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从传说中走来的汉字

仓颉造字的传说

提到汉字的起源,就不得不说仓颉造字的传说。相传,在我国陕西关中有个叫仓颉的人,他生有四只眼睛,披着长发,留着长须,身穿兽皮,手里经常拿着一支土笔。他的头部很奇特,头顶高高地隆起,显得特别聪颖过人。

他经常骑着毛驴,跋山涉水,去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收集民间流行的语言符号。他把收集的资料写在芦苇的叶子上,装在口袋里,让毛驴驮着。后来,毛驴走到今陕西省岐山县就累死了。

仓颉带着这批资料,就在岐山县住了下来。仓颉认真地观察天象,明察山水风雨演变的现象,辨识鸟兽的各式各样的脚印,以及车辆经过后留下的痕迹,辨析各种纹理的异同,并开始创造文字。

仓颉造出文字后,神灵为了感谢他,从天上投下粮食。不久,仓颉受命担任统一文字和领导文字改革的专职官员,成为黄帝的史官,记载史事,掌管部族的重大档案。

知识链接

仓颉造字的传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而且也有文字记载,但是其可信程度非常低。仓颉有可能是黄帝部族中极有影响的巫师之类的人物。而上古时期,巫师、史官是由同一个人担任的,仓颉在这方面做出过贡献,这样容易让人们误以为从事搜集整理文字工作的人是汉字的创造者。

文字与图画

据说太平天国运动时,清朝大臣曾国藩的部将鲍超被太平天国军队包围在九江,围城的太平军将领是陈玉成,外号叫“四眼狗”。鲍超是一个十足的大老粗,只认识他自己的姓,慌忙中他画了一张画儿叫人送给曾国藩。曾国藩打开一看,只见纸中间画了一个圆圈,圈里歪歪斜斜地写了一个“鲍”字,圈外画了四只狗。看完以后,曾国藩大吃一惊,知道鲍超让“四眼狗”陈玉成包围了,便立即下令派兵解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字与图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知识链接

汉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出现的工具,是一种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传递较多信息的工具。而想要接收信息的人和给予信息的人保持一致性,就需要写实性的图画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汉字的起源和图画是密不可分的。不过从带有文字性质的图画转变为早期的象形文字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用来传递信息的图画只能识别,而无法读出声音,也就是说它还没有同语言建立起对应的关系,那么这时它还只是图画。只有当它和语言结合起来,变得可识可读,并且它总体的直观性经过分析,变为一形即一词,这时我们才可以说它是文字。

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人们在占卜和祷告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符号和标记,用以记录当时发生的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说起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些趣闻。

相传河南安阳小屯的一位村民患了疥疮,浑身瘙痒,久治不愈。一日,他在村头河沿耕种之时,疥疮发作,痛痒不堪,情急之下,他随手捡起一块散落的龟甲,碾碎涂抹在身上,居然奇痒即止,仔细一看,疮脓也被龟甲粉末吸干了。他随即将河边的龟甲、兽骨都捡回家,如法炮制,几次之后顽症竟然被治愈。这一奇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说这是龙骨显灵,此后,这些不起眼的龟甲、兽骨便以龙骨之名入药。

1899年深秋,一位名叫王懿荣的京城官员身患疟疾,药方中有龙骨这味中药,在验看药物时,他发现龙骨上有人工刻痕。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人发现龙骨上有奇特的符号,但大多认为是龙骨的神奇之处,都未深究。而王懿荣作为当时有名的金石学家,对文字颇有研究。他大量收购药铺中的龙骨,经仔细识别研究,确认这些刻痕就是商代使用的文字。因这些文字刻于甲骨上,故被称为“甲骨文”,而王懿荣亦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知识链接

甲骨文是用尖锐工具在龟甲、兽骨上镌刻而成,因而线条硬直、细长、方折。甲骨文形体不定,异体字较多。如“月”可正写、反写,字的个体性不强。有的两三个字连在一起,成为合文。

据统计,小屯村所发现的甲骨文已达10万多片,而据孙海波《甲骨文编》统计,甲骨文单字有4672个。包括部分误计的异体字,已识别的约2800个。

篆字的艺术

北宋书法家章友直,擅长写篆书,当时无人能及。

有一次,章友直被召到京师,翰林院的几位篆字待诏(官名)想要见见他。他们虽早已听说章友直的大名,但心中并不服气,双方一见面就是一番激烈的针锋相对:“您的绝妙技艺我们很早就知道了,愿意当面领教领教您的笔法。”章友直让人用数张小纸黏成两张大纸,他提起笔饱蘸墨汁,在其中一张大纸上纵横各画十九画,成为一张围棋盘;又在另一张纸上画了十个圆圈,成为一个箭靶。那笔道的粗细疏密全都一样,毫发不差。几位篆字待诏一看,心悦诚服,惊叹不已。

知识链接

篆书是大篆与小篆的合称。大篆通常以籀(zhòu)文、石鼓文和钟鼎文等为代表。狭义的大篆指籀文,一般认为这是秦统一六国以前的文字。大篆较之金文,只是做了某些省减或改变,笔画更加线条化,形体更加匀称。

秦始皇灭六国后,为统一文字,采取了“书同文”的措施,改大篆为小篆。小篆与以前字体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线条圆匀,笔画粗细大体一致;字体结构趋于定型,异体现象大大减少;文字的图画意味减弱,字呈长方形,奠定了汉字方块的基础。

饕餮的背后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勇敢正直的龙夫妇,感情非常好。它们共生下九个儿子,但这九个儿子外貌都不像龙,性格、脾气、爱好也不大相同。其中第七个儿子叫饕餮,它的外形像老虎,威风凛凛,喜欢同别人打官司,仇恨恶势力。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因此它是贪欲的象征。到商周时期,青铜器已经被大量使用。人们将这个有头无身的贪食怪兽的形象铸在青铜器上,不管是斟酒还是盛饭的器皿上都镌刻着它的花纹,因此这种花纹被称为饕餮纹,亦称兽面纹,是西周早期的钟鼎彝器的常见纹饰。除了饕餮纹,还有夔纹、雷纹、云纹、风纹、鱼纹等。

知识链接

金文是起始于商代末期、盛行于西周的一种字体。这种文字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称铜为金,所以命名为金文。金文以刻铸在钟和鼎上的居多,故又名为钟鼎文。在钟鼎上刻镂,称为铭,所以金文又叫作铭文。

金文是由甲骨文演变来的,与甲骨文十分相近。

商周金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吉祥、勉励和庆功的话。据容庚《金文编》统计,至1957年,不重复的金文字共3000多个,已识别的有2000多个。

一切都为了简易

程邈是秦朝的一个小官,曾当过县狱吏,负责文书一类的差事。他因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了云阳狱。他在狱中度日如年,心想,何不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求赦免罪过。

当时正值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其时政务多端,文书日繁,用小篆写公文固然比以前方便许多,但小篆不便于速写,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曾经担任过狱吏的程邈,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心想若能创造出一种容易辨认又书写快速的新书体,不是更好吗?于是他在监狱中一心钻研字体结构,做起文字学问来。

程邈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改进,把大小篆的圆转改变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经过加工整理,十年后,终于创造出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3000个隶字来。他把这一成果呈献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程邈整理的文字,非常高兴,不仅免了程邈的罪,还将他提升为御史。由于程邈的官职很小,属于“隶”,所以人们就把他编纂整理的文字叫隶书。为了与汉代的隶书区别,又称为秦隶。

知识链接

隶书简易,优于篆书。它实现了汉字笔画化,即把小篆的圆转弧形的线条变成了平直方折的笔画;摆脱了汉字象形的特点,使汉字成为符号化的方块字。隶书的产生,使笔画进一步简化,使文字便于辨识和书写,结束了古文字阶段,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草书潦草不得

相传,有个姓杨名叫永鸣的人,想吃黄杏,曾在当地四处寻找,也没买到,于是写信给他的岳父,请求代买。

杨永鸣自认为能写一手草书,写起信来随意着笔,字迹潦草,岳父收到信后,只见上面写的是:请代买“否”和“汤水鸡”。

老汉到处打听,没找到卖“否”和“汤水鸡”的商贩,感到很失望。后来,他戴着老花眼镜仔细辨认,忽然想到,可能是让他买“杏”,“汤水鸡”只不过是女婿杨永鸣的姓名。于是老汉买了几斤黄杏,又复信一封,托人带走了。复信的内容是:

贤婿来信要买否,急得老汉满街走。

买了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

姓名变成汤水鸡,画虎不成反类狗。

知识链接

草书创自汉初,由隶书草化、简化、连笔快书而成,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仍保留着隶书的波磔,笔画的界限比较清楚,布局也较匀称。今草是楷书的快写体,它一笔到底,字字相连。狂草兴于唐代,在今草的基础上任意增减笔画,恣意连写,没有规律。草书把方块字的结构和笔画高度简化,以达到快写的目的。草书的特点也正是它的弱点。由于草书难学难认,于是逐渐失去了其实用价值,仅仅作为汉字特有的一种书法艺术而存在。

一群鹅与一部书帖

行书相传为东汉刘德升所创,流行于魏晋,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若说楷书是隶书的简化,那么行书便是楷书的简化写法。

王羲之将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生性爱鹅。他在庐山养了不少的鹅,一则喜爱鹅的高洁,再则体察鹅的神态,以便练习运笔转腕,这可以说是一种习字的仿生学。

相传山阴地方有个道士,早就想请王羲之给他写一部《黄庭经》,但他知道王羲之绝不会轻易答应,为投其所好,他特地养了一批品种精良的鹅。一次,王羲之路过那道士的屋旁,只见河中有一群鹅正在悠闲地游来游去,实在让人喜爱。王羲之一见,简直入了迷,便求道士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微笑说:“既然先生如此喜爱,我就把这群鹅送给您!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爽快地答应了道士的请求,将一卷抄好的经书送给道士后,便带着这群鹅欣然而去。

王羲之为道观书写的《黄庭经》,后人称之为《换鹅帖》,是王羲之仅次于《兰亭序》的杰作。

知识链接

行书近楷而不拘,近草而不放,虽有连笔,但各自独立;比楷书书写快,比草书易于辨认。正因为这样,它一直被沿用至今,久行不衰。历来行书名家不少,王羲之尤为书法家所称道!

象形:汉字的基础

北宋时,王安石经常和他的朋友王吉甫一起谈诗论文,有时也巧对谜语。一天,王安石对王吉甫说:“我昨夜睡不着,作了一条字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你猜是什么字?”文学功底深厚的王吉甫,一听便知谜底,但他也不直接回答,也写了一则谜语去解王安石的谜底:“东海有一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王安石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猜中了。”原来他们的谜底都是“日”。

“日”的甲骨文为象形字,像太阳之形。中间有一黑色,学者们认为这一点指太阳发光的黑子。从“日”字的构形,我们发现古人对太阳的观察十分细致,研究颇深。

知识链接

象形字为数不多,却是汉字造字的基础。鲁迅先生说,汉字的基础是象形。象形字就是画物像的形状,以此形状表达它的含义。例如,“乌”与“鸟”字相比,正好切去鸟头上表示眼睛的一短横(按繁体字)。画乌不点睛,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古人在造字时,象形字需要抓住形象的特征。乌通体黑色(颈下有一些白羽毛的,古人称鸦),眼睛因和羽毛的颜色相同,看上去就不分明了。所以,“鸟”字点睛,“乌”则不见其睛。

树不困人,人自囚

从前,有一户人家,院子中央种了一棵桂花树,每当桂花盛开之时,香气四溢,沁人心脾。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看到父亲正挥动斧头,准备将桂花树砍倒。儿子大惊,急忙上前制止,问父亲砍树的原因。

父亲放下手中的斧子,叹息道:“这院子四四方方的,中间长着这么一棵树,看上去好像一个‘困’字,我怕不吉利,所以准备将它砍掉。”

听了父亲的话,儿子笑道:“父亲,照您的说法,如果您将这棵桂花树砍掉,此院中就只有人了,那不又成了一个囚犯的‘囚’字,岂不是更不吉利吗?”

儿子的回答,化解了父亲心头的疑窦,父亲一边收斧子,一边对儿子说:“你讲得有道理,任何事都要靠人去做,与字有什么关系呢?”随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到屋里去了。

知识链接

会意是指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以表示一种新的含义的造字方法。以上文为例,从“困”字可知,种植在庭院中的树木,由于受到空间和范围的限制,不能自由生长,因而会意为“围困”“受困”。“囚”字则是由人在围墙中引申而来。

吃在东家,住在西家

一齐国人有个女儿,两户人家同时前来求婚。东家的儿子长得丑陋却很富有,西家的儿子长得俊美却很贫穷。

父母亲犹豫不决,便征询女儿,要她自己决断嫁给谁。如果难以启齿指名确定,就袒露一只胳膊,让父母知道她的心思。

女儿听罢,便袒露出两只胳膊。父母亲感到奇怪,询问其中缘故,女儿回答说:“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知识链接

“东食西宿”的东和西,都是象形字。东的本义是橐,后来假借为方位词;西的本义是鸟入巢息止,后假借为表方向的西,其本义很少为人注意。许慎给假借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本无其字,指某种事物已经产生,但没有字来记录它;依声托事,指用一个同声的字来代替。假借的主要条件是“依声”,就是音同或音近的字才能假借,可见,假借就是同音代替,旧字翻新。

天大人情

相传,在清朝晚期,有一个童生虽有才华,但因家境贫寒,没有钱“打通关节”,年近不惑,仍然没有考中,被人嘲笑。

这年,童生的准备尤为充分,又抱着侥幸心理去应试。主考大人见他仍不死心,于是出了个上联,加以奚落: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童生觉得主考大人有失礼教,欺人太甚,当即属对,以抒怨愤:

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如天

在古代,“老”字与“考”字是同一个字。上联中的考、老反复交替使用,论其字形和本义,互为转注。

知识链接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转注下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建类一首”是说,转注出来的字和本字属于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是说,转注字和本字意义相同,又可以互相解释;从“考”“老”的举例可见,转注字和本字声音相近。形似、义同、音近,这就是转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