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智慧种子比金钱更珍贵
- 塔木德赚钱故事全知道
- 李睿
- 19688字
- 2021-12-27 15:06:21
——《塔木德》智慧故事
《塔木德》上记载了一则“智者说智”的故事:
两位拉比在交谈:
“智慧与金钱,哪一样更重要?”
“当然是智慧更重要。”
“既然如此,有智慧的人为何要为富人做事呢?而富人却不为有智慧的人做事?大家都看到,学者、哲学家老是在讨好富人,而富人却对有智慧的人露出狂态呢?”
“这很简单。有智慧的人知道金钱的价值,而富人却不懂得智慧的重要呀。”
拉比即为犹太教教士,也是犹太人生活一切方面的“教师”,经常被作为智者的同义词,在犹太人间有着很高的威信,这个故事可见犹太人对待知识的尊重。
一、头脑风暴 智慧生财
智慧才是财富银行
《塔木德》智慧:愚蠢的人总是向亲人提出要求,而聪明的人总是向银行提出要求。犹太商人们大多出身贫寒,就是富家子弟也不依靠家族财力,而是自起炉灶,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财富。
美国股海“空手道”大师孔菲德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早亡,只能靠勤奋学习去改变现状。
1954年,孔菲德告别了费城,只身漂泊到了纽约,找了一份“互助基金”推销员的工作。不久他就发现:互助基金犹如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层是基层推销员,往上是推销主任,再往上是地区和全国性的高级推销员,而高高在上的当然是互助基金的经理们。凡上面的一层都有从其属下的佣金中提成的权力,孔菲德因此看到了推销员这一领域外更广阔的“天地”。
1955年,经公司允许,孔菲德自费去了巴黎,当时欧洲许多国家政府禁止本国公民购买美国的互助基金股票,以免本国资本以这种方式流向美国。看来向欧洲公民推销股票这条路已行不通了。
经过观察,孔菲德发现了欧洲这个禁区中的“新大陆”——外国的侨民市场。孔菲德经过广泛游说,卖了很多投资者计划公司的股票给侨民,为公司和他本人赢得了巨额利润。
孔菲德同时赢得了声誉,向他投资的人渐渐增多,他想这足以证明在海外存在着一个广大而富足的市场。当然,这种市场就目前而言,还是潜在的,还需要去开拓。至此,孔菲德野心勃勃,他现在已不再满足于从前的投资者计划公司了。
孔菲德注意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垂法斯基金公司。这家公司当时的基金股票销路很好,比投资者计划公司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于是他毅然作出决定,脱离投资者计划公司,加入更有名气的垂法斯公司。
随后,孔菲德写信给垂法斯基金公司,谈论了他发现的欧洲市场情况,并提出了一个快速开发统计报告,要求垂法斯委派他担任欧洲总代理。
这一建议很快送到了垂法斯的高层决策群中,他们反复研究讨论之后,一致认为这项计划对垂法斯的发展非常有利,如果成功就可以扩大经营范围,打开国际市场的局面。于是孔菲德的要求很快就被答应了。
不久,孔菲德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并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投资者海外服务公司(简称IOS)。
开始时他自己一个人推销垂法斯股票,然后他招聘了许多推销员,随着推销员队伍的继续壮大,他已无须亲自去推销了,开始专心于训练新的推销员,健全他的代理机构并开拓更广阔的基金市场。
IOS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到50年代末,它已拥有100个推销员,他们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它的推销员队伍壮大到孔菲德一人难以控制的地步。
于是他就一层层地增加中间机构,原来他的推销员被提升为推销主任,他们就有权拥有自己的推销员并从佣金中提成。而当推销主任的推销员太多时,他又设立了次一级的中间机构,自己的地位也上升了一级。
就这样,孔菲德也建立了金字塔般的组织,这回他已距离“金字塔”的塔尖不远了。他一层层地从每一个下属身上提取他应得的那部分佣金。到1960年,孔菲德已净赚100万美元,而他自己从未投入一分一厘的资金,实际上他不是“一本万利”,而是“无本万利”的空手道高手。
孔菲德手中拥有了雄厚的资本,加之公司的声誉越来越高,他成立了他自己的互助基金公司。孔菲德的第一家互助基金,名叫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简称IIT)。公司在号称是“自由中的自由市场”的卢森堡登记。基金的通讯地址和实际经营的总部,依然在瑞士,和IOS在一起。
孔菲德的那些熟练而有冲劲的推销员们,能使一般潜在的客户获得一个印象,即IIT是一家以瑞士为基地的殷实可靠的大公司,IIT股票销售的情况就如股市繁荣时的热门股票。12个月以后,该公司已获得其投资者投人的350万美元,基金继续不断地增长,直到最后增长到将近7.5亿美元。
就这样孔菲德从美国杀到欧洲,以股票征服欧洲后又来一个回马枪,杀回美国,入主华尔街,脱颖而出,一下子成了美国股票巨星,并富裕得令人难以置信。在他走运的那几年,曾令世人刮目相看,一跃成为全美头号新闻人物。
【财智点睛】
孔菲德具有非凡的商业才华。别的人做生意都是从小到大,本利一步步往前滚,最后在自己从事的商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孔菲德则是一个例外。他不光白手起家,而且是空手道,一分本钱不掏,就成了大富翁。除了敬业精神之外,他惟一依靠的是经商智慧。你可以穷的一文不名,但是你不能没有智慧——那才是你致富的本钱。
赚钱靠思考的脑袋
《塔木德》智慧:变化永远追不上思考的脑袋。犹太商人们财富的根本是他们会思考的脑袋,思考可以应对变化,思考可以改变命运,思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地真的是太贫瘠了——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支出的一项来源,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看着这块地,这个院长禁不住摇头叹气。
州政府建造的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有一天一位“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看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他发现这块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这个没有知识的人)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一层小松树及其他树苗。所以他决定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块50亩的荒地。那个院长所以然同意。
买下这块土地后,这个新主人在靠近公路的地方盖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餐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大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每一栋木屋有三间房间。他现在把这些房子出租给附近城市的居民们,作为避暑别墅,租金为每季度150美元。
而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钱,因为这些木材就长在他的土地上(那位学院院长却认为这块土地毫无价值)。
还有,这些木屋独特的外表正好成为他的扩建计划的最佳广告。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认为是疯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距离这些木屋不到5公里处,这个人又买下占地150亩的一处古老而荒废的农场,每亩价格25美元,而卖主则相信这个价格是最高的了。
这个人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长的水坝,把一条小溪的流水引进一个占地15亩的湖泊,在湖中放养许多鱼,然后把这个农场以建房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想在湖边避暑的人。这样简单的一转手,使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
正是这个有远见及想象力的人,给这片都认为贫瘠的土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提到上面所叙述的那段故事时,那位以500美元的价格售出50亩“没有价值”土地的学院院长说:“想想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会认为那人没有知识,但他把他的无知和50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我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五年总收入。”
【财智点睛】
且让我们牢记这项事实:有知识是不够的,真正的智慧是懂得将知识加以运用和变化,这样才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才可以出其不意,在众人疑惑的眼光下,达到他们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以不管你学位大小,只要能运用各种你所具有的知识,就立即可以变得有教养及有权势,这就是智慧的力量。
富有在挣钱的头脑
《塔木德》智慧:穷人的穷不在于他们没有钱,而在于缺少一个挣钱的头脑。犹太人并不在意生而贫穷,却很忌讳死于贫穷,他们信奉财富,更信奉头脑,因为那才是财富的源泉。
格林斯潘于1926年3月6日出生于曼哈顿,很小的候,父母就离了婚,他是由母亲抚养成人的。在乔治华盛顿中学时,格林斯潘显示了他的数学天才,但他首先学的却是音乐。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在纽约著名的吉拉德学校接受了两年培训,因为他演奏低音单簧管和萨克斯管技巧过人,因此入队当了一名爵士乐演奏员。但他周围全是专业乐师,在这些天才面前,他感到很自卑。他开始怀疑自己音乐生涯的前程。当时,聪明绝顶的格林斯潘遇到幕间休息,总是躲在角落里啃大部头的经济和金融书籍。巡回演出一年以后他离开了乐队,开始在纽约大学就读商业经济学。
经济学就像件得体的上衣一样非常适合格林斯潘,他于1948年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又于1950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师从于著名经济学家、商业周期理论大师、原美联储主席亚瑟彭斯。这时,他和亚瑟彭斯共同搞研究,两人成了挚友。凭着对数字天生的爱好,凭着对金融的浓厚兴趣,格林斯潘迅速地从各方面汲取知识,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一套想法,信奉自由市场。
直到1977年,格林斯潘才拿到在纽约大学攻读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这段时间对他来讲极有价值。作为一名经济顾问,他学会了如何使用复杂的定量技术去预测分析宏观和微观经济动向,与此同时,他独创了一种“从最基层做起”的分析方法,而这种方法成了他在美储的标志。他从最小的细节开始,如库存量、产品交货时间等,研究许多数字,直至看到大致轮廓的出现。
他的一位朋友曾略带夸张地说:“格林斯潘是这么一种人,他知道1964年出厂的雪佛莱轿车上用了多少个平头螺栓,他还知道如果拔去其中3个将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1974年夏季,赫伯特斯坦恩告知尼克松总统他不想再继续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一职,白宫方面就此考虑聘请格林斯潘担任该职务。但格林斯潘坚决不干。而这时,亚瑟彭斯,这位格林斯潘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良师益友,出面劝当年的好友。彭斯自1970年以来一直担任美联储主席。他对格林斯潘讲:“图森格林斯潘公司成立20年了,假如这时离了创始人还不能运转,这就正好说明这家公司存在着严重问题。”格林斯潘认为彭斯的分析语重心长,便同意担任这项职务。
格林斯潘是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这一重要职务的第一位“商业经济学家”,他很快就发现要对付许多商业方面的挑战。而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却是在13年之后。
1987年,格林斯潘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他的任命一宣布,道琼斯指数竟下降了22个点;债券价格下滑得更厉害,在一天之内降到了5年内的最低点。在东京,美元对日元的汇率由1145跌到了1142.5;在巴黎,美元对法国法郎的汇率下降了2%。这位新任的美联储主席不得不马上对付通货膨胀。在7月份,原油价格跌到了每桶11美元;而到了8月,又猛涨到每桶22美元。价格的暴涨连同其他通胀压力,促使美联储于1987年月4日将贴现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然而,危机四伏,接连不断。市场很快就平静下来,在短短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的全部损失。正如《福布斯》日报所描绘的那样,这是格林斯潘最辉煌的一刻,他高举起喇叭,告诉银行把钱借给华尔街,然后降低短期利率,而长期利率也随之下降。
这种有效的干预,对格林斯潘来说还只是开头。股票大跌几个月后,美联储又调高了利率。这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而且传递了两条有关信息:首先,格林斯潘已下定决心抑制通货膨胀;其次,他相信1987年的股票大跌与其说是危机,倒不如说是对经济的调整。他高瞻远瞩不让短期波动影响到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在经济领域取得胜利后,格林斯潘又面临着重大的政治考验。保守的共和党总统乔治布什正争取连任,大多数悲观的华盛顿内部人士预测:保守的共和党人格林斯潘不会对利率采取什么行动来支持布什,尽管当时迫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很明显需要再次调高利率。这时,格林斯惊人的举措出台了。在共和党全党大会召开前的几个星期,美联储将贴现率提高了50个基本点(整整提高了50%),这一来几乎窒息了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但事实证明,格林斯潘成功地使美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他也因此被认为是影响美国经济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财智点睛】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而格林斯潘做为“总统的管家”能够对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的经济进行指导影响,可见其能力不同凡响。可以说,他的成功是智慧的成功,如果没有在求学时所积累的知识,没有多年经验培养出的商智,他是不能够在风云变幻的经济风浪之中,掌握一国经济之舵的。足可见丰富我们头脑才是生财治财之本。
赚钱也要灵感绽放
《塔木德》智慧:钱好不好赚,就看你有没有智慧。艺术家们需要灵感绽放,而商人也需要灵感的绽放,瞬间产生的灵感火花,是命运给商人的礼物,也是财富对商人的召唤。
迪斯尼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它是世界娱乐业的杰出象征。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这些可爱的形象,曾给无数人带来欢愉和快乐!那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迪斯尼乐园,更是许多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它的创造者就是沃尔特·迪斯尼。
沃尔特·迪斯尼从小就有绘画天赋,尤其对漫画情有独钟,成年以后他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组建了一个“欢笑卡通公司”,通过“卡通片”打造自己的天下。创业初期,卡通片题材只限于改编一些原有的传统故事,如《灰姑娘》、《爱丽斯漫游仙境》等。沃尔特认为要想在卡通片市场有所作为,一定要推陈出新,创造出全新的卡通形象,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为了创造新的卡通形象,他常常手拿画笔,坐在书桌旁冥思苦想,草稿不断地被扔进废纸篓,但一直设计不出满意的卡通形象。于是他决定走出去,到外面寻找创作灵感。
仲夏的一天,听说加州要举办儿童玩具展销会,沃尔特特意坐火车赶往加州,希望从那里能获得一些启示。
夏日的骄阳,透过玻璃窗洒满了整个车厢,乘客们昏昏欲睡,沃尔特看了一会儿书,也有些困意了。不知不觉也闭上了眼睛,这时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绿草茵茵的牧场,天空蓝蓝的,青青的草地上溪水环绕,真是世外桃园般美丽和安宁。这时,一只灰色酷似老鼠的小动物跃入眼帘,它在沃尔特眼前又蹦又跳,满脸笑意,显得机灵又顽皮。沃尔特想靠近它,它却“噌噌”地跳到了别处,一边还不时地回头东张西望,好像在对沃尔特说:“来呀,来呀,快来追我呀!”不一会儿,它又笑眯眯地蹦到沃尔特跟前,它好像很喜欢和沃尔特玩耍。这时,哐地一声,火车的临时刹车声使沃尔特睁开眼睛。他这才知道是个梦,想到梦中那只活泼可爱的老鼠形象,他马上来了灵感。沃尔特立即拿起画笔,在纸上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老鼠形象就跃然纸上。望着这只神气活现的小老鼠,沃尔特马上想到,若将这只老鼠作为新的卡通形象,一定会大受欢迎!
终于创造出了自己梦想中的卡通形象,沃尔特欣喜不已!后来,沃尔特将这只老鼠取名为米老鼠。
果然不出沃尔特所料,以米老鼠为主角拍摄的系列卡通片一上映,就在全美国引起了轰动,各大影院人头攒动,票房收入一路升高。沃尔特一夜之间成了妇孺皆知的名人,沃尔特的事业由此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米老鼠活泼可爱、勇敢善良,不但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无数成年人也为之痴迷。一时间米老鼠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即使在21世纪,巨幅的米老鼠宣传画在城镇乡村也是随处可见,这个无比可爱又聪明顽皮的小动物已经成为文艺宝库中经典的艺术形象。
沃尔特以米老鼠为主角拍摄的几部卡通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望着银幕上可爱的米老鼠,沃尔特想:“如果能让这个小家伙说话,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
沃尔特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这个时期好莱坞电影业正面临着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变革。沃尔特很早就看到这一发展趋势,深信将来定会是有声电影的天下(但当时许多电影高级人物却没有看清这一点)。沃尔特深知,一旦抢占了这块市场,前景不可预见!
沃尔特“拍摄有声电影”的想法由来已久,可困于资金不足,一直没有付诸实行。米老鼠的问世,使他意识到,如果再不行动,就会失去这一巨大的商机,于是他不惜血本四处筹款。
“这样借钱来拍卡通片,赔了怎么办?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嘛,你为什么偏去拍什么有声片。”妻子强烈反对他的做法。朋友们也忠告他说:“小心谨慎为好,大家都在搞无声片,都不错,你为何要别出心裁呢!维持现状,保持一份稳定的收入有何不好。一旦拍摄有声片,不仅要花光现有的所有积蓄,还要借款,再说前景也难预测。”对于亲人和朋友们的劝告,沃尔特只是笑笑,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他更相信“成功只属于有远见的人。”
沃尔特用借来的钱,利用当时最先进的录音设备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卡通片《汽船威利》,该片不出沃尔特所料,刚一上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看着银幕能说话的各种卡通人物,观众们欣喜不已,电影院总是人满为患。
不久,具有远见卓识的沃尔特又看到了彩色影片的发展方向,他请来许多专业人士,虽做过多次实验,可均未成功。直到1930年,天然色公司在成功地研究出把三种主要的底色合在一起的方法时,沃尔特立即与该公司签订了长期使用该技术的合约,并拍摄了第一部彩色卡通片《花与树》,该片的放映立刻引起了轰动,沃尔特成为美国有声片的领军人物。他不仅很快还清了欠款,而且“金钱源源而来”。当初反对他的人们,也暗地里对他精明的商业头脑,佩服得五体投地。
善于分析观察的沃尔特注意到,来到好莱坞游玩的人,总以为这里处处是明星,该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可是,这些慕名而来的人却总是兴奋而来扫兴而归。好莱坞的几处公园设施陈旧,没有吸引游客的东西。沃尔特再次看到了商机,他计划在公司对街的一处11亩空地上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乐园。经过一番周折后,1955年,投资1000多万美元的迪斯尼乐园终于建成了。
乐园开业后,其受欢迎的程度难以想象,仅前七周,就有100万游客来到迪斯尼乐园,比预计人数多出50%,收入也比预计高出30%,并且很快成为世界著名的娱乐圣地。这时的沃尔特已经成为美国著名的富豪之一了。
【财智点睛】
灵感是智慧的火花,赚钱也需要灵感,能够捕捉到那转瞬即逝的火花的人,才能掌握财富。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更属于懂得把握它的人。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的走向,敏锐地发现商机,预先抢占商机及时地投资,然后进行有效的实际操作,就等于拥有了成功!要记住:商机只会向抓住它的人奉献财富!
在富人堆里站一会
《塔木德》智慧:要想变得富有,你就必须向富人学习。在富人堆里即使站上一会,也会闻到富人的气息。犹太人善于学习,更善于把握学习的对象——要想学致富,还有比富人更正确的老师么?
有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穷人相遇在一起,那个穷人见富人生活是那么的舒适和惬意,于是这个穷人对富人说:“我愿意在您的家里给您干活三年,我不要一分钱,但是你要让我吃饱饭,并且有地方让我睡觉。”富人听了觉得这真是少有的好事,立即答应了这个穷人的请求。三年后,服务期满,穷人离开了富人的家,不知去向何方。
十年又过去了,昔日的那个穷人已经变得非常的富有了,而以前的那个富人相比之下,就显得很寒酸。于是富人向昔日的穷人请求:愿意出10万块钱买他变得富有的经验。昔日的那个穷人听了哈哈大笑:“过去我是用从你那学到的经验赚取了金钱,而今你又用金钱买我的经验呀。”
原来的那个穷人用了三年时间学到了富人的致富经验。于是他获取了很多财富,变得比那个富人还富有,那个富人也明白了这个穷人比他富有的原因是因为穷人的经验已经比他多了。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他只好掏钱购买原来的那个穷人的经验。
要想富有,就必须学习富人。只有先去学习,你才会得到他们富有的经验。
犹太人特奥的母亲不幸辞世,给他和哥哥卡尔留下的是一个可怜的零售店。微薄的资金,简陋的小店,靠着出售的一些罐头和汽水之类的食品,一年节余下来,收入微乎其微。
他们不甘心这种穷困的状况,一直探索发财的机会,卡尔问弟弟:“为什么同样的商店,有的人赚钱,有的人赔钱呢?”特奥回答说:“我觉得是经营有问题,如果经营得好,小本生意也可以赚钱的。”
“可是经营的诀窍在哪里呢?”
于是决定到大街小巷去看看,一天他们来到一家“消费商店”,这家店铺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这引起了兄弟二人的注意,他们走到商店的旁边,看到门外有一张醒目的红色告示写道:“凡来本店购物的顾客,请把发票保存起来,到年终可凭发票免费购买发票款额3%的免费商品。”
他们把这份告示看了几遍后,终于明白这家店铺生意兴隆的原因了。原来顾客就是要贪图那年终3%的免费购物。他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他们回到自己的店铺,立即贴上了醒目的告示“本店从即日起,全部商品让利3%,并保证我们的商品是全市最低价,如达不到全市最低价,可到本店找回差价,并有奖励”。
原来他们不仅借鉴了那个商品让利3%的做法,还提出了现款交易就可以让利3%,加上全市最低价的攻势,自然他们的店铺很快就门庭若市,生意火爆。他们的阿尔迪商店出现了购物狂潮,借这个机会,阿尔迪商店在市里发展了十几个店铺,占据了几条主要的街道。此后,凭借这种“偷”来的经营原则,他们兄弟的店铺迅速扩大,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弗伦斯堡,到处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阿尔迪”商店。由此可见,如果不是他们当初学习别人并加以利用和发挥,阿尔迪商店是不会发展这么快的。
【财智点睛】
穷人的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钱,而是他们根本就缺乏一个赚钱的头脑。富人的富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现在手里拥有大量的财富,而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赚取财富的头脑,所以想要致富,就要经常接触富人,拥有一个富人的思维,向富有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和他们靠拢,你会得到很多启示和发财的机会,就有机会当富人。而如果你在穷人堆里,你除了学会怎么样节俭之外,是什么都得不到的。
多和优秀的人接触
《塔木德》智慧: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如果你经常接触富人,就有机会当富人。拥有一个富人的思维,向富有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你会得到很多启示和发财的机会。
保罗·艾伦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同时对天文学也充满特别的兴趣,一有空不是沉浸在音乐里,就是对着天空发呆。因此,在同学之间,他被视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朋友,比他低两个年级的一位金发男孩,就经常到班里来找他,因为他父亲是图书管理员,金发男孩要通过他借一些最新的电脑书籍。
在借书还书的过程中,艾伦喜欢上了那个金发男孩,于是经常跟他出入于学校的计算机房,与金发男孩一起玩编程游戏。从“三连棋”一直玩到“登月”,临毕业时,他也成为一个仅次于金发男孩的计算机高手。
1971年春天,艾伦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航天;次年,那位金发男孩进入哈佛,学习法律。两人虽然不在一个学校,但经常联系,金发男孩继续跟他借书,他继续跟他探讨编程问题。
1974年寒假,艾伦在《流行电子》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介绍世界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他兴奋异常,因为在中学时,那个金发男孩就经常在他面前抱怨,计算机太笨重了!要是小到家里能放下就好了。
艾伦拿着那本杂志去了哈佛,见到那位金发男孩,说,能放在家里的计算机造出来了。
金发男孩当时正为“是继续学法律,还是搞计算机”而苦恼。当他看到《流行电子》杂志上的那台所谓的家用电脑后,说:“你不要走了,我们一起干点正经事。”
艾伦没有走,在哈佛所在的城市——波士顿住了下来,并且一住就是8个星期。在这8个星期里,他和金发男孩没日没夜地工作,用Basic语言编了一套程序,这套程序可以装进那台名为Altair8008的家用电脑里,并且能像汽车制造厂的大型计算机一样工作。
当他们带着这套程序走进那家微型计算机生产厂家时,竟然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答复,给他们3000美元的基价,以后每出一份程序拷贝,付30美元的版税。
艾伦和金发男孩喜出望外,再也没有回到学校。3个月后,一家名为微软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在波士顿注册,总经理是那金发男孩——比尔·盖茨,副总经理是保罗·艾伦。
现在微软公司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巨无霸,总经理比尔·盖茨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世界首富。艾伦在总经理的巨大光环下,虽然有些黯淡,但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名列前五位,个人资产210亿美元。
曾有人写了一本书,书中称保罗·艾伦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亿万富翁”的人。
【财智点睛】
与一个注定要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交往,自己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穷人呢?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想变得富有,你就必须向富人学习。在富人堆里即使站上一会,也会闻到富人的气息。
大路上拾不到金子
《塔木德》智慧:聪明的人不会特意到大路上去拾金子。显而易见,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是不会隐藏财富的,智慧是藏在商人的脑袋里的。真正的智慧是他们见常人所不能见的智慧。
大路上没有金子,只有聪明的人才知道金子在哪。
一提起华尔街,大家可能都知道它是当代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但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是与摩根家族的成功分不开的。可以说摩根家族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契机和缩影。而在摩根家族励精图治,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过程中,J.P.摩根无疑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摩根家族的基石,也是华尔街新纪元的开创人。
摩根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游历于北美与欧洲,受过各种良好的教育。从德国哥丁根大学毕业后,J.P.摩根来到邓肯商行任职。摩根特有的素质与生活的磨炼,使他在邓肯商行干得相当出色。但他过人的胆识与冒险精神,却经常害得总裁邓肯心惊肉跳。
一次,在摩根从巴黎到纽约的商业旅行途中,一个陌生人敲开了他的舱门:“听说,您是专搞商品批发的,是吗?”“有何贵干?”摩根感觉到对方很焦急。“啊!先生,我有件事有求于您,有一船咖啡需要立刻处理掉。这些咖啡原是一个咖啡商的,现在他破产了,无法偿付我的运费,便把这船咖啡作抵押,可我不懂这方面的业务,您是否可以买下这船咖啡,很便宜,只是别人价格的一半。”“你是很着急吗?”摩根盯住来人。“是很急,否则这样的咖啡怎么这么便宜。”说着,拿出咖啡的样品。“我买下。”摩根瞥了一眼样品答道。“摩根先生,您太年轻了,谁能保证这一船咖啡的质量都是与样品一样吗?”他的同伴见摩根轻率地买下这船还没亲眼见到质量的咖啡,在一旁提醒道。“我知道了,但这次是不会上当的,我们应该践约,以免这批咖啡落入他人之手。”摩根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力。
当邓肯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听了一身冷汗。“这混蛋,拿邓肯公司开玩笑吗?”邓肯这样严厉指责摩根。“去,去,把交易给我退掉,损失你自己赔偿!”邓肯吼道。面对粗暴的邓肯,摩根决心一赌。他写信给父亲,请求父亲助他一臂之力。在望子成龙的父亲默许下,摩根还了邓肯公司的咖啡款,并在那个请求摩根买下咖啡的人的介绍下,摩根又买下了许多船咖啡。最终,摩根胜利了。在摩根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灾,大幅度减产,咖啡价格上涨两三倍,摩根旗开得胜。这时,邓肯也不得不发出啧啧赞叹。
与邓肯公司分道扬镳后,在父亲的资助下,J.P.摩根在华尔街独创了一家商行。与众多白手起家的大财阀的发迹史一样,摩根财产的聚敛,首先也是从投机经营开始的。
此时是1862年,美国内战正酣。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前线枪支弹药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这又是赚钱的好机会。他和克理姆再次合作,他们设法从华盛顿陆军部的枪械库里买了5000支报废的老式步枪,转手以高价卖给了北方军。北方军在危急中错买了废枪,损失惨重,而摩根又大赚了一笔。侥幸的是,摩根竟然没有被查出来。
后来,摩根却又风光地当了一回爱国者。当时,政府为了稳定开始恶化的经济和进一步购买武器,必须发行4亿元的国债。数额这么大的国债,一般只有伦敦金融市场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战争中,英国支持南方,这样,这4亿元国债便很难在伦敦消化了。如果不能发行这4亿元债券,美国经济就会再一次恶化,不利于北方对南方的军事行动。当政府的代表问及摩根是否有办法解决。摩根自信地回答“会有办法的”。他毅然承担了帮助政府消化其中的2亿元国债的任务。
摩根对自己的自信并不过分,他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谋略手段。他首先向美国的报界与新闻界施加影响。他经常主动出席有着众多报业、新闻界人物参加的各种聚会。在席中,他向这些人宣讲自己对美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战争将会产生的变化的看法。摩根的观点,通过宣传媒介,为更多的美国人所认知。另外,对于那些在美国有着巨大影响的报纸,摩根向他们资助重金,使这些报纸最终能有力地、不失时机地配合他的推销活动。
摩根开始行动了,摩根从缅因州到弗吉尼亚州、从纽约州到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一系列的游说演讲。他大肆宣讲爱国主义,激起为民族独立、为正义而战的烈火。在这里他带头为前线捐款,在那里亲自走街串巷大声疾呼,同时辅以新闻界的推波助澜。购买国债成为表现爱国主义最好的体现。很快,这4亿元的国债在美国本土奇迹般地消化了。当国债销售一空时,摩根也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地从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笔酬金。舆论界对摩根开始大肆吹捧,摩根变成了美国的英雄,白宫也开始向他敞开大门,摩根现在可以以全胜者的姿态出现了。正是由于他的成功,联邦经济被有力地推动了,北方的军事进程也开始加快……摩根也昂首阔步向另一个目标迈进。
【财智点睛】
善于动脑的犹太人知道,想要赚钱是需要动些脑筋的,只有目光敏锐,见人之所未见,才能把握更多的机会,赚取更多的金钱。犹太商人以令人敬佩的商业智慧而独步于变幻莫测的世界商海。他们尊重知识,渴望学习,重视教育,崇尚求知。这一切,使他们具有了卓尔不群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底蕴,这便是犹太商业经营高手在商海中引领风骚的根基所在。
二、崇智重教 学识聚宝
犹太智慧教育育就
《塔木德》智慧: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到犹太人纵横天下的商道之上,却很少有人去探究这种犹太智慧的根基。只有犹太人知道——教育才是培养犹太智慧的沃土。
犹太人历来重视并实行义务教育,以色列也是如此。建国伊始,以色列政府即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53年又颁布了《国家教育法》,1969年颁布《学校审查法》。现在,在以色列,全国的世俗教育皆由国家负责,所有5岁至16岁少年都必须进入学校接受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可持续到18岁,高中以上学生的学费则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由政府给予补助,形式上有全部免费、部分免费等等。
1919年,犹太人正同阿拉伯人处于日趋激烈的冲突之中,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却在前线隆隆的炮火声中奠基开工。此后连绵不绝愈演愈烈的冲突,并未能阻止这所大学在19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今天,人口仅400多万的以色列却拥有6所跻身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学: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海法大学、内格夫—本古安大学和巴尔伊兰大学。
犹太人之所以特别重视学校的建设,除了他们具有“以知识为财富”的价值取向之外,还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无异于一口保持犹太民族生命之水的活井。《塔木德》中记载的三位伟大拉比之一——约哈南·本·札凯拉比就认为: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
公元70年前后,占领犹太国的罗马人肆意破坏犹太会堂,图谋灭绝犹太人。面对犹太民族的空前浩劫,约哈南殚精竭虑,想出一个方案,要亲自去见包围着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的统帅韦斯巴苔。
约哈南拉比假装生病要死,才得以出城见到罗马的司令官。他看着韦斯巴苔,沉着地说道:“我对阁下和皇帝怀有同样的敬意。”韦斯巴苔一听此话,认为侮辱了皇帝,做出要惩罚拉比的样子。
约哈南拉比却以肯定的语气说:“阁下必定会成为下一位罗马皇帝。”
将军终于明白了拉比的话,很高兴地问约哈南此来有何请求。约哈南回答道:“我只有一个愿望,给我一个能容纳大约10个拉比的学校,永远不要破坏它。”
韦斯巴苔说:“好吧,我考虑考虑。”
不久以后,罗马皇帝死了。韦斯巴苔当上了罗马皇帝。日后当耶路撒冷城破之日,他果然向士兵发布一条命令:“给犹太人留下一所学校!”
学校留下了,留在学校里的几十个老年智者,使犹太的知识、传统得以延续。战争结束后,犹太人的生活模式也由于这所学校的存留而继续保存下来。约哈南拉比以保留学校使犹太民族和犹太文化得以传承,无疑是一项极富历史感的远见卓识。
【财智点睛】
犹太商人具有令人叹服的经商头脑,正是他们的民族尊重知识、酷爱学习、重视教育的必然结果。以知识武装起来的犹太商人,纵横捭阖,处变不惊,这就是“第一商人”的魅力所在!可以说,商人变得有学识是文明的进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只无形的手。这也是我们所应该重视和借鉴的。
致富教育娃娃抓起
《塔木德》智慧: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但却是要从小培养的。犹太人并非天生智慧超群,而是因为他们重视智慧,重视学习。他们相信——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并非天有着赚钱的本领,他的成功得益于犹太人对财富教育重视。
洛克菲勒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犹太家庭,他的父亲作为一个犹太人,经常用他们犹太人的教育方式教育他的几个孩子。他的父亲从他四五岁的时候就让他帮助妈妈提水、拿咖啡杯,然后给他一些零花钱。他们还把各种劳动都标上了价格:打扫10平方米的室内卫生可以得到半美分,打扫10平方米的室外卫生可以得到一美分,给父母做早餐得到12个美分。他们再大点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不给他零花钱了,告诉他如果想花钱,就自己挣!
于是他到了父亲的农场帮父亲干活,帮父亲挤一头奶牛,跑运输,包括拿牛奶桶,都算好账,他们把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给量化,他把自己给父亲干的活都记录在自己的记账本上,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和父亲结算。每到这个时候,父子两个就对账本上的每一个工作任务开始讨价还价,他们经常会为一项细微的工作而争吵。
洛克菲勒6岁的时候,他看到有一只火鸡在不停地走动,很长时间了也没有人来找,于是他捉住了那只火鸡,把它卖给了附近的农民邻居。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认为这样是亵渎了神灵,而他父亲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认为他有做商人的独特本领,而对他大加赞赏。
有了这次的经商经历,洛克菲勒的胆子大了起来,不久他就把从父亲那里赚来的50美元贷给了附近的农民,他们说好利息和归还的日期之后,到了时间他就一定准时去讨要,毫不含糊地收回53.75美元的本息。这令当地的农民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一个小孩居然有这么好的商业意识。
早期对商业的敏感帮助了洛克菲勒事业的一帆风顺,甚至他一生中重要的几次行动和日后的经营风格在他早年就能看到端倪。
到了洛克菲勒成名之后,他也把这套办法交给他的子女。在自己的公司,他拒绝他的儿女们进入,即使是他的妻子,他也极少让她进入公司。除非有什么急切或者特别事情。
有一次,他15岁的二女儿玛利亚因为有事情找他,于是去了他的办公室,恰巧他出去办事不在,等他回来了,知道了玛利亚进过他的公司,惹得他居然在家里少有地大发雷霆。这就是洛克菲勒式的教育方法,因为他要让他的子女们知道一切要靠自己的奋斗去获得自己的成功,而绝不要因为自己是富翁而让他们有任何的依靠。在他的家里,他搞了一套完整的虚拟的市场经济,洛克菲勒让自己的妻子做“总经理”,而让自己的孩子们做家务,由自己的妻子根据每个孩子家务做的情况,给他们零花钱,他的整个家似乎就是一个公司。
这些都培养了犹太人最早的赚钱本领。要想拥有金钱,不但要学会赚钱,同时还要学会理财和节俭,学会“开源”和“节流”两套本领。
洛克菲勒还让他的孩子们学着记账,他要求他的孩子在每天睡觉的时候必须记下每一天的每一笔开销,无论是买小汽车还是买铅笔,都要如实地一一记录。而且洛克菲勒每天晚上都要查看孩子们的记录,无论孩子们买什么,他都要询问为什么要这些东西,让孩子们做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孩子们的记录清楚、真实,而且解释得有理由,洛克菲勒觉得很满意,那他就会奖赏孩子们5美分。如果他觉得不好就警告他们,如果再这样就从下次的劳动报酬中扣除5美分。洛克菲勒的这种询问孩子花消,但是绝对不干涉的政策,让孩子们很高兴,他们都争着把自己记录整齐的账本给他们的父亲看。
洛克菲勒经常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他在厨房里摆放了6个杯子,杯壁上写着每个孩子的姓名,被子里面装的则是孩子们一周用的方块糖。如果哪个孩子过多地贪吃了杯子里的糖,那么等到别人喝咖啡放方块糖的时候,他则只有喝苦咖啡了。如果想要得到糖,那就只有等到下周等父母的发放了。经过这样的几次训练,孩子们都知道了有节制的生活是有好处的,而如果随便消费自己的东西,消费完了等待的就只有苦味了。
【财智点睛】
犹太人天生就会做生意,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那些犹太人大亨的在年轻时,很多人都知道怎么赚钱。然而在这些大亨们的在“早慧”背后,更多的是得益于犹太人民族对财富教育重视。犹太发族的这些早期有关财富的教育让他们很早就知道怎么投资、怎样获得财富、怎样理财,这些为他们日后的成功积攒了重要的经验。也正是这样,犹太孩子很小就树立了这样的观念——要想拥有金钱,不但要学会赚钱,同时还要学会理财和节俭,学会“开源”和“节流”两套本领,为他个日后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书本才是你的朋友
《塔木德》智慧:把书本当做你的朋友,把书架当做你的庭院,你应该为书本的美丽而骄傲,采其果实,摘其花朵。生活困苦之余,不得不变卖物品以度日,你应该先卖金子、宝石、房子和土地,到了最后一刻,在你不得已的时候才可以出售图书。
犹太民族是“书的民族”,这个民族对书的崇拜,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已经不是一般的求知好学可以概括的,他们对学问的追求已经达到了宗教一般的狂热和崇拜。对于他们来说,书本就是他们一切智慧的根源,也是一切财富的来源。
也正是因为这样,犹太人对待书本有着异于其他民族的看法,他们认为书本不是个人的财产,而是属于大家的。正像《塔木德》讲的一样:“即使是敌人,当他向你借书的时候,你也要借给他,否则,你便是书本的敌人。”在1736年的时候,拉脱维亚的犹太社区还通过了一项法律,该法规定:当有人借书的时候,如果书本的拥有者不把书本借给他人,应罚以重金。这次立法是有史以来人类为书籍立法的第一次,这在其他民族的法律史上是没有见过的。
犹太人同时还规定,如果有人去世了,要在棺材里放几本书,让书伴随他们死去的躯体。他们这样做的用意很明显,知识是浩渺无边的,永远也学习不完的,即使人死去了,他的灵魂也应该继续学习。
犹太人就是这样的民族,尊重知识,追求真理,是每个人一生的需要。知识是最伟大的,在它的面前,世俗的一切统治者都要让位。这个观念在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以色列建国之后,著名的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由于他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得到世界和以色列人民的爱戴。以色列人民向他发出了邀请,请求他来做以色列国家的总统。但是他们的好意被已经决心献身科学的爱因斯坦拒绝了,爱因斯坦拒绝自己民族的人们赋予他的这个世俗的荣耀。
犹太人这种对书本对知识的崇拜是代代相传的,在每个犹太人小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就会经常问他们:“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火烧了,你的财产也被抢光了,你会带着什么逃跑呢?”
如果犹太孩子们回答是“钱”或者是“钻石”的话,他们的母亲就会进一步地问:“有一种东西比钻石更重要,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你们知道是什么东西吗?”
孩子回答不上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们带走的东西,不应该是钱,不应该是钻石,而应该是知识。因为知识是任何人也抢不走的,只要你还活着,知识就永远跟着你,无论你逃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失去它。”
犹太人的父母就是这样告诉他们的孩子,知识是一切财富的来源,是惟一可以永久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犹太人的历史再次验证了知识的价值,与其把那些有限的财富交给他们,不如把可以永远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知识给他。
【财智点睛】
在传统的犹太家庭里有一个世代相传的规定:书橱只可放在床头,不可放在床尾。这样的规定就是告诫自己民族的人,书是神圣的,不能对书本有所不敬。世间只有知识则是可以长久地流传的财富,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抛弃书本,这也是犹太人能在商场中纵横不败的秘诀所在。
商人要做杂学博士
《塔木德》智慧:与一切知识交朋友,也可以从朋友那里学习知识。犹太人注重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这也是犹太商道的一部分——只有学识广博,才能“财”智纵横。
有个西班牙商人,他对犹太商人的经商原则很欣赏并且尽力地学习,于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他的女式手提包的生意十分红火,在服饰品贸易的经营中也站稳了脚跟,但是看到了犹太人经营钻石更为赚钱,于是他也想去经营钻石。他看到身边不少西班牙人经营的钻石生意很不景气,为了避免遭受同样的命运,他就找到世界著名的钻石大王玛索巴士向他提出这些疑问,毫无疑问,这位钻石大王是位博学的犹太商人。
这位钻石大王听完他的来意,冷不丁地问了他一句:“你知道澳大利亚海域有什么热带鱼吗?”
西班牙人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这个钻石大王问这个干吗?这个和钻石生意有关吗?
看到西班牙人哑口无言的样子,这位钻石大王语重心长地说:“钻石生意是需要丰富的知识才可以做的,你对这颗钻石的来源、历史、种类和品质都不知道,就不知道它的价值。要积累这些判断钻石价值的基本经验和知识就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至少需要20年,所有相关的知识你都要了解才可以真正培养出市场的眼光。”
西班牙人听了不禁为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太少而羞愧不已,他早就知道犹太人是继承了几千年祖先留传给他们的经验,加上最新的知识才拥有了这样丰富的学识,他们可以赢得顾客的尊敬和信任,没有一二十年的学识和良好信誉根本是不可能的。他自知没有这么浩瀚广博的知识,很自觉地退出了这个行业。
犹太人有“杂学博士”之称,你和他在谈判的时候,他讲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精彩,谈话所谈内容左右逢源,似乎世界上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有个日本人和犹太人谈判之后给他留下了终身难以忘记的印像:“那个犹太人太厉害了,那天我们谈判了两个多小时,一直是他在不停地说。他给我的印象好极了,他穿着很整洁,讲话极有道理,条理极为清晰,态度又极为谦和,他的谈话让我那样地神往,我简直不想说任何话,而只是愿意听他来讲。老实说,我不是在和他谈判而是他在给我上课。”在这样博学的对手面前,你会不会觉得发怵呢?
学识广博的人就可以放眼世界,他们站在经营大师们的肩膀上俯瞰脚下的财富,知识丰富的人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世界巨富们那里学习他们最为精髓的赚钱秘诀。而学识浅薄的人无论是自己的见识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将可能低于学识渊博的人,他们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很难长久地站稳脚跟。
【财智点睛】
在犹太人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能赚钱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正因为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他们才具有高智商的头脑。从而才在生意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
办法总要比困难多
《塔木德》智慧:办法总比困难多,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这不仅仅是一种乐观精神,而是犹太人对“智慧”的信仰——在智慧面前,没有解不开的迷,没有打不开的锁。
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那就是智慧。
有一天,两个妓女来见所罗门王,站在他面前。其中一个说:“陛下啊,这女人跟我住同一个屋子,我在家生孩子的时候,她正住在那里。我生了一个男婴,两天后她也生了一个男婴。这屋子里只有我们两个,没有别人。一天晚上,她不小心压死了自己的孩子,就半夜起来,趁我熟睡时抱走我的孩子,放在她床上,然后把她那死了的孩子放在我的床上。第二天早晨,我醒来要给孩子喂奶,发现他已经死了,再仔细一看,才知道那并不是我的孩子。”
另一个女人说:“不!活着的孩子是我的,死的才是你的!”
第一个女人回答:“不!死孩子是你的,活着的是我的!”
她们在所罗门王面前就这样争辩起来。
所罗门王心想:“既然她们都说活孩子是自己的,死孩子是对方的,那么……”他对左右说:“拿一把刀来!”左右的人把刀拿进来;王下令说:
“把这活着的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这个女人。一半给那个女人!”
那孩子的母亲心疼自己的儿子,就对王说,“陛下,千万不要杀这孩子!求你把他交给那女人好啦!”
另一个女人却说:“不必给我,也不要给她,把这孩子分成两半吧!”
所罗门王说:“不可杀死这孩子!把她交给第一个女人,因为,她才是孩子的真正的母亲。”
以色列人听说所罗门这种英明的裁决,都非常敬佩他;他们知道上帝赐给他智慧,使他公平地审判案件。所罗门确实不愧为睿智的君王,眉头一皱,就解决了一桩棘手的疑案。
那个“恶毒”的妓女,不仅想夺人之爱,而且还想将孩子一分为二,以求心理平衡。但上帝是公正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财智点睛】
世上的困难多还是办法多?这个问题犹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这也表现出了犹太人对人类智慧的信任和肯定,也正是如此,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于学习,也会像所罗门王一样充满睿智,能像他一样,轻松的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习是一生的课题
《塔木德》智慧:对于犹太人,学习是一生的课题。他们崇敬智者——宁可变卖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为了要得学者的女儿,就是丧失所有的一切也无所谓。
纽特·阿克塞波可以说是把学习当作一生的课题的榜样。
纽特·阿克塞波青年时代渴望学习语言,学习历史,渴望阅读各种名家作品,好使自己更加聪慧。当他刚从欧洲来到美国北达科他州定居的那阵子,他白天在一家磨坊干活,晚上就读书。但没过多久,他结识了一个名叫列娜·威斯里的姑娘,18岁就和她结了婚。此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他必须把精力用在应付一个农场日常的各种开销上,还必须养儿育女,多年以来,他早就没有时间学习了。
最后终于有这么一天,他不再欠任何人的债务,他的农场土地肥美、六畜兴旺。但这时他已经63岁了,他觉得仿佛不久就要跨进坟墓了,没有人再需要他,他很孤独。
女儿女婿请求他搬去和他们同住。但纽特·阿克塞波拒绝了。
“不!”他回答说,“你们应该学会过独立生活。你们搬到我的农场来住吧。农场归你们管理,你们每年付给我400美元租金。但我不和你们住在一起。我上山去住,我在山上能望见你们。”
他在山上给自己修造了一间小屋。自己做饭,自己料理生活。闲暇时去公立图书馆借许多书回来看。他感到他从来也没有生活得这么自在过。
开头,纽特·阿克塞波仍改不掉他多年养成的习惯:清晨5点起床,打扫房间,中午12点准时吃饭,太阳落山时一准就寝。但他很快发现他那些事情完全可以随自己高兴,想什么时间做都可以。实际上,他那些事即使不干也没有什么关系。于是他一反过去的老习惯。早上他常常在床上躺到七八点钟。吃罢饭,他往往要“忘记”打扫房间或清洗碗碟。但是,他后来开始在夜间外出作长距离散步,这才是他真正告别过去,向着新的、更加自由的生活迈出的最为彻底的一步。
在他一生之中,白天总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累了一天之后,天一黑就没法不睡觉。现在可不同了,白天过完,夜晚他可以出去散步,他发现了黑夜的奥秘。他看到了月光下广阔的原野,他听到了风中摇曳着草和树发出的声音,有时他会在一座小山头上停下,张开双臂,站在那儿欣赏脚下那一片沉睡的土地。
他这种行径当然瞒不过镇上的人。人们认定这个老头的神经出了毛病,有人说他已经成了疯子。他也知道别人是怎样看他的,从人们向他提出问题时所说的那些话,以及人们看他做事时的那种眼神就不难了解到。他对于那些人看待他的态度感到十分气恼,因此也就更少和人们交往,他用来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
纽特·阿克塞波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书中,有一本现代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耶鲁大学的青年学生。小说叙述他怎样在学业和体育方面取得成就,还有一些章节描述了这个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
纽特·阿克塞波现在64岁。一天凌晨3点钟,他读完了这本小说的最后一页。这时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去上大学。他一辈子爱学习,现在他有的是时间,为什么不上大学?
为了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他每天读书许多小时。他读了许多书,有几门学科他已有相当把握。但拉丁文和数学还有点困难。他又发奋学习。后来终于相信自己做好入学考试的准备。于是他购置了几件衣物,买了一张东去康涅狄格州纽海芬的火车票,直奔耶鲁大学参加入学考试。
他的考试成绩虽然不算很高,但及格了,被耶鲁大学录取了。他住进学生宿舍。同屋的人名叫雷·格里布,曾当过教师。雷的学习目的是得一个学位,以便再回去教书时可以挣更高一点的工资。雷在学生饭堂打工、挣钱交学费,雷不喜欢和人讨论问题,不喜欢听音乐。
纽特·阿克塞波感到很惊讶,他原以为所有的大学生都和他一样喜欢谈论学问。
进大学还不到两星期,纽特·阿克塞波发现自己很难和其他同学融入在一起。其他的学生笑话他,不仅仅因为他年龄大(虽然白发苍苍的他坐在台下,听一个年龄比他儿子还小的教师在台上讲课,那情景也实在些古怪),还因为他来上学的目的与众不同。那些学生选修的科目都是为了更有利于以后找工作挣钱,而他和大家都不一样,他对有助于挣钱的科目不感兴趣。他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他的目的是要了解人们怎样生活,了解人们心里想些什么,弄清楚生活的目的,使自己的余生过得更有价值。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够有自由的感觉,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财智点睛】
生命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所以学习是无止境的。犹太人最了解这一点,他们往往把学习,把书本当成是终身的伴侣。并不因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我们也应该用这种态度看待生活:将生活看成是在你前面无限延伸的、漫长的、渺无尽头的道路,你只有坚持学习,不断地努力向前走,才不会在中途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