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心则血顺

心与血的关系

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贫血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在用各种昂贵的补品补血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补血的根本在补心。

《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可见,心和血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医学认为,心为阳,血为阴,二者相互依存。

心气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因为推动血液运行所需要的气均是由心生发,所以,只有心气充沛,血液才能畅通无阻地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只有血液循环畅通,心脏才能得到充分的濡养。因此,心是血液运行的源泉和要素,同时心与血又是相助相生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说:“心之合脉也。”心是血液的循行轨道——脉的集合体,人体全部的脉均生发于心,心脏不仅是血液循环的枢纽,而且是血液循环的“总调度”。所以,只有养护好心脏,血液才能充沛而顺畅。

血为何不顺

人体各个部位所需要的营养都是靠血液送达的,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垃圾”和毒素也是靠血液输送出人体的。因此,只有血液运行正常,人体才会“进出”平衡,身体健康。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经常出现血行不顺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血液之所以不顺畅,主要是由于推动血液运行的心气不足。正如前文所说,血液循环的动力源泉是心。心气不足,血液必然运行不畅,而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1.贪吃肥甘油腻食物

贪吃肥甘油腻食物,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对于人体来说,脂肪是阴性的,而心为阳脏,如果血液中含有大量脂肪的话,必然会抵消一部分心气,造成血行不顺。

2.寒气入体

很多爱美的女士,即使是在大冬天,也常穿超短裙、低胸装,加之常常食用寒凉生冷的食物,导致寒邪入体,以致心所产生的阳气大多用来抵抗外界寒邪,造成血液循环动力不足,进而造成血行不顺。

通过上述两点不难看出,血行不顺与心脏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只有把心脏保养好,才能气血顺畅,面色红润。

血液循环靠心气推动

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如同水对大自然的重要性一样。俗话说“流水不腐”,因此,只有血液循环正常,人体才能健康。

《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血液的循环,而血液循环的动力就是心气。

如果心气虚弱,则会出现脉象虚弱、脸色苍白、容易疲劳等现象。只有心气充足平稳,才能保证血液循环畅通无阻,人体才能健康。

因此,当我们出现血液循环不畅的时候,与其一味活血,不如在医生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心气,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血液循环。

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主要由心、静脉血管、动脉血管和诸多毛细血管所组成,心脏凭借其收缩和舒张所产生的动力,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循环。心血管系统不仅为血液循环提供所需要的动力,而且可以根据人体的情况,随时调整和分配血量,以适应人体需求,从而保证人体循环系统相对的平衡和稳定,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目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就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血管壁中沉积了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导致血流不畅,使得心脏不得不提高跳动的频率才能满足人体对血液的需要,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多种心脏疾病,因此,想要更好地保养心脏,就要减少脂肪和糖类的摄入,以减少血管中的“垃圾”,让“管道”畅通。

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

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大多都与心脏有关,即使不是因为心脏问题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其影响和危害的也是心脏。因此,无论是为了预防还是为了缓解血液循环障碍,都应该保养好心脏。

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心气不足。无法产生足够的动力让血液到达身体的末梢部位,例如,手指、脚趾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良等。

阳气不足。血液流通滞涩,因此出现肢体冰凉、手脚发红或者苍白,甚至疼痛的现象。

疾病因素。例如,肢端坏死症、多发性大动脉炎以及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往往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的症状。

除此之外,寒冷、衰老、中毒、过敏等也会引发血液循环障碍。但是,血液循环障碍产生的原因往往不止一个,大多时候是两个甚至多个,因此,一旦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的症状,我们先要去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到原因后,再对症治疗。

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

血液循环障碍分为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和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两种,其中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紊乱的原因有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包括:①局部血容量异常,如局部充血或者缺血;②血管内有异常物质,如血管内有血栓;③血管壁通透性过高,或者血管壁有破损,如出血或者水肿等。

血管内有异常物质

一般来说,发生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的同时,必然会出现局部循环障碍,如心脏功能不全或者长时间休克,往往会导致局部充血或者水肿;局部,尤其是体表血液循环障碍,如水肿、充血或冻伤,往往不会对正常人的健康造成太大危害,但是严重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往往也是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的导火索,例如,心肌梗死或者血栓往往会引发心功能不全。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血液循环障碍产生的原因也不同,不过,所有血液循环障碍的产生都与心气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而且绝大多数的血液循环障碍都可以通过保养心脏得到很好的改善。

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是一个由肌肉和血管组成的、具有瓣膜结构的器官,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人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依靠心脏不断地收缩和舒张而得以维持的。

心脏舒张的时候,含氧量低的静脉血流回心脏,在经过心脏和肺的处理之后,富含氧气的动脉血被心脏射入动脉,输送至身体各处。在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同时,心脏瓣膜也在规律地一开一合,从而推动着血液沿固定单一的方向在人体内循环流动。因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的形态类似水泵,所以心脏对血液的做功过程,也被称为“泵血”。

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否良好,是人体健康状况的直接反映,所以,提升心脏的泵血功能,也是保养心脏的主要目的之一。

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较直观也是较容易被感受的标志之一是心率,也就是心脏跳动的频率。

心率与心脏泵血量的关系:心率×每搏排血量=心排出量。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年龄越大,心率越慢。大多数健康成年人的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在这个范围内,心率越慢,说明心脏功能越好。

但是,当患者的心脏发生病变或者受到某些外界的药物作用的时候,必然会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为了保证正常的心排出量不变,心脏只能提高心率。这样的后果就是,不仅增加了心脏本身的耗氧量,而且由于心脏每搏排出量减少,射血分数下降,也就导致身体的各个器官,尤其是末梢神经不能得到正常的血液供应,也不利于血液中“垃圾”的清除,所以,心动过快,往往会导致动脉内血栓的形成,引起肢体的缺血,甚至导致这些部位发生病变。

心动过速固然危险,但是如果心动过缓,也会危及生命。一般来说,心率每分钟少于50次即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大多是由心脏或者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所以,一旦心动过缓,就要立即去医院检查,找出病因后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保养心脏,既不能一味提高心率,也不能一味降低心率,只有在结合自身年龄、身体素质等情况,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制订保养心脏的计划。

温馨提醒

切忌滥服补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大多数补药虽然宣称“药食同源”,例如,很多补肾、补脑药物都是大燥大热之物,这些燥热之物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蓄积热毒,而热毒一旦侵犯心脏,轻则神志不安,重则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螺旋运动对动脉血流的影响

关于螺旋运动的具体方式,可谓众说纷纭。但是,较简单、安全,也易于掌握的螺旋运动应是太极拳中的“螺旋缠丝”。

螺旋缠丝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同时调整呼吸,使得体内的气息从头顶贯穿到脚底,让身体达到上虚下实的状态。

双脚抓紧地面,调整呼吸,同时拧转脚掌,结合步法转换,同时带动身体转动,转动方向与脚掌拧转方向相同。

转动腰腹部,同时以躯干带动上肢运动。

配合手势,引导气息运动,让身体中的各个器官和血管通过拧转与气息的调整相结合,让体内气息达到上下贯通的效果。

不过,如果想要以螺旋运动的方式达到安全锻炼身体的目的,就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以腰为中枢,四肢配合,保证全身各个关节都能充分活动,运动四肢时要慢抬慢落,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安全,避免跌倒,而且能够给心肺和血管以充分适应的时间,这对于血管弹性较差的老年人或者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螺旋运动这么简单、和缓,却能够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有益的影响呢?这是因为螺旋运动的较大特点就是可以影响动脉血流。

我们知道,心脏是人体血液的源头。但是,血液从心脏泵出后,不是被心脏直接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而是先被心脏送入各大动脉,经过大动脉不断地收缩与舒张将血液送达全身各处,但是血液较难送达的当数头顶、脚尖和指尖等几个位置。而人在进行螺旋运动的时候,动脉血管得到充分蠕动,有效增强了血管的韧性和弹性,延缓了血管的硬化和萎缩;同时,在螺旋运动中,肌肉会对静脉进行挤压,从而使回心血量增加,进而间接地增加了动脉血的输送。因此,螺旋运动不但可以有效强健心脏,还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保证心脏得到气血的滋养,为心脏的养护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