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长地久
- 道德经全集
- 毛佩琦 徐昌强主编 徐枫译解
- 2897字
- 2021-11-20 17:03:18
原文
天长地久①。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②,
故能长生[久]。
是以圣人后其身③而身先,
外④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私,
故能成其私⑤。
译文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
是因为天地顺应自然而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
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圣人谦虚谦让退身于别人后面反而能居前列,
将自己的生死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
这正是因为他的无私,
所以反而能成就他自己。
注释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②以其不自生:指天地的运作不为自己,或其生存不为自己。③后其身:指一种谦让与收敛的精神。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④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⑤成其私:成就他自己。
解析
对天地来说,“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对圣人来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其中包含辩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天地之所以能够长生不老,是因为它没有意识,没有情感,没有思想,它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生,没有生的概念当然就无所谓死了。天地是按照大自然的规律运行的,它们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天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如果说我们这个生存的空间没有了,那么时间观念自然也就没有了,不是吗?本章是继第五章之后,老子再一次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己(“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老子的本意是想以此说服人们都要利他,这种无私的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宝贵的价值。
老子以“圣人”来说明人道的问题。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统治者,他坚持以人道为政治世,并以人道修身养性,切实做到了无私无为。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老子尊崇的“圣人”知道什么该为,什么不能为,他们能够摒弃人性的弱点,即自私自利。他们能够遵循大道的发展规律,将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看成自然而然的循环链,不对万物强加自己的意志,不让自己的思想左右他人,真正做到了谦虚谦让,与世无争。
当今的社会,随处可见竞争的痕迹,人们似乎体会不到利人至利己的这种价值,更有甚者往往为了一己之私而牺牲他人的利益,做事不负责任,为人不讲诚信,一味地自以为是,以功利心取代责任心,盲目追求虚名,制造社会不公平,产生出极为不好的后果。
如果我们能够用心体悟老子的哲学理念,就应该认识到,人类作为世界的一个部分,有一份不可推诿的责任,若是以私心私欲,最终要毁灭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受苦受罪的还是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要想体会人生的美好,享受生活的乐趣,就必须遵循天道的发展规律,将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后,懂得为他人着想,凡事不强求,摒弃自私,心存无私,这样才能收获意外的成就,因为“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处世之道
岳飞抗金保国智除刘豫
1128年,济南知府刘豫杀害抗金将领关胜,投降了金人。两年后,刘豫被金人封为“大齐皇帝”。
此后,刘豫多次配合金兵攻打宋军,成为北宋抗金的最大障碍,所以宋军需要伺机除掉他。刘豫与金军将领粘罕来往很密切,这引起了金军右副帅金兀术的嫉恨。宋军名将岳飞决定利用这一点,铲除刘豫。
在一次战斗中,岳飞的部下抓获了一名金军的间谍。
岳飞亲自对金国的间谍进行审讯,第一句话便问道:“你是张斌吧?上次就是让你送信给刘豫的,告诉他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把金兀术引诱出来,那个人不就是你吗?”
金国间谍害怕被岳飞杀掉,便承认了自己就是张斌。于是,岳飞让他“再”给刘豫送信,戴罪立功。岳飞在给刘豫的信中将谋杀金兀术的计划叙述得非常详细,并把信密封好。
岳飞嘱咐金军间谍一定要把信送到刘豫手里,不得有误。这个间谍跑回营里,立即将那封信交给了金兀术,金兀术见信后,非常愤怒,对刘豫的嫉恨和怀疑也更深了。当时,正巧金国尚书省上书金主,状告刘豫治国没有原则,不得人心。金主立即下诏斥责刘豫。
1137年,金主下令右副元帅金兀术和左副元帅完颜昌率领军队进军汴京,抓住了刘豫。最终废掉了伪齐政权,刘豫被远迁到西林县。
岳飞机智勇敢,他认识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便顺水推舟,借金国间谍之手传信,进而成功地除掉了叛贼刘豫。
为人之道
舍“小家”为“大家”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夺取了王位。
吴王僚有个儿子叫庆忌,十分勇猛,父亲被杀害,庆忌在逃亡之际,也在寻找时机,为父报仇。阖闾为此也是忧心忡忡。阖闾为了除掉庆忌,煞费苦心。
这时,吴国的大夫伍员向他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
于是,阖闾立即召见了要离,只见对方身高不足五尺、单薄瘦弱,失望地说:“庆忌人高马大,勇猛异常,单凭眼前的要离怎能杀得了他呢?”
伍员回答说:“要离虽然身材瘦小,但他机智过人,且对吴王忠心耿耿,可以重用。”
吴王听后,认为伍员言之有理,要求与要离密谈,阖闾问要离有何妙计刺杀庆忌。
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慧不能靠蛮力。据臣所知,庆忌正在招纳亡命之徒,为父报仇,我打算诈称是‘罪臣’去投奔他,但为了让他相信我,请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家人,这样庆忌就不会怀疑了,到时杀他就唾手可得了。”
阖闾见要离诚恳的样子,忍痛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吴国满城流言: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吴王下令追查,最后确定是要离的罪责,于是抓获了他的全家,要离当面顶撞吴王。
最后,阖闾假借追查同谋的理由,只斩断了要离的右臂,把他投入了监狱。同时,阖闾下令把要离的妻子斩首示众。几天后,要离乘机从监狱中逃出来。要离最后逃到了卫国,求见庆忌,提出要投靠对方,日后报断臂杀妻之仇,并愿意充当向导。庆忌果然接纳了他。
3个月后,要离怂恿庆忌出兵,水陆并进,攻打吴国,庆忌与要离同乘一条船,途中,要离在一个有利的时机,将庆忌刺死。此时,庆忌才知道,自己中了要离的苦肉计,抱恨而死。要离杀死庆忌后,自己也饮剑自尽了。
英雄要离为了解救国难,不惜牺牲自己与家人的性命,这种宁舍“小家”,为成全“大家”的美德,与老子提倡的“后其身”、“ 外其身”、“无私”等“道”的境界相一致,值得后人称赞、钦佩。
从政之道
顺水推舟,巧避杀身之祸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建立魏国,改年号为黄初,称魏文帝。
此时,各地闻讯后都前来祝贺,征羌将军郭淮受左将军张郃的派遣,也在贺客之列。但在途中,郭淮生了一场大病,所以没能赶上曹丕的登基大庆。
郭淮到达京城后,曹丕在君臣之宴上,责怪郭淮道:“大禹曾在涂山召集各路诸侯集会,防风氏就是因为晚到才被杀死。现今魏国建立,普天同庆,而你是最晚到的,你有什么好说的?”
郭淮听后,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听说黄帝时一直是以德来教导百姓,夏朝时由于政治衰退,才逐渐使用了刑法。而我生活在政治清明,百姓和乐的唐虞盛世,根本没有刑法之用,所以知道不会像防风氏那样由于晚到而被杀,这才敢来迟啊。”
曹丕听后不但没有愤怒,反而还很高兴,他不仅没有处罚郭淮,而且将郭淮提升为雍州刺史,加封射阳亭侯。
曹丕向郭淮讲了防风氏被杀的典故,就是提醒郭淮要当心自己的小命。在这种危机关头,郭淮回答好了就能度过此劫,否则将会遭受杀身之祸。庆幸的是,郭淮能够巧妙地把曹丕比作唐虞,间接地称赞其为人英明,统治清明,如此一来,不仅救了自己的命,而且还得到加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