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处置

所有临床诊断或疑似重症疟疾患者都应采取以下措施:

●做一个快速的临床评估,特别关注患者的一般情况、意识程度、血压、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面色是否苍白,评估颈部僵硬度,检查有无皮疹以排除其他诊断。

●将患者收入急症病房或是邻近护士站的普通病房以便密切监测。如果出现相应指征,则送入重症监护室。

●快速检查初始血糖水平,如果存在低血糖应立即纠正,并密切关注低血糖。

●可能的话,进行眼底检查。如果出现视网膜灰白、血管改变或出血将有助于诊断。眼底检查很少发现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是腰穿的禁忌证(图3)。

图3 脑型疟患儿的视网膜病变

注意中央凹周围的特征性斑片状视网膜增厚(视神经盘右侧约3个视乳头直径),以及一些以白色为中心的出血

●用苯二氮类药物(静脉注射地西泮、咪达唑仑或劳拉西泮)治疗癫痫。如果首次用药后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应给予第二剂苯二氮类药物(地西泮、咪达唑仑或劳拉西泮)。针对已使用两剂药物但癫痫仍持续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例,可选择静脉注射苯妥英钠18mg/kg,或者肌肉或静脉注射苯巴比妥15mg/kg。由于大剂量苯巴比妥(20mg/kg)会增加死亡风险,必要时辅助通气,应密切监测呼吸。

① 24小时内苯二氮类药物的总剂量不应超过1mg/kg.

② Crawley J et al.(2000).Effect of phenobarbital on seizure frequency and mortality in childhood cerebral malar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intervention study.Lancet,355:701-706.

●如果病原学确诊无法开展,则制作血涂片并针对重症疟疾的临床表现开始治疗。

●静脉给予青蒿琥酯。如无青蒿琥酯,应肌内注射蒿甲醚或静脉滴注奎宁。如无法静脉给药,可以于大腿前部肌内注射青蒿琥酯或奎宁。如果不能注射青蒿琥酯或奎宁,则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栓剂作为转诊前治疗。

●即使重症患者能够较早地口服药物,也应注射抗疟治疗至少24小时,随即给予患者全疗程,有效的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口服治疗(ACT)。

●以mg/kg计算青蒿琥酯、蒿甲醚或奎宁的用量。所有患者都要称体重;如果不能称重,应估计患者的体重。

●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对于昏迷患者尤其重要(见第13页)。

●注意重症疟疾患者的体液平衡,以避免水中毒或脱水。患者个体需求差异很大,这取决于入院前的体液丢失量。不能口服液体的重症疟疾患者应使用5%葡萄糖和/或0.9%生理盐水治疗[儿童3~4ml/(kg·h),成人1~2ml/(kg·h)],直到能够口服液体。重症疟疾患者复苏中禁止液体快速推注。脱水治疗应谨慎,最好根据尿排出量进行(目标为每小时尿量>1ml/kg),若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或肺水肿,此时液体管理应适合患者的情况并不断进行评估。

●一定要寻找其他需治疗的昏迷因素。通过腰穿排除脑膜炎,如果有禁忌证或无法腰穿,患者应接受假定性抗生素治疗(见第14页)。

●寻找并治疗其他并发症或相关感染。

●记录尿量,观察有无棕色或黑色尿液(血红蛋白尿)或少尿,这些指征表明出现急性肾损伤。

●通过定期观察临床指征和血涂片情况,监测临床和病原学的治疗效果。

●定期监测核心体温(最好是直肠)、呼吸频率和深度、脉搏、血压和意识水平。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确定并发症,如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指征性深呼吸的出现或发展)、肺水肿和低血压性休克。对于儿童,如果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大于2秒,通常伴有灌注受损的其他症状,属于密切监测的高危人群。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退热药来降低高热(>39℃)。温水擦拭和通风都能使患者感到舒适。

●定期对红细胞体积分数(血细胞压积)或血红蛋白浓度、葡萄糖、尿素氮或肌酐和电解质进行实验室评估。

●避免使用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的药物(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

●如果出现并发症,相应的监测(如测量动脉血pH、血气)有助于临床治疗,这取决于当地的设备条件、经验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