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类

初1415班 邹华睿

自古以来,人们在教堂的装潢上投入了太多心思—夸张至极的尖顶、繁复的飞拱、炫目的窗花、庄严的壁画,然而这与一颗质朴虔诚的心灵相比,未免黯然失色。

六月的博洛尼亚晴空万里,不由得让人多了几分浮躁。我为了躲避酷热躲进一个叫不上名的大教堂。教堂很是宏伟,外观上看足足有五十米那么高,内部更是华丽。看得见的是奢华的水晶吊顶、耀眼的窗花、夺目的金箔,看不见的是千万个稍纵即逝的绚丽闪光,让人犹如迈入仙境。

正对着座席的,是一座小到让你忽视的耶稣受难像。他低垂着头,仿佛极力克制住不去看头顶那些充满诱惑的金光。

忽然,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身影,在这华美之中安静而不和谐。

他的衣衫破旧不堪,头发蓬乱灰暗,面庞满布皱纹,黝黑的皮肤被晒得泛红,赤裸的双手和双脚满是老茧,不住地摩挲着。他不看任何一个人,悄然闭上了泛黄的迷茫的双眼。他推开朱红色的天鹅绒垫子,跪下来,缓慢而又坚定。他唇部张合得很轻柔,将内心缓缓吐送出来,面对着宁静平和的圣母像。他胸前有一个不很微弱的泛光,原来是一个十字架,用废铁皮自制的。

阳光透过华美的窗花斜射进来,金黄与赤碧的交错渐渐让圣母的半边脸在柔光中变得模糊,更添一分神圣。火烛上的光轻轻摇曳,与透过窗花的光线在雪白的瓷砖上交错,呈现出一片迷离绚烂的光晕。这时他的脸显得更有了生气,表情也快活起来,圣母眼中更多了一份柔美。他怕自己肮脏的双手会玷污了那个神圣的十字架,伏在地上竭力地用尽全身力气去亲吻它,双手仍作合十状。

过路的人不去理睬他,这个教堂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景点,有什么意义呢?

我透过华美的窗花看见了绚丽的斜阳,同时也透过这样一副不起眼的外表看见了一个虔诚的信徒,不禁受到心灵上的震撼。人类的任何追求都无法超越这样一种质朴、虔诚的膜拜,也许这正是人之初的状态。

人的本性即为纯。

教师评语:作者善于运用环境描写和对比手法来衬托人物,宏伟华丽的教堂的背景给人物出场渲染了宁静而神圣的气氛,而“他”这样一个不大引人注意的陌生人,又似乎与教堂的氛围格格不入。作者也善于抓住人物的最为突出的外在特征进行描写,在内外的反差中突出“他”的内心纯净、虔诚。

(指导教师:宋美娜)

城市的根

初1708班 白 锐

“这儿没电梯是吗?不打紧,不是六楼吗,十楼我都搬下来过,我保证无损地给您搬下来哈!”他是一位搬运工人,来给我们家搬东西。我家住六楼,还没电梯,只能靠人力来运。

他俯下身,将柜子倾倒,躺靠在他的背上。他用两只手扣住柜子把手,双腿一较力,柜子拔地而起。他背着柜子,一步步缓慢地下着台阶,一只脚先伸出来探道,用脚尖儿轻轻点点下面的台阶,确定踩稳无误后,才敢将另一只迈出。他的腰顿时弓成90度,两只修长却有着斑斑伤痕的手,紧紧地扣住柜子。黝黑的两条腿弯曲着,仿佛被五行山压着似的,艰难地一步步向前挪动着。他额头上的青筋一条条绷起,米粒大的汗珠一粒粒自他的额头沁出,越聚越多,像黄豆粒一般,自额角旁的白发中滚落,砸在地上,掩盖在他的喘息声中。

我见他已经很疲惫了,便跟他说休息一下,他却逞强不认输,不肯说自己累了。他开始跟我说话,试图以此掩盖他的疲倦。“我的女儿也差不多跟你一样大了,也跟你一样那么活泼,那么懂事。”他干裂的嘴唇上扬起了一丝微笑,使他整个人都散发着温暖的气息,在这黑暗中熠熠生辉,“可是她也许都不清楚:自己的爸爸是干什么的,性格是什么样的,眉角五官有什么特征。”良久,他扯出一丝牵强而无奈的微笑,在这黑暗之中,摇摇欲坠。他凝视着我,又仿佛不在看我,好似想把我看穿,又像是通过我,看到了另外的一个谁。

是他们,宁愿骨肉分离,也要背井离乡来城市打工,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是他们,整天风里来雨里去,整日为了生活忙忙碌碌。得到的回报却甚微,甚至难以养家糊口。可又是这些平凡的人,生产出五谷杂粮供我们食用,建造起高楼大厦供我们居住。万家灯火,哪一盏与他们无关?千家幸福,哪一个不是由他们缔造?

是他们,不顾一些人冷漠与不屑的目光,忙碌着、辛苦地喘息着。他们默默地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挥洒汗水。多少年,他们的血汗在劳作一生的地方长出草木大厦。这里,有他们亲手修葺的草坪、我们美丽的家园。这里,有他们亲手筑造的楼房,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

圆月下,在霓虹灯照亮的城市中。他们看着五彩斑斓的广告牌、草坪上人们悠闲的散步健身的人们、高楼大厦中每一个被橙黄色的灯光围绕着的、幸福美满的家庭,找个角落,就着廉价的干粮,嘴角荡起一丝微笑,也落下了思念的泪水……

教师评语:这篇文章选材上体现了对社会生活,特别是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关注,作者细致刻画了一位搬家工人,描写他弓着腰、扎着马步扛起重物的样子,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作者的细心观察。作者从一位搬家工人联系到千千万万务工人员,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赞美之情呼之欲出,却丝毫不显刻意。结尾处作者放飞想象勾画了一个场景,让读者动容,同时也给予读者无限思考空间。

(指导教师:迟 旭)

中国人家

初1709班 陈思危

我的家乡,在安徽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中,虽不算什么贫困县,但在我的印象中,那里没有路,更没有网,远离城市,和贫困县着实没什么两样。

两旁是稀疏的田地,更远处有几座矮小的灰色楼房,车不停地颠着,我知道,快到村口了。村口还是那样的熟悉,可眼前的路却是不同了,曾经是坑坑洼洼的黄土地,横七竖八地躺着树枝,还时不时有石子挡在路前,而如今这里是一条灰色的小路,这条路并不宽,看上去也有几分陡,可至少车子可以开进去了。“要想富,先修路”,看来家乡的发展还很快啊。

到奶奶家正好是正午了,半天的路程,也有些累了。奶奶看见我,笑意盈盈地赶忙迎了过来。“奶奶身体还好啊,”我笑嘻嘻地问奶奶。“嗯。我好着嘞。”奶奶回答道,“你饿了吧,快吃饭吧。”“好啊。我去烧火。”“啊,等下!”奶奶还没说完我就已经跑向了厨房,奶奶家的做饭方式还是20个世纪用的灶台,每次做饭都要烧柴火,而我回奶奶家自然要来负责这些累活了。可当我冲到厨房,眼前的一切都大不相同了,灶台已经被堵上了,取而代之是电饭煲,还有煤气灶,原来堆放在墙角的木柴也早已不见。“哎呀,着啥子急啊,现在都不用灶台了,更不用你烧火了,喏,饭都做好了,快吃吧。”奶奶家的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啊,我一边想一边端着饭去吃饭了。

桌上摆了半桌的饭菜。其实回奶奶家,我也并不怎么喜欢这里的菜,倒不是因为农村的饭菜太清淡,相反,我总是觉得太油腻了,每顿饭奶奶都恨不得放半桶油,生怕我吃得不饱,而且每次还都给我夹好多肥肉,真是有苦说不出啊。而这次奶奶竟然先给我夹了许多青菜:“多吃菜,这是奶奶自己种的,比你们城里的好吃。”奶奶一本正经地说道,“平时就吃肉了吧,来,多吃点菜,这样才能营养均衡。”奶奶挠着头。“奶奶,您什么时候也知道合理饮食了?”我有点惊讶。“这不是最近有了电视,看养生节目看的嘛。”“您这儿有电视了?”我吃了一惊,这发展速度,可真够快的啊!

其实真正让我惊讶的,不只是这里修了路,有了电饭煲,买了电视,也是在这些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在跟着这个时代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只看城市中的高楼有多高,科技有多尖端,也要看到在这些偏远的地方的人们是不是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逐步向前。我很庆幸我见证了奶奶从物质到思想都在慢慢地跟上这个时代,我也很欣喜我看到了中国飞速的发展,我也相信中国在未来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教师评语:作者非常出色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具体写出安徽一个偏僻山村的奶奶家生活方式的变化—从坑坑洼洼的土路到灰色的小路,从烧柴的土灶台到电饭煲,从油腻的饭菜到合理饮食—时代的变化就清清楚楚地体现在了这些细小的地方。文章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思考的深度、立意的深刻。

(指导教师:张 锦)

浅谈公民精神

初1710班 周石溪

朋友,你知道,“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应当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因为这是你的中国,是你作为“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更是一个强大的中国。

你是谁?你就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就是我们彼此身边亲近的公民。你所具有的品格,是中华人文传承与积淀下来的品格,就是中国的品格。倘若你是一滴水,中国便是你的海洋,是不可数的水、减慢你蒸发消逝的大片的水;倘若你是一个细胞,系统器官的组织由你构成,而系统相互配合运作便构成了动物体,你的祖国。你若忠于职守,祖国便可安康;你若癌变,祖国将遭殃。“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在谈到理想社会、所谓“大同社会”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着重描写的是民风, “其中往来种作”“怡然自乐”“设酒杀鸡作食”“复延至其家”,是这些公民的举止和心态,反映了民风的淳朴,社会的和谐;而《礼记》中则有“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外户而不闭”才“是谓大同”。然而这个的前提也是公民“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男有分,女有归”。可见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优劣,是由其公民的状态来判定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公民决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十余亿普通公民中的一员,我们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

当一个公民在异国做出不良行为时,他的素质低下会成为外国人眼中这个国家公民的通性;同理,当一个人表现出优异品质时,受到尊重的也是他的国家。只是因为,就算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国籍,我们永远无法改变自己几千年来继承的血脉;作为一个拥有着中华基因和典型性状的人,你走遍世界,人们大概并不知道你是谁,但总知道你是中国人,你代表着中国。于是在他人眼里,“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那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也许这里曾黑暗过,但总存在光明的人民和渴望光明的人。当星星之火点点聚集便可燎起莽莽荒原,点燃黑暗;因为有着向往光明的公民、群众,有着大片的“可燃物”,胜利之火总会带来光明。新文化运动便是如此。

同样的,近期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线白衣天使的奋战,还有全国上下各界人士的众志成城。每一个公民都相信光明,企盼光明,疫情的阴云总会被驱散。

至于少年,更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当我们看到一个少年的优秀品质时,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们会“看到”在他成年之后,成为一个能完全承担作为一个公民的一切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之人时,他对国家作出的贡献。

因此,永远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老祖宗讲求饮水思源、追根溯源,你是五千年中华文化沉淀的最底层的一粒微尘,是来自母亲河中荡漾的水花。请不忘初心,更不要忘记你要到哪里去,牢记使命。你将走向光明与未来,发挥一个个体可以对一个整体产生的积极影响,在这个拥有着你又被你所拥有的中国,做一个好公民。

教师评语:一个“十有五而志于学”的少年,更要有志于成为合格的公民。清华附中的教育理念,即是培养这样充满正能量的公民,为领袖人才奠基。文章从“你是谁”谈起,得益于《苏菲的世界》的阅读;进而论及社会时举桃花源与《礼记》之例,得益于平时课堂扎实的学习;最后“至于少年”则用梁任公之警语压轴,文脉清晰,文气畅然,在初中议论文中实属佳作。

(指导教师:胡 静)

向光明

初1715班 杨家淇

我从前是不爱坐地铁的,除了客观上站点设置不便的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对上班高峰时密闭车厢中飘散着的韭菜包子味的厌恶,下车时自己的脚尖还没跨出车厢就被迎面挤进来的、重重叠叠的人群堵住视线和脚步的压抑,以及下班高峰时恨不得要被挤下扶梯的、被无序的人群包裹的恐惧。

人们常说,地铁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中国人也常以这张光亮的名片为傲—因为它串联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中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的象征,稳定安全的铁路设备给这张名片盖上了先进科技的印章。

但事实上,地铁中的人才是这张名片的底色。想象一下,你的外国友人在惊叹于中国密集的铁路交通线和先进技术设施后,转头就上了一列飘散着混合的早餐味、夹杂着“哎再往里挤一挤啊”的呼喊的地铁,他们会对中国有怎样的印象,而你的脸上是否能挂着对祖国感到自豪的笑?

崔卫平说,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的外国友人并不会因为表面的炫酷科技而为那个被一部分素质低下的中国人所代表的中国加分;而你却会因为这部分人体现出的这座城、这个国徒有肤浅的光鲜先进科技的外表、却没有深刻的修养而倍加羞赧。

幸运的是—或是法规限定,或更多的是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问题—当我最近再次走进地铁时,车厢、扶手光亮如新,一个个“韭菜包子”早在走进地铁站前就完成了它落入腹中的使命;焦急的上班族安静地等待在车门两侧,待车门缓缓开启,车中人下车后才踏进车厢;五六点钟的扶梯仍旧拥挤不堪,但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原来人群排成了一列长龙……成千上万个你我他,成千上万个彼此身边亲密的公民终是为这张名片打上了名为“中国素质”的底色。这张名片变得沉甸甸的,正以全新的姿态告诉世界—这,是中国。

地铁经过隧道,正向着光明的隧道尽头驶去,扶梯口闪烁的太阳光正照着每一个排着队、乘着扶梯由下而上的人。不知是阳光的照射还是他们自身的光热,每个人都似闪烁着光芒。

向着光明去吧。你若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教师评语:这是一篇借助群像来反映主题的文章,写作难度很大。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剧,以群像而著名的寥寥无几,《茶馆》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代表。群像很容易流于泛泛、浮光掠影,而本文巧妙地选择了地铁这一空间,描画了两幅对比鲜明的乘客素养画面,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质朴自然、鲜活可感,因此冲出重围、成为佳品。

(指导教师:邱晓云)

风雨者

初1715班 赵云琦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题记

寂静的二月里,中华大地被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天公不作美,本是莺时快到,却总是寒风料峭。那一天,京城又飘起了鹅毛大雪。冰箱里空空荡荡,厨房的盐罐也已见底,在足不出户的这段日子里,食物消耗的速度颇为惊人。就在这弹尽粮绝的时候,清脆的电话铃在客厅响起……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奔向手机,低头一看,三个大字让人无比激动—聂强强!

“姐啊,我是京东快递,外面儿雪太大了,刚刚打电话您可能没接着,您还下来不?我得去别地儿送了。”小哥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不太清晰,但语气透着实诚和质朴。“那您帮我放在小区门口吧,我们马上下来取,谢啦。”妈妈看着窗外的鹅毛大雪说道。聂强强,一个快递员的名字,平日里可能不足为奇,现在却足以令人刻骨铭心。

少顷,我咬咬牙,戴上口罩,裹上大衣,踏进冰雪世界去取我们家的“救命稻草”。一个孤零零的大塑料袋正蜷缩在小区门口的椅子上,袋子上积了薄薄的一层雪。抬头向院外望去,只见一名穿红马甲的京东骑手正卖力地整理车厢,拍拍手,隔着口罩能看到他用力地喘息着,随后甩手把车门关上,骑着红色铁皮三轮车在茫茫白雪中渐行渐远,那应该就是聂强强吧。

这时,门口的防疫工作人员提醒我快点回家,我拎着珍贵的食盐、蔬菜和鸡蛋踏上归路。疫情把我们锁在了家里,同时也把快递小哥带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快递一袋生鲜,填饱我们的肚子;快递几本读物,慰藉我们的心灵;快递一盒模型配件,让我的双手活跃在创造的世界中;快递一套哑铃,让我在疫情期间宅在家里也能强健体魄。盐是那么平凡,但它却是我们饮食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快递小哥的工作再朴实不过,但是在疫情期间他们却承担着守护我们“生命线”的重任!那一抹红色的身影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

武汉顺丰小哥自发接送医生上下班,圆通小哥登上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提出快递收发改进诉求,无数的“聂强强”每日承担着巨大风险,把保障民生的重担扛在自己的肩上。他们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逆向而行的守护者,给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底气。

你们在漫天大雪中奔波,在时代的风雨中砥砺前行,你们是风雨者,我们隔着口罩不能谋面,但我们有共同扎根心底的信念—成为祖国的光明。

教师评语:“抗疫”是2020开年的关键词,抗疫中的英雄是时代最美的人!作者作为一个普通的毕业班学生,居家抗疫,可以直接接触的人很少。本文借助和快递小哥未能谋面的暖心故事,折射大时代下小人物平凡中不平凡的品质,以小见大,具体而深刻地折射了民族精神。

(指导教师:邱晓云)

望水

初1810班 郝艺佳

曾于儿时常吟诵一些美好烂漫的赏景诗句。这些诗的景物无一不被诗人美化了:那悠然自得的皎洁明月、那巍然矗立的挺拔高山、那芳香沁鼻的绚丽花枝。这其中,似有一物,常伴于心间,将整诗的余韵流入那微不可察的情感中—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眼中的那一江春水,是面对亡国之景的悲叹,是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曾经的“雕栏玉砌”“朱颜美人”都随之而逝,唯留一轮明月和一江春水令他感怀。李煜的望水之千古名句,恰如其分地将心中无限悲哀如同流不尽的春水一样表达了出来。每当我读至此句时,总觉得我好像便是那李煜,眉间还有诉不尽的国仇家恨。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与李煜不同,苏轼的“门前流水”不是那绵延不尽的愁思;反之,青春不再的苏轼没有“借水消愁”,而是用豁达的胸襟和豪迈之气唱出了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于苏轼而言,他眼中的“门前流水”是一种爽朗向上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动力。可以说,此时的水从苏轼苍老的身躯中迸发出来,唱出一颗未老的心。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又不同于前两句,一首爱情绝唱震撼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忠贞不渝。这浩浩荡荡的江水啊,道不尽那永恒的思念和痛苦,这水何时能停下,我的痛苦才能终结!这般执着的情感让所有读过的人都为之动容,感叹不已。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愁”“乐”“思”都聚齐了,还缺了点什么?无疑—故乡之水。此时的李白离开蜀地,虽是赏到“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辽阔奇景,但当他面对那滔滔江水,仍是起了思乡之情。恋恋不舍地回首那片故土,望穿秋水的眼神就足以证明这一切。离故乡“万里之遥”的游子啊,滔滔江水就如同思念一般绵延到了远方……

在一位位诗人笔下,水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或哀叹故国,或励志向前,或表缕缕思怀,或念悠悠故乡。但无论它代表什么,总归是诗人心中的一片情感。不妨,就让我们一起吟这水中诗句,品这水中情怀。

教师评语:水是中国诗人最乐于吟诵的对象之一。作者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水写来,步步推进,引到诗人“望水”时候所想所感。从眼中景,到心中情,扎实的基本功使全文读来自然流畅,引人共鸣。最后,作者从自己的体会,引出号召,将千年文明凝聚于“水”这一意象之中,不失为对中华文化特质与人文精神的深度思考。

(指导教师:徐 利)

南宋随想

初1813班 柴美多

人们说,南宋朝廷软弱无能。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有过多少盛世太平,道不尽多少繁华。

回到南宋,看文人武将赤胆忠心。

最后一抹斜阳,斑驳了开封府,看尽了过往繁华。数只哀鸿掠过阒然无人的原野。

泱泱的金人南下,像一支北方射来的毒箭,以黄河为弦,直插南方。大散关—淮河一线,霎时化作了金人的国土。爱国诗人陆游在一叶南渡的扁舟上,船在黑夜里轻轻地摇。

月亮西斜了。江水睡了,船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大宋王朝,沉寂在黑夜。他在黑夜里生长,没有见过阳光灿烂,也没有见过星河璀璨。

他常感到有些心灰意冷。他找到南宋朝廷,希望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国家,这个时代。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么美的诗句,轻盈,浸润着你的心。但这是他担忧国事而彻夜未眠写下的诗句。南宋朝廷对他的出现似乎并未表现出惊喜,甚至有些担忧—他打扰了他们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享受。“素衣莫起风尘叹”,你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算了吧,暂且回家,试着忘记这报国无门之痛。可是,你忘得了吗?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一个风雪夜,你抱着猫,烤着火。温馨的背后,是无奈,是惆怅。回忆起曾经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壮志铿锵。而今,同样是雪夜,却是软弱无力。人老力衰了啊。但亘古不变的,是你的赤胆忠心。

这是南渡的爱国诗人中的一个,这是南宋万千忠魂中的一个。

回到南宋,看文人武将坚贞操守。

蒙古骑兵从草原上来,踏着滚滚烟尘。漫天的黄沙隔离了天日,惊醒了酣睡的南宋。

有个才子,刚刚中了进士,马上就要当大官了,突然,酒,不喝了。勾栏瓦肆,不去了。招兵,买马,组建军队,全由他一人办妥。这个曾经被人看不起的纨绔子弟—文天祥。他没有逃,更没有乖乖束手就擒。

他面临的,是两个天差地别的选择:投降蒙古,加官晋爵做宰相;尽忠南宋,斩头杀身成鬼魂。无数人,没有挨过这一关。

风飘飘吹起他白色的衣裳;阴湿的监狱外,寒鸦嘶哑地叫着,那月光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月光照进栅栏的缝隙,留下深浅不一的黑影。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早已经预示了他的命运。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那笑容仿佛代表着他的一生,又代表一场长梦。这场长梦,终于要迎来梦醒。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文天祥不是常人,他的选择是以死报国,心甘情愿,视死如归:“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死,要坚贞地死去,纵使鼎镬加身,也要甘之如饴。他的不屈永远被子子孙孙铭记在心头。

这是南宋灭亡后宁死不屈的人中的一个,这是南宋末年万千读书人中的一个。

虽然岁月浸染红尘,虽然时间风化记忆。但你们的身影依旧立于高高的精神山冈上,迎着朝阳,纵情高歌,鼓舞着我们这些后来人,为了理想,为了自己的国家,无怨无悔。

回到南宋,看赤诚之心绽放光芒!

教师评语:古今多少兴亡事,叹史叹事叹人生。小作者凭借着深厚的文化积累,穿越历史的隧道,在南宋浮沉没落的往事中,选择了陆游和文天祥这两位颇具人格魅力的英雄人物进行抒写。一个是皓首穷年的赤胆忠心,一个是舍生取义的坚贞操守。文章通过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还原人物的精神世界,唤醒了我们心中的爱国豪情。

(指导教师:那 妮)

小变化,大发展

初1906班 于子健

在意大利,我想到一个小卖部去买一点东西。结账时,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准备付款。那个意大利的老板似乎看出了我的意思,对我说了一句:“我们可没有马云啊!”

在美国,我们还只能用信用卡支付。当我买完东西准备付款,再次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时,我迟疑了。一想到我这是在美国,我又从包里掏出钱包,拿出现金。这里可没有什么微信、支付宝啊!

在日本,小部分店里居然可以见到中国的微信和支付宝付款。在日本这么发达的国家,也只有小部分商店里能见到电子付款。在日本,还是得掏钱包啊!

中国的历史中,支付方式多种多样。现金的支付方法还是令追求便利的中国人不满意。商店、停车场等地,人们经常会因为没有找零而发愁。若你打开钱包,一眼看上去难以分辨面值的硬币掉得到处都是,你难道不会感到非常心烦吗?比起以前以物换物的方法,现金其实已经很方便了。但现在,只需要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中国的移动支付、电子支付已经领跑全球。甚至在偏远山区的小市场中,被放在了显眼处的二维码代替了卖菜大妈们的零钱筐。从落后到遥遥领先,背后藏着无数中国人日夜辛勤的努力。欧美和日本是世界上非常发达的地区;可在中国早已完全融入中国人民生活、已经非常普遍的技术—手机支付,在日本和欧美还只是离实现非常远的事。虽然看起来这只是二维码代替零钱筐的小变化,但这却代表着中国的网络、经济、大数据的管理和计算机计算速度等各大领域的大发展。

中国移动支付的迅速展开和普及,听说已经大幅影响了纸钞的使用量。这是个好消息;减少人力,减少高级纸张的使用。以后,人民很有可能完全不使用纸钞了,以后有可能人民的钱完全存在云端,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财,还可以更进一步地便利人们的生活。最近,在网上甚至流传着“一机在手,天下我有”这样的语言。是呀,在中国,谁还愿意去费时间掏钱包啊!

中国正在迅速发展着。移动支付、电子支付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新技术。中国不仅在这项技术上非常领先,还会带领世界别的国家一起研发其他新技术。这项技术只是一个开始,慢慢地,网络、移动技术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现代化。而中国,正带领着这个世界变得更现代化。

教师评语:小作者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旅游途中支付方式不同这一现象,以此为切入点,回顾了中国现阶段支付方式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原因:无数中国人日夜辛勤的努力。在文章结尾,展望了中国的发展前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倾注文中,令人叹服。

(指导教师:王丽君)

工匠精神

初1913班 赵一鸿

几周前的一个周末中午,我坐在桌前,放下手中的笔,揉揉酸涩的眼睛。那熟悉的声音又传入耳际:“换纱窗啰—”声音来自一位常在我家门口游荡的以换纱窗为生的老汉。他常穿一件藏蓝色衬衫,一条土红色裤子,他的头发灰白,一双不大的眼里闪着精光,有些骇人。

我一向厌烦他那破旧的衣衫和粗犷的嗓音。直到有一天,我家才买半年的纱窗坏了,右上角破了个大洞,框架也有些歪斜。联系了许多厂家,但都不予维修,不得已只能找老汉帮忙。老汉穿着那套惯用的行当,拎着一个小工具箱蹬蹬地上楼来了。他不由分说,麻利地拆下纱窗,仔细地观察一会儿后,打开工具箱,拿出约半尺长的铁齿,卡在歪斜的铁框上,用力压了两下便将其匡正。我惊讶于他瘦削的手腕竟能扳动坚硬的铁框,便向他询问。他憨笑道:“这功夫,要的是巧劲。用蛮力可能拗断,方向错了又会留下印痕。”接着用粗糙的手指拨了拨铁线:“这一大半都松了,得重新紧一紧。啧,现在的商家都这样偷工减料。”我心中一惊,这是要收多少钱呀!低头看向老汉,他已开始手里的工作。他那黝黑粗糙的双手像桑蚕一般在铁线铺织的网上辛勤耕耘着。我隐约见到他左手的大拇指甲秃了一半,用胶带缠着。我便问他,他答道:“呀,这是以前做活时不小心弄的,缠上就不碍事了。”我不禁有些心疼,有些人为了生存竟付出了这么多。

不知不觉间,高悬空中的太阳已西斜,那位匠人终于结束了工作。纱窗像新的一般,铁框光洁明亮,铁线细密紧致,更令我惊讶的是价格只有25元。望着这件艺术品,我不禁感叹于他精湛的技艺、严谨的态度与朴实的人品。在惊叹之余,我心中又泛起几分感动与慰藉:在不负责任、粗制滥造、哄抬价格的商家中,竟仍有一名专精一艺、善良淳朴的普通匠人。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普通的匠人,他们或许其貌不扬,默默无闻,但他们的手艺却无比精湛,他们的品格却令人敬佩。

又是一天中午,我听到窗外那熟悉的声音,感觉亲切又心怀感佩!

教师评语:文章描写丰富又生动,其中对老汉修纱窗的正面描写,尤为细致精彩,动作描写行云流水,语言描写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点,配以肖像描写凸显娴熟、专注和操劳。同时辅以侧面描写,突出老汉的专注、技艺高超,以及品质淳朴。称呼上从“老汉”到“匠人”的转变,体现作者欲要阐释“工匠精神”的用心。

(指导教师: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