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用电子电路设计及应用(第2版)
- 周润景 武立群编著
- 2717字
- 2021-10-29 12:11:05
模块详解
1.电源电路
由于本设计要给555多谐振荡器及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提供12V供电电压,这里为了设计方便,直接用接线端子外接12V直流电源给系统供电,并运用LED来指示电源是否供电正常。电源电路如图6-3所示。
图6-3 电源电路
接口J1外接12V电源,SW1为开关,D4为电源显示LED,R4为限流电阻,防止损毁LED。
2.555多谐振荡器电路
本文设计的555多谐振荡器电路如图6-4所示。
图6-4 555多谐振荡器电路
由555芯片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芯片1脚与6脚(2脚)之间的电容C1起到充放电的作用。在C1充电过程中,引脚3输出为高电平;在C1放电过程中,引脚3输出为低电平,因此得到方波信号,其振荡周期为
式中,T1为电容充电时间;T2为电容放电时间。从图6-4中可以看到,加入了二极管D1和D2,电容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流经不同的路径,充电电流只流经R1,放电电流只流经R2,这时电容C1的充电时间为
放电时间为
所以方波的振荡周期为
则方波的振荡频率为
从上述可知,设定R1为100kΩ,R2为200kΩ,C1为0.1μF,输出的方波信号频率约为48Hz,占空比为34%,小于50%,满足要求。
555多谐振荡器电路仿真如下。
首先仿真调试555多谐振荡器电路。如图6-5所示,在555芯片的输出引脚3处添加电压探针,在图中适当位置放置ANALOGUE仿真图表,且将指针“OUT”拖入图表。由前面分析可知,理论上555电路输出的信号频率为48Hz,即脉冲周期T约为21ms,所以设置图表停止时间为60ms(见图6-6),使其仿真后界面出现2~3个波形,以便于分析。
图6-5 555多谐振荡器电路仿真设置
图6-6 编辑图表属性
将鼠标指针放在图表上,按下空格键(或者将鼠标指针置于图表上,右击,选择“Graph-Simulate”菜单命令),即可进行仿真,555多谐振荡器输出波形如图6-7所示。
图6-7 555多谐振荡器输出波形
分析图6-7所示波形,可得脉冲周期T约为23ms,占空比约为30%,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与设计目标相近。
3.达林顿管驱动变压器电路
达林顿三极管又称复合三极管,它将两只三极管组合在一起,以组成一只等效的新的三极管。达林顿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两只三极管放大倍数之积。达林顿三极管可以看作一种直接耦合的放大器,三极管之间直接串接,没有加任何耦合元件。这样的晶体管串接形式最大的作用是:提供电路放大增益。
达林顿管的极性由前面的三极管决定,即图6-8(a)、图6-9(a)所示接法为NPN型达林顿管,图6-8(b)、图6-9(b)所示接法为PNP型达林顿管。前面的三极管的基极为达林顿管的基极,后面的三极管的发射极为达林顿管的发射极。
图6-8 同极型达林顿三极管接法
图6-9 异极型达林顿三极管接法
达林顿管具有放大倍数大(可达数千倍)、驱动能力强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大功率放大器、开关电源、电动机调速、逆变等电路中。
达林顿三极管根据串接的三极管的类型分为两种:同极型达林顿三极管和异极型达林顿三极管。两只三极管同为NPN型,将前级三极管的射极电流直接引入下一级的基极,当作下级的输入,这种使用相同类型的三极管组成的达林顿管称为同极型达林顿管,如图6-8所示。使用不同类型的三极管组成的达林顿管称为异极型达林顿管,如图6-9所示。
接下来介绍变压器。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或传输信号的一种电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变压器可将一定电压的交流电变换为同频率的不同电压的交流电。变压器的主要部件由一个铁芯(或磁芯)和套在铁芯(或磁芯)上的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如图6-10所示。
图6-10 变压器原理图
与电源相连的线圈接收交流电能,称为一次绕组(或初级线圈、原边线圈),与负载相连的线圈送出交流电能,称为二次绕组(或次级线圈、副边线圈)。此变压器工作原理为:当对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施以交变电压U1时,便在一次绕组中产生一个交变电流I1,这个电流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Φ,因为一、二次绕组在同一个铁芯上,所以当磁通Φ穿过二次绕组时,便在变压器二次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E2(即变压电压)。变压器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磁通的大小及电源的频率成正比。
变压器中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E——感应电动势(V);
f——电源频率(Hz);
N——线圈匝数(匝);
Φ——磁通(Wb)。
由于磁通Φ穿过一、二次绕组而闭合,所以一、二次绕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
两个公式相除得
式中,K称为变压器的变比,K=1的变压器称为理想变压器。
在一般的电力变压器中,绕组电阻压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一次绕组中可以认为电压U1=E1。由于二次绕组开路,电流I2=0,它的端电压U2与感应电动势E2相等,即U2=E2。所以由上面的一、二次绕组感应电动势得
式(6-10)表明,变压器一、二次绕组的电压比等于一、二次绕组的匝数比,因此如果要一、二次绕组有不同的电压,只要改变它们的匝数即可。当N1>N2时,K>1,变压器降压;当N1<N2时,K<1,变压器升压。
对于已经制成的变压器而言,其K为定值,故二次绕组电压和一次绕组电压成正比,也就是说二次绕组电压随着一次绕组电压的升高而升高,随着一次绕组电压的降低而降低。但加在一次绕组两端的电压必须小于等于额定值。因为,当外加电压比额定电压略有超过时,一次绕组中通过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如果把额定电压为220V的变压器错误地接到380V的线路上,则一次绕组的电流将急剧增大,致使变压器烧毁。
把变压器二次绕组负载接通后,在二次绕组电路中有电流I2流过,此时,称变压器负载运行。由于二次绕组中电流I2也将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即自感应现象),这种磁通对于一次绕组电流所产生的磁通而言,是起去磁作用的,即铁芯中的磁通应为一次、二次绕组中电流产生的磁通的合成。但在外加电压U1和电源频率f不变的条件下,有近似公式
由式(6-11)可以看出,合成磁通Φ应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随着I2出现,一次绕组中通过的电流I1将增加,这样才能使得一次绕组中的磁通一面抵消二次绕组的磁通,另一方面维持铁芯中的合成磁通不变。由此可知,变压器一次绕组电流的大小是由二次绕组电流I2的大小来决定的。
从能量观点来看,变压器一次绕组从电源吸取的功率P1应等于二次绕组的输出功率P2(忽略变压器的线圈电阻和磁通的传递损耗),即
所以变压比为
由此可见,变压器一次、二次绕组的电流比与它们的匝数比或电压比成反比。例如,一台变压器的匝数N1<N2,是升压变压器,则电流I1>I2;如果绕组匝数N1>N2,为降压变压器,则电流I2>I1。也就是说,电压高的一边电流小,而电压低的一边电流大。
在仿真中,变压器采用TRAN-2P2S,目的是将12V脉冲信号升压到144V,变压比为1∶12。在实际电路中,采用功率为3W的音频变压器即可实现电路功能。
由图6-11可知,Q1为达林顿管2SD633,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上端接12V电源,下端接到达林顿管的集电极,二次绕组接到可变电阻器RV1再接到电压输出端J2,可变电阻器起到调节输出电压的作用,图中二极管D3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达林顿管基极接1kΩ的电阻再接到555多谐振荡器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当555多谐振荡器引脚3输出为高电平时,达林顿管导通;当引脚3输出为低电平时,达林顿管截止。达林顿管还起到放大电流的作用,用来驱动变压器正常工作,变压器的二次绕组输出电压经过一个电位器接到接线端子J2,J2的两脚接两个探头,作为电疗仪。
图6-11 达林顿管驱动变压器电路原理图
达林顿管驱动变压器电路仿真如下。
由于Proteus元件库里没有2SD633,所以用普通NPN三极管代替。并且为便于仿真,对电路稍加修改,去掉电阻R3和可变电阻器RV1,如图6-12所示。添加脉冲信号Q1(B)作为输入信号,设置其幅值为1V,频率为50Hz,脉冲宽度为50%。
图6-12 达林顿管驱动变压器电路仿真设置
变压器的输入为0~12V的信号,为实现变压功能,使变压器输出信号升压到150V左右,设置变压器的升压比为1∶12。在变压器参数设置中,设置一次绕组电感(Primary Inductance)为1H,二次绕组电感(Secondary Inductance)为144H(122=144),如图6-13所示。
输出采用模拟仿真图表(ANALOGUE ANALYSIS)显示。在变压器TR1输出端接两个电压探针,将其拖入图表中,使其在图表中同时显示。设置模拟图表仿真时间为0~100ms,如图6-14所示。
将鼠标指针置于图表上,按下空格键进行仿真(或者将鼠标指针置于图表上,右击,选择Simulate Graph选项,进行仿真)。达林顿管驱动变压器电路仿真结果如图6-15所示。
图6-13 变压器参数设置
图6-14 模拟仿真图表参数设置
图6-15 达林顿管驱动变压器电路仿真结果
可以看到,输出波形周期为20ms,频率与输入信号的50Hz对应,两波形相减,幅值差为150V左右,实现了变压器的升压功能,电路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