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从来不是被说服的
- 王莲君 朱彤彤
- 4299字
- 2022-01-06 10:50:50
父母讲的大道理究竟是什么?
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被打,发生在家里的菜地。那天妈妈锄地,给我一些玉米粒让我帮忙播种。我很惊奇:这么小的种子,竟然能长成高高的“玉米树”!请理解,在一个孩子看来,玉米秆子那么高,就是树。我陷在自己的惊奇里,又产生了很多美好的突发奇想:如果我把玉米粒撒成一朵花,长大的玉米树林,会不会是花的形状?这么想,我也这么干起来,东撒一把,西撒一把。但这种愉快的劳动很快就被妈妈呵斥阻止了:“干活不是玩!浪费是可耻的!种子要一行一行地撒!”我很不服气,心里产生无数疑惑:“为什么干活不能是玩?什么是浪费?撒种子为什么要一行行的?”我把心里话说出来,却激怒了妈妈,最后在菜地里被结结实实打了一顿。
到今天,我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干活不能是玩?”我依然把自己要干的活儿当成游戏来玩。妈妈讲了道理,甚至还动用了武力,最后我也没有听,仍然按自己的方式来。
等我长大,成为一名亲子讲师,看到很多孩子跟我一样,无论父母怎样讲道理,就是不听。
“出门多穿点……”父母不断唠叨着,可是等他们看不见了,我们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完全没把他们的话放心上。
“上课认真听讲,多举手回答问题……”可是,到了课堂上,我们还是心不在焉,甚至梦周公去了。
“女人关键是找个好老公……”结果,我们快乐地单身着,三十五岁了,也没有要成家的想法。
爱讲道理,大约是中国父母的共同爱好;不听道理,却是中国孩子的共同抵抗。
父母都爱讲道理,那么道理到底是什么?
《辞海》告诉我们,道理是事情的真理。
可父母的道理,是真理吗?
我的朋友林娇是个乖乖女,高中毕业后,父母让她找了份“稳定”的工作:在一家国营酒店上班。日子朝九晚五,下班回家逛街、打游戏、看电视。结果,去年政府机构改制,单位第一批裁员,林娇年近四十,身无一技之长,就这样被淘汰了。图稳定是父母的道理,却不是社会的法则。
如果你是一个女孩,不知道会不会遇到这样的爸妈?小时候,爸妈对你说:“女孩子,要争气,男人靠不住,还是要自己独立。”长大了,你读研考博,爸妈对你说:“女孩子,学历、事业都是浮云,关键是嫁个好老公。”如果父母讲的是真理,这个真理怎么变得这么快?
可见,父母的道理与真正意义上的道理不一样,父母的道理其实是他们的信念。提到信念,就要说说NLP[1]界的大师罗伯特·迪尔茨,他根据人类学家格里戈里·贝特森提出的理论整理出理解层次模型(如图1-1)。根据这个模型,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六个层次进行描述和理解,它们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与价值观、身份、精神。用理解层次看父母的道理,就变得很简单。
图1-1 罗伯特·迪尔茨的理解层次模型
经典的案例是:一个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可以用这六个层次来解释:
第一层,环境归因——学校教得不好;
第二层,行为归因——孩子不努力;
第三层,能力归因——孩子学东西慢;
第四层,信念与价值观归因——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
第五层,身份归因——这孩子不是学习的料;
第六层,精神归因——孩子一生有独特的使命。
无论是哪个层次的解释,背后都是家长的信念。而家长说的道理,其实就是信念的外显。
而这些信念从哪儿来?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了解了道理从哪儿来。
父母嘴里这么多大道理,都是从哪儿来的?
你能立刻想起的父母经常说的道理是什么?
小时候,可能是“乖,听话,不要乱跑……”
上学了,住校了,可能是“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按时吃饭,注意身体……”
毕业了,成家立业时,可能是“找个稳定的工作(或伴侣)……”
父母说这些话时,你的大脑中会不会冒出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不能乱跑?为什么一定要按时吃饭?为什么找稳定的工作?可父母很少想为什么,因为他们被自己的父母和所处的社会同化了。每一代人都会被上一代灌输一些信念,这些信念一开始往往是对的,是有保护作用的。于是,在代代相传中,这些信念成为道理被人们无条件的遵循。后来者不知道道理存在的原因,变成了盲目服从。然而,时过境迁,不变的道理遇到变迁的时代,不但没有帮到人,反而成了约束。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实验说明了这一点:
心理学家把五只猴子关到一个笼子里,上面挂一串香蕉,并安装一个自动监测装置。一旦有猴子要去拿香蕉,自动监测装置就会控制水龙头向笼子喷水,所有猴子都会挨淋。
一开始,有只猴子去拿香蕉,结果所有猴子遭殃了。之后每只猴子去尝试,发现都是这样的结果。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拿香蕉要遭殃。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一只猴子释放,换入一只新猴子A。A看到香蕉,想去拿,结果被剩下四只猴子狂揍一顿。这样反复几次后,A不再试图拿香蕉。
之后,又分别换入了新猴子B、C、D、E,经过上面的操作,新的这五只猴子都不再试图拿香蕉了。
来深度分析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信念的四个来源:
实验中,旧猴子们自己去拿香蕉,结果挨淋,它们是从亲身经验里知道了“拿香蕉要遭殃”。这是信念的第一个来源,叫自己的亲身经验。新来的D猴,看到C猴想拿香蕉就被打,于是D猴就乖乖不去尝试了。这说明信念的第二个来源是观察他人的经验。旧猴子群殴新猴子,灌输给新猴子“香蕉不能拿”的道理。新猴子接受了,就是接受了他人的灌输。这是第三个来源,即接受信任他人的灌输。实验中,新来的E猴,看到香蕉,再看大家都不去拿,而且靠近时还流露出恐惧的神情,于是自己总结出“香蕉不能碰”的道理。这是第四个来源,即自己思考做出的总结。
道理是稳定流传的信念,所以道理也有这四个来源。比如,父母经常说一个大道理:成绩很重要。而这个道理,就有这四个来源:
第一,自己的亲身经验。自己高考成绩优异,上了好大学,后来找了好工作,一帆风顺。
第二,观察他人的经验。同村的小王,高考成绩好,上了好大学,后来找到好工作,事业爱情双丰收。
第三,接受信任他人的灌输。自己的父母成绩不好,一辈子活得很辛苦,不断告诉自己“成绩很重要”。
第四,自己思考做出的总结。自己总结发现:成功人士大都成绩好,失败者大都成绩平平。于是,总结出“成绩很重要”。
猴子实验中,新猴子并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拿香蕉。旧猴子们达成共识“拿香蕉要遭殃”,在当时实验条件下是对的,也是对自己的保护。他们阻止新猴子拿香蕉,也是为了新猴子们好。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条件变了——自动监测装置撤除了(拿香蕉不会挨淋了),而猴子们还固守原来的信念,是不是也丧失了得到香蕉的机会?这就是道理,它保证了一定程度的安全,却也把事情限制在已知世界中,没有惊喜的可能。
父母不也是如此吗?可能从小父母告诫你:“读课外书浪费时间,好好学习去。”当我们认同了这个道理,我们也会继承它,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看看这个时代,要学好语文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反而要大量阅读课外书。所以,原来有用的道理变得没道理了。
从道理的四个来源来看,道理也并不总是对的。
自己的亲身经验获得的道理,准确讲应该叫作个案,是个小概率事件。
用个案得出的道理教育孩子,孩子就被限制在你的人生里了。比如,我母亲做企业,一开始和别人合伙,结果赔了很多钱,于是,她就教育我:合伙的生意不能做。但到了社会,我发现不做合伙的生意,只能做个体户。如果我认同她的道理,事业就被限制了。
观察他人的经验得来的道理,一是不全面,二是条件可能改变了。
我曾经给儿子小九读过一个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很好说明了从别人的经验得来的道理并不可靠。故事中,一个猎人回家路过一条河,不小心,砍柴的斧子掉进河里了。这时,河神出现了,拿了一把金斧子,和猎人聊了两句。河神钻到了河底,再探出头拿了一把银斧子,两人又聊了几句。河神又下河了,然后又拿出一把铁斧子。最后,猎人把三把斧子都拿走了。
这件事被躲在大树后面猎人的邻居看到了。第二天他也过河,不小心也把斧子掉进了河里。这时,河神也出现了,拿着一把银斧问:“这是你的吗?”猎人大喜,说:“对,是我的。”刚想去接,河神消失了。
这就是从他人经验得来的道理,很多时候不全面。即便全面,条件可能也改变了,开玩笑说:第二天的河神可能没有第一天心情好,所以斧子就全收走了。
接受他人灌输得来的道理,往往一知半解。
比如,老祖宗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父母也这么说。但生活里,我们总会发现,一些人一直在失败,从未成功过。这又怎么解释?
自己思考做出的总结,带有太多主观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的思考,总是建立在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之上,很难客观中正。
这样看,道理本身就有很多问题。家长不提升自己的信念,讲得道理越多,对孩子的限制越大。
父母如何提升自己的信念?
第一,父母讲道理前,先问问自己。
(1)我为什么讲道理?
很多时候,父母的道理只是为了说服孩子。希望孩子多吃点时,就对孩子说:“慢慢吃,细嚼慢咽身体好。”可早晨要迟到了,又来催孩子:“快点把粥喝完,快点把鸡蛋吃了。”前后不一致的道理,只是为了孩子“听我的。”
而想养出独立的孩子,就要敢让孩子做主,敢对他说:“这次听你的。”
(2)这个道理真有理吗?
有些道理是我们学来的,又使用在孩子身上,但究竟有没有道理,我们可能没有深想过。就像我们会对孩子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有一天上台湾吴明建老师的课,他问我:“为什么有些人一直失败?”我瞬间就愣住了,可见我并没有对这个习以为常的道理深想过。后来留意观察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人,发现失败能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有人善于从失败中做总结,这样,失败就有了价值,成为成功的垫脚石。相反,那些失败后没心没肺不总结的愣头儿青,往往下次还会在同样的地方跌倒。
既然我们知道的很多道理并不见得真有理,我们不妨少跟孩子讲道理,而是让他去做、去思考,起码他能有自己的感受。
(3)自己是否做得到?
我在父母课堂讲课时,家长都喜欢坐在后排,也不积极回答问题。我问这些家长:“你们希望自己孩子上课有什么表现?”家长们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想让孩子积极点,多主动发言。”道理没有错,可家长自己做不到,怎么指望孩子能做到呢?
第二,多听孩子讲一讲。
父母的盲区,可以通过孩子这面镜子照见。多听听孩子的建议,常会让你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儿子刚上学时,有一天回家,我和他爸爸都在忙工作,没空管他,爸爸把他带回书房,对他说:“到家先写作业,完成作业再吃饭。”“可是,不吃饭,哪有力气写作业?”爸爸觉得有道理,我听到了,觉得孩子虽然可能是想拖延时间,但确实有道理。于是,先做了快餐,小九吃过后,就乖乖写作业去了。
孩子的思维没有束缚,常能看到大人忽视的细节,如果能多听听孩子讲的道理,父母会更容易看见自身的盲区,然后去调整。
道理是已知世界的总结,孩子却是未知世界的探索者。用已知的道理,去指导未知的探索,孩子天然排斥。不妨听听孩子的道理,也许不成熟,但却真实。在真实中,每个父母才能看到盲区,不断提升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