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关汉卿
- 元曲三百首(谦德国学文库)
- 中华文化讲堂注
- 14383字
- 2021-12-08 14:48:35
〔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之七)[1]
母亲变卦
若不是张解元[2]识人多,怎生救咱全家祸。你则合有恩便报,倒教我拜做哥哥。母亲你忒虑过,怕我陪钱货。眼睁睁把比目鱼分破[3],知他是命福如何?我这里软摊做一垛[4],咫尺间如同间阔[5],其实都伸不起我这肩窝[6]。
注释
[1]节取自《西厢记》。
[2]解元:宋元时对读书人的敬称。
[3]比目鱼分破:这里用比目鱼被分开比喻老夫人的赖婚生生拆散了这对热恋着的情人。
[4]软摊做一垛:形容崔莺莺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
[5]间阔:别离。
[6]其实都伸不起我这肩窝:强调母亲赖婚给崔莺莺带来极大的精神创伤。
鉴赏
西厢故事中,“白马解围”曾为崔张二人的幸福婚姻展现出美好的前景,他们满怀希望,张生浸沉在与莺莺结亲的幻想之中,莺莺也是满心欢愉,以为他们的好事最终会得到母亲的同意。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在老夫人设宴酬谢张生期间,一句“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将莺莺所编织的美妙幻想撕得粉碎。这如同晴天霹雳,将崔莺莺从梦幻中震醒,她终于看清了母亲的虚伪与出尔反尔,于是,美好的憧憬化作满腔的怨怒。这首曲子正是莺莺对老夫人“赖婚”行为的怨愤之辞。曲子开头以莺莺的口吻回忆了张生以一封书信退却五千贼兵,拯救了崔府合家的性命,使莺莺免遭贼掳之祸这件事。“若不……家祸”,写莺莺先晓之以理,指出张生是崔家的救命恩人。紧接着明之以义,“你则……哥哥”,指责老夫人忘恩负义,出尔反尔,背弃了“能退贼兵者,以莺莺妻之”的诺言。“母亲你忒虑过,怕我陪钱货”两句,表现了莺莺对老夫人执首门第观念的批判与不满。老夫人之所以“赖婚”,是因为她是富贵体面的相国夫人,所以必须谨守封建礼教,他一心希望女儿嫁一个“门当户对”的乘龙快婿,尽管孙飞虎围寺之际勉强许下了“能退贼兵者,以莺莺妻之”的诺言,但要女儿嫁给一个穷酸书生她心不情愿,认为这有辱相国门第。而莺莺对她这种思想的批评,表现了莺莺勇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恋爱自由的叛逆精神。接下来“眼睁……如何”两句,写莺莺对老夫人动之以情,希望母亲能成全他们,也流露出她对张生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与担心。“我这里软摊做一垛”,写莺莺听到母亲让她“近前拜了哥哥”时所受到的震动,这对她犹如晴天霹雳。“咫尺间如同间阔”,则是说老夫人让他们以兄妹相称使二人的关系顿时疏远了很多,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同相隔万里。“其实都伸不起我这肩窝”一句,再一次强调老夫人赖婚给她造成的精神创伤。
这首曲子以莺莺之口,集中塑造了崔莺莺勇敢争取婚姻恋爱自由、反对封建门第观念的叛逆性格。全曲语言通俗自然,明白晓畅,真挚感人。
〔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之九)
开书染病
寄简帖又无成,相思病今番甚[1]。只为你倚门待月,侧耳听琴。便有那扁鹊[2]来,委实难医恁。止把酸醋[3]当归浸[4],这方儿到处难寻。要知是知母未寝,红娘心沁[5],使君子难禁[6]。
注释
[1]甚:进一步。
[2]扁鹊:战国时期的名医。
[3]酸醋:是对张生的调侃语,形容其穷酸可笑。
[4]归浸:与“归寝”谐音,即睡觉。
[5]心沁:怠慢,不用心。
[6]使君子难禁:极言相思之苦。
鉴赏
《西厢记》中有这样一段:崔莺莺月夜听琴后,听说张生相思成疾,便遣红娘前去探望。为了表达他渴望同莺莺幽会的心情,张生便请红娘代为传简,信中附诗说:“相思恨转添,谩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芳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意思是希望莺莺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和社会世俗偏见的束缚,与他结合。崔莺莺读后很感动,但又担心红娘会向老夫人告密,为此,她便佯装恼怒,写诗让红娘带回去,这就是那首有名的待月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扶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看后,立即明白了莺莺的意思,欣喜若狂,如期赴约。但是,等到张生逾墙而至时,她却又在红娘面前装起假正经,变了卦,演出了一场“赖简”的闹剧。这首曲子写张生在崔莺莺“赖简”后相思成疾的情景。
曲子开头便说道:“寄简帖又无成,相思病今番甚。”开门见山:情感遇到这样的挫折,痴情的张生相思病自然加重。“只为你倚门待月,侧耳听琴”,意思是说张生得相思病全是由崔莺莺引起的,都是因为崔莺莺“倚门待月”、“侧耳听琴”,才使张生为她如痴如醉,相思成病。“便有那扁鹊来,委实难医恁”,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即使是神医扁鹊再世,也难以医治,表现了张生病症的严重,也从侧面反映了张生的痴情。接下来“止把酸醋当归浸,这方儿到处难寻”,指出要治这相思病除非是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私自结合,但这样的机会又难以找寻。下面则借助“当归”、“知母”、“红娘”、“使君子”四种药名,一语双关,刻画出张生迫不及待的心情。“要知是知母未寝,红娘心沁”,解释了上句中“方儿”难寻的缘由。原来是因为老夫人日夜监视,红娘也不相助,所以才导致张生相思成疾。整首曲子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之十二)
张生赴选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1]紧,北雁南飞。恨相见难,又早别离易。久已后虽然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我则厮守得一时半刻,早松了金钏,减了香肌[2]。
注释
[1]西风:即秋风。
[2]早松了金钏,减了香肌:形容由于相思的折磨,莺莺变得形容憔悴,消瘦了许多。
鉴赏
在《西厢》故事中,“拷红”一幕,老夫人虽然勉强答应了崔张婚事,但她却又以“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理由,逼迫张生上京应试,使这一对刚刚从相思之苦中解脱出来的情人,又面临一场离别的痛苦。《张生赴选》一曲就描述了张生应老夫人之命进京赶考,崔莺莺于十里长亭设筵送行的情景。曲子开头“碧云……南飞”四句,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图:碧空万里,白云朵朵,金菊遍野,秋风萧瑟,北雁哀鸣。短短四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形象地传达出一对离人哀怨、悲伤的心境,自然贴切,富有新意。“恨相见难,又早别离易”两句,写莺莺对此番别离的怨愤之情。表达了莺莺对老夫人逼迫张生上京赶考的埋怨。“久已……悲啼”,既表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又表现出离愁别恨。对莺莺来说,张生能否金榜题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早日归来,夫妻团聚。而且她心里还有对张生金榜题名后会不会“停妻再娶”的顾虑,这就加重了离别时的悲凉气氛。而在离别的短短一瞬,女主人公也被折磨得形容憔悴,“早松了金钏,减了香肌”。这一曲主要表现了莺莺的轻功名重感情,表现了她的反叛精神。
〔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1]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2]。手执着饯行杯,眼阁[3]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4]”,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5],望前程万里!”
注释
[1]咫尺:指非常近的距离。
[2]月缺花飞:比喻离别的凄苦。
[3]阁:同“搁”,这里有含着之意。
[4]将息:休息。
[5]好去者:好好地离开。
鉴赏
这首曲子描写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愁别绪,感情真挚,凄婉动人。“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夸张地描写了情人就要离去时女子内心的苦楚,奠定了全曲愁苦怨恨的感情基调。接着,描写饯行的场面:女主人公手里举着为情人饯别的酒杯,眼角含着别离的泪水,口里说一声“保重将息”,心里头好比是万箭穿刺,极度悲伤。“执”、“搁”、“道”三个字以动作、表情和语言,生动地表现了女子送别情人时的悲痛。此曲写送别,语言明白如话,刻画细致入微,感情真挚动人。曲中描写送别主人公离别时的情景:手拿饯行杯、眼含离别泪、一再说着叮咛话,突出了分离时的矛盾心理,也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望前程万里”一句,显示了女子对离去的情人的良好祝愿:“好好地去吧,祝愿您一路平安,鹏程万里!”在含情脉脉的祝愿声中,进一步揭示了女主人公留恋痛苦的复杂心理,真挚感人,将女子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双调〕沉醉东风
忧则忧鸾孤凤单[1],愁则愁月缺花残[2]。为则为俏冤家[3],害则害谁曾惯[4]?瘦则瘦不似今番。恨则恨孤帏绣衾寒,怕则怕黄昏到晚。
注释
[1]鸾、凤都是传说中的飞鸟,人们常用鸾凤比喻美好的夫妻。
[2]月缺花残:比喻女子的孤独。
[3]俏冤家:俏,表明男方的俊俏可爱。冤家,对爱人的一种昵称。
[4]害谁曾惯:害,指害相思。谁曾惯,不曾习惯。
鉴赏
这首曲子描写一位女子与爱人离别之后的孤独凄凉和刻骨相思。曲子开头写别后的孤独凄凉。“忧则忧鸾孤凤单,愁则愁月缺花残”,连用两个比喻,唤起了昔日恩爱欢聚的美好回忆,与现在的境况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了她的凄苦心境。接下来写离后的相思哀怨,相思成疾的女子在病中发出怨言:“为则为俏冤家,害则害谁曾惯?”爱恨交织。“俏冤家”既表现了女子对爱人的嗔怪不满,又表现了对爱人的思恋、心疼。下句“瘦则瘦不似今番”,写女子形容消瘦憔悴,是对前两句的补充。最后两句写女子既恨又怕的心理。“恨则恨孤帏绣衾寒,怕则怕黄昏到晚”,进一步描写女主人公的寂寞与忧愁,并在哀怨的基调上,渲染了她恨和怕的心理。孤身一人,独守空闺,只有冷清清的罗帏和绣花被,心中充满了空虚之感,而此时黄昏又无情地笼罩下来,长夜难眠。回想以往同情人欢会的美好时刻,想到眼下天各一方的处境,一种无以言说的怨恨便油然而生。“怕”是女子真实感情的写照。作者写她怕黄昏,不仅是因为黄昏时刻笼罩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更要紧的是,这阴沉的黄昏过后,便是绵绵不尽的漫漫长夜,夜深人静,闺房空荡,那种忧愁寂寞会更加浓重。曲中“怕只怕”三个字,将闺中女子孤独苦闷的感情一下子推向了高潮。
这首曲子运用重叠句法,从不同侧面反复铺陈,将离情别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双调〕碧玉箫
怕见春归,枝上柳绵[1]飞。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恨天涯锦字稀[2],梦才郎翠被知。宽尽衣[3],一搦[4]腰肢细。痴,暗暗的添憔悴。
注释
[1]柳绵:柳絮。
[2]锦字稀:指书信极少。锦字,用锦织成的字。这里指夫妻间的书信。
[3]宽尽衣:指因憔悴消瘦而衣裳变得宽松。
[4]一搦:一握,一把。这里指女子腰身纤细,只此一搦。
鉴赏
这首曲子写闺中少妇思念远在外地的情人,因为书信稀少而变得憔悴消瘦。“怕见春归”,特写女子在暮春时节一种别样的心理状态。“枝上柳绵飞”,点明春将归去。女子“怕见春归”,但是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春天还是很快就要过去了。“枝上柳绵飞”是借春归的景象对“怕见春归”可还是要“春归”的隐讳之言,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和眷恋,也是对爱情的惋惜和眷恋。人们历来把春天视为爱情的象征,在春天,女子可能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多希望能与心上人共享这美好的春天,可惜事与愿违。“静掩香闺”,写女子看到枝上柳絮飘飞所采取的行动,从侧面表现了女子心中的落寞与无奈。“帘外晓莺啼”,再次点明春将归去。尽管黄莺婉转鸣啼,可是女子哪还有心思来看即将消逝的春光?对远人的思念无法排遣,于是便不如掩上房门,眼不见为净。“恨天涯锦字稀,梦才郎翠被知。”交代了女子心烦意乱的原因:因为思念着远方的情人,由思念而生幽怨,埋怨他书信寄得太少,薄情寡义。“宽尽衣,一搦腰肢细”,写女子备受相思的煎熬而形削体瘦,极言相思之苦。最后一句:“痴,暗暗的添憔悴”,写主人公被相思之情折磨得容颜憔悴。一个“痴”字,写出了女子的痴心与赤诚,写出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与期待,撼动人心。
〔双调〕碧玉箫
盼断[1]归期,划损短金篦[2]。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3]。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4]。拣口儿食[5],陡恁的[6]无滋味。医,越[7]恁的难调理。
注释
[1]盼断:盼望计算。
[2]短金篦:一种较短的金饰梳头用具,也可以用作头上的饰物。
[3]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一搦:一握,此处形容腰细。宽褪,指女子因身体消瘦,而使衣带显得宽松。
[4]没理会:不明白。
[5]拣口儿食:挑拣吃的东西。
[6]陡恁的:一下子变成这样。陡,突然。恁的,如此的,这样的。
[7]越:越发、特别。
鉴赏
这首曲子写女子因远人未归,相思成疾,形容憔悴。“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起笔便为读者描绘了一位痴情女子急切盼望情人归来,与之相聚的动人形象。“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写女主人公被盼归折磨得形容憔悴。“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写女子相思成疾,不禁问这相思病是什么病呢?真叫人不明白。“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写女子因盼望情人归期而食之无味。
此曲叙事,全是以女子内心独白的形式刻画女子的心理感受,同时又善于选取生活中典型的细节,描摹出了一个急切盼望情人归来的闺中少妇的鲜明形象。
〔双调〕碧玉箫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1]。松径偏宜[2],黄菊绕东篱[3]。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4]。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注释
[1]红叶满山溪:一个“满”字给人一种无限寥廓感。
[2]松径偏宜:化用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意。
[3]黄菊绕东篱:这里用陶渊明《饮酒之五》中的一句,只换了两个字,是为了韵脚上的需要,也是为了在色彩上与上两句形成统一和对比。
[4]有白衣劝酒杯:化用陶渊明九月九日有菊无酒,适逢友人遣白衣童子送酒的典故。
鉴赏
这首曲子描写了秋山景色的绚丽宜人,作者游山的诗酒豪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归隐之叹,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开篇一连四句,展现出秋山的壮丽景色:正是金风玉露的季节,作者载酒游山,只见漫山遍野火红的枫叶,比起那姹紫嫣红的春光也毫不逊色。泉水淙淙,青松苍劲,漫步在苍松之下的小径上,神清气爽。再看大地,金灿灿的菊花正迎霜盛开,宛如团团黄金锦绣,盘绕菊园。秋景如画,使作者顿生灵感,欣然而叹“秋景堪题”。作者一反诗词中的悲秋情调,而以乐观豪情去写秋景的磅礴绚丽和沛然生机,寓情于景。五六句写开怀畅饮的豪情:值此绚丽宜人的秋景,正该让清樽斟满,开怀痛饮;难得与一伙布衣朋友相聚,正可举觞相劝。清樽、泼醅、白衣、酒杯,这些意象,又隐含着安贫乐道,看破功名之意。末尾四句正面抒发不愿进仕的归隐之情:出仕做官,即使品级再高也无济于事。故不如学陶渊明归隐,以醉消忧。关汉卿也想兼济天下,施展抱负,但处于这样的时代,统治者昏庸暴虐,杜绝贤路;官场黑暗险恶,相互倾轧;正直之士又不愿同流合污。所以作者发出了绝意仕进,愤世嫉俗的呼声。然而,这毕竟只是积愤之辞,事实上终其一生,他并未消极归隐,而是正视现实,走上文坛,创作杂剧,在仕隐两途之外开辟出一条新路,度过了他富有战斗性的一生。
此曲写秋天之景,意象壮阔,不着悲凉语;抒发归隐之情,亦豪迈旷达,毫无颓唐情调;且对仗工整,音律和谐自然。
〔双调〕碧玉箫
笑语喧哗,墙内甚人家?度柳穿花,院后那娇娃。媚孜孜整绛纱,颤巍巍插翠花。可喜[1]煞,巧笔难描画。他,困倚在秋千架。
注释
[1]可喜:即可爱。
鉴赏
这首曲子开头用了一句设问,“笑语喧哗,墙内甚人家”,作者从少女游春的花园墙外经过时,听到园子里的欢笑声,所以产生疑问:有如此欢声笑语,会是何等人家的花园呢,引发了读者好奇心,不禁使人想起苏东坡“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名句。三四句将目光转入墙内,“度柳穿花,院后那娇娃”,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园内的杨柳、花丛之间跑来跑去。以下六句集中展现“院后那娇娃”的芳姿。“媚孜孜整绛纱,颤巍巍插翠花”,进一步描绘那位少女的娇态。这两句呼应了开头的“笑语喧哗”,纱裙之所以凌乱,珠花之所以落下,都是之前与女伴嬉闹的结果。“媚孜孜”和“颤巍巍”的细节描写,将少女娇柔的风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经过“整绛纱”和“插翠花”后,少女的倩影更加迷人,作者不禁发出“可喜煞,巧笔难描画”的赞叹。本曲前几句是实写,具体表现少女的美丽动人;这里则是虚写,笼统地表现观者的感受。后面作者再添一笔:“他,困倚在秋千架”,充实了想象。“困倚”表现了少女天真娇憨的慵态,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首曲子清新明快,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双调〕大德歌
春
子规啼[1],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2]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注释
[1]子规啼:子规,即杜鹃鸟,其鸣声若“不如归去”。容易引起思乡之情。
[2]鱼雁:是“鱼书”、“雁足”的合称。代称传送书信。
鉴赏
这首曲子以“春”为题,表现了一位闺中少妇对远方游子的思念。
曲子开头采用起兴手法,“子规啼,不如归”,既描写景物,又点明时令,同时也交代了少妇怀念远人的原因:春天的杜鹃鸟啼叫了,啼声好像是在说“不如归去”。子归鸟的啼叫声,声声都响在闺中少妇的耳旁,回旋在闺中少妇的心上,这种情景深深地触动了她,使她产生了怀念远人的情怀。所以第三句便落笔在“道是春归人未归”。意思是说:你走的时候就跟我说春天就回来,而今春天已经到来,却不见你的踪影。话语之间已微露出少妇对远人的不满。“几日添憔悴”,是说她近日的面色憔悴多了。这是从外形上描绘少妇的愁苦。接着又进一步从内部揭示少妇心灵上的创伤。“虚飘飘柳絮飞”,表面写的是景,实际是指少妇的心理状态。经过这样的描写,一个感人至深的少妇形象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柳絮杨花,又正是暮春的景象,作者从中又巧妙地暗示出少妇在等待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同时也使下句的“一春”二字有了依据。少妇一等再等,结果不仅人未归,连消息也没得到,最后就不得不伤感地明确说出“一春鱼雁无消息”了。在这七个字中,虽未着一“思”字,少妇对远人的思念却已经溢于言表。这样的离别之苦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最后一句以双燕衔春泥反衬一春未得信息的少妇的孤独之苦。
〔双调〕大德歌
夏
俏冤家[1],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2]!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3]。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4]。
注释
[1]俏冤家:对爱人的昵称。
[2]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偏,与愿相反,出乎预料的意思。那里,指爱人所在的地方。堪,能。系马,拴马。
[3]数对清风想念他:频频地对着和美的清风想念爱人的情形。清风,指清微之风。意思说尹吉甫作了这支歌,它的美好像清风,愿仲山甫永远带在身边,用来慰藉心灵。
[4]“蛾眉”两句:蛾眉,好像蚕蛾的触须,形容女子弯弯的长眉毛。瘦岩岩:形容瘦削或瘦弱的样子。
鉴赏
曲子一开始就写远方的情人是个“俏冤家”,该词一出,妇女的妩媚、嗔怒、相思的一系列的心理状态都表现了出来。可如今他远走天涯,一去不复返,怎能让人不骂他。第三句,“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就更加明显地表现出了女主人公由怀疑转向了抱怨,这几句连起来就是,你流连天涯长期不归也就罢了,让人最不放心的就是怕你在外贪恋新欢。“绿杨堪系马”,一语双关,既点明夏日的时令,又比喻滞留异地,拈花惹草的负心郎。女主人公虽然抱怨,却并未决绝。因此,下文“困坐”、“数对”两句,又表现为万般慵懒、无所事事,只有一次次面对清风一吐自己对远方情人的情思。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它进一步刻画了女主人公对远方情人思之深、爱之切。我们不禁要问,女主人公如此扯不断放不下,到底是思念远方情人什么呢?下文就给出了我们答案:“蛾眉淡了教谁画”?这是女主人公借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故事来表示她对夫妻恩爱生活的回忆和渴望,然而,好事难成,希望最终无法实现,以致愁得“瘦岩岩羞带石榴花”,憔悴不堪,寂寞难耐。
〔双调〕大德歌
秋
风飘飘,雨潇潇[1],便做陈抟睡不着[2]。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3]。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4]。
注释
[1]风飘飘,雨潇潇:飘飘,形容风的回旋不息;潇潇,摹写秋雨淅沥不已。这里指风雨不止。
[2]便做陈抟睡不着:便做,即使是、就算是。陈抟,五代末北宋初的著名道士,号希夷先生。据说他在华山修道,清心寡欲,一睡就是上百天,因此便有“陈抟高卧”之说。
[3]扑簌簌:形容泪珠纷纷落下之貌。
[4]“秋蝉儿”两句:蝉,即知了。蛩,即蟋蟀。淅零零,指雨声,多指连续不断的小雨。
鉴赏
这首《秋》抒写了女子在一个风雨交加之夜,久盼归人而人未归的不尽愁绪。开头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无眠,由景入情。“风飘飘,雨潇潇”是说风雨交加,突然而至,声势逼人。这开头的两句,立刻就给脆弱的女主人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增加了其苦闷的情绪,使其难以入睡。所以第三句就说“便做陈抟睡不着”,借用典故表达主人公在愁绪下的极度煎熬,忧思如此之深,由烦恼到悔恨到伤心以致落泪,“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在这首曲子中,女主人公的愁思势如潮涌,最终坚持不住,泪水滚滚而下了。最后两句,“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借外界的景物,强烈地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难以名状的相思之苦。此时此刻,自己形单影只;窗外,秋蝉聒噪,雨打芭蕉;窗内,泪如泉涌,揩不干,擦不净。这一切交汇在一起,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
本曲以秋景切入,又以秋景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人物形象真实感人,艺术感染力强。
〔双调〕大德歌
冬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1]。瘦损江梅韵[2],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3],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4]。
注释
[1]断魂:极言人的悲伤。
[2]瘦损江梅韵:瘦损了如梅妃那样的风韵。江梅,唐玄宗的妃子梅妃,她本姓江,因爱梅,玄宗赐号梅妃。
[3]香闺里冷落谁瞅问:此句是写离妇遥望远处的景象。
[4]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此句是写离妇在大雪纷飞中倚着楼栏,面容憔悴地翘望远人的归来。
鉴赏
这首曲子以“冬”作题,描写闺中少妇在大雪纷飞的寒冬里思念远方的丈夫,相思到几乎绝望。开头两句,“雪纷纷,掩重门”,是说大雪封路,这样的情况下,远方的人就更不可能这么快回来了。所以第三句就直抒胸臆地写道“不由人不断魂”,“断魂”极力描写少妇的悲观失望,痛苦欲绝。第四句“瘦损江梅韵”,是说江边的梅花已经瘦得不成样子了,失掉了往日的风采,这里写梅花,实际却是作者以梅花来比喻女主人公因为相思之苦而日渐消瘦的样子,进一步形象地表达了“凭阑人”清冷孤寂的悲痛心情。至此,女主人公便脱口发出了“香闺里冷落谁瞅问”的慨叹。女主人公如此绝望,似乎所有一切都已经破灭,但实际上她并未被这一切所压倒,内心的希望之火仍然在燃烧着。尽管风雪交加,大雪封路,自己的身体瘦弱不堪,但女主人公仍然凭栏远眺,硬要“望断天涯路”,在漫天风雪中,惟有她依栏远望、凝思,表达思念之情。所以最后一句“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立刻一扫上文所散发出的绝望情绪,显示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强的性格。
本曲采用的是前后矛盾对立的结构方式,前面几句写的是女主人公无可奈何近乎绝望的心情,但是最后一句,却一反常态,表现出了女子的希望。先抑后扬,更富艺术魅力。
〔双调〕大德歌
雪粉华[1],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2]堪图画,看疏林[3]噪晚鸦。黄芦[4]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槎[5]。
注释
[1]华:光辉。
[2]密洒:形容雪下得很大。
[3]疏林:指光秃的树木。
[4]黄芦:指枯黄的芦苇。
[5]槎:即竹筏。
鉴赏
这首曲中作者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冬天傍晚水乡渔村的雪景。开头两句“雪粉华,舞梨花”,描写了冬季的特色景致——飞雪。大雪粉白光华,像飞舞的梨花,飘落于天地之间。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勾勒出了飞雪飘洒的情态。第三句“再不见烟村四五家”,指大雪弥漫,遮住了郊野三三两两的农家。“再不见”既从侧面见出了风雪之大,同时又描绘出了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第四句“密洒堪图画”,对前面所描绘的雪景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时作者面对大自然的壮观景象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后三句写飞雪笼罩下的近景,层次分明。“看疏林噪晚鸦”,一个“看”字领起下文,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这句同时运用了视觉和听觉,从声音上对冬景进行描绘,为这一幅宁静的雪景增添了一丝热闹的气氛。结尾两句“黄芦……鱼槎”又归于静景的描写,写江边泽畔所见之景。
此曲语言通俗晓畅,潇洒轻灵,写景层次分明,远近高低相互映衬,极富表现力。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1]。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2]。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3]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4]。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5]?曾玩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6]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7]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8],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9]?我玩的是梁园[10]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11]、会打围[12]、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13]。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注释
[1]朵朵花、枝枝柳:泛指古代娼妓。
[2]分茶,攧竹;打马,藏阄:均指一种牌技。
[3]银筝女:以及以下的“玉天仙”、“金钗客”,均指妓女。
[4]金瓯:一种精美的酒器。
[5]都帅头:总头目。
[6]每:人称代词的复数“们”。
[7]蹅踏:践踏、糟蹋,此指踏阵冲突。
[8]蜡枪头:比喻中看不中用。
[9]锦套头:用锦丝织成的套头,借喻一种拉拢嫖客的美丽的陷阱。
[10]梁园:又名“梁苑”,汉代梁孝王的园子,此处指名胜游玩之所。
[11]蹴踘:中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
[12]打围:即打猎,相对围场之说。
[13]双陆:又名“双六”,古代一种搏戏。
鉴赏
这套曲子是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作。全套由四只曲子组成。〔一枝花〕只将“攀花”、“折柳”两件事颠来倒去,变幻出各种句式,用以表现“浪子风流”,为人物性格定下了基调。以下三支曲子,则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刻画人物性格,表现这个“浪子”怎样“风流”。
〔梁州〕一曲,纵情地自夸自赞。我们知道,在元朝统治的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是没有出路的,当时人的等级有“九儒十丐”之说。其中一部分人,便和民间艺人结合,为他们写话本、编杂剧,用自己的笔揭露黑暗,鞭打邪恶,讴歌正义,反映人民的苦难、愿望和斗争。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自夸“通五音六律滑熟。”、自赞“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又比所有“风流浪子”更“风流”。这种“浪子风流”,按常情来说,是不值得、也不好意思自夸自赞的,而作者竟然不惜用极度夸张的词句加以赞美,这就很有认真思考的必要。所以敢于夸赞“浪子”的“风流”。更要重的是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形式,表现对黑暗统治的反抗。
〔隔尾〕一曲,用“子弟每”的未经世面作陪衬,强调“我”是饱经磨难的。充分表现了“我”的身世遭遇和顽强性格。如今虽然“人到中年”,仍不肯“虚度了春秋”,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
〔尾〕曲是全套曲子最精彩的部分。按照曲谱,首旬是个七字句,作者竟加了十六个衬字,写成长达二十三字的名句“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成为全篇点睛之笔。“铜豌豆”,据说是元代妓院中对老狎客的切口,然而加上那一些修饰语,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坚毅不屈。而对那些“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干层锦套头”的“子弟每”,则用“谁教你”痛加呵斥,意在劝他们及早回头。“我玩的是……”一组排句,坚决表示:任凭受到落牙折手的残酷迫害,“这几般儿歹症候”也要坚持到底,至死方休。结句“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似乎更好些。因为前面罗列的那许多“歹症候”,并不是“烟花”所能包括的。
本曲由第一人称“我”直接出面,以通俗、诙谐、酣畅、滔滔若江河奔泻的语言,自我介绍,自我赞赏,自我调侃,从而塑造了一个特殊环境中的特殊人物形象,体现了“不伏老”的主题。实属一篇精美之作。
《窦娥冤》第二折
〔感皇恩〕呀!是谁人唱叫扬疾[1],不由我不魄散魂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
〔采茶歌〕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则我这小妇人毒药来从何处也?天那,怎么的覆盆不照太阳晖[2]!
注释
[1]唱叫扬疾:大声吆喝。
[2]“覆盆”句:盆翻盖着,阳光照不进去。比喻衙门暗无天日。
鉴赏
〔感皇恩〕这支曲子,窦娥面对衙役们虎狼般的呼喊,魂飞魄散,棍棒暂停,自己刚苏醒,又昏迷。自己平白无故地挨这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自己受这样的暴力非刑,不就是衙门黑暗的活见证吗?她开始觉醒,用亲身遭受的冤枉,控诉统治阶级的罪行了。
〔采茶歌〕这支曲子,窦娥被打得肉横飞,血淋漓,一肚子冤枉竟无人知!你明如镜,清似水的太守大人,怎不想想:我这个小妇人不出门,毒药是从那里来,怎么能药死人?所以,窦娥不仅尤人,骂桃杌是昏官,而且进一步怨天,自己好像被罩在盆子之下,见不到一点太阳辉。真是叫天不应,呼地不灵,这堂堂的官吏,巍巍的府衙,竟是暗无天日的黑暗世界。她认识到了统治阶级的本质,抱着宁死不屈的信念,决不招认。
《窦娥冤》第三折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1]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2],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3]: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注释
[1]没来由:无缘无故的。
[2]森罗殿:迷信的说法,谓阴间阎王审案的厅堂。
[3]盗跖:传说春秋时的“大盗”。颜渊:孔子的学生,所谓“贤者”的典型。
鉴赏
〔正宫端正好〕这支曲子,窦娥开口就喊冤:自己没有罪犯枉法,没提防别人的暗算却遭刑宪,叫声冤屈也会动地惊天。一会儿自己就要被处决,怎能不把天和地埋怨。这五句诗,表现了窦娥幻想的彻底破灭。因为桃杌的拷打,虽然使她认识到“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黑暗现实。但是,自己被打成招后,还幻想上层统治者会复审,自己还有昭雪的机会。可是,现在自己竟被押上法场斩首,做负屈衔冤的鬼,她才觉悟到一切希望都破灭了。所以,她义愤填膺,要把天地也埋怨一番。
〔滚绣球〕这支曲子,就是窦娥恨极怨天的唱词。这里,她虽然还没有阶级觉悟,这是历史的局限。但是,她却认识到了贫富的悬殊,善恶的区别。在这样的思想认识支配下,她咒骂天地也是怕硬欺软,顺水推船,让作恶多端的富人,欺压善良的贫民。自己的冤枉苦难,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所以,她咒骂天地,就是咒骂统治阶级,因为他们无心正法,才使百姓有口难言。地不分好歹,天错勘贤愚,真是枉为天地!没有神灵显圣,自己就被冤枉处死,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就是这样,在激烈的斗争中,幻想逐步破灭,觉悟逐步提高,这才能够喊出惊天动地的冤枉,对鬼神天地发出震撼人心的控诉。特别她临死前的三桩誓愿,虽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作者却用浪漫主义手法都描写成了现实,要显些灵圣给世人传,使人人都知道窦娥委实冤情不浅!这就大大增加了窦娥的反抗性格,突出了她敢于斗争的满腔复仇怒火,成了千千万万受迫害妇女的典型代表。
《救风尘》第二折
〔后庭花〕我将这情书亲自修,教他把天机休泄漏。传示与休莽戆收心的女[1],拜上你浑身疼的歹事头[2]。你好没来由,遭他毒手,无情的棍棒抽,赤津津鲜血流,逐朝家如暴囚,怕不将性命丢!况家乡隔郑州,有谁人相睬瞅,空这般出尽丑。
注释
[1]传示与休莽戆收心的女:意即传信给宋引章,叫她收起天真的心性,再也不要鲁莽行事。
[2]歹事头:倒霉鬼。
鉴赏
《救风尘》,是以妓女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优秀剧作。剧作家以不可抑制的快意和胜利的喜悦,轻松幽默地描写了赵盼儿利用风月场上的手段,从风月场上的老手——豪绅子弟周舍手里赚得了休书,把自己受害的姐妹宋引章救出火坑的故事,表现了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们,对欺骗、蹂躏她们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斗争智慧;同时对于玩弄被压迫女性反而受到被压迫女性玩弄的纨绔子弟,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有力的鞭挞。妓女的智慧、信心和力量,为《救风尘》成为喜剧定下了基调。关汉卿这一成功的喜剧,同样表现了严肃而重大的社会主题——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迫切地要求解放。
《救风尘》的曲词是非常本色的。从表面上看好像很粗俗,其实这些曲词完全是性格化的语言,取譬设喻,都符合赵盼儿的身份。赵盼儿作为一个妓女,她的唱词不能离开她的生活。不堆砌辞藻,不卖弄才华,用生活化、个性化的口语写曲词,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是关汉卿的优点和特色。因此,他写的曲词自然流畅,通俗易懂。
《单刀会》第四折
〔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1],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2],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3]。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
注释
[1]九重龙凤阙:封建帝王居住的地方。
[2]烈:刚烈。
[3]赛村社:古代农村在节日举行的迎神的赛会。
鉴赏
〔双调新水令〕一曲,堪称“笔机飞舞,墨势淋漓”(李渔《闲情偶记》)。“大江东去浪千叠”,何等气魄!大江滚滚,日夜奔流,巨浪腾涌,层层叠叠。江如此大,浪如此猛,而关羽所带的是“数十人”,驾的是“小舟一叶”!两相映衬、对比,则人的胆气豪情,尽寓其中,而从字面看只是叙事写景。如果说这两句是暗喻,下两句便是明比了。九重,指天,古指帝王所居之处。“九重龙凤阙”,言殿之高,这是用以比照下句“可正是千丈虎狼穴”。鲁肃具柬礼请“那里有凤凰杯持琼花酿”,但关羽十分清楚:并“不是待客筵席,则是个杀人,杀人的战场”(见第三折)。“大丈夫心别”,已是豪情满怀,把“单刀会”看作不过是农村社日的迎神赛会,则更表现出其“别”(与众不同)了!
〔驻马听〕一曲,前用宋、明人词意,虽也叹长江之流逝,但缅怀往昔峥嵘岁月,壮怀豪情,洋溢纸面。“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一个“热”字,当日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万箭齐发,曹兵破灭的景象,宛然犹在眼前!热血奔涌,百感交集,不禁仰天长啸:“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一语概括尽创业的艰辛,守域的不易,感慨万千!
《望江亭》第三折
〔越调·斗鹌鹑〕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斟[1],莫待他花残月缺。见了的珍奇,不消的咱说,则这鱼鳞甲鲜,滋味别。这鱼不宜那水煮油煎,则是那薄批细切[2]。
〔紫花儿序〕俺则待稍关打节[3],怕有那惯施舍的经商,不请言赊[4]。则俺这篮中鱼尾,又不比案上罗列[5],活计全别[6]。俺则是一撒网一蓑衣一箬笠,先图些打捏[7]。只问那肯买的哥哥,照顾俺也些些。
注释
[1]低唱浅斟:低声唱曲,慢慢喝酒。
[2]薄批细切:宋元时人爱吃生鱼片,薄批细切指的是片生鱼片的技巧。片鱼片即下文所说的“切”。
[3]稍关打节:打通关节。
[4]“怕有那”句:意为我们卖鱼是不赊欠的。暗喻名为献鱼,实有目的——自己是不会空手而返的。
[5]罗列:摆设。
[6]活计全别:这种活儿(打鱼)与别的全不一样。
[7]打捏:生活费用。
鉴赏
《望江亭》原名《望江亭中秋切》,是一出很出色的喜剧。大概内容写的是:权豪势要杨衙内想霸占年轻貌美的寡妇谭记儿,听说谭嫁给了地方官白士中,便奏请皇上查办白士中,白闻讯惊惶无计,谭却胸有成竹,决定对策。中秋节晚上,杨衙内乘船到洞庭湖,谭扮作渔妇上船献鱼,卖弄风情,灌醉杨衙内,骗取了势剑金牌;第二天杨前来捕人,却找不到文书,只找到他和谭记儿调笑时胡诌的小词,终于在公堂上当众出丑,最后被治以“夺人妻妾”之罪。这里选的是第三折。喜剧气氛特别浓烈。
《望江亭》以辛辣、讽嘲的笔调,揭露了一个目无法纪、作威作福、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势剑金牌”而为所欲为的权势人物——杨衙内的丑恶灵魂,活画出这个色魔淫棍的卑劣无耻。在元杂剧中,“衙内”一般指的是蒙古贵族,因此作者的揭露和嘲讽就别具时代意义。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谭记儿这样一个爽朗、机敏、美丽、智慧与胆量并重的女性,她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戏剧画廊里是独特的“这一个”。在辛辣的嘲讽中,谱出这样一出酣畅淋漓的喜剧,体现了关汉卿丰厚的艺术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