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国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我国的医疗质量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借鉴苏联的模式,制定了我国第一套医院评价指标,用来评价诊疗效果和医疗效率,以此开启了我国医院质量评价的先河。

近年来,我国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中,包括了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疗安全、医院服务、医院绩效5大板块,另外还提出了47项评价指标及其参考值范围。这些指标既包括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医疗结果指标,也包括医院资产负债率等医院运营指标。

许星莹等于2008年对我国医疗质量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在140篇文献中,有15项指标出现频率最高,其中只有1项是环节质量指标,其余14项是结果质量指标,没有基础质量指标。这15项指标为: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病死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出院人次、治愈率、院内感染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病人满意度、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人均住院费用、3日确诊率。

卫生部医政司(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实施中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及评价系统(China healthcare quality indicators system,CHQIS)研究,于2009年发布该套指标。CHQIS共包括住院死亡率、非计划重返、不良事件3大类,如表1-6所示。

表1-6 CHQIS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

方鹏骞等受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构建了医院综合评价的结果指标之后,于2010年研发了我国医院综合评价过程指标体系。该体系含机构管理和患者安全2个一级指标,含医疗质量管理等10个二级指标,共有54个三级指标。其中,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条目包括:质量管理质控体系的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执行、质量安全教育、基础质量管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重大手术报告与审批制度、医疗技术管理、建立医患纠纷反应和处理预案等。总体而言,以上指标体系侧重在结构质量上进行评价。

我国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1年印发了《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该指标体系共包含7大类指标,为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系列结果监测指标。

辛有清等于2011年回顾了近10年的中文文献,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确定了13项评价医疗质量的关键指标: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每医生年均门诊人次数、病床周转次数、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治愈好转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人均业务收入、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率、人均住院费用。该结果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新歌等于2015年系统回顾了2007年至2014年的中文及英文文献,对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引用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该研究发现中文文献中引用最多的27项指标为:住院总死亡率、实际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人数、门急诊人次、入院确诊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平均病床工作日、压疮发生率、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手术总人次、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手术部位感染率、因相同或相关疾病非计划再入院率、病人跌倒发生率、治愈好转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总发生率、甲级病案率、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室中与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总发生率、重症监护室中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室中与使用呼吸机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医疗投诉发生率。英文文献引用次数最多的16项指标为:术后败血症、医源性感染、术后肺血栓/深静脉血栓、压疮、术后出血或血肿、术后呼吸衰竭、手术异物遗留、医源性气胸、意外刺伤或裂伤、术后伤口裂开、术后生理代谢紊乱、术后髋部骨折、产科创伤、低风险组死亡率、麻醉并发症、新生儿产伤。由此可见,我国的医疗质量指标和国外的医疗质量指标相比,有不小的差异性。

综合上述研究来看,我国医疗质量评价体系领域的研究尚未达到理论统一的程度。在医疗质量应有的内涵、评价角度(从患者的角度,还是从医院管理者或政府管理者的角度)、评价对象(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科室或病种、门诊或住院)、评价用途(监控质量、医生考核或者其他)等方面都尚未达成共识。由此产生的评价体系之间高度异质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