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与实践(第2版)
- 董柏青 景怀琦 林玫 吕炜
- 10783字
- 2021-12-18 02:46:51
第三节 传染病监测技术
传染病监测是一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扩散、蔓延、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技术措施,是传染病预防控制最基础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传染源,掌握疫情的动态分布,了解各种传播因素和人群免疫状况、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为制订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科学有效的监测,不但能够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甄别传染病的高危人群、识别新发传染病,而且能够科学总结归纳预防控制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传染病干预措施,使得传染病的干预方向更准确、方法更适用、效果更理想、效益更明显、效用更广泛。因此,开展传染病的监测,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染病监测的定义
传染病监测的定义可概述为:应对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损害的急性传染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系统、长期、连续获取传染病发生发展的相关信息资料,确定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动态信息数据,分析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原因、多态分布现状、流行影响因素的数据资料,并将信息及时上报与反馈、转化与应用,指导干预措施的实施,并评价其实施效果的系列过程。
传染病监测只是一种技术和手段,其最终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所以监测信息的反馈和利用非常重要。
二、我国传染病监测及报告
我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建于1950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传染病监测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前,各类医院发现的法定传染病病例后填报传染病卡通过邮寄方式逐级上报到卫生防疫站,以月报告的形式体现。自1978年开始,我国陆续建立了流感、乙型脑炎、流脑、霍乱、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等单病种的监测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广泛开展监测,观察传染病疫情动态,监测方式不断增多,监测内容也随之扩大。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突显了我国疫情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促进了我国于2004年1月1日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实现了采用“个案、实时、在线”的原则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报告。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对传染病进行全面监测的国家。该系统的建设与成功运行,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传染病现代管理水平,标志着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从被动报告进入主动预警的新时期。
自1989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单独有一章对“疫情的报告和公布”,我国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此有了法律保障。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后的文本,总结了应对SARS和禽流感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对现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公布制度作了完善,并设立了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制度。2004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我国需要监测和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各种传染病的具体监测内容,根据本地区主要的传染病病种以及疫情动态、国家下发的专病监测方案等确定,主要内容可包括:人口、地理地貌、气温、环境、风俗及生活习惯、教育水准、经济水平、人口流动等背景资料;人群的免疫状况;传染病的发病、死亡、三间分布、疾病的变动趋势等;病原体型别、毒力、耐药及变迁等病原学监测;动物宿主及媒介昆虫监测如种类、密度、分布及病原体携带情况等;疾病的发生、流行规律;防治效果评价;专题调查;传染病流行预测等。
三、传染病监测的管理
传染病监测的管理可分为“常规监测的管理、主动监测的管理、被动监测的管理”三种。
(一)常规监测的管理
也称常规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防治管理的日常工作,属于传染病监测技术的基础组成部分。主要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所执行的疫情报告、网络直报两种方式。法定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传染病病例后,必须实行网络直报。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也就是一直惯用的旧的疫情报告方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发现暴发疫情时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为确保常规疫情报告质量,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报告质量调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的网络直报单位实行定时监控,定期或不定期的通报网络直报单位的工作运行情况。
(二)主动监测的管理
主动监测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范围、有对象的专项监测管理,是传染病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重大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和应急反应。主动监测管理能更准确地适时反映传染病的发病信息,能快速反映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和暴发疫情。主动监测管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对定点监测、抽样监测、专题监测的管理;对发病症候、重点人群、人居环境、免疫接种、历史疫情、流行因素、地理地貌、气象变化、经济状况、交通状况、流动人口、风俗习惯等的监测管理;对于患者综合征监测,是当前比较热门、经济实惠、效果显著的监测管理,如呼吸道综合征、肠道综合征、脑炎综合征、出血综合征、精神综合征等的监测。全面系统的主动监测所获取的信息对于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评价预防控制效果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三)被动监测的管理
被动监测管理是指由报告责任人按照既定的报告规范和程序,向公共卫生机构紧急报告的传染病疫情数据和资料,报告接收单位处于被动接受报告。被动监测管理与主动监测管理是完全不同的,被动监测管理只有预案,没有事先计划的监测地区、监测对象、监测数量,在突发疫情报告后,出于对疫情事件进行紧急核实的需要,才紧急确定的监测范围、监测方法、监测对象、监测数量,整个过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2004年我国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网络则属于被动监测管理的范畴。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对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要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则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作出相应的响应。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四、传染病监测方法
传染病监测方法主要分为“定点监测、抽样监测、专题监测”三种。
(一)定点监测
定点监测是连续、系统、全面监测传染病疫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常用方法,监测时间大多为两年以上,长的可达数十年,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既适用于传染病监测,又适用于慢病监测。定点监测一般选用社区定点监测和单位定点监测。确定社区或单位定点的方法可采用区位定点、抽样定点等方法。习惯使用的方法大多为区位定点法。
区位定点方法是指按照区位方向大致确定监测点的方法。大多采用东、南、西、北、中五个区位方向各选N个省或县,在省或县的基础上再按东、南、西、北、中五个区位方向各选N个乡进行全人口监测或特殊群体监测,最后,将监测结果按五个区位分类统计进行相互间比较、省际或县际间比较、监测结果与总体比较。这种监测往往来自于目标宏观、方法易行,表述准确、容易统计,定性为主、定量为辅而监测经费又极其有限的监测项目。比较适用于基线监测、摸底调查、开题调查、预试验观察之类的监测与研究。
区位定点方法具有方法简单、便于操作、选点直观、便于管理、系统连续、资料完善、易于汇总、精于比较之优点。但是这类方法也比较粗糙,总体的代表性较差,无法控制类似于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公众交通、居住环境、医疗服务等分层因素的偏倚。
(二)抽样监测
传染病抽样监测技术是传染病监测工作中最常用的工作方式,是指在全人群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对象针对某一内容进行定期观察、采集样本、检测分析的一种方法。所研究的内容一般为一次性的横断面结果,据此横断面结果推断全人群的横断性总体特征。抽样监测方法具有经济性好、实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的特点。
传染病抽样监测技术属于非全面监测的范畴,必定存在抽样的误差和偏倚问题。通常抽样监测方法的误差有两种:一种是工作误差,通常由询问误差、表述误差、时间误差、地点误差、登记误差所造成;另一种是代表误差,通常是由抽样的代表性所造成,但是,可以通过抽样设计减少这类误差,通过一系列的卫生统计学方法计算,把代表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抽样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高于全面监测结果。因此,抽样监测的结果是非常可靠的。
1.抽样监测的主要步骤
(1)界定监测总体;
(2)确定抽样监测方法;
(3)计算监测样本量;
(4)确定抽样监测的信度和效度;
(5)进行均衡性分析,制订监测质量控制办法;
(6)实施抽样监测并推测总体。
2.抽样监测遵循的原则
抽样监测方法属于非全面监测的范畴,具有其他非全面监测所不具备的如下原则。
(1)随机原则:
监测样本是按随机原则抽取,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
(2)样本原则:
所抽选的监测样本量,必须根据监测范围及抽样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计算确定,才有助于提高样本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3)误差原则:
抽样监测的误差,在监测前就可以根据监测样本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3.抽样监测的几种常用方法
基于以上特点,抽样监测被公认为是非全面监测方法中用来推算和代表总体的最完善、最科学的监测方法。按抽取样本的方式可以分为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和非概率抽样(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等)。概率抽样主要有如下几种。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单纯随机抽样,是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观察单位的总体中抽取n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可采用掷硬币、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字表等办法抽取样本。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总体单位较多,前三种方法较少采用,主要运用后一种方法。例如,某学校有2 000名同学,需要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调查,以了解该人群中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为学校预防乙肝提供措施和意见。具体方法是:先将2 000名学生依次编号:1、2、3、…、2 000。再从随机数字表中任一列或一行开始,随机读入100个在2 000以内的随机数字,其对应的号码即被确定为调查样本。单纯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也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优点是均数(或率)及标准误的计算简便;缺点是当总体观察单位数较多时,要对观察单位一一编号,比较麻烦,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办到。
(2)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把总体的所有观察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后,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再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相应号码的观察单位来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例如,要从1 000户居民中抽取100户居民进行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按照门牌号码依次编序,在1~10号随机选择一个开始号,再每隔10号抽取一户,所抽到的100户组成样本。
系统抽样的优点是:①易于理解,简便易行;②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由于样本相应的顺序号在总体中是均匀散布的,其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缺点是:①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增(或减)趋势,则系统抽样将产生明显的偏性,也缺乏代表性;②实际工作中一般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估计抽样误差,因此这样计算得到的抽样误差一般偏大,但系统抽样抽取各个观察单位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3)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又称为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观察单位与研究目的有关的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当样本含量确定后,确定各层观察单位数的方法一般有:①按比例分配:即按总体各层观察单位数的相同比例分配各层样本观察单位数,例如在某小学调查近视率情况,该学校共有六个年级,若按年级分层且每个年级的抽样比例为10%,则6个年级所抽取的学生即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②最优分配:即同时按总体各层观察单位数的多少和标准差的大小分配各层样本观察单位数。
分层抽样的优点是:①减少抽样误差:分层后增加了层内的同质性,因而可导致观察值的变异度减小,各层的抽样误差减小,其标准误一般均小于(样本含量相同时)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标准误;②便于对不同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有利于调查组织工作的实施;③还可对不同层独立进行分析。
(4)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是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我们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例如,对某县居民进行血吸虫病调查时可按照乡镇分成整群,从中随机抽取几个乡镇,然后对所抽取到的群内所有个体均进行调查。整群抽样与前几种抽样的最大差别在于,它的抽样单位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成群的个体。“群”的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是自然的区划,也可以是人为的区划。每个群内的观察单位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相差一般不应太大。
整群抽样的优点是便于组织,节省经费,容易控制调查质量;缺点是当样本含量一定时,其抽样误差一般大于单纯随机抽样的误差。群间差异越小,抽取的“群”越多,精度越高。因而在样本含量确定后,宜增加抽样的“群”数而相应地减少群内的观察单位数。
(5)等距抽样:
等距抽样也称为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根据总体单位排列方法,等距抽样的单位排列可分为三类:按有关标志排队、按无关标志排队以及介于按有关标志排队和按无关标志排队之间的按自然状态排列。
按照具体实施等距抽样的做法,等距抽样可分为:直线等距抽样、对称等距抽样和循环等距抽样三种。
等距抽样的最主要优点是简便易行,且当对总体结构有一定了解时,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对总体单位进行排队后再抽样,则可提高抽样效率。
(6)双重抽样:
双重抽样,又称二重抽样、复式抽样,是指在抽样时分两次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具体方法是首先抽取一个初步样本,并搜取一些简单项目以获得有关总体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抽样。在实际运用中,双重抽样可以推广为多重抽样。双重抽样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抽样效率、节约调查经费。
(7)概率抽样:
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简称为PPS抽样,它是一种使用辅助信息,从而使每个单位均有按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被抽中概率的一种抽样方式。PPS抽样的主要优点是:使用了辅助信息,减少抽样误差;主要缺点是:对辅助信息要求较高,方差的估计较复杂等。
(8)多阶段抽样:
前述的四种基本抽样方法都是通过一次抽样产生一个完整的样本,称为单阶段抽样。但在现场调查中,往往面临的总体非常庞大,情况复杂,观察单位很多,而且分布面广,很难通过一次抽样产生完整的样本,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抽样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来进行。多阶段抽样,也称为多级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时,分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阶段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其具体操作过程是:第一阶段,将总体分为若干个一级抽样单位,从中抽选若干个一级抽样单位入样;第二阶段,将入样的每个一级单位分成若干个二级抽样单位,从入样的每个一级单位中各抽选若干个二级抽样单位入样……依此类推,直到获得最终样本。不同的阶段,可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抽样方法。
多阶段抽样特别适用于抽样调查的面特别广,没有一个包括所有总体单位的抽样框,或总体范围太大,无法直接抽取样本等情况,可以相对节省调查费用。其主要缺点是抽样时较麻烦,而且从样本对总体的估计比较复杂。
上述各种抽样方式均为随机抽样方式。此外,还有非随机抽样方式,即按照调查人员主观设立的某个标准抽选样本的抽样方式,如偶遇抽样、立意抽样、配额抽样等。
(三)专题监测
专题监测是为收集常规报表之外、无法通过常规数据信息收集渠道收集的信息而组织的监测活动。专题监测往往是针对某种特定目的(如监测项目进展情况调查)或特定疾病(如艾滋病)进行监测,从而为制订工作规划和进行评估提供依据。专题监测一定要重视质量控制工作,把质量控制贯穿在专题监测的每个阶段。
专题监测的主要内容:与上述的七项主动监测内容大致相同,主要目的是系统掌握如下重要信息。
1.掌握监测人群的基本情况
即了解人口结构、出生水平、死亡状况、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居住条件和人群流动等人口学资料。
2.掌握监测疾病的分布情况
即了解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的动态变化,包括传染病漏报状况和亚临床感染状况。
3.掌握监测人群的免疫状况
即了解监测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及免疫水平。
4.掌握监测病种的生物特征
即了解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寄生宿主、昆虫媒介及传染来源。
5.掌握监测病种的病原体特征
即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型别、致病毒力及药物的耐药性等。
6.评价监测病种的干预效果
即了解对监测病种实施干预措施后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7.开展监测病种的规律研究
即了解影响监测病种的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研究,为进一步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及时切断传播途径、有效保护易感人群提高科学依据,并推进监测病种的疫情预测、预警预报研究。
总之,随着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将越来越显得重要。长期有效开展传染病定点监测、抽样监测、专题监测工作,是积累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的有效方法,适合我国传染病综合防治的实际需要,应当广泛推广。但是,随着经济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开展传染病监测应当重视监测信息的规范化、电子化、网络化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监测管理工作效率和信息开发利用效率。
在抽样调查中,常用的名词主要如下:
总体:
总体是指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根据一定研究目的而规定的所要调查对象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组成总体的各研究对象称之为总体单位。
样本: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它是由从总体中按一定程序抽选出来的那部分总体单位所组成的集合。
抽样框:
抽样框是指用以代表总体,并从中抽选样本的一个框架,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包括总体全部单位的名册、地图等。抽样框在抽样调查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抽样调查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对于推断总体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抽样比:
抽样比是指在抽选样本时,所抽取的样本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对于抽样调查来说,样本的代表性如何,抽样调查最终推算的估计值真实性如何,首先取决于抽样框的质量。
置信度:
置信度也称为可靠度,或置信水平、置信系数,即在抽样对总体参数做出估计时,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其结论总是不确定的。因此,采用一种概率的陈述方法,也就是数理统计中的区间估计法,即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在一定允许的误差范围以内,其相应的概率有多大,这个相应的概率称作置信度。
抽样误差:
在抽样调查中,通常以样本做出估计值对总体的某个特征进行估计,当二者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误差。因为由样本做出的估计值是随着抽选的样本不同而变化,即使观察完全正确,它和总体指标之间也往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纯粹是由抽样引起的,故称之为抽样误差。
偏差:
所谓偏差,也称为偏误,通常是指在抽样调查中除抽样误差以外,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一些偏差。
均方差:
在抽样调查估计总体的某个指标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抽样方式和选择合适的估计量,当抽样方式与估计量确定后,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值与总体指标之间离差平方的均值即为均方差。
五、传染病监测的分类
由于各种传染病的监测目的不一,监测内容与对象分类也不尽统一,涉及的内容分类极为广泛,不同性质传染病的监测具有不同的特别要求,但对其监测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可归纳为七类监测。
(一)发病症候类监测
监测发病症候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掌握传染病发生的性质、流行的现状、流行的范围、流行的强度、流行的特征,便于因地制宜地快速做出判别与病原诊断、预防与控制决策。监测发病症候时,通常将发病患者分为病原学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三种,主要是通过采集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痰液、尿液、粪便、囊肿液等标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学特征,做出方向性判别后,进行相应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检测,进行相应的血清免疫学检测、基因核酸检测。在同一个地区的相近流行期内,检出病原体或血清免疫学检测或基因核酸检测阳性并具有临床症状者可确定为病原学诊断病例,标本检测为阴性但具有典型临床症状者确定为临床诊断病例,病原体检测阴性且具有相近的临床症状者确定为疑似病例。
(二)重点人群类监测
SARS、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霍乱、伤寒副伤寒等多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监测重点人群可发现相当数量的潜在传染源,及时采取有效的医学措施是阻止疫情持续蔓延、扩散,防止疫情实现近程传播和远程传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重点人群的监测重点可以根据不同性质传染病来确定,一般包括病后病原携带者、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周围人群、行为危险人群、饮食服务从业人群、饮用水供给人群、托幼机构保育人群、疫区回归人群、特殊界别人群等(如流动人群、孕妇人群、野外作业人群)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可以针对不同的重点人群,采集相应的适用标本进行相应的病原学、血清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期发现患者或病原携带者,以便及早采取传染源控制针对措施,防止疫情的继续扩散与继续蔓延。但是,对有些人群,如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监测所发现的感染者或患者,是很难达到医学管理目的的。
(三)人居环境类监测
监测人居环境可以粗略判断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危险程度,人居环境决定着存在的传染病种类,气温环境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所流行的传染病是有所不同的,值得深入研究;城市环境易于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农村环境容易传播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兽共患传染病;校区环境极易发生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的暴发,也容易造成大规模的食物中毒。
人居环境类监测的常测样本内容主要有:饮用水源、各类食品、生活用品、生活污物、医院排水、公厕粪坑、蚊子苍蝇、病家污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物体标本、产品标本、气体标本、禽畜标本、昆虫标本、虫媒标本等。疫情发生后,要根据流行病学指征进一步扩大外环境标本的采集范围和频次,以期快速确定污染范围,在控制疫情扩散与蔓延的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免疫状况类监测
以传染病的感染与流行而言,人群的免疫状况就决定了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有效掌握了人群的免疫状况就可以判研人群中传染病发生、扩散、流行的可能性或发展趋势。免疫状况监测有接种史监测与血清学监测两种,接种史监测就是对某研究人群的接种历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接种资料收集、归纳整理接种情况、分析接种完成情况,进一步了解分析疫苗接种的种类、时间、剂次、规模,直至掌握免疫接种覆盖状况;血清学监测就是对某研究人群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免疫学检测,研判其对传染病的免疫力,具有免疫力的人群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工免疫,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国家免疫规划,对特定人群实施免疫接种技术,使其获得对某一传染病的免疫保护。但也有一些免疫缺陷、免疫应答不完全的人群在实施免疫接种技术后,仍不能起到免疫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就是自然免疫,自然免疫就是在机体感染某一种传染病后,在其体内自然产生的免疫保护,有些传染病一旦获得自然免疫保护,可终身具备该病的免疫保护,如天花、麻疹等。因此,人群的免疫状况监测是我们研判该人群是否发生某一种传染病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如果某一个人群对某一种传染病的免疫保护作用达到80%以上,就容易形成一个免疫屏障,就可以有效阻断某一种传染病在某一人群中传播。
(五)历史疫情类监测
了解过去,才能展望未来。对历年疫情进行监测就是要在充分把握过去流行历史的情况下,科学研判传染病疫情未来发生、发展的趋势。显然,开展历年疫情监测就是为制订未来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服务。历年疫情监测可分为年、季、月时间序列发病与监测资料;年龄、性别、职业时间序列发病与监测资料;乡、县、市、省时间序列发病与监测资料。完整的发病与监测资料是建立传染病疫情预警预报的重要依据,也是制订科学、有效的专项防控策略的根本前提。因此,历年疫情监测不但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而且更具有实际需要的现实意义。
(六)流行因素类监测
影响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三大类,其详细内容已在本书第二章专题介绍。由于流行因素复杂,内容繁多,不可能一应俱全进行全面监测,一般而言,在开展监测工作时,要依据该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选择性的决定其相应的监测内容。流行因素监测的目的就是要适时把握传染病发生、流行、扩散、蔓延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其发展势头。对流行因素监测所获取的各类流行病学数据、资料,要及时应用正确的卫生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研究其流行规律,适时预测疫情发展趋势,适时评价预防措施效果,才能制订切合控制疫情发生发展势头的措施。
(七)疫情舆情类监测
随着各种媒体种类(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的快速发展,舆情信息监测日趋广泛,当国内外某地发生传染病疫情时,舆情监测既可快速报道疫情信息又能了解疫情的早期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该传染病在本地的流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八)其他因素类监测
有计划、有目的的收集地理地貌、气象变化、经济状况、交通状况、流动人口、风俗习惯等内容的监测资料,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均有极其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大多资料都应实事求是的来源于相关专业部门,可长期用于研究与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该类资料不宜在传染病专题研究中进行专项监测,一是检测技术复杂,设备手段要求高,不可能配备专套仪器开展监测,最好是与相关部门共享工作与科研的成果;二是组织难度大,学科领域永远超出传染病学的工作范畴。但是这些资料的完整获取,无疑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仍不失为特有的重大贡献。
(董柏青 林 玫 曾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