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的飞黄腾达

  严嵩给人的印象可谓一塌糊涂,可是真实的严嵩并非如此不堪;更不为人知的是,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也是一个正直的人,在书法方面也有一番造诣。

  严嵩是袁州府分宜县人,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中举,弘治十八年(1505)会试考中二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旋丁忧归里,在其家乡钤山之麓建钤山堂,隐居读书八载。

  但隐居十年之后,他终究还是答应了一个人的邀约,再次出山为官。并非他出尔反尔,只是因为这个人他无法拒绝。此人就是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在严嵩看来,杨廷和是朝廷的支柱;在杨廷和看来,严嵩是难得的人才,而更为重要的是,十年前的那场会试,杨延和点中严嵩的卷子,对他赞扬有加,并成为他的老师。

  正德十一年(1516),严嵩还朝复官。复官之初,严嵩对朝政多持批评之论。对于武宗的许多做法,他也持批评态度。正德十六年(1521),世宗即位几个月之后,严嵩升南京翰林院侍读,署掌院事。嘉靖四年(1525),严嵩升国子监祭酒,又由南京回到北京。在最显贵的翰林院任职,严嵩不再棱角分明,开始变得圆滑内敛,态度审慎。与批评正德朝政相比,这时的严嵩在为官做人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将利禄看得重了,常说起“禄不逮养,学未有成”之类的话。

  嘉靖七年(1528),严嵩以礼部右侍郎步入上层官僚的行列,被嘉靖帝派往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监立显陵碑石。还朝后,严嵩上了两道奏疏:一道奏疏叙述了河南灾区的情况,另一道奏疏叙述了途中所见祥瑞。一呈祥瑞、一报灾异,反映了严嵩既有阿谀圣上的一面,又有关心民情的一面。两篇奏疏都得到了好的结果。

  此后的几年里,严嵩先后改任户部、吏部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严嵩升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严嵩赴京朝觐,被嘉靖帝留下,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由于嘉靖帝对议礼的重视,礼部尚书在部院大臣中地位尤其显赫,往往成为进入内阁的阶梯。严嵩和嘉靖帝的接触变得频繁起来。

  严嵩的文笔也好,早年与文坛上著名的“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互相唱和,还特聪明,十分用心琢磨皇帝喜欢的青词,后来终于写出一手漂亮的青词,再加上他又特别听话,勤勉加上温顺,自然博得了嘉靖帝的好感。之后他就成了内阁次辅,也就是副宰相,直接由南京调任北京,从此他的权力达到了巅峰。

  严嵩能取得嘉靖皇帝的好感,除了善于阿谀逢迎,表现得特别听话、勤勉温顺外,其文采也为他添了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