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胸、腹部创伤
第一节 胸部创伤基本知识
胸部创伤很常见,在平时或战时都较常见,占全部创伤的13.5%,多发伤中60%伴有胸部创伤;直接致死因素中,胸部创伤占全部创伤死亡的20%~25%。若没有及时和正确地处理,后果极为严重,伤员可很快死亡。
胸部创伤病理生理改变包括以下5个方面:
1.胸廓完整性及胸廓运动协调性的破坏 正常呼吸运动有赖于完整的胸廓解剖结构及其运动的协调和对称。在胸部损伤特别是在发生多根肋骨双骨折、双侧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肋骨骨折时,受伤的胸壁部分脱离胸廓整体,失去支持,形成浮游(动)胸壁,也称连枷胸。该部分胸壁在吸气时反而向内塌陷,使伤侧肺受压不能膨胀,并使伤侧胸膜腔内压力增高,纵隔向对侧移位,使对侧肺也受压缩,在呼气时该部分胸壁反而向外膨出,伤侧胸膜腔压力变小,肺膨胀,致使肺内二氧化碳不能排出,于是产生矛盾(反常)呼吸。其结果是肺通气量减少,残气量增加,二氧化碳蓄积,缺氧,纵隔摆动和扑动,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减少。上述变化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的严重紊乱,甚至衰竭。
2.正常胸膜腔负压的减小或消失 正常胸膜腔负压(-4~-10cmH 2O)的存在,对维持正常的呼吸运动,保持肺组织膨胀和肺的表面张力都是很重要的。发生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或开放性气胸)、血胸、血气胸时,胸膜腔正常负压减小、消失甚至变成正压,伤侧胸膜腔内压力增高,肺受压而萎缩,纵隔向对侧移位,使对侧肺组织受压,纵隔摆动,其结果是肺呼吸面积及通气量减少而致缺氧。静脉因心血量的受阻使心排血量下降,均可造成呼吸循环功能不全,这种病理生理改变在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时尤为明显而严重,此外,胸壁或膈肌完整性的破坏也对胸膜腔正常负压产生影响。
3.胸膜-肺休克 在胸部开放性损伤时,大量空气进入胸膜腔,对满布神经末梢的胸膜和肺产生强烈的刺激,以及由于纵隔摆动对迷走神经的牵扯刺激,均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循环功能失调而导致休克,称为胸膜-肺休克。
4.循环功能不全或衰竭 在存在浮游胸壁、反常呼吸运动、胸膜腔负压减小或消失的胸部损伤中,胸膜腔内压力增高,纵隔移位、摆动和扑动,使腔静脉扭曲移位,静脉血向心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及外周循环灌注不良,导致循环功能不全或衰竭。在有大量血胸或有心脏大血管直接损伤时,就容易出现循环功能不全。循环功能不全又可引起肺内血流灌注减少,从而加重了通气/灌注比例失调,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
5.呼吸道梗阻 严重胸部损伤,肺组织内出血,支气管的痉挛及分泌物增多,或因疼痛使伤员不能作有效的咳嗽排痰动作,使呼吸道内分泌物,血痰或呕吐物积存而产生呼吸道的梗阻,引起缺氧,甚至窒息。
一、胸部创伤分类
依据致伤是否导致胸腔穿透,将胸部创伤分类如下:
1.非穿透性胸部创伤(non-penetrating chest trauma)
是指损伤未穿透胸壁至胸膜腔或纵隔,占所有胸部创伤的70%~80%,多由钝性机械性暴力、物体或工具作用于机体,或机体与墙壁或地面碰撞所导致的胸部钝性创伤引起,常见原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其他原因包括坠落伤、斗殴或胸壁遭受其他暴力撞击。轻者只有胸壁软组织挫伤或单纯性肋骨骨折,重者可有内脏损伤(主要是心肺损伤)、多处肋骨骨折,并可引起气胸、血胸、纵隔或皮下气肿、损伤性窒息及膈疝等。爆震伤是爆炸产生的强大气流冲击波作用于胸部而引起胸内脏器(主要是肺)的损伤,主要见于战时,平时可见于工矿爆炸事故。偶可由于吸入火焰、高热气体或蒸汽而伴有呼吸道烧伤。
2.穿透性胸部创伤(penetrating chest trauma)
是指致伤物穿透胸壁进入胸膜腔或纵隔的损伤,主要见于战时的火器伤,在平时多为锐器刺伤。穿透性胸部创伤占所有胸部创伤的20%~30%,好发于青年人,儿童和老年人少见。
按伤道情况分类可分为3类:
(1)贯通伤:
损伤既有入口又有出口,常伴有内脏损伤。
(2)盲管伤:
伤道只有入口而无出口,往往有异物存留,易致继发感染。
(3)切线伤:
伤道仅切过胸壁或胸膜腔周缘。
依据患者解剖损伤严重程度和生命体征状况将伤情划分为稳定、不稳定和极危重3级。
(1)伤情稳定:是指创伤后患者生理指标(脉搏、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稳定;对初期液体复苏的反应也是伤情稳定性评判的依据,低血压创伤患者在最初输入1 000~2 000ml液体后,能维持正常的血压者为有反应者,即为伤情稳定。
(2)伤情不稳定:是指患者生理指标(脉搏、血压、呼吸频率、体温)不稳定,通常是威胁生命的创伤,有需手术处理或入住ICU者。不稳定胸部创伤标准:①脉搏<60次/min或 >120次 /min;②收缩压 <90mmHg(1mmHg=0.133kPa);③呼吸频率 <12次 /min或 >24次/min;④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90%;⑤体温<33℃。对初期液体复苏的反应(在最初输入1 000~2 000ml液体后),低血压创伤患者仅有短暂反应或无反应者也为伤情不稳定。
(3)伤情极危重(濒死):是不稳定创伤的极重型,其解剖损伤或生命指标极为严重,如不立即纠正会在数分钟内致死,表现为濒死呼吸、血压测不出等。
二、胸部创伤常见症状
症状局部体征按损伤性质和伤情轻重而有所不同,可有胸壁挫裂伤、胸廓畸形、反常呼吸运动、皮下气肿、局部压痛、骨摩擦音和气管、心脏移位征象。胸部叩诊:积气呈鼓音,积血则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或可听到痰鸣音、啰音。
胸腔内包含有维持生命功能的两大重要器官:心脏和肺。正常的胸部结构和功能,对维持正常的循环、呼吸生理功能极其重要。一旦胸部受到严重损伤时,影响正常呼吸、循环功能的维持,导致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甚至衰竭。
临床上常见的胸部症状包括:
1.疼痛
受伤部位剧烈疼痛呼吸或咳嗽时加剧。
2.出血
可以是胸壁伤口的出血,也可以表现为血胸。
3.休克
胸部损伤直接造成心肺损伤和大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导致血压过低、循环衰竭,称为出血性休克;因胸部损伤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和神经内分泌的系列反应,影响心脏功能可造成创伤性休克。
4.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是血液中缺氧,含义是动脉血的氧分压持续维持在低水平(正常人的动脉血氧分压应在80~100mmHg)。主要原因有胸部损伤造成气胸或血胸等所致的肺萎陷,大范围肺实质损伤如肺挫伤、肺内血肿、肺爆震伤,血液或异物堵塞呼吸道,胸壁的反常呼吸运动,气管断裂,创伤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5.咯血
胸部损伤早期出现咯血,首先考虑为气管、支气管的断裂,及时行X线胸片有助于诊断。中晚期出现咯血,多为周边肺组织损伤导致,肺爆震伤时咯血多为血性泡沫样。
6.皮下气肿
皮下摸到有“握雪感”是皮下气肿的主要表现,一般在X线检查下可以显示。多见于张力性气胸及肋骨骨折所致的广泛性肺损伤。
7.纵隔气肿
气体多来自气管、支气管、肺广泛裂伤,纵隔内气体可迅速蔓延到颈部、头面部,出现广泛的皮下气肿。
8.颈静脉怒张
胸外伤后出现颈静脉怒张可能为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纵隔巨大血肿、胸腔大量积血、情绪紧张等原因所致,一般需要及时查明原因。
三、胸部创伤治疗原则
通过规范救治,许多胸部创伤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总体而言,大约85%的胸部创伤最终不需确定性剖胸探查术,只需非手术处理,包括镇痛、呼吸道管理与胸部呼吸物理治疗、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等。仅10%~15%的胸部损伤需要剖胸探查,而穿透性胸部创伤剖胸探查率显著高于非穿透性胸部创伤。有部分损伤如严重的心脏和主动脉伤在伤后数秒内致命,而其他很多严重胸部损伤(气胸、血胸、心脏压塞等)常可通过采用合理、简捷的方法进行初期快速处理,达到稳定呼吸循环、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基本原则是针对各种病理生理变化及早纠正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恢复胸壁的正常形态和运动,准确处理胸内脏器的损伤,防止胸部感染等。
1.评估患者伤情
按照以下程序:颈椎保护下维持患者气道通畅;检查呼吸和通功能障碍/神经状态;暴露患者/环境温度控制)进行伤情评估,在颈椎稳定下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迅速辨别和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气道阻塞,通气障碍(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大量血胸、连枷胸、双肺广泛挫伤),循环障碍(大出血、心脏压塞、识别心搏骤停、决定是否启动心肺复苏)。一般而言,严重通气障碍是比失血性休克更快的致死因素,需尽快解除。但应特别注意,在灾难性致命性大量出血时,快速控制失血应优先于气道处理。
2.纠正呼吸功能紊乱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肋骨骨折,特别是多根、多处骨折引起的胸壁浮动、肺挫伤、支气管损伤、湿肺等都能间接或直接引起呼吸道梗阻,应积极采取措施使呼吸道通畅。①迫使患者咳痰;②按压气管排痰;③鼻导管吸痰;④雾化吸入或环甲膜穿刺注药排痰;⑤气管镜下吸痰;⑥气管鼻插管或气管切开,用少痰液较多不易吸净者;⑦应用呼吸,重症患者可用呼吸机辅助,控制、代替患者呼吸,维持或提高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及缺氧等。
(2)解除胸腔及心包内压力:
①气胸,胸腔穿刺抽气,紧急时可插入粗针头排气,或行闭式引流术;②血胸,抽血(少量)或闭式引流,如闭式引流有大量血引出或凝固时应尽早手术;③急性心脏压塞,可行心包穿刺、开胸探查术或胸腔镜下手术。
(3)恢复胸壁的完整性:
①减轻胸部疼痛,可行肋间神经封闭、肋骨骨折处封闭;②固定肋骨骨折,可行半环式胶布固定(无条件下)、胸带固定、肋骨重力牵引固定、浮动胸壁架固定或肋骨切开固定(少用);③胸壁开放性创伤的处理,12小时内可行清创术,24小时内感染不重者可清创处理,战伤4~7天可延期处理缝合。
3.防止循环功能障碍 (1)防止休克:
如为出血性休克,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并积极止血。
(2)改善心功能:
应积极解除胸部创伤所致的纵隔摆动、心脏压塞及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而引起缺氧、酸中毒、高钾血症等因素,同时应用强心、利尿及正性肌药物。
(3)调整心律:
在缺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情况下,均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4)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胸部创伤中,尤其是胸腹联合伤形成膈疝时,肠、胃、胆液体的丢失都会程度不同地引起水、电解质失衡,导致循环功能障碍,应每日积极补充,并及时监测。
(5)循环系统的监护:
尤其是严重创伤的病例,应严密观察心电图、血压、脉搏、中心静脉压。当压力低于0.5kPa(5cmH 2O)时,多见于失血性休克和容量不足;高于1.2kPa(12cmH 2O)时,常有心功能不全等。
4.紧急胸腔探查术
当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行胸腔探查术:①大量血胸(胸腔引流管置入后引出血液量>l 500ml);②胸腔内进行性出血(出血量>200ml/h,连续≥4小时);③心脏压塞;④胸廓出口处血管损伤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⑤胸壁破裂伴有胸壁组织缺损;⑥胸腔引流持续重度漏气;⑦伤后大咯血;⑧膈肌破裂;⑨内镜或影像学证实的气管、支气管损伤;⑩内镜或影像学证实的食管损伤;⑪胸部大血管损伤的影像学证据;⑫可疑空气栓塞;⑬纵隔穿透伤,病情迅速恶化;⑭明显的弹片栓塞心脏或肺动脉;⑮近肝静脉损伤经心脏放置下腔静脉分流管;⑯急性血流动力学紊乱和院内心搏骤停;⑰穿透性躯干创伤患者复苏性剖胸探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