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知味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①,我知之矣:知者过之②,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③。人莫不饮食也④,鲜能知味也⑤。”

【注释】

①道:指中庸之道。行:通行,实施。

②知者:“知”通“智”。过:超过,越过。

③贤者:贤能的人。肖,相像,相似。不肖者:这里指没有贤德的人。

④饮食:这里用作动词。饮,喝水、喝汤。食,吃东西。

⑤鲜(xiǎn):很少,不多。知:认知,了解。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大行于世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做过了头,愚笨的人达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彰明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过了头,不贤的人达不到。人没有不吃饭的,但很少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名家批注】

郑玄说:

过与不及,使道不行,唯礼能为之中。

孔颖达说:

饮食,易也;知味,难也。犹言人莫不行中庸,但鲜能久行之。言知之者易,行之者难,所谓愚者不能及中庸也。

朱熹说:

(1)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

(2)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典句明义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处于各种关系之中,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再遗世独立的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围绕他的各种关系。愤世嫉俗的人诅咒这些关系,而厌世的人以早日脱离这种关系为理想。

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曾经这样评论佛家的处世之道:“佛怕父子累,欲逃了父子;怕君臣累,欲逃了君臣;怕夫妇累,欲逃了夫妇。为君臣父子夫妇著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著父子、君臣、夫妇的相?”

王阳明认为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进入太虚的境界,只能寻找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良方,并且,这个良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中庸之道才是解决人生中各种关系和矛盾的金钥匙。王阳明之所以成为精通儒家、佛家、道家的大儒,而且能够统军征战,得益于他的父亲的言传身教。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个状元,对儿子家教非常尽心,王阳明也很争气,学文习武都十分刻苦。但他有一段时间非常喜爱下棋,因为聪明,常常能够赢棋,于是乐此不疲,为此耽误了很多功课。他父亲虽多次责备劝诫,王阳明却已经上了瘾,一点也改不了,他父亲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扔到了河里。王阳明大受震动,顿时感悟。

王阳明的父亲就是很懂得把握中庸之道的人,他一看自己的儿子沉溺于一种事物,毫无节制,料定儿子在这方面没有自律能力,做过了头,不能把握下棋娱乐和学业的关系,就给儿子展示了这样做的后果——毁灭。

现代社会,我们要面对各种关系,使得各种关系处于有序和谐的状态,就要懂得保持界限和限度。比如,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有的人跟上级太热乎,总是逢迎拍马,这样也可能适得其反,招来上级的怀疑和厌烦。而有的人过于羞涩内敛,很少与上级沟通,那么,在团体中就会受到忽视,因为上级不大了解他的想法和能力。

在家庭关系上,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既要有爱,也要有适当的度。夫妻一方如果过分依赖对方,一旦这种爱有一天失去了,就会遭受致命的打击。父母对自己的子女要有关爱,但是关爱若是没有度,就成了溺爱,这样被溺爱的孩子很难成才,很难独立生活,因此,这种过度的关爱就成为扼杀孩子才能的罪因。

在学习求知上,有的人仗着自己聪明,这也想学,那也想学,结果没有一样精通,等于跟不聪明的人一样没有什么真正的专长。有的人,特别是青年和中年知识分子,事业心极强,身体病了,也不愿意花时间休病假,往往是突然病倒,受教育很多年,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什么成绩就英年早逝。相反,有些庸庸碌碌的人整天无所事事,对社会毫无贡献。所以“过犹不及”,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和整天无所事事的人的结果却惊人的一致:没有作为。

中庸之道不是可有可无的参考哲学,而是处世为人的必由之路,也是成才需要把握的准则。

华夏史鉴

过犹不及,适可而止

中庸之道是守常的智慧,不走极端,遵循事物发展的常理,而不主张脱离现实常理去钻牛角尖。中庸之道之所以难行,并不是因为这个主张本身有理解的难度,而是施行的人不能把握中庸的度,不是走到了一个极端,就是偏向了另一个极端,不能执中守常。

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成语叫“因噎废食”,就是一种走极端的例子。这个故事讲述一个财主过寿辰,大摆酒宴,席间划拳行令,人声嘈杂,各种甜点荤素都有,其中有个点心是豌豆黄,沙甜可口,老财主吃了还想吃,上一口还没咽下去又往嘴里放,结果豌豆黄填满了食道,呼吸困难,顿时脸红脖子粗,虚汗湿透了全身。众人纷纷为他想办法救治,又是捶背又是灌水,经过众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才把阻塞在喉咙里的豌豆黄咽下去,老财主总算捡了一条命,痛定思痛,他气得发誓再也不吃饭了,并且劝告街坊邻里以后不要再吃饭了,吃饭有生命危险,还是不吃为妙。

这样走极端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有一个常识,如果过分追求一种东西,聪明的人常常做得过了头,成为一种矫情,这与愚昧无知的人是非不分、没有追求相同,都是不遵守中庸之道的极端行为。因此,孔子感叹道之不行,总结道之不能通行于天下的原因就是太过或者不及,而道之所以不能推广深入到普通人群中,就是因为一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贤人过于标榜自己,普通人觉得很难达到那样的高标准,也就干脆不去追求道了。

现代活用

用人不唯学历

所谓的智者和贤者有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一面,而所谓的愚者和不肖者有能力不够的一面,这两者是两个极端,在用人的时候,这两个极端各有问题。很多人有错误的想法,认为人的智商越高,文凭和学历越高,干工作的时候就一定比别人干得好。

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曾写过一本书,叫做《让学历见鬼去吧》,这本书一出版就风靡全日本。在这本书中,盛田昭夫反驳了当时日本社会流行的文凭和名牌大学就等于人才的错误观点。

在盛田昭夫看来,一个公司员工即便是身处公司的最底层,要是能把分内工作做好,就是个人才。反之,即使一个员工担任着总经理的职务,如果不能使得公司上下一心,使得业务有大的发展,使得公司利润有大的提高,那么,这个员工就称不上是什么人才。

不管是智商多高,或者天生木讷愚笨,只要适合这个公司的工作,就是人才。反之,即使一个人再聪明,若不能适应本公司的氛围,不能踏踏实实地做本职工作,好高骛远,对于这个公司来说,就不是人才。

盛田昭夫表示,他宁可把索尼公司的人事档案统统毁掉,以便防止公司的管理层因为学历的高低而对员工有差别对待甚至歧视。盛田昭夫的勇气和独到的见解震动了日本的企业界,他因为敢于打破传统、勇于在用人上不拘一格而受到赞誉。

正是秉持这种“用人不唯学历”的主张,盛田昭夫大胆起用了一批具有务实精神又对本公司尽职尽责的骨干力量,他们为索尼公司开拓世界市场立下了赫赫战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典句明义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抱怨,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对社会充满了悲观失望。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个体的结合成为社会整体,如果每个人都修身有道,就会给他人带来好的影响,使人们看到生活的光明。

任何朝代任何社会都不是黑黢黢一片,即使在“万恶的封建社会”也有人性的光辉在闪耀。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就认为“满街都是圣人”。有一天,王阳明的学生王艮来拜访。王阳明问道:“你在外边看见了些什么?”王艮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你看满街都是圣人,满街人倒也看你是个圣人哩!”王阳明曾写过一句话:“各个人心有仲尼。”就是说,在他看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孔子的影子,“人心中各个有圣人”,他在讲课时常向学生灌输这种思想。

“圣人”是最高的人性典范,只有孔子、孟子等少数几个人才配得上这样的称号。王阳明认为“愚夫愚妇”也有善良的本性,人性皆善。在生活中,我们其实到处可以看到有圣人之心的普通人:拾金不昧的人、孝顺的子女、忠诚的企业员工、体恤员工的老板、亲切开朗知足常乐的小商贩等。只看到生活的阴暗面而看不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的人很难感悟人生的幸福。因此,我们要少一些抱怨,做一个生活的鉴赏家。

每一样平凡的事物自有不平凡的地方,我们要学会鉴赏生活,享受我们在世上停留的每一刻。我们普通人的所思所想有圣人思想的蛛丝马迹,每个人心中自有圣人,不要忽视自身是这个社会的主体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上天赋予的最神奇的礼物。生命的每一刻都值得把握,值得珍惜。

华夏史鉴

淡有淡的滋味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他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又是一代高僧。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有卓越的开拓之功,是我国近代不多见的艺术天才,也是奉行儒家中庸之道、仁爱护生、持中守正的文化巨人。他的持中守正、仁爱之心表现在很多日常小事上。

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当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只有一道咸菜时,忍不住问道:“只有这咸菜下饭,太没滋味了吧?”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好像在品尝着咸菜的个中美味。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丏尊又关心地问:“不是有茶叶吗?只喝白开水多平淡啊!”

弘一大师微笑着解释说:“白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描述弘一大师与友人一起进餐时的细节:“因为弘一大师是过午不食的,十一点钟就开始聚餐。我看他那曾经挥洒书画弹奏音乐的手郑重地夹起一荚豇豆来,欢喜满足地送入口里去咀嚼的那种神情,真惭愧自己平时的乱吞胡咽。”即使在赴宴时,弘一大师也只吃两样:白菜和萝卜,别的菜不伸筷子。几样素菜,干净爽目。

弘一大师出家前工作过的学校的两个贫苦工友曾经得到过弘一大师的帮助,后来,弘一大师辞职出家,他们很想念弘一大师,就一起去寺庙看望弘一大师。他们看到弘一大师在院子里提水浇花。弘一大师见到两个工友就尊称他们为“居士”,自称“小僧”,要两个工友坐,并亲自送茶水,留他们吃素饭。菜里没油,味道苦,两个工友都为弘一大师的苦行僧生活难过得哭了,而弘一大师吃得有滋有味。在工友们眼里弘一大师待人宽厚、律己甚严,就是一位活菩萨。

弘一大师能够以清淡的生活为乐,正是因为他有博大的爱心。正如他在护生诗中所述,各种动物与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知道冷暖炎凉,所以,人们应怀着慈悲的心,不要杀戮它们。正如他诗中所说,“不食其肉,乃为爱物。”弘一大师的“爱物”,表现在他的惜福和知足,白开水能够解渴,菜蔬粗粮能够满足体力所需,他满心欢喜地享用,再无奢侈之想。在他极其平淡的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大德大爱。

朱子治家格言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一碗粥、一顿饭,我们都要想到它来之不易,要珍惜;对所穿衣服,要爱惜,因为生产出来要经过好多道工序,很不容易。孔子非常反对铺张浪费,他认为这是不仁的表现,而人如果没有仁恕之心,就不能体谅民众的劳苦,就会极力追求奢华享受,而把民众的疾苦忘在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