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天临证 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
- 何庆勇
- 3334字
- 2022-01-07 17:08:25
谨守方证,妙用无穷——治愈头痛、畏寒、口苦、肌肉疼痛3年案
小柴胡汤的古法加减法;多首经方叠用
张某,女,62岁,初诊日期:2016年1月11日。
主诉:反复头痛、怕风畏寒、口苦、肌肉疼痛3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头痛,怕风畏寒,左足足面发凉,肌肉疼痛,口干,晨起口苦。患者长年苦于此,故求诊于我处。
刻下症:头痛,怕风畏寒,左足足面发凉,凉不过踝关节,受风后疼痛,阴雨天加重,全身肌肉疼痛,全身时不时(如后背)不定处有发凉如冰块的感觉,口干,晨起口苦,对冷热敏感,全身既怕冷又怕热,不能打开冰箱门,若开冰箱门受冷风后则头痛、肌肉疼痛,白天汗出,无盗汗,夏天汗出如水洗。纳可,大便2~3天1次,头干,后稀,夜尿1~2次。
查体:体型中等,舌淡暗,苔薄黄,局部腻,脉沉细。
方证辨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小柴胡汤的方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以上症状不必悉具,但见一症即可用小柴胡汤。本案患者见晨起口苦,对冷热敏感,又怕冷又怕热(往来寒热),符合小柴胡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小柴胡汤证。且患者口干,符合“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古法加减法),故用小柴胡汤去半夏加人参、天花粉(瓜蒌根)。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说:“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桂枝附子汤的方证为:身体疼痛(酸重疼痛),局部怕风(恶风)、怕冷,阴雨天加重,严重者不能转侧,不呕,不渴,便溏,脉浮虚而涩。本案中患者全身肌肉疼痛,怕风畏寒,受风后疼痛,若开冰箱门受冷风后则肌肉疼痛。符合桂枝附子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桂枝附子汤证。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吴茱萸汤的方证为:头痛,以巅顶痛或偏头痛为主,局部怕风怕寒,躁扰不安,干呕,吐涎沫,手足发冷。主要方证是:头痛,局部怕风怕寒,干呕。本案中患者头痛,怕风畏寒,若开冰箱门受冷风后则头痛,左足足面发凉。符合吴茱萸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吴茱萸汤。
诊断:小柴胡汤证 桂枝附子汤证 吴茱萸汤证。
治疗:方用小柴胡汤去半夏加人参瓜蒌根合桂枝附子汤合吴茱萸汤。
柴 胡18g 黄 芩9g 炙甘草9g 生 姜18g
大 枣9g 党 参14g 天花粉12g 桂 枝12g
吴茱萸18g 附子15g(先煎1小时)
7剂,水煎服,分3次早、中、晚温服。
二诊(1月25日):患者诉头怕风畏寒好转,头痛已愈,既往开冰箱门因受冷风而不能忍受,现在可以忍受。后背原先时有冷如大冰块,现在已愈。全身肌肉疼痛好转50%,口干,口苦好转50%~60%,舌有液线,苔薄黄,局部黄腻,右脉沉细,左脉弦细。
治疗:守原方(小柴胡汤去半夏加党参、天花粉合桂枝附子汤合吴茱萸汤)。
柴 胡18g 黄 芩9g 炙甘草9g 生 姜18g
大 枣9g 党 参14g 天花粉12g 桂 枝12g
吴茱萸18g 附 子18g(先煎1小时)
7剂,水煎服,分3次早、中、晚温服。
三诊(2月22日):现在头不怕风,原来头受风(如抽油烟机、门缝风)则疼痛。现在已痊愈。原来左足怕风,现在比原来明显好转,口干,口苦已愈。全身肌肉疼痛或受凉受风后疼痛,现在均已愈。
随诊2周,病情无反复。
按语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徐荣斋《重订通俗伤寒论》说:“半表证,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指在腠理之风寒而言。半里证,即口苦、咽干、目眩,指在胆腑之里热而言。寒热互拒,所以有和解一法。”清·王子接认为小柴胡汤为交通阴阳之剂,其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说:“《经》曰:交阴阳者,必和其中也。去渣再煎,恐刚柔不相济,有碍于和也。七味主治在中,不及下焦,故称之曰小。”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卷之一》说:“柴胡,少阳之君药也,半夏辛温,主柴胡而消胸胁满;黄芩苦寒,佐柴胡而主寒热往来;人参甘枣之甘温者,调中益胃,止烦呕之不时也。此小柴胡之一汤,所以为少阳和剂。”笔者临床体会到小柴胡汤的方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以上症状不必悉具,但见一症即可用小柴胡汤。清·徐灵胎《伤寒论类方·伤寒约编》中也载:“小柴胡汤,治寒热往来,脉弦数者……柴胡为枢机之剂,凡邪气不全在表,未全入里者,皆可用,故证不必悉具,而方亦有加减也。”本案患者见晨起口苦,对冷热敏感,又怕冷又怕热(往来寒热),符合小柴胡汤的方证,故用之以和解少阳,通达三焦之郁。且患者口干,符合“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故用小柴胡汤去半夏加党参、天花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说:“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说:“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营卫,通津液,以和表也。”可见此方以桂枝散风寒,通经络,附子祛风除湿,温经散湿,二药相配,散风寒湿邪而止痹痛;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补脾和中。五味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之功。清·徐灵胎《伤寒论类方》中论述其组方结构说:“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但彼桂枝用三两,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后脉促、胸满之症;此桂枝加一两,附子加两枚,以治风湿身疼、脉浮涩之症。一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异……分两之不可忽如此,义亦精矣”。笔者临床体会到桂枝附子汤的方证为:身体疼痛(酸重疼痛),局部怕风(恶风)、怕冷,阴雨天加重,严重者不能转侧,不呕,不渴,便溏,脉浮虚而涩。本案中患者全身肌肉疼痛,怕风畏寒,受风后疼痛,若开冰箱门受冷风后则肌肉疼痛。符合桂枝附子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桂枝附子汤证。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六两(切)。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中说:“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盛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也。此以三者之症,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笔者临床体会到吴茱萸汤的方证为:头痛,以巅顶痛或偏头痛为主,局部怕风畏寒,躁扰不安,干呕,吐涎沫,手足发冷。主要方证是:头痛,局部怕风畏寒,干呕。本案中患者头痛,怕风畏寒,若开冰箱门受冷风后则头痛,左足足面发凉。符合吴茱萸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吴茱萸汤证。
小柴胡汤的方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桂枝附子汤的方证可总结为:身体疼痛(酸重疼痛),局部怕风(恶风)、怕冷,阴雨天加重,严重者不能转侧,不呕,不渴,便溏,脉浮虚而涩。
笔者临床体会到吴茱萸汤的方证为:头痛,以巅顶痛或偏头痛为主,局部怕风畏寒,躁扰不安,干呕,吐涎沫,手足发冷。主要方证是:头痛,局部怕风畏寒,干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