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秸秆共接种厌氧发酵技术
- 邓玉营
- 6字
- 2021-12-30 14:34:01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产甲烷特性
每天产甲烷量如图2-2(a)所示,不同接种比主要的区别在于产甲烷峰出现的时间。具体来说,I1和I5产甲烷峰出现在发酵开始的2d内。I2有两个峰值分别为第2d和第15d,早于I3的两个峰值(分别是第15d和第31d)。而I4样品则是在第26d出现。累积产甲烷量如图2-2(b)所示,修正的Gompertz模型拟合R2值在0.9282~0.9934之间,表明模型拟合结果良好。从λ值来看,随着AS在共接种中比例的减少,迟滞期逐渐变长,15为-2.64d,而I4的迟滞期则为20.55d,这也说明了活性污泥的添加提高了产甲烷活性,加快了系统启动。单位VS甲烷产率通过计算得到,共培养的I1、I2和I3有最高的产量,分别为273.64mL/g VS、261.19mL/g VS、247.00mL/g VS。其次是单培养体系的I5(198.51mL/g VS),而I4的甲烷产率只有81.94mL/g VS(表2-1)。
图2-2 每天产甲烷量(a)和累计产甲烷量(b)的变化
表2-1 Gompertz模型数值
相对于单瘤胃培养体系,共接种有效提高了稻秸的发酵效率,甲烷产率提高了三倍左右。而在单瘤胃木质纤维素发酵中,水解产生的VFAs积累导致了产甲烷活性受到抑制[84,85,113]。Yue等[155]通过比较分别接种瘤胃液和活性污泥体系的发酵特性,发现活性污泥中高效的产甲烷活性有助于减少VFAs的积累,提高芦苇发酵效率。
通过C、N、H、S及O数据得到稻秸分子式为C54.88H97.62O54.43NS0.04,计算得到其理论甲烷产率为349.86mL/g VS。共培养体系最高甲烷产率为273.64mL/g VS(接种比1∶1),达到了理论产值的78.21%。在厌氧发酵中,部分有机质(如木质素等)不能被利用,微生物代谢也需要消耗5%~15%的能量[102],不可能达到100%的转化率。在稻秸厌氧发酵研究中,即使通过不同的预处理(如研磨、粉碎和氨爆等),大多产率在92~280mL/gVS之间变动[2],因此本研究共培养秸秆厌氧发酵有明显优势。在另一个关于瘤胃液预处理稻秸后产甲烷的研究中,24h的预处理使总甲烷产率达到了285.1mL/gVS,但产甲烷迟滞期为3.21d[85]。本研究稻秸水解和甲烷产生在同一相中发生,共接种比1∶1时产甲烷没有迟滞期,厌氧发酵启动时间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