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
确诊:孤独症。
小东是我的儿子,今天两岁零七个月十九天。
我拿着医生给的诊断书,记忆悠悠飘回小东刚出生的时候。
小东是我把牙咬出了血,生出来的孩子。
小家伙刚来到人世,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精神了好几个小时。
小东姥姥说,诶,没见过刚出生的孩子精神头这么好的。
小东一直是全家的小天使。
四五个月的时候就会叫爸爸妈妈,十个多月的时候在爸爸搀扶下蹒跚学步,一直特别爱笑,笑起来两只漂亮的大眼睛会眯成一条可爱的月牙,一直暖到人心里去。
变化是什么时候悄然发生的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开朗的孩子不见了的呢?
也许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
所有的人都谈“疫”色变,把孩子捧作掌上宝的一家人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护在了家里。
忽略了妇幼保健院定期的体检,忽略了带孩子多出去走走。
更早的话,也许是我辞职的时候。
我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城市商业银行上班。
本就不善交流性格内向的我,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职场环境中疲惫不堪。
家庭顾不上,孩子也管不上。
离职的时候小东一岁三个月,还没有断奶。
我毅然决然选择走上考公考编的道路,拉上行李去了培训班。
也许……
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后悔。
小东的症状早就露了苗头。
对别人的呼名毫无反应,自己泡在一大堆玩具里,仿佛那些没有生气的东西才是他最亲密的玩伴。
小东姥姥观察到这些,跟姨姥姥聊天的时候就聊到了小东的异常。
姨姥姥在医院当医生,当时便来了警惕:“会不会是孤独症?”
可当时全家人都没当回事。
好好的孩子,从小精心照顾着长大,怎么会得上孤独症。
年初时的小东两岁多。
正值全国疫情肆虐,所有人都窝在家里不敢出门。
本应该三月一次的体检也足足耽搁了近一年。
如果这一年有按时去体检。体检项目里有相关测试项,也许就能最早发现问题。
可是没有。
小东看起来依旧活泼可爱,只是不跟人交流,不说话而已。也许再大大就好了。
我们便一厢情愿地相信着孩子会自己慢慢变好。该上班的上班,该准备考试的考试。
直到今年秋天,小东姥姥终于坐不住了:“孩子怎么还不说话?”
最开始,我们以为是因为孩子没有同龄玩伴。
小东奶奶很早便开始带着小东到处溜达玩。可他见了其他小朋友也不搭理,就好似没看见一样。其他小朋友主动给他玩具,拉他去玩,他死活不肯。
后来,我们便带着小东去上了家门口的一个托育班。想着托育班里孩子多,说不定待上一段时间就好了。
托育班的老师建议家长不要跟着,我们便狠狠心把小东自己留在那里。他很胆小,很怕生。每次送他去,他都要扒着托育班的门口望着我们,那个表情仿佛被全世界遗弃。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都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