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雍也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

【注释】①南面:泛指做官治民。古代,坐北朝南是最好的,因此也以这个方向的位置最为尊贵,不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当作为长官出现的时候,总是南面而坐的。

【译文】孔子说:“冉雍啊,可以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

【引注】朱熹曰:“南面者,人君听治之位。言仲弓宽洪简重,有人君之度也。”

《正义》曰:“此章称弟子冉雍之德行。南面,谓诸侯也。言冉雍有德行,堪任为诸侯,治理一国者也。”

【解说】古时候,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官员在听政的时候,都是面向南面而坐的。在孔子看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国家治理者的,只有具备治理者的品行、才能、学识和素养的人,才能胜任治国安邦的重任。孔子在本章中称赞弟子冉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认为他是可以成为国家的治理者,并能受到大众尊重的执政者。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①。子曰:“可也,简②。”仲弓曰:“居敬③而行简④,以临⑤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⑥大⑦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①桑伯子:鲁国人,一说以为庄周所称子桑子,此人生平不可考,行为十分散漫。②简:简要、不烦琐。③居敬:为人严肃认真。④行简:推行政事简而不繁。⑤临:面临、面对,这里当“治理”讲。⑥无乃:岂不是。⑦大:同“太”。

【译文】仲弓请教孔子对桑伯子这个人如何评价。孔子说:“此人有可取之处,只是简单了一些。”仲弓又问道:“平时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快捷,用这种办法治理百姓,不也是可以的吗?(但是)平时简单粗略,行动散漫拖沓,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你说得对啊。”

【引注】朱熹曰:“自处以敬,则中有主而自治严,如是而行简以临民,则事不烦而民不扰,所以为可。若先自处以简,则中无主而自治疏矣,而所行又简,岂不失之太简,而无法度之可守乎?《家语》记伯子不衣冠而处,夫子讥其欲同人道于牛马。然则伯子盖太简者,而仲弓疑夫子之过许与?仲弓盖未喻夫子可字之意,而其所言之理,有默契焉者,故夫子然之。”

程子曰:“子桑伯子之简,虽可取而未尽善,故夫子云‘可’也。仲弓因言内主于敬而简,则为要直;内存乎简而简,则为疏略,可谓得其旨矣。”又曰:“居敬则心中无物,故所行自简;居简则先有心于简,而多一‘简’字矣,故曰‘太简’。”

【解说】这一章通过孔子和冉雍的对话,提出了一条极其重要的为政原则——“居敬而行简”,即行事清明简要,果断快捷,严谨自律,认真恭敬。冉雍和孔子一致认为用这种方法治理百姓是可行的,也只有用“居敬而行简”的态度去行事,掌握简洁、高效原则的人,才能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但是,做到“居敬而行简”并不容易,如果掌握不好尺度,把握不好火候,就很容易导致“居简而行简”的不良后果,所以,如何才能达到政简而功倍的效果,需要有一个较为先进而具体的计划。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①不迁怒: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②不贰过:这是指不犯同样的错误。贰,重复、一再。③短命死矣:颜回年仅二十九岁,头发就全部白了,由于劳累,很早就去世了,年仅四十岁(公元前521—公元前481年)。④亡:同“无”,没有。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只有颜回是勤奋好学的,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曾经犯过的过错。可惜的是他短命早夭。现在也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人,再也没有听说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引注】朱熹曰:“颜子克己之功至于如此,可谓真好学矣。短命者,颜子三十二而卒也。既云今也则亡,又言未闻好学者,盖深惜之,又以见真好学者之难得也。”

程子曰:“颜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迁。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不贰过也。”又曰:“喜怒在事,则理之当喜怒者也,不在血气则不迁。若舜之诛四凶也,可怒在彼,己何与焉。如鉴之照物,妍媸在彼,随物应之而已,何迁之有?”又曰:“如颜子地位,岂有不善?所谓不善,只是微有差失。才差失便能知之,才知之便更不萌作。”

张子曰:“慊于己者,不使萌于再。”

新安陈氏曰:“人惟不能克去己私,故迁怒者私意之执滞也,贰过者私意之隐伏也。颜子之学真能克己,故当怒未尝不怒,既怒则不迁;有过未尝不知,既知则不留。此皆克己之功效而好学之符验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大赞颜回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对于颜回的早逝,孔子感到非常惋惜,说道:“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认为,很难找到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主要着眼于颜回的好学,赞颂颜回具有“不迁怒”和“不贰过”的高尚品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学,实质上就是自我修养,讲求知行、学行合一;他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学生们好的道德情操。

6-4 子华①使于齐,冉子②为其母请粟③。子曰:“与之釜④。”请益。曰:“与之庾⑤。”冉子与之粟五秉⑥。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⑦急不继富。”

【注释】①子华:姓公西,名赤,孔子的学生。②冉子:即冉有。③粟:米。④釜:古代的量名,一釜可容六斗四升。⑤庾(yǔ):古代的量名,一庾等于十六斗。⑥五秉:古代的量名,一秉等于十六斛,五秉则是八十斛。⑦周:周济、救济。

【译文】子华出使齐国,冉有为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就给六斗四升吧。”冉有请求增多一些。孔子说:“那就给十六斗吧。”冉有实际上给了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轻软又贵重的皮袍。我听古人说,君子只救济那些急需的人,而不会救济富有的人。”

【引注】程子曰:“夫子之使子华,子华之为夫子使,义也。而冉子乃为之请,圣人宽容,不欲直拒人。故与之少,所以示不当与也。请益而与之亦少,所以示不当益也。求未达而自与之多,则己过矣,故夫子非之。盖赤苟至乏,则夫子必自周之,不待请矣。原思为宰,则有常禄。思辞其多,故又教以分诸邻里之贫者,盖亦莫非义也。”

张子曰:“于斯二者,可见圣人之用财矣。”

郑玄曰:“子华为师使,义也,与仕者异,少与之者,抑冉有之[言]。”

【解说】孔子从儒家“仁(人)道”思想出发,主张君子应该周济那些穷困潦倒、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不必周济那些富足的人。这种思想符合孔子的“爱人”学说,更符合人道主义。

6-5 原思①为之宰②,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③乎!”

【注释】①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的学生,曾是孔子家的总管。②宰:管家。③邻里乡党: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古代以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

【译文】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的薪酬是九百小米,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如果有多余的,就给你的那些穷困的乡亲们吧。”

【引注】郑玄曰:“无(毋)者,止其辞让者。君子仕,辞位不辞禄。与尔邻里乡党乎,可以施惠于恩旧。”

【解说】在周济的对象上,孔子提倡要周济那些贫困的人,以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是极富同情心的做法。这一章孔子劝原思接受他给予的小米,并教导他救济穷人,这符合他的“君子周急不继富”的思想。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①为之骍且角②。虽欲勿用,山川其③舍④诸?”

【注释】①犁牛:即耕牛。②骍且角:祭祀用的牛,有红色的毛并且有完整的角。骍,红色。周朝以赤色为贵,所以祭祀的时候也用赤色的牲畜。角,指长得完整而端正的角。③其:难道、怎么会。④舍:舍弃。

【译文】孔子对仲弓说:“耕牛产下的幼犊长着红色的毛和整齐的角,人们虽不愿用它作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引注】朱熹曰:“人虽不用,神必不舍也。仲弓父贱而行恶,故夫子以此譬之。言父之恶,不能废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贤,自当见用于世也。然此论仲弓云尔,非与仲弓言也。”

范氏曰:“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鲧为父而有禹。古之圣贤,不系于世类,尚矣。子能改父之过,变恶以为美,则可谓孝矣。”

【解说】孔子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就一定会脱颖而出且受到重用,因为他本身具备了突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①不违仁。其余则日月②至焉而已矣。”

【注释】①三月:指较长的时间。②日月:一天或一个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文】孔子说:“颜回啊,心地善良仁厚,他可以在长时间内做到不违背仁义,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引注】朱熹曰:“心不违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日月至焉者,或日一至焉,或月一至焉,能造其域而不能久也。”

程子曰:“三月,天道小变之节,言其久也,过此则圣人矣。不违仁,只是无纤毫私欲。少有私欲,便是不仁。”

尹氏曰:“此颜子于圣人,未达一闲者也,若圣人则浑然无闲断矣。”

张子曰:“始学之要,当知‘三月不违’与‘日月至焉’内外宾主之辨。使心意勉勉循循而不能已,过此几非在我者。”

【解说】这一章孔子赞扬颜回“三月不违仁”,实质上是赞颂颜回求“仁”的恒心和毅力。这里,孔子告诫人们,不难的是“日月至焉”,难的是“三月不违仁”。换言之,不难的是“一时激情”,难的是“持之以恒”。在孔子看来,“仁心的修养”是进德修业的大问题,需要持之不移的“恒心”和持续不断的“毅力”,经过长期的磨练和钻研,才能修炼成仁者本色。

6-8 季康子①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②,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③,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④,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①季康子:公元前492年,他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正逢孔子周游列国。②果:果断、决断。③达:通达、顺畅。④艺:指多才艺。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能够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能够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继续问道:“冉求能够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引注】程子曰:“季康子问三子之才可以从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长。非惟三子,人各有所长。能取其长,皆可用也。”

【解说】孔子对于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而又准确的评价。在本章中,孔子分别以“果”“达”“艺”对仲由、端木赐和冉求三人做出了评断。孔子认为,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其所长。

6-9 季氏使闵子骞①为费②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③者,则吾必在汶上④矣。”

【注释】①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费(mì):季氏的封邑,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③复我:再来召我。④汶上: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汶水是当时齐国和鲁国的界河,鲁国在汶水之南。“汶上”是指汶水的北面,暗指齐国之地。

【译文】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使者说:“请你替我好好辞掉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逃到汶水岸边去了。”

【引注】朱熹曰:“闵子不欲臣季氏,令使者善为己辞。言若再来召我,则当去之齐。”

程子曰:“仲尼之门,能不仕大夫之家者,闵子、曾子数人而已。”

谢氏曰:“学者能少知内外之分,皆可以乐道而忘人之势。况闵子得圣人为之依归,彼其视季氏不义之富贵,不啻犬彘。又从而臣之,岂其心哉?在圣人则有不然者,盖居乱邦、见恶人,在圣人则可;自圣人以下,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闵子岂不能早见而豫待之乎?如由也不得其死,求也为季氏附益,夫岂其本心哉?盖既无先见之知,又无克乱之才故也。然则闵子其贤乎!”

新安陈氏曰:“始言善为我辞,辞之之言虽婉;终言去之汶上,绝之之意甚决,真有德行者审于进退之言也。”

【解说】本章记述了孔子的学生闵子骞不愿在当时的情况下为官的事情,当季氏派使者请他去费邑从官时,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这充分表明了闵子骞辞官不做的决心,这份勇气令人赞叹。朱熹就曾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赞赏道: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意思是说,身处乱世,遭遇不良者执政的情况,无论硬碰还是屈从,都会受到伤害。此时,唯有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6-10 伯牛①有疾,子问之,自牖②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③!斯人④也而有斯疾⑤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①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牖(yǒu):房屋南面的窗户。③夫(fú):语气词,相当于“吧”。④斯人:这个人。⑤斯疾:这种病。

【译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无药可治了吗,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了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引注】朱熹曰:“君视之,则迁于南牖下,使君得以南面视己。时伯牛家以此礼尊孔子,孔子不敢当,故不入其室,而自牖执其手,盖与之永诀也。命,谓天命。言此人不应有此疾,而今乃有之,是乃天之所命也。然则非其不能谨疾而有以致之,亦可见矣。”

侯氏曰:“伯牛以德行称,亚于颜、闵。故其将死也,孔子尤痛惜之。”

【解说】这一章体现了孔子与学生的感情十分深厚,学生伯牛生病,孔子亲自前去探望,得知伯牛的病无药可治,惋叹道:“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从孔子的话中,既反映了他痛惜贤人遭受这种恶疾,又反映了孔子对于贤才的爱惜之情。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②陋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译文】孔子说:“颜回,贤明啊!一小竹筒饭,一瓢冷水,住在偏僻简陋的街巷里。别人不堪忍受这种生活的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乐观的本性。颜回是真正的贤明之士啊!”

【引注】朱熹曰:“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故夫子再言‘贤哉回也’以深叹美之。”

程子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又曰:“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又曰:“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

【解说】孔子在本章中称赞颜回“人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即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孔子认为,颜回的高尚就在于他能够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贫苦,更难得的是,颜回在这种困苦清贫的生活中还能自得其乐,不改变自身乐观的精神。其实,这也是儒家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这一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令人们受益无穷。

6-12 冉求曰:“非不说①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②画③。”

【注释】①说:通“悦”。②女:通“汝”,你,这里指冉求。③画:原地不动,停止前进。

【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常会半途而废。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引注】胡氏曰:“夫子称颜回不改其乐,冉求闻之,故有是言。然使求说夫子之道,诚如口之说刍豢,则必将尽力以求之,何患力之不足哉?画而不进,则日退而已矣,此冉求之所以局于艺也。”

双峰饶氏曰:“力不足者,是气质弱甚,天理不能胜人欲。中道而废者,如人担重担,行远路,行到中途气匿力竭,十分去不得,方始放下,如此方谓之力不足。冉求未尝用力便说力不足,如季氏旅泰山,且须救他,边说不能,此是画处。”

【解说】这一章通过冉求和孔子的对话,可以看出冉求对学习孔子的学说产生了畏难情绪。对于夫子的学说,他用“力不足”三个字回答,从中可以看出冉求在学习孔子学说的过程中非常吃力,进而他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但孔子却认为,冉求并非能力不够,而是他从思想上放弃了继续求学,所以对他提出批评。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依靠自己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得以提高的,主要在于这个人是否具备自我肯定的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果两者都具备了,就可以重新树立信心,突破自我。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孔子告诫子夏说:“你应该努力做君子式的学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学者。”

【引注】程子曰:“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

谢氏曰:“君子小人之分,义与利之闲而已。然所谓利者,岂必殖货财之谓?以私灭公,适己自便,凡可以害天理者皆利也。子夏文学虽有余,然意其远者大者或昧焉,故夫子语之以此。”

【解说】子夏是一个细致谨慎的人,于小事上不肯放过每个细节,于是经常陷入困惑之中。孔子在本章就是教导子夏应该立志远大,从长远利益着手,不要过于拘泥小事,告诫他要提升自己的学究之方和修身之道,以成为一个“君子儒”,即通晓礼法、心胸开阔、品格高尚的人。

6-14 子游为武城①宰。子曰:“女②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③者,行不由径④,非公事,未尝至于偃⑤之室也。”

【注释】①武城:鲁国的小城邑,位于今山东费县西南一带。②女:通“汝”,你。③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的弟子,小孔子四十九岁。此人为人公正无私,以诺为名,大有君子之姿。④径:小路。⑤偃:言偃,子游自称其名。

【译文】子游做了武城的县官。孔子说:“你得到有才德的人了吗?”。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来不走小路,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的住处来。”

【引注】朱熹曰:“不由径,则动必以正,而无见小欲速之意可知。非公事不见邑宰,则其有以自守,而无枉己殉人之私可见矣。”

杨氏曰:“为政以人才为先,故孔子以得人为问。如灭明者,观其二事之小,而其正大之情可见矣。后世有不由径者,人必以为迂;不至其室,人必以为简。非孔氏之徒,其孰能知而取之?”愚谓持身以灭明为法,则无苟贱之羞;取人以子游为法,则无邪媚之惑。”

【解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非常重视贤才,本章中体现了孔子的弟子子游识别人才的才能和本领。在孔子看来,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贤才的辅助,执政者必须懂得用人之道,要具备识人的能力,要做到识才、用才、惜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6-15 子曰:“孟之反①不伐②,奔③而殿④,将入门,策⑤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①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②伐:夸耀。③奔:逃跑。④殿:殿后,在撤退大军的后面作掩护。⑤策:鞭打。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在出师不利而败退的时候,主动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当进入城门的时候,他却用箭杆鞭打着战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只是由于我的战马跑得慢啊。'”

【引注】胡氏曰:“反即庄周所称孟子反者是也。”

朱子曰:“欲上人之心,便是私欲。圣人四方八面提起,向人说只要去得私欲,孟子反他事不可知,只此一事便可为法。”

谢氏曰:“人能操无欲上人之心,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夸人者,皆无足道矣。然不知学者欲上人之心无时而忘也,若孟之反,可以为法矣。”

【解说】这一章孔子赞颂孟子反不自夸、不居功的谦逊品德,这是一种高深的修养,也是一种立身处世的原则,值得我们学习。

6-16 子曰:“不有祝鮀①之佞②,而有宋朝③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①祝鮀(tuó):字子鱼,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是当时卫国的大夫。②佞:有口才。③宋朝:指宋国的公子朝。公子是世袭的官名,朝是他的名字,此人长相很漂亮,曾因貌美而引起乱子。

【译文】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的口才,而仅有宋朝的美貌,那么在当今之世是很难避免灾祸的。”

【引注】朱熹曰:“言衰世好谀悦色,非此难免,盖伤之也。”

南轩张氏曰:“必有巧言令色而后可以免于世,则世衰道微可知,中人已下以利害存心者鲜不为之变易亦。此圣人所以叹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用比喻的方法对当时崇尚巧言善变和以貌取人的社会风气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同时,孔子告诫人们要在当世得以生存,要以德服人,不可重言重色,否则就会惹祸上身。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①,何莫②由③斯道④也?”

【注释】①户:单扇的木门,一般指室内的房门。房屋的大门都是双扉,称“门”。②何莫:何不,为什么不。③由:经过。④斯道:这条道路。

【译文】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子而不经过房门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引注】朱熹曰:“人不能出不由户,何故乃不由此道邪?怪而叹之之辞。”

洪氏曰:“人知出必由户,而不知行必由道。非道远人,人自远尔。”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宣扬的是“德治”和“礼制”。在孔子看来,仁(人)道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才是立足社会的法则。他用“出不由户”做比喻,告诫人们要遵从他的“道”,要信任其道。但是,当时孔子的学说并没有引起众人的重视,对此,他内心深感不解,所以才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6-18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释】①质:朴实、自然。②文:文采。③野:粗鲁、鄙野。④史:虚伪、浮夸。⑤彬彬:指文采和质朴配合得当。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于文采就显得粗野,风度翩翩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君子的气质。”

【引注】朱熹曰:“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程子曰:“君子之道,文质得其宜也。”

杨氏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

【解说】这一章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说明了“文”与“质”的配合得当,才符合君子的人格模式。在孔子看来,无论是“文胜质”还是“质胜文”,都是不可取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将文和质两个概念理解为形式和内容,孔子意在通过这段话提醒人们,任何事情只有把形式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①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①罔:指不正直的人。

【译文】孔子说:“人活在世上应该是正直的,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是由于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引注】程子曰:“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尔。”

包咸曰:“诬枉正直之道而亦生,是幸而免也。”

【解说】“直”,既是修身之本,又是生存之道。孔子认为,只有那些正直、坦率、仁义之人,才能活得坦荡;而那些虚伪、奸诈、诬罔之人,即使也能生存,也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而已,“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的人多是以悲剧收场。孔子在这里主要告诫人们,立身处世要以仁、义、直为根本。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都了解的人不如对此有兴趣爱好的人,有这种兴趣爱好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引注】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

张敬夫曰:“譬之五谷,知者知其可食者也,好者食而嗜之者也,乐者嗜之而饱者也。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息者欤?”

双峰饶氏曰:“论地位,则知不如好,好不如乐。论工夫,则乐原于好,好原于知。”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针对进德修业的问题,提出了求知的三种不同层次的境界——“知”“好”“乐”。孔子认为,“知”不如“好”,“好”不如“乐”。由此可以看出,“乐”在“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只凭理论上的理解和满腔热情的爱好都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乐在其中”,比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即便是生活的清贫困苦,却还是磨灭不掉他的乐观向上的精神,这是一种很难得的心态。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天资的人,可以教给他较为高深的学问;具有中等以下天资的人,是不可以教给他较为高深的学问的。”

【引注】朱熹曰:“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

张敬夫曰:“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盖中人以下之质,骤而语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将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终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近思,而渐进于高远也。”

【解说】孔子认为,对于天赋资质不同的人要给予不同的教育,教育内容上的深浅程度也要有所区别。其实,孔子提出的是“因才施教”的原则,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这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极具进步意义,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6-22 樊迟问知①,子曰:“务②民之义③,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①知:通“智”。②务:从事、致力于。③民之义: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情。

【译文】樊迟问孔子什么是真正的大智慧。孔子说:“专心致力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这就是智慧。”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先经历实践的困苦,而后才会有所得,这就是仁啊!”

【引注】朱熹曰:“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此必因樊迟之失而告之。”

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又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

吕氏曰:“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解说】孔子认为,真正的大智慧就是专心致力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这也是执政者必须具备的“智”,即惜民、爱民的道德教化。仁德就是乐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反映的是一种“大爱”精神。这种理论在现代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6-23 子曰:“知①者乐②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③,仁者寿。”

【注释】①知:通“智”。②乐:古音(yào),喜爱,爱好。下同。③乐:快乐。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爱好流动的水,仁德的人爱好稳重的山。聪明的人勇于实践,仁德的人安于义理。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引注】朱熹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

程子曰:“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

【解说】这一章是孔子对“智者”和“仁者”的生活方式及精神境界的比较研究。孔子认为,智者具有“水”一般的心态,平和友善,因为智慧的人通达事理,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就如同水不停地流一样;仁者则具有“山”一般的心态,沉着稳重,因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平和安稳,就如同山一样。无论是“智者”还是“仁者”,都符合“君子”的修养,也只有具备了这些品德,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孔子说:“齐国经过改革变化,就可以赶上鲁国;鲁国经过改革变化,就可以达到仁道的理想政治了。”

【引注】朱熹曰:“孔子之时,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余习。鲁则重礼教,崇信义,犹有先王之遗风焉,但人亡政息,不能无废坠尔。”又曰:“道,则先王之道也。言二国之政俗有美恶,故其变而之道有难易。”

程子曰:“夫子之时,齐强鲁弱,孰不以为齐胜鲁也,然鲁犹存周公之法制。齐由桓公之霸,为从简尚功之治,太公之遗法变易尽矣,故一变乃能至鲁。鲁则修举废坠而已,一变则至于先王之道也。”

【解说】孔子在本章提出了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仁道”。孔子认为,齐国经过改革可以达到鲁国的政治,鲁国的政治再经过适当的改革,就可以达到理想政治了。在这里,孔子意在呼吁执政者要适时进行政治改革,实行以“仁”为本的新的社会体制,唯有如此才能国泰民安。

6-25 子曰:“觚①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①觚(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

【译文】孔子说:“觚,不像个觚的样子,还能算是觚吗?还能算是觚吗?”

【引注】朱熹曰:“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

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

范氏曰:“人而不仁则非人,国而不治则不国矣。”

【解说】这一章反映了周礼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孔子看来,符合周礼就值得提倡,无论是井田、音乐、酒具还是刑罚,只要是周礼规定的,就是尽善尽美,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礼从德乃是立身处世之本,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到的。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①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②也,不可陷③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①仁:指有仁德的人。②逝:通“折”,往。③陷:陷入。

【译文】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说,‘井里掉下去一位有仁德的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仁德的人是可以前往营救的,但是不能陷自己于井中啊;有仁德的君子可以被欺骗,但绝不可被人愚弄迷惑。”

【引注】朱熹曰:“盖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从之于井,则不复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晓,仁者虽切于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应如此之愚也。”

新安陈氏曰:“好仁不好学其蔽固愚,然徒有切于救人之心而不察所以救人之理,仁者不当如是其愚,是故贵夫学也。”

【解说】孔子认为,一个有仁德的君子,可以拟定救人之法前往援救,可以杀身成仁,为真理而牺牲,但绝不会被迷惑,不会上当受骗,更不会被庸人的荒唐说法引诱而去跳井。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仅要在为人处世上做到问心无愧,还要本着“大爱”之心对待万事万物,更要懂得因时因势而灵活应变,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①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②矣夫!”

【注释】①约:约束。②畔:通“叛”。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其言行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引注】朱熹曰:“君子学欲其博,故于文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如此,则可以不背于道矣。”

程子曰:“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博学矣,又能守礼而由于规矩,则亦可以不畔道矣。”

【解说】这一章孔子提出了成就君子的两条重要措施——“博学于文”和“约之以礼”。孔子认为,只有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治国、平天下。其实,孔子在这里阐述的是为人之道,我们要用心体悟。

6-28 子见南子①,子路不说②。夫子矢③之曰:“予所否④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①南子:卫灵公的夫人,操行失礼,行为淫乱。②说:同“悦”,高兴,愉悦。③矢:同“誓”,发誓。④否:不对,此处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孔子无奈去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不正当的事情,就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引注】朱熹曰:“孔子至卫,南子请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盖古者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而子路以夫子见此淫乱之人为辱,故不悦。矢,誓也。所,誓辞也,如云‘所不与崔、庆者’之类。否,谓不合于礼,不由其道也。厌,弃绝也。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其见恶人,固谓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我何与焉。然此岂子路所能测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

【解说】这一章阐述了孔子去见南子,引起了弟子的质疑,孔子则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可见,孔子行事周全,顾全他人感受,为了消除弟子对自己的猜测,便用发誓的方式向自己的弟子表白。

6-29 子曰:“中庸①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①中庸:适当,折中。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应该算是最高的了吧!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很少能够做到了。”

【引注】朱熹曰:“鲜,上声。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至,极也。鲜,少也。言民少此德,今已久矣。”

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自世教衰,民不兴于行,少有此德久矣。”

【解说】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和提倡“中庸”,那么何为“中庸”呢?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代表一种最高的德行,它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其核心是保持事物的平衡,使人的气质、作风、德行等一切都不偏不倚,以达到“中立不倚”的效果。在这里,孔子指出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要保持“中庸”的状态,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即使在当今社会中,中庸也是被人们所提倡的,因为这是提高自我控制力、避免过失的最佳方法。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对百姓广泛地施予好处,又能救济贫困大众的人,怎么样?可以算是仁德之人了吗?”孔子说:“怎么能只是仁人呢?简直就是圣人了!唐尧、虞舜恐怕都难以做到。凡事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有所建树,必须先帮助别人成就事业,自己想要显达,必须先帮助别人通达。这样凡事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引注】朱熹曰:“仁以理言,通乎上下。圣以地言,则造其极之名也。乎者,疑而未定之辞。病,心有所不足也。言此何止于仁,必也圣人能之乎!则虽尧舜之圣,其心犹有所不足于此也。以是求仁,愈难而愈远矣。”又曰:“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状仁之体,莫切于此。”

程子曰:“夫博施者,岂非圣人之所欲?然必五十乃衣帛,七十乃食肉。圣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顾其养有所不赡尔,此病其施之不博也。济众者,岂非圣人之所欲?然治不过九州。圣人非不欲四海之外亦兼济也,顾其治有所不及尔,此病其济之不众也。推此以求,修己以安百姓,则为病可知。苟以吾治已足,则便不是圣人。”

吕氏曰:“子贡有志于仁,徒事高远,未知其方。孔子教以于己取之,庶近而可入。是乃为仁之方,虽博施济众,亦由此进。”

【解说】这一章孔子提出了实行“仁”的重要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看来,“仁”的境界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的,但需要具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崇高品德,因为这是“仁道”的重要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宽容大度的道德情怀。可以说,推己及人不仅是成就礼仪之邦的方法,更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如果我们想要达到“仁”的境界,就要努力实行仁道,使自己拥有一颗“大爱”之心,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