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要对“幼小衔接”过分焦躁

有相当多的父母会因为“幼小衔接”而显得过分焦躁,他们生怕在这堪称孩子人生第一个“转换期”的“转换”不顺利,也生怕自己做得不到位而影响了孩子。

也就是说,很多父母对“幼小衔接”是未知的,或者是道听途说的,所以才会对其产生各种不确定的猜测,才会有各式各样的怀疑、犹豫与试探。

其实“幼小衔接”远没有那么复杂,不过分焦虑,平静一些,理智一些,你可能会看得更清楚,孩子也会在你的指导下更容易度过这段时间。

有“衔接”意识已经很好了

对于“幼小衔接”,很多父母其实是没有意识的。

一位妈妈说:“我小时候从幼儿园毕业之后就直接上了小学,那时候没有‘幼小衔接’这个概念,就是感觉从一个小园子离开进了一个大一点的园子。可那个大园子对我来说太陌生了,我不知道小学应该做什么,我自己要准备什么,我在报到的时候紧张死了,觉得自己去了一个无比陌生可怕的地方。第一天上学,我坐在教室里哭了一上午,无助极了。”

这就是幼小衔接被忽略时孩子的内心感受。这是因为,当你忽略掉幼小衔接时,孩子就会在无准备状态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生活状态中,而在新环境下的新成长内容,对孩子而言却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当要求与准备不能成正比时,“入不敷出”的情形就让孩子陷入混乱和紧张。有时,这种紧张还会影响父母,进而又“返回”到孩子身上。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父母则是“意识过剩”了。

他们对“幼小衔接”过分重视,在各种选择上就变得盲目起来,别人说要做什么,他们就会选择做什么;别的孩子做了什么,自己的孩子也必须要做什么。时间精力倒是都付出了,可是孩子是不是真的从中有所收获却不得而知,更有的孩子不仅没从中受益反而受了害。

对于“幼小衔接”,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态度:

知道在孩子从学龄前到学龄期之间是要经历一个“衔接期”的;

放平心态,不忽略无视,也不过分紧张;

理智看待很重要,要以孩子自身为主体,不道听途说和自我想象;

行动要有原则,不慌不忙才能帮孩子平稳度过这一阶段。

父母的忙乱会影响孩子

“幼小衔接”需要做哪些准备?这个问题对很多父母来说也是个难题。他们会对各种各样的大事小事都产生种种疑问,“需不需要准备”“准备什么样的”“准备多少”“如何准备”……这些问题将占据他们大量的时间。

但即便如此,到了孩子马上要入学的时刻,还是会有父母觉得“我准备得还不够充分”“我还没有帮孩子准备好”……然后在开学时表现得手忙脚乱,原本就比较混乱的准备也随之变得更加混乱起来。

其实关于“幼升小”这件事,我们本不需要这样忙乱,只需要在心里先认同:

● 孩子即将成为小学生,我即将成为小学生的父母;

● 我们的生活以及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将从此发生改变;

● 我在为此努力,我也尽自己的能力做了各种准备;

● 我会为未来继续努力,孩子承担学生的新学习任务,我也将承担家长的新教育任务。

要知道,没人可以百分之百地把所有事情都准备好,百密尚且会有一疏,更何况我们是在一种紧张心态下的准备。其实,我们只要有意识、有行动,有自己的思考,也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那么到底是不是实现了百分百的准备,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论语·季氏》中讲:“既来之,则安之。”放平心态,做好自己能做的,剩下的交给时间,交给正在日渐独立的孩子,静待一切发展就好。

“突袭”实现不了“逆袭”

“幼小衔接”其实是一个阶段,并不只是简单地指8月31日到9月1日或者是8月到9月的过渡,这不是只有几天就能解决的事情,它应该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毕竟,孩子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

“幼小衔接”涉及孩子身份的转换、心理的变化,当然也就需要足够的时间。这种“衔接”行为开始得越早,你所能想到的内容也就越多,对与此相关的关注也就越细,孩子也会有更为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思想转变。

所以,不要等着过几天就上小学了才开始带着孩子进行“幼小衔接”,完全可以再早一些。比如,有的妈妈早在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大班时或者马上满六岁时,就开始和孩子提及与“上小学”有关的内容,或是给孩子讲讲小学生活,或是带他看看小学校门口上学的场景,或是进行一些简单的知识内容的介绍(比如可以提前教教拼音、数数、简单的加减法、简单的日常英语对话等)。你不需要说很多,也不需要做很多,更不需要有多么严肃紧张的态度,就像日常进行的各种活动一样,就像平时给孩子讲故事、说话一样,让孩子一点一点地接触上小学这件事,从而逐渐让他在心理上接纳这件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有新发现、新感悟,从而引发新做法。而且,因为提早开始,所以时间充足,各项准备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展开,后期还能不断完善。这样,幼小衔接时间线虽然被拉长,但却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不至于给孩子带来紧迫感,我们也不会因为时间紧张而感到手忙脚乱。

其实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总有人习惯有“到时候再说”这样的想法,但孩子却并不了解“幼小衔接”这件事,如果我们不提及,他自己可是绝对想不到该如何迎接这种身份转换。

在“幼小衔接”这件事上,“突袭”实现不了“逆袭”。所以,说到底,我们要在心理上重视“幼小衔接”,尽早开始带孩子去了解,再辅助行动上的细水长流,我们和他才能共同平稳度过这段转换期。

别人都在为“幼小衔接”奔波,我怎么办?

每年的上半年,“幼小衔接班”“幼升小辅导”之类的内容可能都会在适龄儿童的家长面前频繁出现。有对“幼小衔接”格外重视的家长可能就会在你周围频繁讨论这个话题,并提出自己的“经验”,或者讲述自己即将要做的事。

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供求关系”,通俗来说就是有需求,自然也就会有市场,所以在每一年的幼升小群体面前,势必会出现大批的与“幼升小”有关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的出现是一回事,它是不是真的对你以及你的孩子有用,则又要另当别论了。

简单来说就是,别人说的内容,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有些“幼小衔接”班是把小学上课模式提前展现给孩子,老师的严厉要求、时间安排的紧凑,很容易让孩子对上学失去兴趣;有些“幼小衔接”班又抓住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提前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看上去是在开发孩子的潜能,其实却只是在拔苗助长,对孩子的潜能是一种压榨甚至是摧残。

所以,面对众多的“幼小衔接”班,我们不能只去衡量这个“班”是不是合适,而是应该重点关注自己的孩子,多去了解一下孩子在五六岁、六七岁时,需要什么、应该掌握哪些能力、理应达到一个什么水平,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他是否需要额外的辅导。有的孩子可能的确需要别人有系统地指点,但有的孩子只需要稍微强调几遍就能记住,还有的孩子很早就开始了各种好习惯的培养而并不需要额外“加餐”。不同的孩子,对“幼小衔接”辅导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只有最贴近孩子需求的内容对他才是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可以收集一些“情报”,但不要人云亦云,别人都在奔波,但我们不需要因为别人的状态而随波逐流,应该时刻把孩子的需求、孩子的表现放在首要关注的位置,不过分担心与焦虑,顺从孩子的自然成长,如果他需要,那就经过慎重选择以后给他报一个合适的班,如果他不需要,那我们就坚定信心,这样才能让他和我们都平稳度过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