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洋的理想:建构日本美术史
- (日)冈仓天心
- 1748字
- 2022-09-02 21:01:48
第二章 日本的原始艺术
大和民族为了建立自己旭日东升的帝国,土著居民阿伊努人被驱赶到了东北部及北海道东部的群岛上。自此,大和民族的起源也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使我们今天无法辨别也无从推断大和民族的艺术源泉。他们或许是阿卡德人,在跨越东南亚沿海时,注入印度和鞑靼诸民族血统的后裔;或许是经满洲、朝鲜最早到达印度洋太平洋群岛上土耳其游牧民的一个分支,或许是受到印度象征主义影响的雅利安人后裔。他们在跨过克什米尔地区时吸收藏族、尼泊尔族、闪族、巴尔曼族等中亚诸民族血液,最后移居到长江流域。其实以上种种说法都无确凿的证据,不过是考古学家们的推测而已。
大和民族在人类拉开历史序幕之时,已初具雏形。他们战时勇猛,和平时期精于技艺。他们性格温雅,在太阳神传说与印度神话的滋润孕育下,热爱诗歌,尊崇女性。他们信奉“神道”,以非常简朴的仪式祭祀祖先。在神秘的灵山高原,就像在太阳女神的奥林匹斯山一样,祭祀万物神灵,其中包括祖先之神。日本人都认为当太阳神的子孙降临在这个岛上的时候,这些万物神灵的后裔便随之诞生了。日本以“万世一系”的天皇为中心, 其国民精神得以不断强化。人们都说我们来自“天”,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个“天”究竟是指天空、指大海还是指那遥远的喇嘛之国。今天我们仅靠供奉神木、铜镜、古剑三件神物这种极其原始简朴的祭祖仪式是找不到任何答案的。
这个丰富多变的群岛极为适合培育人的个性。稻田随风荡漾,四季循环,色彩柔和,天空银光闪耀,瀑布悬挂青山,海岸苍松茂林之间回荡着大海的浪涛声。所有这一切都使日本的艺术精神生来柔和古朴,浪漫纯洁。它既区别于宏阔且单调的中国艺术,又区别于豪华绚烂的印度艺术。
日本人天生喜爱清洁宁静,创造出许多在中国大陆也极为罕见的精巧的工艺美术,尽管它也有不利于创造宏大艺术的一面。
伊势神宫注35和出云大社注36的鸟居注37以及围栏,令人想起印度的塔门。为了清洁无垢地祭祀祖先,伊势神宫和出云大社每二十年都要进行一次“造替”,即依照原型重新修复,使之永远保持着太古的纯朴姿态。
日本古墓的形状与婆塔原型渊源深远,它暗示着古人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古墓内精美的石棺上有艺术高超的雕刻,棺内有用青铜、铁以及各种彩石制作的工艺水准很高的祭祀用具或装饰品。此外,坟墓周围摆设的殉葬品“埴轮”注38也显示了原始大和民族的艺术水平。
在大和民族发展的初期,中国汉代成熟的文化艺术传入日本,日本开始全面吸收大陆的新文化,由此我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活力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我们难以设想,如果日本文化没有接受汉代以及后来的印度佛教影响,它会向何处发展。正如古希腊文明的诞生倘若没有埃及、波斯文明的历史背景,那么不管它本身如何充满艺术生命活力,都不可能达到世界之巅峰。同样,如果离开了基督教,断绝了与地中海民族拉丁文化的接触,条顿艺术将是多么乏味无趣。在此,我们要申明,日本在吸收大陆文化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失去其具有顽强生命活力的原始艺术精神。比如,奈良时代在中国式样的建筑物的房顶上使用了纤细宛转的春日式曲线,藤原时代的作品里蕴含了女性优雅闲情的趣味,在足利时代,纯粹的武士精神被注入到庄严的艺术品之中。我们大和民族的精神就像落叶底下的涓涓细水,它时而闪闪发亮露出地面,但最终会慢慢渗透到地下深层滋养培育树木花草。人们或以为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已决定了其命运,它在文化上不过是从属中国的某一地域或印度的殖民地而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大和民族坚若磐石,承受着亚洲两大文明的冲击,千百年来傲然屹立,国民精神从未被压倒过。我们绝不以模仿来取代自由创作,不论外来的影响有多么强大,我们都能将其吸收过来并充分消化使之变为养分。日本通过与亚洲大陆的接触,不断产生新的活力,获得新的灵感源泉,这是亚洲的骄傲与荣耀。日本在生活、思想和艺术上始终保持着未曾被征服过的自豪。它不仅具有政治上的意义,同时也是我们自天而降的大和民族最神圣的荣誉。正是基于这种无畏的精神,勇武的神功皇后才敢面对强大的大陆帝国,毅然率兵渡海,保护朝鲜半岛诸国,才敢于把权势赫赫的隋炀帝称为“日落之国的天子”。当成吉思汗越过乌拉尔山入侵莫斯科获得全胜之时,大和民族也不曾屈服于他的威慑。
今天,当日本直面各种新的问题时,我们同样要以这种无畏和自豪的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