐使用了传统布鲁兹的典型曲式,即每首歌曲通常是三句,每句四小节,伴奏和强弱的固定排列形式是:主和弦、次属和弦、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歌曲是多段歌词使用同一曲调的相应次数的反复。伴奏乐器是一架钢琴或吉他,外加低音提琴、鼓,也有萨克斯、小号等爵士乐队常用的乐器,演唱风格多用喉音和刺耳的沙声,演唱者可以自由抢板或让板,伴奏的节奏固定不变,因而给人一种自由多变的感觉。

摇滚乐正式命名是1951年,美国克里夫兰电台的一名叫艾伦·弗里德的播音员,在介绍这种节目时,给这种音乐命名为“摇滚乐”,以使人们感到新奇,而新一代的消费者们也乐于接受它,并迅速地弥漫全世界。英、美、德、法等国多次因为摇滚乐演唱会观众的过分躁动而出现伤人或死人的事件。

这两种音乐都发源于美国,摇滚音乐于20世纪80年代传到中国,在中国显然带有中国文化、语言特色和韵味。

音乐节

11世纪左右,随着商业城市的扩展,欧洲出现了新的社会力量,新的文化中心开始形成,出现了各种行业的行会组织,其中也有音乐戏剧表演的行会。各地的民间艺术在这些行会中得以交流。

这种行会的音乐艺术交流,逐渐形成定期的音乐竞赛。13世纪左右,法国的游吟歌手每年都定期进行音乐竞赛,这股遗风传下来便形成现今所说的音乐节。

据记载,英国最早举办音乐节。1655年,克勒基音乐节举行;1768年,伯明翰音乐节举行,1912年起以后每三年举行一次;诺威契音乐节1770年举行,1824年起每三年举行一次;亨德乐音乐节(1857年),1926年起每三年举行一次;黎兹音乐节(1858年),1874年起每三年举行一次;艾登堡音乐节(1947年);等等。

在美国,有五月音乐节(1871年):弥赛亚音乐节(1882年);伯利恒巴赫音乐节(1900年),音乐节上每次必唱巴赫的b小调弥撒;贝克希尔室内乐音乐节(1918年);威彻斯特音乐节(1925年);罗彻斯特音乐节(1931年),专演美国音乐;贝克希尔交响乐音乐节(1932年);西敏斯音乐节(1936年),专演美国音乐等。

在德奥两国,有著名的拜鲁特音乐节,1876年始创,因为演出的节目全部是瓦格纳的歌剧,所以人们又称其为瓦格纳音乐节。

瓦格纳是位极有个性和才华的作曲家,但他在个人生活上则挥霍无度,他曾说过:“我要华丽、豪贵,我要这个世界所应给我的一切,我不能像巴赫那样甘心处于可怜的风琴师地位。”结果,他的一生中数度债台高筑,债务几乎达到他毕生无法还清的境地。幸运的是当时新登基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给予他厚爱,替他偿还了所有的债务,给他以安定的生活环境从事创作。拜鲁特音乐节以专演他的音乐剧的富丽堂皇的剧院为中心。这个剧院也是经路德维希二世的支持而建立的。

奥地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是国际上十分著名的。1920年,由诗人雨果、著名指挥沙尔克、著名作曲家施特劳斯等人促成而建立。1939年一度中断,1942年恢复。至今,这个音乐节仍是举世注目的乐坛盛事。

国际现代音乐协会音乐节,由维也纳青年作曲家发起,1923年在萨尔茨堡始创,旨在培养新音乐的演奏与创作者。每年在各国轮流举行。

维也纳古典乐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形成于17至18世纪。那是欧洲封建主义制度逐渐崩溃、资本主义日益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当时的市民阶层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受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影响,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朝气蓬勃,乐观向上,敢于冲破历史藩篱,推动了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当时的音乐家们也开始受到这种进步思想的影响。尽管在生活上仍然不得不受雇于封建领主,但在音乐创作上却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面貌,充满乐观的情绪和向上的奋发精神。这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特色。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其他特色还有:

——逻辑紧密,结构严谨,崇尚理性,气势宏伟。

——在继承复调音乐的同时,过渡到主调韵,确立了主调音乐的地位。

——创造性地奠定了一系列的音乐体裁和形式,诸如:奏鸣曲式与奏鸣曲,交响乐、室内乐的器乐重奏,协奏曲等等。

——发展了乐器、乐队和器乐演奏的技巧和规模。

——留下了一大批经典性的音乐作品。

所有这些,都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确立了西洋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地位,其影响至今不衰。所有学习音乐的人,都以维也纳古典乐派为学习的楷模和基础。他们的经典性作品,成为音乐学习者的必修课,成为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维也纳古典乐派始于海顿,经过莫扎特,到贝多芬发展到了顶峰。

浪漫主义音乐

19世纪的欧洲,自1815年开始了封建复辟。欧洲文化艺术界对封建统治下黑暗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同时又对法国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极为失望,因而看不到社会的前途,走向消极。表现在音乐上,新一代的作曲家们失去了对社会改革的热情,普遍表现出对社会重大题材及对理性的淡漠,他们转向表现个人的感情或是远离现实的幻想,强调个人主观的体验,热衷于反映爱情生活以倾注个人强烈的情感,发泄孤独者的苦闷,作品在描绘自然和现实时带有主观色彩的印记。这就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思想特征。有些音乐文论曾把整个19世纪概括为“浪漫主义的世纪”,这个论断至少在19世纪的前半叶是准确的,因为自那时以后,民族的觉醒也曾唤起了民族主义音乐创作的激情,浪漫主义出现了许多分支。

浪漫主义作曲家对音乐也有许多建树。由于个人的感情抒发放在主要地位,而大量的短小音乐体裁应运而生,出现了各种单乐章的器乐曲,诸如即兴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前奏曲、幻想曲、谐谑曲、无词歌、船歌,各种特性舞曲、器乐小品以及大量的艺术抒情歌曲。在大型作品中,标题性多乐章的作品和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乐诗成为重要的体裁。作曲家们十分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乐曲的节奏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和声表现手法也扩展了,转调更加频繁,不协和弦与半音的使用常常造成特殊的效果,色彩更加丰富。这是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特色。

这一时期,优秀的音乐家星罗棋布,人才辈出。舒伯特有艺术歌曲之王的美称;舒曼则被尊为浪漫派的钢琴诗人;门德尔松、威伯的作品脍炙人口;肖邦的钢琴艺术和他的作品独树一帜,渗透着波兰乡土气息的爱国主义的激情;李斯特钢琴艺术的辉煌技巧和作品使人倾倒;瓦格纳的音乐剧,结构庞大,场面壮观,主观感情的浓烈和交响乐队的丰富表现力,震撼了欧洲的舞台。

浪漫主义的音乐本身并不消极,时代赋予它以一个新辟的艺术园地,使音乐的形式、体裁、风格、技巧都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发展。

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主要是指始于19世纪30年代,在东欧和北欧一带兴起的音乐流派。它与浪漫主义乐派的兴起相距不过20年左右,两者长时间并行发展。它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共同推进了整个欧洲音乐文化的繁荣。有些浪漫派音乐大师,像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既是浪漫主义作曲家,也可以说是民族乐派的创始者。

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由于长期受外国统治,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受到压制和摧残,民族意识强烈,长时期地争取民族独立和复兴民族文化。民族主义音乐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在民族乐派队伍中,世界知名的代表性音乐家在波兰有肖邦和莫纽什卡,在匈牙利有李斯特和艾凯尔,在捷克有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在挪威有格里格,在芬兰有西贝利乌斯,在俄罗斯有格林卡,“强力集团”成员巴拉基列夫、鲍罗丁、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等。他们用富有民族性和艺术个性的优秀音乐树起了民族乐派的旗帜。

民族乐派的这些代表性作曲家在艺术上除了继承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优秀成果外,特别强调采用民族题材,反映民族历史斗争和现实生活,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传统。在音乐语言上注意汲取民间音乐遗产,努力探索民族音调、节奏等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特别是在感情上渗透着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充分表达作曲家对民族、对故乡的热爱。

肖邦的钢琴曲大量采用波兰特性舞曲的体裁,如玛祖卡、波罗奈滋舞曲等。他的前期创作更富于浪漫主义气质,表现幸福、爱情,希望和幻想,随着流亡生活的痛苦磨练,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带上民族危难的感情内涵:痛苦、孤寂、愤怒和反抗。舒曼曾称誉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他的《革命练习曲》充满了战斗精神和爱国热情。德沃夏克的《新世纪交响乐》,也是怀念祖国之作。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二首《伏尔塔瓦河》,对这条象征着民族生命之源的河流的描绘充满深情。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的格林卡,他的第一部歌剧《伊凡·苏萨宁》,是爱国主义的杰作,可是却被贵族们讥讽为“马车夫的音乐”;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首演时,沙皇及其随从中途退席。他不得不避居国外。他有一句名言:“让我每时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欢乐。”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王》和有“怪杰”之称的穆杰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也是爱国主义的好作品。穆索尔斯基的歌曲《跳蚤之歌》有强烈的讽刺统治阶层的意味,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挪威作曲家格里格曾专门为挪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精心地配写了20多段音乐,上演时大获成功,后来他选了其中的8段编成了两部管弦乐组曲,他说过:“无论祖国的前途如何,要把我和挪威分开,那就等于割掉我的手臂和双腿。”他的有名的抒情歌曲《索尔维格之歌》出自《培尔·金特》第二组曲,塑造了三位挪威少女纯洁天真、忠于爱情的动人形象,象征着挪威人民的善良品德。

音乐上的民族主义是一种真诚的爱国主义。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冲破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狭隘天地,从个人的苦闷与孤独中把目光转向社会、关心民族的命运,努力反映重大的社会题材,从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塑造了许多光辉的音乐形象,给人以鼓舞。

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这个词,首先是作为一种绘画主张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表达直接感受于事物的印象。1870年,法国画家莫奈、诗人魏兰等人基于对旧画风的摆脱和对新的技艺的追寻,提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1.要真实地再现;2.注重色彩及光线的描绘;3.尽力抓住事物瞬间的神韵,依照其原本的征候,不为任何形式所束缚地表现出来。这种艺术主张,很快为音乐界人士所接受。

德彪西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尽管依然统治欧洲乐坛,但己不能满足人们对新的乐风的渴求,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勇开先河,1892年以新颖别致的《牧神午后》,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地位。这部根据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诗歌写成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神奇的音响效果,渲染出朦胧的田野气氛,描写了一个牧神在炎热的太阳下昏昏欲睡时产生的幻觉。德彪西在他的歌剧《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以及许多钢琴曲(如《意象集》、《前奏曲》)和管弦乐曲(如《夜曲》、《大海》)中都实践着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乐曲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继续德彪西的路向,又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他的作品风格具有古典乐派的某些特征,但又有他自己性格上的热情和忧悒的特点。

德彪西立起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印象主义流派,以后没有人能像他那样,被人称为印象主义作曲家,而只能是某些作品和某一作品的某些部分具有印象主义特点。如法国的杜卡、英国的戴流士、意大利的列斯碧基,在这些人的作品中,都有明显的印象派印迹,但他们却很难被称为纯粹的印象主义作曲家。

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是: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旋律偏向零散,在配器上力图精致纤细,强调音乐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的光色之中表现事物的气氛和情调,而且大量采用全音阶、教会调式及平行和弦,造成调性的扑朔迷离的效果。

新古典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音乐,是针对后期浪漫主义在音乐上的标题性、主观性而产生的一种创作思潮。它主张音乐创作不必去反映紊乱的社会和政治,应该回到“古典”中去,回到“离巴黎更远的时代”去。这种思潮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盛行一时。

新古典主义的一般倾向,是客观的、超俗的、节制的;其特点是重视对位法的纹理,减轻管弦乐的繁复,鄙弃标题音乐,恢复固有形式。

新古典主义作曲家,首推意大利的布索尼。他认为音乐应当保持严格的客观精神和中立态度。而古典的对位手法以及帕蒂塔、大协奏曲、托卡塔、帕萨卡里亚、里切尔卡列等古典形式是实践这种理论的最好途径。他对巴赫和莫扎特的“德意志精神”之狂热,以及对浪漫主义的憎恶,都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但他的作品过分地偏重理性,所以较难被人赏识。在这一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作曲家是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他在英国的音乐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回到巴赫”的口号,这一口号影响了不少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以不少作品奠定了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基础。比斯特拉文斯基更接近“巴赫精神”的,当推亨德米特。他以自己的四首协奏曲和钢琴练习曲等作品,系统地发展了一套深思熟虑的、符合逻辑的新对位法,而被公认为新古典主义作曲家。法国的奥涅格、米洛、普朗克,匈牙利的巴托克,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等都在一定时期内受其影响。

这个流派的曲型作品是布索尼的《喜剧序曲》和斯特拉文斯基的《诗神阿波罗》、《仙女之吻》、《圣诗交响曲》、《钢琴协奏曲》等。这些作品有的选自古代神话故事,有的采用中世纪宗教题材。在音乐创作上力求具有古典音乐风格,在创作手法上则用现代的技术,使这派的音乐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古典主义。

油画的由来

油画在欧洲诸国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初期的油画,采用油彩和蛋粉画结合起来的画法,即通常所谓的“坦泼拉”的画法,最后在画面上用薄如透明的油色罩在画上,形成和瓷器的色釉一般的效果,也即所谓的“格拉西”(glacis有的译作加光术)。这类早期油画,画面均匀,有光泽,看不见笔触,画面工细严谨,富有装饰趣味。据资料记载,相传15世纪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被称作是欧洲油画的创始人。他们在总结前人作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亚麻油和核桃油是比较理想的调和剂,颜色易于调和,便于运笔,同时又可层层敷设,画面透明鲜亮,使油画能进一步收到表现对象具有真实感的效果。用这种油调色作画,画面干燥的时间不快不慢,可以趁湿继续在已经画就的底层上加工绘制,干燥的时间也只要两三天,而无需像从前那样借助阳光晒或炭火烤。颜色干透后很牢固,附着力强,色彩既有光泽,也不易褪色。从此,新材料和新技法便很快地流传全欧洲,油画这一独特而富于表现力的画种,逐渐地成为欧洲各国绘画的主要形式。

石版画的由来

在1796年的时候,有个德国人叫施纳维尔特的,他为了帮他母亲记下洗衣服的账目,随手用蜡质的笔把账目记在一块石灰质的石板上,后来,当他要把账目擦去的时候,发现蜡笔写过的地方,油质已牢牢渗透到石板里去了,怎么也擦不掉。这件事给了他很深刻的印象。他平时爱好音乐,喜欢作曲,也常要用五线谱来抄别人的曲子。那时他父亲死了,家境比较困难,无钱能供他去购买曲谱。于是他想起自己帮母亲记账的那回事,心想能否利用石板自己来印谱呢?经过许多次的试验,终于发明了石版印刷。这个方法被画家掌握了以后,石版画就产生了。

所以直至今天,石版画用的石板都还是从德国运来的,因为只有德国出产这种质地细腻、感油性能良好的石板。

印象派

1874年4月15日,一群具有革新精神的法国画家举办了一个“无名艺术家展”,展出了165件新派绘画。其中画展组织者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特别引人注目。这幅画体现了这次画展作品的共同特征:提倡绘画技法革新,注重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力求从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常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七色反映出对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其代表作品有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花园里的女人们》;雷诺阿的《包厢》、《舞会》、《游船上的午餐》以及毕沙罗的《蒙马特尔大街》、《红屋顶》和西斯莱的《塞纳河岸的乡村》等等。

野兽派

野兽派是20世纪初期法国著名油画家亨利·马蒂斯发起的一个绘画运动。野兽主义一词,特指灿烂的、任性的、强烈的色彩和原色的、粗野的油画笔触。野兽派画家继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之后,把色彩革新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它拒绝色彩上的自然主义,强调色彩对比,认为色彩关系是绘画的基本成分。艺术家应该根据自然独立自由地使用颜达利《时间的消逝》色,创造抽象的色彩形象和构图,用线勾绘出基本形体。著名作品有马蒂斯的《打开的窗户》、《科利乌尔》和《戴帽子的女人》等。

抽象派

又称“非具象派”,19世纪末流行于西方。它不仅表现在绘画上,而且表现在雕塑等其他方面。抽象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使命只是表现艺术家本人的本能、下意识的感受。他们的作品要么是杂乱无章的斑点和线条的结合,要么是大理石、金属、花岗石堆积的毫无意义的结构。在绘画中没有素描和构图,在雕塑中没有对象的自然客体和真实造型。俄国画家康丁斯基是公认的抽象画派创始者,代表作是《尖而安宁的玫瑰》。荷兰画家蒙德利安是早期抽象画派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是《构图》。

超现实主义画派

超现实主义画派是20世纪20年代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对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反对美术上的一切传统。他们的作品荒诞不经、光怪陆离,给人以梦中之感。代表作主要有德国恩斯特的《红鸟》、西班牙米罗的《月墙画稿》、达利的《时间的消逝》等。超现实主义画派的目的是激发观者的共鸣反应,使欣赏者承认这些非理性的,在逻辑上费解的固有“感觉”。

浮世绘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流行的一种描写风俗人情以及俳优、武士、游女、风景等的民间绘画。浮世,就是现世,是佛教用语,含有人生无常的意思。浮世绘色彩艳丽,线条流畅,表现手法细腻。其代表人物是喜多川歌麿,他绘作的美人画,娥眉粉颈,体态婀娜,明艳华丽。江户末期,安藤广重所作的《东海道五十三驿站》,描绘了江户时代栩栩如生的生活与风景画面,留下了幕府末期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