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官场中的另类

稍通明史的人,对刘基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封赏的开国功臣有数十位,刘基列名其中。受封分为公、侯、伯三级。刘基未能位列公侯,仅受封为诚意伯。如此说来,他的功劳不算太大。但实际情况是,如果只评两个功劳最大的开国功臣,那么则只有徐达与刘基两人有资格当选。

刘基,字伯温。在民间,刘伯温的名气远远大过刘基。他是浙江青田县九都南田武阳村人。现在,他的故乡划到了文成县,归温州市管辖。中国有句老话,叫“宁为太平犬,勿做乱世人”。说到乱世,想到“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人们无不心惊胆战。连诸葛亮这样的人都哀叹“苟全性命于乱世”,是窘迫中的无奈选择。但中国同样有一句流传广泛的老话,叫“乱世出英雄”。中国的英雄,成名于乱世的远远多于顺世。且不说刘邦、李渊、赵匡胤、朱元璋这样一些趁着乱世问鼎天下的皇帝,即便如韩信、樊哙、关羽、张飞、周瑜、秦琼、尉迟恭、徐达、常遇春这样的武将,张良、萧何、诸葛亮、魏徵这样的文臣,有谁不是在乱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呢?后人评价曹操,常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对举。其实,这种比拟没有多大的合理之处。顺世中,仕途中人要想升官,多把心思用来揣摩“圣意”;乱世中,有理想的人若想成事,所有的心思都必须用来逐鹿中原。所以说,在顺世中得宠的,多为三流人才;而在乱世中的成功者,则非一流人才莫属。顺世与乱世,人才的取向不同,质量也不同。够得上英雄级别的人,最好的生活环境便是乱世。

如此说来,刘伯温便是一个例子。

刘伯温生于1311年,正值元朝中叶的全盛时期。顺世中的文人,虽然也有报国的理想,但封侯拜相,却是比登天还难。现在的文人,可以到大学去教书,当博导;也可以下海经商,当老板。但在古代,除了科举,别无进取之途。刘伯温走的也是这一条路子,他二十二岁考中进士,然后滞留北京候补,三年后,才被安排到江西行省担任高安县丞。此后,他有二十年的官宦生涯。其中两次被免职,一次在江西行省掾史的任上。掾史一职,类似于今天的省政府副秘书长,属于行省大臣的幕僚。另外一次则在江浙儒学副提举任上,这个职务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副厅长。两次免官,绝不是因为刘伯温行为放浪,犯了什么渎职罪,恰恰是因为他过于刚正。用《明史》的话说,他丢了乌纱帽的原因是“发奸擿伏,不避强御”。就是说,他有点像海瑞那样的愣头青,或者用浙江骂人的话说,叫“呆头鹅”。这又说明了一个道理,顺世中的好官,为当世及后代传颂者,大都因为两条:反腐和亲民。恰恰这两条,是只能说而不能做的事。这从侧面又提供了一个论据:乱世英雄,在顺世一般都没有机会当良臣。我常常想,如果生在乱世,唐伯虎、金圣叹这样的落拓文人,未必就不是扭转乾坤的英雄。因为,如果没有元末的大乱,刘伯温也只能是一个寄食官场的不得意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