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考评

河南睢阳,唐大历七年举行“八关斋会”。何为八关呢?八关亦称八戒,为佛教用语,是指佛教男女信徒一昼夜中所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饰香及歌舞观听;七不眠坐高广华丽床座;八不食非时食。前七者为戒,后一者为斋,合在一起总称为“八戒斋”或“八斋戒”“八关斋戒”。

斋,素食不茹荤称斋;施舍饭食与僧人亦称斋。施舍素食斋饭,招引众多僧人来。

河南睢阳的“八关斋会”是历史事件,也是文化事件。“安史之乱”的重要角色史思明,有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田神功,得知史思明谋反,怒火中烧。在叛将南德信、刘从谏围攻睢阳时,怒杀南、刘,解除睢阳之危,并率军归顺朝廷,“肃宗大悦,拜公鸿胪卿”,后迁任徐州刺史、淄青节度使。宝应元年,叛军再犯睢阳,田神功领兵平叛,再度解睢阳之危。唐大历七年四月,田神功患病,睢阳人向官府建议,举办八关斋会,为田神功祈福。宋州刺史徐向接纳了这个建议,出俸钱在开元寺设八关斋会。农历五月初八,在开元寺(也就是现在的八关斋)内设八关斋会,邀请1000名僧人前往诵经念佛。随后,州县官吏长史等文官设1500人为一会;镇遏、团练、官健、副使等武官设500人为一会;地方士绅设5000人为一会。一时间,佛饭香供摆满郊野,经声佛事昼夜不息,善男信女八方云集。为记载这次活动,州郡长官又从千里之外请来当朝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由他撰文并亲笔书写。颜真卿接到邀请,亲赴睢阳,激情、理性并举,文章、书法颉颃,撰写、书写了近千字的《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可谓文书俱佳,文墨兼优。颜真卿墨迹刻成八棱石幢,高3米,每面宽约51厘米。《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字形比《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多宝塔》大得多。这是颜真卿63岁的作品,笔法沉实,气息凝重。与《麻姑仙坛记》比较,更为宏阔;与《颜勤礼碑》相比,更为开张。是颜真卿楷书个性鲜明的作品。

州郡官吏决定由颜真卿书写《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实至名归。借助他的文章和书法,让八关斋会为后人所知,是明智之举。颜真卿乃朝廷重臣,在“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大有作为,忠义、文采、书艺,有口皆碑。面对睢阳人对田神功的感念,他激动不已。饱含深情写了《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

夫德之所感,沦骨髓而非深;诚之所至,去神明而何远?有唐大历壬子岁,宋州八关斋会者,此都人士众文武将吏朝散大夫使持节宋州诸军事行宋州刺史兼侍御史本州岛团练守捉使赐紫金鱼袋徐向等,奉为河南节度观察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左右仆射知省事兼御史大夫汴州刺史上柱国信都郡王田公顷疾良已之所建也。公名神功,冀州南宫人。禀元和之粹灵,膺期运以杰出。含宏厚下,正直率先,起孝而德感生人,竭忠而精贯白日。和众必资于宽简,安人务在于抚柔。况乎武艺绝伦,英谋沈秘,所向而前无强敌,日新而学有缉熙。故能殿天子之邦,郁苍生之望,有日矣!羯戎构逆,公以平卢节将佐今右仆射李公忠臣收沧德,攻相州,拒杏园,守陈留。许叔冀降而陷焉,思明惧忠臣图已,令公佐南德信随刘从谏收江淮。至宋州,欲袭李铣。公斩德信,走从谏,遂并其众而报焉。肃宗大悦,拜公鸿胪卿。再袭敬

釭于郓州,加中丞。讨刘展于润州,斩平之,迁徐州刺史。明年拜淄青节度使,属侯希逸自平卢至,公以州让之。时宋州刺史李岑为贼所围,副元帅李光弻请公讨平之,拜御史大夫。加开府,充兖郓节度。破法子营,又讨敬釭,归顺焉。史朝义闻之,奔下博,投范阳自缢死。广德元年授户部尚书,封信都郡王。上幸陕,公首来扈从,都知六军兵马。每食宿,公皆躬自省视。上感焉,方委以政事,公涕泣固辞而止。二年拜汴宋节度,迁兵部。大历二年加右仆射,封母清河张氏为赵国夫人,妻信安郡王袆女为凉国夫人。太夫人慈和勤俭,睦于亲党。公性纯孝,居常不离左右。阅读书史,或时疾病,公辄累月不茹熏,家中礼忓不绝。仍造崇夏、宏圣二寺,以祈福佑。五年兼判左仆射、知省事,加太子太师。公德厚量深,劳谦重慎,功既高而心益下,位弥大而体益恭,故远无不怀,迩无不肃。今夏四月,忽婴热疾,沈顿累旬,积善降祥,勿药遄喜。鹰犬之玩,悉皆弃舍,群帅感焉,无复弋猎。四履之内,咸怀欢欣,睢阳之人,踊跃尤甚。乃咨于州将曰:“昔我公之陷贼也,至敝邑而首诛德信;李岑之见围也,破其党而克保城池。是即我公再有大造于敝邑矣。微我公之救恤,即皆死于锋镝,入于煎熬矣。尚何能保完家室、嬉戏乡井者乎?不资斋明,何以报德?”徐公悦而从之。来五月八日,首以俸钱三十万设八关大会,饭千僧于开元伽蓝。将佐争承,唯恐居后。已而州县官吏长史苗藏实等,设一千五百人为一会;镇遏团练官健副使孙琳等,设五百人为一会;耆寿百姓张列等,设五千人为一会。法筵等供,仄塞于郊垧;赞呗香花,喧填于昼夜。其余乡村聚落,来往舟车,闻风而靡督自勤,耸惠而怵先胥懋者,又不可胜数矣。非夫美政淳深,德风汪濊,则何以感人若此其至者乎?某叨接好仁,饱承余烈,睹兹盛美,益腼求蒙,若不垂诸将来,则记事者奚述?

颜真卿作文,用楷书书之,刻于八面石幢,立在睢阳开元寺。颜真卿自署此石幢立于大历七年(772)五月初八,文章也写于此期间。此前的756年,颜真卿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儿颜季明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牺牲。战争平息后,唐玄宗得知颜真卿侄儿颜季明牺牲,下旨举行悼念活动。时任蒲州刺史的颜真卿在侄儿牺牲一年后,含泪书写《祭侄文稿》,表达对亲人和烈士的缅怀。这部起于家国情怀和生命深处的书写,让中国书法史有了一道耀眼的光泽,此后,《祭侄文稿》得到我们别样的尊重。

《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与《祭侄文稿》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让人目不暇接,甚至影响到我们对《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书法的判断和接受。

《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依旧立于睢阳古城。“八关斋”有着长方形的门楼。汉唐风格的建筑,两端的房檐上翘,屋脊的两角像一对对视的鹰。门楼的正中央是一扇正方形的门,门上端悬挂“八关斋”三个颜体大字。从“八关斋”门楼的大门步入,面对的就是碑亭了。这是一座精美的碑亭,两层亭檐,有两层上翘的六角,面向不同的地方。廊柱也是两层,外围与内围的廊柱,错落而立,似乎有着不同的象征。《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的石幢立于亭子的中央。石幢与石碑明显不同,它有8面,高达3米,颜真卿的文章和书法刻在上面。这是1993年翻刻的石幢,是旧石幢的替身。唐会昌年间,武宗李炎灭佛,开元寺与石幢一同被毁。公元851年,宋州刺史崔倬从地下挖出,修补残缺文字,再度立起。“文革”重遭涂炭,被砸成三截。

对于颜真卿,我们习惯在《争座位》和《祭侄文稿》中发现书法的意义,而忽略了激愤的文辞所蕴含的悲剧力量。颜真卿文墨兼优,这一点,是书法史上难以企及的范例。临写《争座位》《祭侄文稿》,我们会感受到丰沛的情感,正义的立场,跌宕起伏的语言,自然突破书法的边线,让我们知道信仰与生命、现实与未来的哲学关系。同样,临写《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目光也会飘到很远的地方,一笔笔,一字字,不单单是笔法的强弱和形质的美丑,颜真卿酣畅淋漓的书写,记录了一件事,也写活了一个人。这件事,这个人,与他的书法有着统一的美学风格。

颜真卿书法的人格化倾向非常鲜明,先文后墨的文化特征也是一目了然。吴小如说:“倘无文字,即无书法,更无所谓书法艺术”;“夫文字本体依附于语言。语言为人类交际之工具,自然有其含义”。吴小如明确地告诉我们,作为书法家只注重文字书写技巧不行,要懂得所书文字的内容,最好会写文章。颜真卿是唐代官宦,也是文人,吟诗作文堪为行家里手。《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是颜真卿亲自撰写的文章,尽管是“命题作文”,因田神功忠君报国精神的感召,颜真卿热血澎湃,浓墨重彩地描述了“睢阳之变”和田神功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和立场。“睢阳之变”是安史之乱的余绪,问题很严重。田神功怒杀叛将,使一方国土安宁,无疑为国家解困,为睢阳百姓解难。为此,田神功得到皇帝的肯定、百姓的拥趸,遂成当代英雄。田神功病了,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祈望田神功早日康复,也是社会共识。于是,中国历史有了“八关斋会”,中国文学史有了一篇掷地有声的文章,中国书法史则有了颜真卿书《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的楷书作品。

先文后墨,文墨兼优的中国书法美学,在颜真卿《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另外,“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忠君报国的价值观念,是《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基调。这块历经磨难,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石幢,得到人们的尊重。虽然反复修护,持续研究,毕竟辛辛苦苦传承下来,成为我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考评颜真卿《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不难发现颜真卿清刚雅正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书法是综合艺术,书法家应该是文人、学者。这一点,古人有明确的认知与规定。古人强调书学修养与人格修养的结合,表现思想,抒其怀抱,使审美意识、人生阅历与书法融合,呈现新的精神风貌。颜真卿和他的《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就是一个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