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樂(夏綸)
《南陽樂》,《曲海目》著錄,現存乾隆十年(一七四五)疊翠堂初刻本、乾隆十五年(一七六〇)世光堂刻本《惺齋五種》第五種本、乾隆十八年世光堂刻《新曲六種》第五種本(《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第一八—一九冊據以影印)。
南陽樂跋[1]
夏綸
拙刻忠、孝、節、義四種,乃近年所構。惟此“補恨”一編,係采毛序始之論,創於丁未以前[2],曾爲制府彭城李公所欣賞[3]。後攜遊四方,凡萍水所遇風雅士,輒出相正,頗蒙許可,賜贈得詩如干首,今悉登梨棗,以志不忘。拙作本不足觀,或因《白雪》之投,得挂青雲之口,未可知也。
乾隆己巳冬仲,西湖七十老人夏綸謹記[4]。
(清乾隆十八年世光堂刻《新曲六種》第五種《南陽樂》卷首)
南陽樂題辭[5]
壺天隱叟
三代而後,姦雄竊國,而最足深人之恨者,莫如漢賊操;純臣報國,而最足深人之憫者,莫如漢丞相亮。操之僭稱魏武有年矣,然自文公作《綱目》,列之於賊,而操罪已與新莽等。獨武侯一生忠藎,不邂艱險,不辭嫌怨,鞠躬盡瘁,相業之純,有非蕭、曹、丙、魏之所得同者。卒之,秋風五丈,死而後已,所謂“有志竟成”者安在?且未幾鄧吃偷川,天水不保,而譙周以勸降進,而北地以哭廟死,致老臣數十年經營圖度之所有,一旦啣璧束手,而獻之於人,此仁人義士,莫不掩卷流涕也。
夏叟惺齋,運珠玉之思,舒風雲之筆,爲之悉反其事,而死者不難令生,敗者不難令勝,亡者不難令存,顛之倒之,以與造物平其憾。題曰《南陽樂》,所以遂臥龍之願,而慰天下之心也。然則有《綱目》,而千古之統緒明;有《南陽樂》,而千古之悲憤雪。其事非《綱目》之事,其志卽《綱目》之志,而其暢人之情,則更有過之者。
予昔讀《明史》,每恨燕藩稱兵犯上,而悲建文帝業之不終。竊欲如《綱目》之待操,削除永樂年號,若帝在房州之例,而恆苦無其權。今讀《南陽樂》,爽然若失矣。嗟夫!安得惺齋達而在上,躬操筆削,而爲天地一一補其缺陷也耶?是爲序。
乾隆甲子初冬,檇李壺天隱叟拜題於金粟精舍。
(《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第一八—一九冊影印清乾隆十八年世光堂刻本《新曲六種》第五種《南陽樂傳奇》卷首)
南陽樂後序
髥道人[6]
自古天下莫不以有德爲歸,無其德而有天下者,有非其有,則其有也,亦必不久。漢末,羣雄蜂起,各據一方,遂分鼎足。間嘗綜而論之,孫權有得天下之勢,曹操有得天下之才,先帝有得天下之度,至於德,皆無足觀。是則三國之天下,將誰歸乎?曰:三國之主,雖皆無其德,而先帝固漢裔也。與其漫無所歸,不若歸之於帝,猶不失爲漢之後。
雖然,曹操之子,是爲曹丕,丕雖不及操,而知人善任,猶不失爲中主;先帝之子,是爲劉禪,禪之不才,非惟不及帝,而昏庸柔懦,幾與昌、包等。是人欲存之,天欲亡之矣,其將何術以挽之哉?曰:知天之可爲,而因利乘便,以求萬全而無失者,能臣之事也;知天之不可爲,而惟殫吾之心,付成敗於不計者,純臣之心也。能臣之事,風虎雲龍之彥,皆能爲之,未足以爲異也。若夫純臣之心,不計功,不邀名,明知事之無益,而鞠躬盡瘁,祗求無忝於故主,殷三仁而後,則諸葛君一人而已,寧不深人之痛耶?
痛之將何如?曰:嬴政本非周族,而又暴虐日甚,扶蘇之亡也,後人尚且惜之;先帝理宜有天下,而英偉卓犖,直可上比光武,劉諶之死也,後人誰不憐之?是故以劉諶之賢,不爲帝之子,而爲帝之孫;諸葛之忠,不能六出,而死於五丈,所謂“天定勝人”,人固無能與天爭者也。然以諶之賢,諸葛之忠,天欲置之亡,而我不使之亡;天欲置之死,而我不令之死,則又所謂“人定勝天”,天亦不能與人爭者也。
若惺齋之《南陽樂》,可徵矣。南陽者何?武侯所居之地也。何樂乎爾?樂其漢賊殄滅,長揖歸田,得遂其素願也。嗚呼!宇宙不平之憾,得文人一轉移間,莫不釋然解去,其權顧不偉歟?其功顧不大歟?昔曾參行孝,爰傳《孝經》;馬融忠漢,遂作《忠經》。言者,心之聲。《南陽樂》一編,亦此物此志也。然則,惺齋之爲人,吾得而知之矣。
睂山髥道人題。
(清乾隆十八年世光堂刻《惺齋新曲六種》之《南陽樂》卷首)
(南陽樂)符月亭先生評
符月亭[7]
甲子冬仲[8],寄興湖山,偶逢西浙名流,得讀《南陽》新劇。清辭若綺,能傳忠武之神;椽筆如鋒,早奪姦雄之魄。爲漢室重開日月,造化無權;使皇孫得主河山,文章有力。長歌當哭,非類者莫不鋤而去之;破涕爲歡,有志者果然事竟成也。想當年漁陽撾鼓,未敵其豪;卽他日婺水編年,尚輸其快。豈但差强人意,實爲先得我心。將梓氏開來,士君子固皆欣賞;而梨園演出,愚夫婦亦所樂觀。敢贈片言,請浮大白。雲垂海立,非同精衛之塡;石破天驚,足代女媧之補。
(南陽樂)張欠夫先生評
張欠夫[9]
夏叟惺齋,手握靈蛇,目欺繡虎。長吟短咏,豈矜月露之華;遠矚髙瞻,不盡古今之感。間興懷於漢代,每致憾於曹家。因憐北地之亡,遂譜《南陽》之曲。吳降魏滅,慰白帝之魂於九京;祖創孫承,回赤龍之緒於一線。諸葛君宛其死矣,偏能起朽骨而肉之;司馬氏洵可恨哉,烏得以脇從而寬也。嗟夫!人心未死,固應作如是之觀;天道有知,合自悔當時之錯。漫說文章無用,始知帝王有眞。譬諸紥草爲讎,關弓而射,亦足暢情;況乎逢場作戲,把琖而觀,寧無快意?至若移宮換徵,都成黃絹新詞;刻羽引商,悉叶紅牙舊譜。幾奪元人百家之席,直兼《臨川四夢》之長。斯固有識所爭推,又何用不才之讚歎也耶!
南陽樂題詞[10]
壺天隱叟
不忿姦雄據漢宮,老人妙手善翻空。文心默奪天心轉,筆陣强勝八陣雄。旗展龍蛇平鄴下,兵屯戊巳定江東。梨園若問音和律,字字眞饒玉茗風。
如此才華世罕逢,能教平地幻奇峯。曹家莫漫誇司馬,漢室依然有臥龍。收取風雷歸筆墨,吞將雲夢作心胷。遙知他日詞壇上,象板鵾絃共仰宗。壺天隱叟拜題
(以上均《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第一八—一九冊影印清乾隆十八年世光堂刻本《新曲六種》第五種《南陽樂傳奇》卷末)
南陽樂贈言
陸猷等
武穆功垂成,三字死檜手。武侯志未竟,五丈骨已朽。千古同不平,忿氣欲沖斗。惺齋具異才,獨契南陽叟。智珠運錦心,雄詞吐繡口。顛倒當日事,不使丁陽九。鬼神爲效靈,將士倍抖擻。一戰東吳平,載戰魏賊走。恢復兩漢業,劉諶得世守。急流奮身還,退與黃石友。上可謝先君,下可慰黎首。誰人不快心,愁城變歡藪。願作如是觀,詎曰夫何有!燈前展卷讀,大白浮綠酒。爛醉興轉狂,擊賞破銅缶。陸猷鏡湖[11]
赤龍奮起海水立,千古乾坤另開闢。潢池兒戲視姦雄,鸚鵡文人恨俱洩。南陽眞不慚王佐,絕勝鴟夷浮釣舸。吁嗟典午倘有知,此日猶應深懡。石泓秋水無纖埃,奇思天外橫飛來。快如髙登單于臺,壯若大擊靊霳靁。何當痛飲三百杯,氍毹坐看梨園開!李學韓昌谷
我欲馭氣排天閶,問帝胡遽摧武鄉?鞠躬盡瘁俾卽死,遂令賊勢成披猖。銅駝久已委荊棘,蠶叢旋復走降王。有志竟成屬虛語,至今士女咸悲傷。惺齋老翁心不忿,彩毫五夜騰寒芒。鑿空構造鬼欲哭,乾旋坤轉星重光。綸巾羽扇倍矍爍,六師再整誰能當!漳河倒流曹丕戮,湘水忽竭孫郎亡。七十二冢盡翻掘,元兇屍骨塵飛揚。劉禪退處劉諶嗣,老臣長揖歸南陽。普天同聲稱大快,庶幾又見留侯良。天乎夢夢何不爾?空勞譜曲傳詞場。開時要須三沐手,藏處應薰百和香。尚當焚燒百千本,遍告萬靈呈穹蒼。許中雪堂
我愛惺齋叟,雄才莫與爭。不教諸葛死,卻把魏吳平。筆落天爲泣,書成鬼欲驚。紅泉三百斛,一讀一回傾。
滿卷非庸語,披吟實快哉。髙文從古少,異想自天來。豈惜漢家鼎,爲憐梁父才。南陽如有覺,應亦笑顏開。邵適適之
深痛南陽叟,憂勞不久存。中原居漢賊,九廟刎皇孫。莫雪街亭忿,誰招錦里魂。何期千載後,別創一乾坤。葉立先睡叟
秋原星不墜,萬馬趣神皋。談笑無荊楚,從容滅魏曹。筆鋒摧五嶽,墨浪舞潛蛟。恍見當年樂,雲霄一羽毛。湯盤銘三
曲體人心欲,千年忿盡舒。將星原照地,漢社豈爲墟?絕勝關、張在,旋教吳、魏除。功成不受祿,還我舊茅廬。聶鳳翔巢阿
三國開生面,乾坤已倒翻。何須兵六出,早定漢中原。詞藻清還麗,文心靜不喧。夜窗開讀處,光焰燭薇垣。錢時敏遜齋
天地有大憾,才人能補之。全憑文字力,盡寫武侯奇。鐵甕俄灰燼,銅臺倏鏟夷。從今知不律,勝過萬雄師。王錦絅亭
諸葛眞名士,非君莫表揚。不徒淩管、樂,直足慰髙、光。選律誰同調,移宮獨壇場。氍毹竟開演,千古仰南陽。范松齡大年
茫茫大造杳難知,幾閱興亡欲涕洟。恨殺阿瞞偏有子,忍教諸葛竟無兒。鳥塡海闕原爲妄,媧補天穿未是奇。獨喜老翁能締造,一編重覩漢威儀。周雲紫東來
頓轉星躔病骨瘳,綸巾羽扇倍風流。鷹揚早爲平銅雀,虎旅無勞運木牛。一戰已銷白帝忿,餘生應作赤松遊。天荒地老離奇事,祗用才人筆底求。蔣繡樸園
底事朝來忽雨金,東吳西魏盡消沉。文章有力愁都破,造化無權快不禁。豈獨九天酬赤帝,並教千古見丹心。重吟《梁父》歸田去,羞殺當年老華歆。汪文鱗西郊
始曉忘憂不待蘐,文光髙射動星垣。一枝筆撼三分鼎,萬古愁消五丈原。荊棘翦除蘭自馥,陰霾吹盡日重暄。南陽老屋依然在,長嘯登車返故園。袁澄秋浦[12]
盈盈蠟炬倚風斜,異想奇情四座誇。權奪青天歸赤帝,詞翻黃絹入紅牙。死來漢賊仍無冢,老去梟姬復有家。鸚鵡才人爭及此,一歌已抵鼓三撾。張書紳念庵[13]
無端王氣發漳河,擊碎銅壺恨若何?幾向南陽雙雪涕,每爲北地一悲歌。原頭衰草先秋變,劍外寒雲入夕多。今日髙窗讀佳什,龍泉三尺吼滄波。駱廣譽闇修[14]
何物文人善解愁,才情奇肆壯髙秋。皇天不肯重扶漢,彩筆偏能再造劉。議論千軍齊辟易,詞華三峽倒奔流。從今典午休誇智,一笑隆中志已酬。黃琰崑圃[15]
奇功已遂南陽老,六位終歸北地王。喜向新編瞻載造,懶從舊史嘆消亡。雄詞暗挾風雷氣,綵筆髙騰日月光。玉茗才華空擅美,輸君忠孝發文章。湯原潛夫[16]
掃卻欃槍靖戰塵,草廬依舊樂閒身。不須更說天原錯,但願羣將假作眞。陳壽詎堪稱信史?譙周枉自號名臣。良工心苦誰能識?九曲河流未許倫。釋慧雨半岩
諸葛不復作,堪悲漢室傾。惺齋眞傑士,偏欲與天爭。
漫說曹瞞巧,漳濱流血多。一抔猶不保,妄想漢山河。
梟姬老歸國,節烈壯千秋。爲語生兒者,何須似仲謀!
別把兩儀鑄,全非當日模。始知紅豆客,胷自有鉗爐。卜豐年春畬
纔識文章有用,天心宛轉隨吾。猶是南陽北地,已吞西魏東吳。
魚水君恩已報,柴桑舊宅重回。誰繪臥龍髙躅,多虧繡虎奇才。方淳復初
諸葛一日不死,漢家九鼎誰移?安得天能如是,何妨我竟爲之。
打破三分硬局,變成一統神京。仍作南陽髙士,豈同烏有先生?彭樹本立齋
一自降王款魏廷,臥龍雖死目難瞑。當年天道眞堪笑,只借東風不借星。
祁連山下草蓬蓬,每憶南陽淚欲紅。今向桐華見此本,不須更爲哭秋風。廖詠元聲
朝來何事髮衝冠,祗爲劉家恨阿瞞。卻喜惺齋同我意,早尋疑冢破桐棺。詹紹祖雪坪[17]
何須衣紫與腰金,歸去重爲《梁父吟》。豈是武鄉當日事?老人自爲寫胷襟。王步青雲客[18]
昔年錦里謁清塵,日暗雲昏痛老臣。今日得瞻紅豆曲,悔教當日枉傷神。
筆花燦爛墨痕酣,已變當年鼎足三。此曲莫教凡子唱,直須珍重付何戡。繆二酉書城[19]
豈是才人好事多,臣忠子孝痛如何?毫端洩盡千秋忿,功在倫常定不磨。
不將正統付曹家,少慰皇孫怨氣賒。爭似絳紗燈影下,照他宮扇兩行斜。
三顧難酬敢愛身?事煩食少讖成眞。憑君爲返南陽駕,重理絲桐拂案塵。
休將此劇作空觀,漢室江山盡補完。只有一人看不得,癡魂未泯是曹瞞。
望蜀臺髙枉插天,梟姬無力挽孫權。一篇翻案思眞巧,人鬼同欣舊恨捐。
才可經邦困莫施,偶欹倦枕譜新詞。人間恨事知多少?安得如椽盡補之。
旗亭誰唱《桃花扇》?冷落《長生殿》亦同。剩得藝林人共賞,與君鼎峙各稱雄。
風流文采羨惺齋,紅豆新聲愜素懷。今日偷閒重過訪,清樽銀燭醉同儕。成廷榗遠村[20]
簞食壺漿志未酬(指《隆中對》先主語),臥龍雖死恨難休。先生獨具鑪錘手,別鑄山河再姓劉。
轉眼浮光迹已陳,何妨假事認爲眞。劉諶縱不膺符璽,紙上嵩呼倍有神。
爲感君恩矢報奢,星沉五丈豈深嗟。翻空要是文人意,不忿天心棄漢家。
臨風曾記探宮商,撚斷吟髭總面牆。羨殺彈丸纔脫手,旗亭早有唱《南陽》。倪國璉穟疇[21]
恢復何消恃戰功,一時吳魏盡成空。關公水渰周郎火,不敵文人筆陣雄。
綸巾羽扇意蘧蘧,兩孽何難竟翦除。不用功成覓黃石,南陽自有舊茅廬。
風雲爲思海爲才,蕞爾西川帝業開。豈獨臥龍舒不忿,乾坤缺陷盡平來。釋慈印雲門[22]
誰家吹斷白牙簫,唱徹南陽樂事饒。任說前人多院本,爭如此曲命題超。
譜就新聲萬古傳,成君不朽豈非天!安仁倘遂栽花願,那得閒心理硯田?弟璣止齋[23]
彩筆如杠,竟把那、赤帝河山奪轉。說甚的、東吳北魏,總歸豚犬。錦里已銷梁父恨,陰平那用將軍戰!霎時間、重覩漢威儀,天長眷。 早遂卻,梟姬願;早洗卻,皇孫怨。笑華歆無恥,譙周無斷。秉鉞未曾辭鞠瘁,揚鞭豈待終絃管。望南陽、長揖賦歸來,風何遠?調寄【滿江紅】。柴世傑南宮
移星換斗思眞巧。不教五丈悲秋草。王業屬蠶叢。便宜安樂公。 功成歸故土。任意吟《梁父》。何必說南金。文人一片心。(調寄【菩薩鬘】 辛景雲玉川[24]
探文河,窮藝藪。陸海潘江,不是尋常有。黃卷生涯終未偶。白髮催人,已負匡時手。 借毛公,兼石友。破涕爲歡,下慰南陽叟。莫道雕蟲非不朽。試看臨川,永播詞場口。調寄【蘇幕遮】。孔傳禮紹聞
一夜旄頭曜掩光。天也淒涼,人也淒涼。魂歸應返舊茆堂。生也南陽,死也南陽。 補恨纔聞喜欲狂。朝也思量,暮也思量。披吟果見挾風霜。吳也消亡,魏也消亡。(調寄【一翦梅】) 席珍韞山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夏氏世光堂清乾隆十八年刻《惺齋新曲六種》之《南陽樂》卷首)
[1] 底本無題名。
[2] 丁未:雍正五年(一七二七)。
[3] 制府彭城李公:制府,卽總督。待考。
[4] 題署之後有印章三枚:陰文方章“夏綸字言絲印”,陽文方章“惺齋”,陰文方章“僕本恨人”。
[5] 版心題《南陽樂序》。
[6] 髥道人:睂山(今屬四川)人,姓名、生平均未詳。
[7] 符月亭:字號、籍里、生平均未詳。
[8] 甲子:乾隆九年(一七四四)。
[9] 張欠夫:字號、籍里、生平均未詳。
[10] 底本無題名。
[11] 陸猷:以下作者至汪文鱗,籍里、生平均未詳。
[12] 袁澄:字秋浦,籍里、生平均未詳。按,民國《象山縣志》卷二五有袁澄,字一泓,雍正八年庚戌(一七三〇)貢於鄉,主講丹山書院。或卽其人。
[13] 張書紳:號念庵,籍里、生平均未詳。按,《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頁五〇一有張書紳,上海人,清乾隆四年己未(一七三九)進士。或卽其人。
[14] 駱廣譽:籍里、生平均未詳。
[15] 黃琰:字崑圃,籍里、生平均未詳。按《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卷一九有黃琰(一六八六—?),善化(今屬湖南)人。或卽其人。
[16] 湯原:以下作者至廖詠,籍里、生平均未詳。
[17] 詹紹祖:號雪坪,籍里、生平均未詳。
[18] 王步青:號雲客。按《清史列傳》卷六七有王步青(一六七二—一七五一),字漢階,一作罕皆,號己山,一號後村,人稱己山先生,室名無逸所,金壇(今屬江蘇常州)人。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一七一四)舉人,雍正元年癸卯(一七二三)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旋以病假歸,掌教揚州安定書院。著有《朱子四書本義彙參》、《王己山文集》、《王己山別集》、《敦復堂稿》等。又見陳祖范《司業文集》卷四《墓志銘》(《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一二五)、《國朝先正事略》卷四〇、光緒《金壇縣志》卷五等。或卽其人。
[19] 繆二酉:字書城,籍里、生平均未詳。
[20] 成廷榗:號遠村,籍里、生平均未詳。
[21] 倪國璉(?—一七四三):字子珍,一作紫珍,號穟疇,一作穗疇,別署西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一七二〇)舉人,雍正八年庚戌(一七三〇)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至吏科給事中、刑科掌印給事中。著有《春及堂詩集》。傳見乾隆《杭州府志》卷九四、《詞林輯略》卷三、《國朝畫識》卷一一等。
[22] 釋慈印:籍里、生平均未詳。
[23] 夏璣:號止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夏綸弟。
[24] 辛景雲:以下作者至席珍,籍裡、生平均未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