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空间的延伸与融合

城市设计
于佳璐

Example 1: The Extension And Fusion Of Spaces

Urban Design
Yu Jialu

城市空间的边界如同各城市空间之间的黏合剂,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感知机会,使空间与人形成对话。空间不仅承担了简单地使用功能,还连接了城市的凝聚力。城市空间的连续性体现在它的连通性和可达性上,将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转化在建筑尺度上完成,而连续的边界所提供的空间,将建筑与周边城市相融合。

在本案例中,设计者将利用Grasshopper软件,针对具体的人群类型及其需求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整参数变量,优化其在室外的活动空间。

设计逻辑 Design Logic

Fig. 1

Fig. 2-1

Fig. 2-2

Fig. 1 Process 1 Analysis

|分析|

设计者对建筑的功能、立面、剖面、场地周围的建筑功能进行分析。建筑形态和立面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它既不是内部空间的被动反映,也不是简单地在形式上进行表面加工,更不是建筑的外部形态处理。建筑立面作为一个连接点,是连接室内和室外空间的重要通道。

Fig. 2 Process 2 Node Research

|节点研究|

本案例以影剧院为核心节点空间,分析该建筑周围的室外节点空间类型和种类。

室外主要的空间节点类型为:博物馆、咖啡店、金融中心、公寓、商业、饭店、行政机构、工作室等。重要空间的功能属性,应为基地的人群活动提供一定的基础。

Fig. 3-1

Fig. 3-2

Fig. 3 Process 3 Diagram

|图解|

设计者将建筑内外的联系通过图解的形式进行解剖,影剧院和其周围建筑的节点空间,以道路和人流的组织方式进行连接。设计者通过分析场地内人群的行为活动,总结出室内外可以通过两种人流组织的形式进行连接。一种是影剧院和场地周边的功能联系,另一种是场地周边的人群围绕影剧院为核心展开活动。

Fig. 4

Fig. 4 Process 4 Type

|类型|

在以影剧院为核心的功能空间及环境中,设计者结合室外活动类型和人群类别,为人们创造更舒适的室内外环境。该基地主要研究对象为青少年、老年人和小孩,由于这几类群体的活动空间较为特殊,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设计,从而完成以人为本的设计。

具体类型有:

1. 场地内居民通过的空间

2. 场地内居民活动的空间

3. 场地内小孩活动的空间

4. 场地内老年人活动的空间

5. 靠近建筑外立面的点,居民能活动的空间

6. 靠近建筑入口,居民能通过建筑的空间

Fig. 5-1

Fig. 5-2

Fig. 5-3

Fig. 5 Process 5 Agent

|智能体|

设计者提取连线和边界的交点,并根据所需要的高度和空间将其分成6类。然后将这6类交点在其各自的空间层面上向xyz轴上偏移,营造出居民活动的空间。

在Grasshopper软件中模拟第1类点在z轴上的起伏,并将拆分点调成3种变量,对应3种临界点,可以发现拆分点越多,曲线越陡。当这里模拟的拆分点分别为10、24、35时,第一类点向z轴偏移的大小对相邻曲面的影响。通过调整极值和程度的大小,发现当拆分点为24时,高度区间在0~3m,对居民活动最有利。接下来在Grasshopper软件中模拟第二、三、四、五、六类点的运动情况,找出最适宜的空间范围,并分步骤将下一类点形成的曲面与上一步骤的曲面结合,观察所得出的空间并利用。

通过在Grasshopper插件中模拟生成曲面,观察其产生的居民活动空间及范围。同时模拟流线的起伏,分析居民通过时的体验,然后将建筑放入生成的曲面中,形成一个全新的建筑形态。设计者通过调节极值和数量的变化,得出最适宜的建筑形式。

生成的全新建筑改变了原有建筑的外部空间和流线。建筑的流线和建筑周边的城市街道相互衔接在一起,为市民步行、骑行以及在建筑边界处休息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