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即到彼岸

汉代司马相如所著的《上书谏猎》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

得失都是一样,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一个人达到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无得无失。但是人们非常可怜,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我们的心,就像钟摆一样,得失、得失,就这样摆,非常痛苦。塞翁失马,你怎么会知道是福还是祸呢?所以,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否则你永远也靠不了“岸”。

有一位男士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

这位男士曾经和女友做了一个小测验,说如果同时丢了三样东西:钱包、钥匙、电话本,问丢失了其中的哪样东西会令自己最为紧张和焦虑?女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话本,而男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钥匙。按照答案释义,女友是一个怀旧的人,男士则是一个现实的人。

后来他们不幸分手了,女友的确总被过去发生过的种种纠缠得不快乐,一段始于大学时代的未果爱情至今仍让她念念不忘,而男士却很早就已为人夫、为人父。女友的心停在了过去,一直后悔当初没有能坚持到底,因此,又错过了很多不错的人。

一次,二人再次不期重逢,有了这样的对话。

人生有些过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需要你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学会放下。外在的放下让你接受教训,心里的放下让你得到解脱。生活中的垃圾既然可以不皱一下眉头就轻易丢掉,情感上的“垃圾”也无须抱残守缺。不会放下的人,就永远逃离不了苦海。

佛家讲到顿悟,说的就是一刹那的醍醐灌顶,正所谓“永恒藏于瞬间”。有的人用一辈子的时间也逃不脱凡尘琐事的纠缠,功名情感的牵绊;而有的人,却能在开悟那一刻,放下尘世种种,立地成佛。这中间,除了因果、造化外,恐怕就是看谁能够“放下”了。

抚州石巩寺的慧藏禅师,出家前曾是个猎人。在他年轻时曾一度最讨厌见到和尚。有一天他在追赶一只猎物时,被高僧马祖道一拦住。这位讨厌和尚的年轻猎人,见有个和尚干扰他打猎,就抡起胳膊,要对马祖动粗。于是,有了马祖和石巩慧藏的一番对话。

猎人虽以杀生为本,但杀取应有道,这叫不失“本心”。马祖语含机锋地问:“哦,看来你也懂得‘一箭一群’的真义,那怎么不去按照‘一箭一群’的法则去射自己呢?”石巩慧藏说:“我知道和尚‘一箭一群’的意思了,可要让我去射自己,怎么下得了手!”马祖高兴地说:“你这个年轻人以前的无明烦恼,今日算是断除了。”于是,石巩慧藏便扔掉弓箭,出家拜马祖为师。在他下跪的当时,就已经上岸了。其实,只要你在一转念之间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岸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又何须回头呢?

南怀瑾说,去身见,去世间之见,把物质世界、空间的观念、身体、佛土观念,统统去掉。换句话说,把所有时空的观念、身心的观念统统放下,要这样来修持才行。按照南怀瑾先生的意思,一个人不但要放下,而且要放得彻底,不但要将自我肉体和物质享受放下,而且还要将各种净土观念也放下,完全空下来,人生才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指月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黑氏梵志仙人到释迦牟尼佛祖那里去献合欢梧桐花,佛祖看见黑氏梵志,就对他说:“放下!”梵志放下了拿在左手的一枝花。

佛祖接着又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又放下自己右手拿着的那枝花。

佛祖接着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不解,对佛祖说:“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了,您还让我放下什么呢?”

佛祖说:“我不是叫你放下你手中的那些花,而是让你放下你的六根六尘和你的六识啊。”

梵志当下大悟。

梵志仙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放下,所以他才会像凡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由此产生的痛苦,如果他真的能够按照佛祖的建议来做,他的未来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其实,“彼岸”一事不可过分执着;只要心念到了,转身之间、抬头之际,彼岸皆可近在眼前。南怀瑾先生说,曾有人问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否确然。他说是啊!拿屠刀的人是玩真的,真有杀人的本事,大魔王的本事,是一个大坏蛋,但他一念向善,放下屠刀,当然能立地成佛!你们手里连刀子都没有,放下个什么啊!所以,不要钻到禅师所讲的字眼中不放,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理解这个问题。任何时候,要想上岸,只要你的“念”一转,“岸”就在你的面前了,根本无须回头。只要你把心中的梁木放下,不就变成桨和舵了吗?还何愁上不了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