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老学之谜:老子的学问真的有人懂吗

如果关于老子本人的信息这么成谜,不如我们绕过这个主题,直接去关注老学本身吧!

但是老学,顾名思义也就是老子的学问,是不是像他的人生一样扑朔迷离深不可测?如果是这样,天地之间真的能有人搞明白然后加以应用吗?老子在无边的寂寞中感叹的那句“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真的会成为定论吗?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老学的历史脉络。

第一阶段之战国时代:在没有更切实的证据之前,我们暂且假设《老子》这本书是战国时代经李耳广为传播,和黄帝的很多治国之术发生了链接,于是有了黄老之术。黄老之术在齐国得以重用,一时风头无两。

第二阶段之西汉初年:秦灭六国之后以法家为重,因过于严苛迅速灭亡。汉朝继之,汉初仍采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得有文景之治。

第三阶段之东汉初年:汉明帝时《老子圣母碑》中认为老子就是“道”:“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来自官方的认可。

第四阶段之东汉末年:汉武帝时,开始独尊儒术,黄老之术后退。到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以老子为先祖,以《道德经》为道教宗旨,后老子更幻化为道教中的三清之神——道德天尊。

假设这个历史脉络是可以说得通的,有几个疑问需要解决:

1.战国时代得到重用的黄老之术是指黄帝和老子的治理之术,那么黄帝和老子的这两种理论真的存在某个契合点吗?为什么战国时期的齐国以及后来的汉初会重用黄老之术?黄老之术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2.老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张道陵为什么以《道德经》为道教宗旨,以老子为道德天尊?道教的核心要义是什么?道教和老学到底又是个啥关系?

感觉每一个问题都深似海!感觉要进入一片神奇的领域!哎,和老子有关的事情怎么都这么复杂呢?

来来来,我们睁大眼睛挑重点的说。

先来整明白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黄老之术?为什么会在齐国以及汉初得到重用?

黄就是黄帝,老就是老子。黄帝当年真的留下了什么治世绝学?然后和后来的《老子》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治国之术了吗?

非也。

黄老之术至少在春秋时还未见提及,最初这种理论得到重用是在战国初年的齐国——田氏伐齐之后。

是这样的,西周初年,周王封吕尚于齐地建立了齐国。可是春秋末年,吕氏政权被来自陈国的田氏所取代,从此,齐国的主人从姜姓变成了田氏。史称田氏代齐。

田氏政权是取代姜氏而成立的新政权,于是特别需要对自己的合理性进行辩护。于是,他们首先找到了老学。为什么呢?因为老子也是陈国人,而田氏的祖先也是来自陈国。于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田氏政权首先选择了来自南方陈国的老子学说。

另外,为了让自己更具合法性,他们又抬出了比尧、舜、禹、神农更早的黄帝——抬出黄帝可以压倒推崇周朝的儒家以及推崇夏朝的墨家;同时,齐威王还不辞辛劳,绕了九百九十九道弯想办法把黄帝认作了田氏的始祖。这样一来,田氏是黄帝的后裔,而姜氏是炎帝的后裔。传说中有黄帝战胜炎帝而有天下,现实版有黄帝的后裔田氏代替炎帝的后裔姜氏而得天下。好了,如此傲娇高配的合法性,就这么找到了!

俗话说世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田齐这么用心琢磨,接下来黄老之学的丰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黄老之术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说简单点,田齐下了这么大功夫难道就是为了道家的无为吗?不可能的。说到底,黄老之术就是披着道家无为之外衣的极具“攻击力”的无不为之术。所以郭沫若说,“黄老之术……事实上是培植于齐、发育于齐,而昌盛于齐的。”

可以说,当黄老之术从老子出发, 带着初始的无穷的攻击力直奔“无不为”而去的时候, 庄子所代表的另一拨人却从这里出发, “欲绝去礼学, 兼弃仁义” , 直奔纯粹的“无为”而去。

老学从这里分作两路,一路是以君王南面之术为核心的黄老之术;一路是以成全自我为核心的无为状态。

到汉朝初年,天下刚定,社会亟需休养生息、宽容以待,薄太后和窦太后又都喜好黄老之术,汉文帝和汉景帝也都采用黄老之术治理国家。说白了,也就是以道家清静无为做皮,以积极的南面之术治理国家而已——与后来外儒内法的统治模式是有相近之处的。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关于老学。

老子是个圣人,其实也是个千古寂寞的老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人都敬慕他,却很少有人懂他。他知道这个。所以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子的心该是多么的寂寞啊!

奇怪的是,懂老子的人这么少,为什么涵盖了他思想大纲的《道德经》的销量却如此之大?这可能因为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试图把内含天地人的宇宙讲清楚的人(孔子可能是第一个试图把人这一辈子讲清楚的人)。尽管对现在的许多人而言,仍然不清不楚。

担着“第一”这个名头,老子到底说清了什么呢?

《老子》的内容太深刻丰富而又庞大,在此仅试着举两个小例以做引。

第一个例子:老子关于道的阐释。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章老子其实是在讲一个关于道的故事,但这又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普通故事都有长有短,而且无论长短都会有个像样的结局。而这个道的故事,却没头没尾。就是说既没有肇始的因,也没有可期望的最终的果。

或许这是因为作为故事主角的道,本身既是宇宙万物的因,又是今日以及未来所有的果?

本章第一段,老子这样引来“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翻译成白话或者就是:有一种构成玄妙的特殊存在,没有人知道它从何时生,又从何处来。但是,最低限度在天地生成之前,它就已经在混沌浩渺之中游弋了。无边的深渊里寂无声响,辽阔的空际中渺无一物,只有这似有似无的独特存在孤独地潜行着,它有规律地循环周游从不止歇,大概正是它创造了天地。

我们最大的迷惑可能是,老子如何能知道先天地之前便有这独特的存在?恐怕这正是圣哲不同于我们常人之处吧,其思想境界之深邃玄妙也正在于此。

接下来老子又说道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意思可能是说,这个创造了并且似乎一直统驭着天地人的独立存在,我们之前并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它。现在,我暂且将其称之为道,并将它的显著特征描述为大。

一般规律而言,一个物体出生,当提供能量的速度大于该物消耗能量的速度时,这个物体就会生长变大。但物极必反,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就会开始衰弱,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种动植物一样,这就是“大曰逝”。当衰弱超过某个度时,这个物就会彻底解体、远离——所以说:“逝曰远”;很久很久以后,这些解体的物必然又会重新组合,生出新的事物——即“远曰反”。

这个大的规律应该是适用于所有事物的,而这些事物又由于其各自的秉性不同,所以又被限定在各自的因果序列圈内。于是老子最后又总结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说,世界就是这样一个链,处于最高端的是大道,接下来分别是天、地、人,它们分别按照自己所处的位置、依赖于上一端的法则而运行,是不是有点像人吃羊肉、羊吃草这样的食物链一样?

除了道之外,接下来就是天,天是直接秉承大道的意志而产生的,所以天法道。——这个天其实就是宇宙。

天下来就是地,尽管大地肯定也得秉承大道的意志而生,但作为宇宙中的一颗星,地球首先隶属于天。但大地的特殊性又使得它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所以结果是,地与天合作而衍生万物。但我们经常说,地上的动物都要靠天吃饭;而且在天与地的关系中,天处在链条的前端,所以天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所以地必须法天。

最后是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人是天和地运行中合作的产物,虽然也是遵循道的规律而生的,但人首先生活在大地之上,所以必须先遵从大地的规律,这就是人法地。

天、地、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领导,那么居于链条最前端的道,它的领导是谁呢?是自然!这个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就是顺其自然的自然,就是所有肉眼可见的不可见的有极的无极的所有。

第二个例子,老子关于“道”运动规律的阐释: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直白解释就是:天下的道理基本一样,多数事物的内部都有正反两面,而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运动变化,这正是受道的规律的驱使。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

同时,世上大多事物内部,也并存着强硬与柔弱的两面。 然而,唯有柔弱能够持久,更符合道的品性,所以,老子又说:“弱者,道之用!”

世上所有存在的独立事物,都有其出处或来源。比如有母鸡才有鸡蛋并孵化出小鸡 ;又比如先有地表水气的升腾,在空中凝结,最后才能产生倾盆大雨或霏霁霰雪。所以,老子又总结说:“天下万物生于有。”

但是,这些“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我们所说的“有”,只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所能感觉到的存在,而人的感觉能力是有限的,譬如光谱之外的光,我们便看不见。凡感觉阈值之外的一切,我们都感觉不到。通常,我们把这些定义为“无”——而正是这些所谓的无,才是天下万有的源头。所以,老子最后判断说 : “有生于无!”

然而,理解至此,便是读懂了《老子》这一章的内容了吗?

非也。我们只理解了一半。

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是指物极必反,是道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必然在正反两极中的某点行进。

小孩一天天长大,天真的成分越来越少,成熟的成分越来越多;人慢慢地衰老,距离生的起点越来越远,距离死亡终点越来越近。但人的一生,都必然是在生与死连线上的某个点。

而 “弱者,道之用”,其深意可能在于“用弱”——所谓用弱,可能是指顺势而为, 是因地制宜,是因时制宜。用弱与用强相对应,用强是逆势而为,是没有看明白情势在趋势图中的位置和走向,一意孤行。

再进一步说,用弱可能还有“惜用”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省着点用——省着点用,必能用得更久。说到一国之政,如果皇帝处处考虑民意,爱惜体恤百姓,不随便驱使,这个国家必能安稳持久。

何谓“弱者,道之用”?或许,这就是!

接下来要深挖的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万物生成的方式,其实有两种 : 一是衍生,二是创造。所谓衍生,就是生于有,比如说爸爸和妈妈生了可爱的宝宝;小树上开出了漂亮的花;这是我们常常经历,肉眼感知的。而创造的方式,正是“有生于无”的一种活动。——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无中生有。

创造,也就是“有生于无”这件事,往往是一种无先例可鉴的复杂活动。如果我们以“有”在创造性活动中所参与的比例来划分,可能是:从“已有”生“鲜有”,到“略无”生“有”,一直至以“无”生“有”,溯至无极。

譬如,天地创造了万物,形川谷以盈木兽,汇溪河以容虾蟹,成海天以得鲸鹏。可是谁创造了天地?天地是本来就有的吗?不,一定还有创造天地之物,那是什么呢?人类估计不会知道。老子认为,那可能是无极。

所以,或者可以这样说 : 道于无极处,生了无极 ; 无极又于无极处,生了众无 ; 众无有后,名叫大无 ; 大无又生了数不清的无,其中之一生了天地 ; 天地又生了万物,万物便构成了人所感觉到的有。

所以,“有生于无”。

……

老子的核心思想就是“道”,人不仅要认识道,还要依照道的趋势来行动,如水向低处流,如人必将衰老。理解这些道,才能使人不执,不执才能释然,释然才能平和,平和才能心静,心静又会让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老子的思想深刻丰富,等待大家继续去体会发掘。

好了好了,终于到最后一个问题啦(幸亏是最后的问题啊,否则我的脑细胞真的就跑不赢了):关于道教与道家的关系问题。

其实老子生前是最厌恶名利的,没想到,身后他却被张道陵拉去做了道教的神;甚至死后两千多年,自己不仅成了中国的名人,而且还活成了世界级的名人。

然而事情已然发生了,老子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随你们去!

道教是怎么回事呢?

发起于东汉末年的道教,其创始人张道陵作为西汉名臣张良传说中的八世孙,深深体悟到《道德经》中玄而又玄的道,发现养生之道,发现人生至美原在山林之间。——可以说,道教的核心要义的确是从《道德经》中体会到的,但他只拿出这一点,然后认真地、全心全意去实践,构成了道教的全部世界。

但他不宣传,不像任何别的宗教那样以施福的名义四处宣扬,他只是在悬壶济世的过程中,以医载道,接纳一些走近的弟子。他安静地在那里做自己的事,你来了,噢,欢迎。你不来,嗯,也好。——道教一开始就秉承着顺其自然去发展的道家理念,这或许是道教未能抵御佛教扩展的深层原因?

那么道教是怎么发展的呢?——以医载道,十道九医。

道教创立者张道陵,因为医术了得,治好了当时正盛行的瘟疫而获得很多民众的追随,于是慢慢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由此产生。

为何道士大多都精通医学?

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道教在山水间发现了至美之所;向内静心,打坐静修,在打坐这一肢体保持完全静默的状态中打通心里经络,道教在静中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太极拳八卦掌,勤加练习以打通身体经络,道教在动中找到了养生的法宝。他与靠死后才能到达理想之所的佛教截然不同,他相信在今世今地就可成仙,超脱凡俗,不必待来世。其理想境界既然在现世就可能达到,自然务求多争取一些光阴,直到练成神仙就地飞升。

道教想要长生不老,但生老病死的规律他懂,教主老子就是研究这个的。剩下唯一能做的便是尽量地延年益寿。可是延年益寿追求到极致,还是变成了对于长生久视的奢望。如何才能长生久视?居住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群山之中的他们开始遍寻仙草。天上人间,他们相信总有一款适合自己。

遍尝百草,医术因此精进不少,然而仙草仍是未得。之后,淬炼仙丹之风起,传说张道陵在江西龙虎山炼成仙丹,可惜现实中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很多皇帝吃了辛苦炼来的仙丹还中了丹毒提早驾鹤归去。

接下来该怎么办?

道教的重要派别全真派提出修炼内丹,他们认为人体内自有大药,人们要做的便是以此为据,炼成内丹,藏于丹田。此内丹炼成之后,便可助人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从修炼内丹进而提出性命双修,命乃肉体,性乃精神,有道教大家将性命双修比喻为灯与油的关系,命如油,性如灯。要想灯长亮必须油充足,仅有油而无灯也是枉然。性命双修的阶段性成果,便是明心见性。其终极追求,便是识道,道德经的“道”,宇宙大道的“道”。

从仙草到仙丹,再到内丹,这是道教不懈追求长生久视一路走过的足迹,虽然长生不老未得,但医术、冶炼术等副业却由此有了广阔的开拓,为中国医学、化学作出了大贡献。

向内求索,追求内在超越:

一个人,立于寂静的山崖之上,眼望苍天,呼吸云气,参道悟道。

一个人,坐于寂静的洞天之中,双手叠放,闭眼关心,参道悟道。

他们,谁能真的悟道?

道教以《道德经》为经典,《道德经》又是千人千面,无既定之释。每一个人的解读也都只是纯个人的体验,所以说,道教本来就是个人的、向内的,很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就像国人推崇的最高境界的审美,意在言外,美在字里行间,在这种境界里,美是一种氛围、一种气味,分明就在那里,可要真说出来,却往往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道教所尊崇的这种审美意象,有点像宋代官窑瓷器,它是一种自然之美、素雅之美,如宋代哥窑的开片以及宋建盏的万千变化,那些自然裂变的惊世纹理,透出自然之力的鬼斧神工,虽然自然之力的背后是技师们日复一日的苦苦钻研,但最终还是靠自然成全出来,宋人要的就是这种基于人力基础上的天然成全。用有名的收藏家马未都的话说:看似平淡的宋瓷其实藏得很深,它收敛、温厚、宁静、含蓄,注重精神至上,强调的是一种内心感受,它看似简单,其实暗藏哲理,正是此处有大美而不言!这几句品评宋瓷的话正可以用来形容道教,静坐也是静坐了,太极也是勤加修炼了,但最终谁能悟道还是看天赋、看机缘、看蕴藏在生命中的自然之力。一个个道士就像一起入窑的泥胎,谁能登峰谁又能造极,最后全靠的是自然之力,全靠因缘际遇。机缘到了,看上去虽然也还是素雅普通的一尊,其实已是天壤之别。只因其一路的历练藏得太深,懂的人自然就少。但它不急不愠,它素雅、宁静,安于一方,千年万年之中,等你去走近,等你来体会,静等有缘人。

东晋时,它等来了葛洪,虽然他在北回归线上的罗浮山修炼,与道教的发起地江西龙虎山相隔了千里,但这个知己是交定了的。葛洪自号抱朴子,医术了得,一生悬壶济世,也接纳甚多随众,包括他自己的妻子鲍姑。两人在罗浮山上共同清修,体悟山川河流之秀,维护肉体凡胎之健,欲求心境超脱悟道成仙之美。葛洪著有《抱朴子》,书中讲解各种养生之道,其《肘后备急方》尽数搜罗各种简单易行的治病良方,只需备一本在衣袖之中,急时取出参照便可。

它很快又等来了家贫无依的黄大仙,据说他吃了老师葛洪炼就的仙丹而飞升得道,对凡人所求有求必应、灵验非常,直到现在仍然香火鼎盛。

它等来了孙思邈,身为御医的他力劝唐太宗取缔炼丹之术,可惜英明一世的唐太宗却因迷恋长生不老而终于不肯,51岁时服用丹药而死亡。明主已去,孙思邈失望之余至终南山隐居。信奉道教之静修,专心医药之术,101岁仙逝。

它等来了诗仙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成仙得道本就是道教的终极追求,“仙乐满囊,道书盈箧”便是他离开长安时的样子。

它等来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通晓天地之道后合著奇书《推背图》,竟预言了1300多年后的抗日战争及最终结果。

它等来了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中国历史上艺术修养最深厚、审美情趣最高雅的皇帝。

它等来了丘处机,他一路西行劝谏成吉思汗,因说兵不嗜杀而免去万千生灵涂炭,康熙皇帝亦赞他以一言而救苍生,“始知济世有奇方”。

它等来了自号大痴道人的黄公望,以一幅《富春山居图》而传世,因信奉道教的他追求超凡脱俗而使得画作意境高远,所谓景随人迁、人随景移,深受后人喜欢甚至不惜烧毁画作以殉葬。真是爱到成伤!

虽说道教是个体的、内化的、无法言说的,正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它还是在历史长长的古道上等到了他们,他们一个个翩然而来,虽然终于翩然而去,但毕竟留下了很多。

它从不强求多,只求一知己!有时候等得太久,它也不气馁,还是自顾自发展,自顾自迷恋,迷恋在中国最美的山水之间,与鸟兽为伴,与天地之精神相往来。但求今生高雅脱俗、精神愉悦,能长些便再长些,不问来世之永生。

正是在这烟雨空蒙之中,一任岁月流转,几千年弹指一挥间。

道教是国人在心中留给自己的一条小路,可以说,道教从道家理念中取材而走出了一条宗教的路,虽然在那条路上它也根据自己的需要种上了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但毕竟根在道家。道家思想也不仅仅是老子的还有庄子的、杨朱的,但道教采纳的基本是老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