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秸秆共接种厌氧发酵技术
- 邓玉营
- 847字
- 2021-12-30 14:34:02
2.2.3 VFAs浓度和pH的变化
单个VFAs的积累和消耗反映了发酵酸化和甲烷生成之间的平衡。如图2-5(a)所示,除了I3有两个峰值外,各体系中乙酸浓度在第4天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I5有最低的峰值浓度(3.69g/L),依次是I1(4.26g/L)、I2(4.31g/L)、I3(5.96g/L)和I4(7.37g/L)。到了第16天,I1、I2和I5的乙酸浓度都低于0.23g/L,然而I4的值直到第32天才开始降低,发酵结束时浓度为1.65g/L。根据Romsaiyud等[114]的研究,乙酸浓度高于1.5g/L会影响纤维素酶的产生,这也是I4体系发酵过程中水解酶活性低的原因之一。丁酸的变化趋势同样是短暂积累后消失[图2-5(c)],发酵16d后,丁酸从I1、I2和I5体系中消失,I4体系在4~36d时,丁酸的浓度在1.28~1.55g/L之间变动,发酵结束时维持在0.09g/L。上述数据表明,在高AS比例的接种体系(I1、I2和I5)中,积累的乙酸能被活性污泥中的嗜乙酸型甲烷菌利用产甲烷,Pearson’s相关分析也表明(表2-3),高AS体系中乙酸浓度与甲烷产率(CPR)显著相关(p<0.01)。乙酸的消耗使还原氢得到释放,也导致了丁酸产量的降低[85]。
图2-5 厌氧发酵过程中VFAs和pH的变化
(a)乙酸;(b)丙酸;(c)丁酸;(d)pH
表2-3 单个VFA浓度和pH,甲烷产率的Pearson's相关性分析
注:*显著性水平(p<0.05),**显著性水平(p<0.01)。
丙酸的产生是氢和还原力来不及利用时的一种释放方式[100]。只有形成互营氧化菌群降低氢分压,才能克服热力学障碍生成乙酸,然后再被嗜乙酸型甲烷菌利用。而且氧化菌生长缓慢[44],更容易导致丙酸在体系中的积累。污泥中含有互营氧化菌,所以I5体系在厌氧发酵16d后,丙酸从体系中消失。共培养体系由于互营氧化途径的作用,I1、I2和I3分别在28d、28d、36d丙酸从体系中消失。而在I4体系中,丙酸无法被利用,造成积累[图2-5(b)]。
Pearson’s相关分析表明(表2-3),VFAs的积累与pH下降相关,其中乙酸和丁酸是主要的贡献者(p<0.05)。而随着体系中乙酸和丁酸的消耗,使pH维持在6.5~8.2范围内,有利于产甲烷的活性的提高[116]。如图2-5(d)所示,共培养体系中乙酸和丁酸浓度的降低使pH在第8天提高到了6.91,而缺乏嗜乙酸甲烷菌的I4体系在第32天后pH为7.43,才达到了产甲烷的适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