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不足(2024.5.24)

教室、街道、理发店。我剪了个头,又买了双鞋。还有一堆孩子的健康问题要处理。我不是孩子,我是什么?忘记了。梦里接触的人都有些沉默,过程也比较模糊。

好像有个人评论我写的一句话,还说什么有语病。在梦里,难以诊断的。

想起那天发生的事情,十分感慨。环境最大承载量有时是一个很确切的数字,有时候又依赖于人们的想象。因为你相信,因为大家都相信,所以才会存在。这不是迷信,而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一种抽象的能力——

讲故事与共情的能力。爱就是如此。

要挑毛病,那说也说不完。没出什么乱子,又想不到优化方法,就先如此吧。

小虫子很可恶么?是有一点啦!我看着它们,想的还是人际。因为从别人那里购买,真的很方便。过去是以物易物,现在是用钱买。这个机制相当于是给每个人分配到了不同的细胞器里面,又加上了细胞膜。专门化也就形成了规模化,提高效率,世界才会如此欣欣向荣啊!然后,我把吸我血的蚊子拍死了。我清楚,蚊子不是世界的bug,它存在,必有其的理由。

还是觉得,讲道理的话,叙事比抒情来得更具有穿透力。哪怕是议论,也不如叙事。

身边的PUA,也就是三人成虎。这个一定要做到自己心里有数。特别的东西,只要能取悦自己就可以了,前面不要听别人说对对不对。只有做题的时候,学习的时候,或者是一些明眼就对的地方,听劝就可以了。

有些事不是勇敢不勇敢的问题。即便我豁出性命,也没法护你周全,那谈论勇气干什么呢?首先要有一个差不多的能力基础啊。

强烈意愿来自反向的强烈恐惧。

真理就是拿来就用的。不需要思考的。

在暗处潜藏着的,未必都是污秽。真理、美好,在未被发现以前,也是潜藏的。

不必不必,等到拥有了以后,才明白它多余。

现在玩游戏是干什么呢?是照着攻略抄一遍,自己思考太浪费时间了。但如此做的话,不如去看别人玩。他说,玩游戏就是要享受这段不思考的时光,我不否认,但于此相比我更喜欢去睡觉。或者屏蔽99.99%的游戏,把时间集中起来玩一款游戏。

好可怕的拿来主义,虽然又方便又快。最后导致无论做什么,都这么干。啊,反正也没什么,就是不能增加东西而已。仅仅是复制。

要是说休闲,那就更没什么说了。本就闲得要死,还修什么闲?

唯我论。这是婴儿时期特有的。我觉得我小时候脱离这个时期要晚一些,一般都好大好大了,还习惯用哭泣解决问题。因为我一哭,别人就要来哄我。于是,我可克服这个毛病,家人很操心,越是操心就越难以解决这个问题。让小鸡破壳最快的方法应该是等着,等着它破壳而出,除此之外,一切操作都是干扰。

不受挫折,则不会调动智慧的思考。思考,不可能不带偏见。智力服务于明确的目的,模糊则为了想象力而生。

如果为了新而新,你可以去写小说,不必在这搞科研。如果你连研究对象都弄不明白,就一直在文字上下功夫,还研究什么呢?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种吐槽是一种废话,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牢骚。与其在这嘟嘟囔囔,不如把时间用在读书上。

我去看了有一定难度的书籍,这种书就是只要看就会有收获有启发,就像打游戏的时候,在大佬屁股后面混经验一样(不好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我突然想寻根,不是那种严格意义的刨根问底,只是想把一个领域所包涵的差不多全部的知识都打个照面。这也是我最后能做的一点点努力了。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很无情。

我明白,我很希望可以挖掘得更深,我希望自己可以有更长的时间读书。但我明白我的惰性,我明白自己的弱点,我也明白,不去实践,只学理论,也许穷尽一生都不可以接近真理。

所以,权衡之下,我觉得不再读那么多书了,而是多去做一些事情,多去见一些人,多去看看山河、星辰、甚至有机会的话,去看看宇宙。不从实践之中获取丰富的经验,我们就无法发展自己的理论。理性材料,必然要从感性材料中抽取,思考,凝炼,强化。

研究控制的最开始,是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控制的基础,是反馈,有漏洞,不如说,持续控制的基础是反馈,因为在你清楚了系统的零状态和零输入的时候,是可以做第一步的控制,但如果不对控制效果做反馈,就没法继续调节,事情发生到什么地步了呢?由于人的离开,反馈中断,没法进一步调节控制。这需要对系统初始情况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如果你不知道你在控制什么,控制器规则如何设计呢?此外,要对磨损过程有一个把握,有哪些潜在的模损形式与磨损程度,这些过程对系统的状态或者描述到底会产生那些影响,要有一定的感知。

不是静态的,没有静态的事。所以,得出的线性模型也是应该一直在变化的。所以折中,使用变系数线性模型。

啊!上台领奖的时候,总是很严肃。因为这个,场面很大,获奖又很少,没什么经验。

工位这只小狗被剃毛了,变得更可爱了哈哈。好秃啊!

我不得不承认,从性价比来看,AI写东西绝对第一。

引用维纳的话来说,以前的机器的出现,导致了人手的贬值,而如今AI的出现,导致了人脑的贬值,或者人脑的可贬值部分被充分地贬值。

它加速的,其实是知识的汇集,因为速度变快,所以密度变大。这种变化的终点就是……我大胆推论,就是达到一个从人类,乃至从宇宙诞生以来,直至上一秒,产生的全部的知识都被很好的解释,并得到良好的保存,甚至是可被一个人随意的调用。那样,也就真的做到了一个人就是一一支骑兵。人类正式抹杀了个体概念而变为联合体时代。这也许消灭了细胞膜,未必是高效率的。但是等到那个时候,也许我们比三体人还要强很多。到那个时候会怎样呢?已经超出我的想象力了。

不要抱怨了,如果可以,积极地拥抱新科技吧!

还是太冷了。虽然都说武汉很热,但我一般都是因为冷而生病。

经典的,上班时间踌躇满志,回来之后躺平摆烂。

当你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开始改变时,你就变得更聪明了。拾取了不同的认知,就在不同的领域里变得聪明,本没有什么优劣之分的,不必后悔也不必沾沾自喜。都是缘分。

又提到能源了,我再去百度请教一下。还是没必要太担心这个的。所有的预测都基于极端,得出的极端的结论也许本身就是错的。我还是不杞人忧天了。

戴森球里,将一个星球铺满太阳能电池板的事也是有的。理论上,能源暂时还不算问题,只要减少消耗就行了。

之前不看的原因是看不懂,等自己有些基础了以后,自己一定会因为好奇而去了解的。所以现在,猛叠基础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