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优势追求及其教育意义
- 儿童教育心理学
-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10802字
- 2021-10-27 22:47:23
除了人格的一致性,人性方面最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就是对优势与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当然是与自卑感直接相关的。因为若是没有感到自卑的话,我们就不会产生出想要超越当前处境的任何渴望。优势追求与自卑感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同一种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不过,为了便于阐述,我们最好还是把它们适当分开来加以对待。在本章中,我们尽量只论述优势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教育方面的作用。
对于优势追求,我们可能会问到一个问题:优势追求是不是像我们的种种生理本能一样,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必须给出的回答就是,这是极不可能出现的一种推测。事实上,我们无法像谈论任何一种明确的先天感官那样来谈论优势追求。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优势追求当中必定存在着某种“基质”,这也就是说,其中必定存在着一种具有各种成长可能性的胚质核心。或许,我们这样来解释最好:人性与优势追求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活动局限于某些领域,有些能力我们永远都培养不出来。例如,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获得小狗那样灵敏的嗅觉,我们的眼睛也不可能像光谱中的紫外线那样具有穿透力。不过,人类的有些功能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也正是在这种进一步开发的可能性当中,我们才看到了优势追求的心理学根源,以及人格在心理上进行展现的整个源头。
就我们看来,在所有情况之下都展现自我的这种动态欲望,普遍存在于儿童和成年人身上。我们是没有办法消除这种欲望的。人性无法忍受持久的顺从,人类甚至还打倒了自己的神灵。那种丢脸和被人瞧不起的感觉,那种世事无常与低人一等的情绪,总是会让人产生出一种达到更高层次的渴望,以便获得补偿、臻于完美。
我们可以说明,儿童身上的某些独特性,暴露出了环境因素的作用,因为正是在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儿童身上才形成了自卑感、软弱感与不确定感。反过来,这些感觉又会对儿童的整个精神生活产生出一种刺激作用。儿童的目标,就是将自身从这种状况之下解放出来,达到一种更高的层次,并且获得一种平等感。这种上进的愿望越强烈,孩子为了寻求自身力量的证据而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会越高。可这种证据,常常都超越了人类能力的极限。由于偶尔会从各个方面获得支持,因此孩子能够把自己的未来想象得几乎同上帝一样。不管怎样,儿童的此种想象都很容易暴露出一个事实:他们都拥有让自己变得像上帝一样的想法。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那些觉得自己最脆弱的儿童身上。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个14岁的孩子,他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非常糟糕。当我们问到他对童年时代的一些印象时,他还记得,在6岁那一年,发现自己不会吹口哨之后,他觉得非常痛苦。然而,有一天,就在他走到家门外的时候,却成功地吹响了口哨。他非常震惊,认为一定是上帝在他的身体里面吹口哨。这种情况非常清楚地表明,他身上的那种软弱感与他对上帝的接近感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深刻而紧密的关联。
这种渴望超越的心态,与那些显著的性格特质有关。通过观察此种倾向,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儿童的整个抱负。这种自我肯定的渴望变得异常强大之后,其中往往也会含有一丝忌妒之心。这种类型的儿童,很容易会形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希望自己的竞争对手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而且,他们不只是希望(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他们患上神经官能症),还会真的去伤害别人、给别人捣乱,甚至偶尔会显示出明显的犯罪特质来。这种儿童可能会污蔑他人、泄露隐私、贬损其他同伴,从而觉得自己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而在有人看着他的时候,则尤其如此。没有人应当超过他,因此,究竟是他自己的重要性提升了,还是同伴的重要性降低了,对他而言并不重要。权力欲望若是变得极其强大,就会在狠毒和报复行为当中暴露出来。这些儿童,始终会表现出一种逞强好斗、大胆挑衅的态度。这种态度,又会在他们的外在表现当中暴露出来,比如他们眼中会有炫耀之色,他们会突如其来地大发脾气,会随时准备与假想出来的敌人战斗。对于那些以超越为目标的儿童来说,参加考试就是一种极其令他们觉得痛苦的情况,因为这样一来,就会轻而易举地暴露出他们没用的真相。
这个事实表明,我们必须让考试去适应一个儿童的独特性。一场考试,并非对每个儿童来说都是一回事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于有些儿童来说,考试就是一件极其恼人的事情。有些儿童会脸红或脸色变得苍白,开始结结巴巴、浑身哆嗦;有些儿童会因为羞怯和害怕而呆若木鸡,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有些儿童只能与其他孩子一起回答问题,否则的话,他们根本就无法回答,因为他们都以为,别人正在观察他们。
这种渴望超越的心态,也会在玩耍当中表现出来。如果在这个方面怀有一种强烈的超越渴望,那么这种心态是不会允许一名抱有此种心态的儿童在玩耍中扮演马儿的角色,而让别的孩子扮演赶马车的人的。这种儿童,始终都希望由自己来扮演赶车人,始终都会想要去领导和指挥其他的孩子。不过,倘若过去的经历阻碍他去承担这样一种角色,那么他就会通过妨碍别人玩耍,来满足自己的这种渴望。而且,倘若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受到了进一步的打击,这种孩子的抱负就会遭受挫折。因此,任何新的情况都会让他后退,而不是激励他勇敢前行。
那些雄心万丈、迄今还没有遭受过挫折的儿童,会表现出一种倾向,喜欢参与各种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可若是在游戏中失败了的话,他们同样也会表现得惊慌失措。从儿童最喜欢玩的游戏、最喜欢听的故事、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和名人等方面,我们常常可以推断出,他们那种自我肯定的渴望究竟达到了哪种程度,是在朝着哪种方向发展。至于成年人,我们经常发现他们都崇拜拿破仑,因为对于抱负不小的人来说,拿破仑就是一个极其合适的榜样。白日梦里的那种狂妄自大,往往都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感的标志,因为正是这种自卑感,才会刺激那些沮丧失望的人,让他们到产生于现实之外的种种感觉中去寻求满足与陶醉。在梦里,常常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在观察儿童为自己的优势追求采取不同方向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诸多明显的变化形式,并且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类别。我们无法让这种分类变得非常精确,因为这些变化形式数不胜数,并且主要是由儿童本身的自信程度决定的。成长过程当中没有受到过阻碍的儿童,会引导自己的优势追求,进入能够让他做出有益成就的那种方向。他们会努力让老师满意,努力遵守秩序,并且成长为正常的在校学生。然而,我们根据经验可知,这种情况并不是占多数。
还有一些儿童,他们虽然希望超过别人,却在自身努力超过别人的过程中,显示出了一种猜忌多疑的紧张感。通常来说,这种追求当中都含有一种夸张的抱负,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我们都习惯于把抱负看成是一种优点,并且借此来激励孩子做出更大的努力。这种观念往往都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抱负过多的话,儿童的成长就会受到损害。膨胀的野心会导致一种紧张状态,虽说孩子暂时可以忍受,但过后必然会出现诸多迹象,表明这种紧张状况正在变得过于严重。孩子在家里可能会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书本上,因而会危及其他方面的活动。这种儿童,常常会仅仅因为急于在学业上领先,就去逃避其他的问题。对于这样一种成长方式,我们没法做到彻底满意,因为一个儿童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做到身心两方面都茁壮成长的。
这种儿童用于规划自己的人生、以便能够超越其他所有人的方式,不是很有利于健康的成长。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告诉他,不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书本上,应当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应当去跟朋友们玩一玩,应当去干点别的事情。同样,这种儿童也不占绝大多数,但我们经常会碰到。
此外,经常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班上有两名学生,他们彼此间暗中较劲。倘若有机会仔细观察,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在这种相互竞争的儿童身上,偶尔也会形成一些不是特别令人愉快的性格特质。他们会变得忌妒别人,而这当然不是一种独立自主、和谐协调的人格应当具有的品质。他们会因其他孩子的成功而感到生气,倘若别人跑到了前头,他们便会开始患上神经性头疼、神经性胃疼等症状。如果另一个孩子受到了表扬,他们就会退到一边去。因此,他们自然永远都无法去表扬别人。这是忌妒的一种标志,但不那么有助于说明夸张的抱负。
这种儿童不会与同伴们融洽相处。他们希望自己处处都是主角,因而不愿服从游戏的常规组织方式。结果就是,他们都不喜欢跟别人一起玩,并且会在同学面前表现得趾高气扬。对于他们来说,每次与同学打交道都令他们觉得不舒服。可越是这样,他们觉得自己位置就越不安全。这种儿童,从来都不会确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并且一旦觉得自己处于一种不安全的氛围当中,他们很容易就会变得惊慌失措。他们身上都背负着别人对他们的过多期望,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过多期望。
这种儿童,会非常敏锐地感受到家人对他们的期望。他们会兴奋而紧张地去完成摆在自己面前的每一项任务,因为他们眼前始终都有胜过其他所有人、让自己变成一道“耀眼光芒”的幻景。他们感受到了身上背负着的种种期望的分量,并且只能在有利的情形下,才会背负着这种重担前行。
假如人类有幸获得了绝对真理,并且能够找到一个完善的方法来让儿童免于面对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很可能就看不到行为异常的儿童了。由于我们还没有找到这样一种方法,由于儿童必需的学习条件无法得到理想的安排,因此显而易见,我们对这种儿童抱有急切的期望,就是一个异常危险的问题。他们将会带着不同于其他那些没有背负此种不良抱负的儿童的感受,来面对一种困难。我们所说的“困难”,是指那些不可避免的困难。我们不可能防止一个儿童遇到困难,并且日后很可能始终都会如此。至于原因,部分在于我们使用的方法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们并不适合于每一个儿童,而我们也一直都在努力加以完善。部分原因也在于一个事实,那就是儿童内心的自信受到了一种夸张抱负的破坏。因此,儿童就不会带着克服困难所必需的勇气去面对这些困难。
野心太大的儿童,只会关心那种会使他们的成功获得认可的最终结果。倘若没有别人的认可,成功本身并不会给人带来满足感。我们都知道,在很多情况下,儿童在出现困难的时候保持心理平衡,要比实实在在地立即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重要得多。一个被迫走上此种野心勃勃的方向的儿童,并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们就会觉得,要是没有获得别人的钦佩,他们就无法生存下去。这种结果,从许多人都要依赖于别人的意见来行事的现象当中,就可以看出来。
以那些一出生便带有生理缺陷的儿童为例,就可以说明在自身价值的问题上不丧失那种平衡感究竟有多重要。当然,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许多儿童身体的左侧发育得要比右侧更好,这种现象,通常都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惯用左手的儿童,在我们这种惯用右手的文化当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我们必须运用某些方法,才能看出一个儿童究竟是惯用右手还是惯用左手。我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发现,左撇子儿童都是那些在写、读和画画方面异常困难的儿童,并且他们用起双手来,通常都比较笨拙。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查明一个儿童是天生惯用右手还是天生的左撇子,但这种方法也并非全然确凿。那就是,要一个儿童双手交叉。左撇子儿童交叉双手时,通常都会让左手拇指位于右手拇指之上。看到那么多的人天生就是左撇子,却从来都不知道这一点,真是令人震惊。
在研究了大量左撇子儿童的经历之后,我们发现了下述事实:第一,这种儿童通常都被人们认为笨拙或者手脚不灵巧(在我们这种惯用右手的世界中,这一点不足为怪)。要想理解这种情况,我们只需想一想,倘若已经习惯了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却在一个交通规则是靠左行驶的城市里(比如英国的城市就是这样)去横穿街道,情况会有多复杂就行了。倘若家里其他人都惯用右手,那么一个左撇子儿童就会发现,自己的处境甚至更加糟糕。他惯用左手的情况,既会妨碍到家人,也会妨碍到自己。到了上学后学习写字的时候,他会发现自己总是低于平均水平。由于人们不理解原因,因此他会受到责骂,得到很低的分数,并且经常会受到惩罚。孩子无法理解自己的处境,只能认为自己某个方面的能力不如别人。他的心里,便会产生出一种受到了限制、在某个方面低人一等或者不能与别人展开竞争的感觉。由于在家里也会因为笨手笨脚而受到大人责骂,因此他在家里看到的情形,也完全证实了他那种自己低人一等的想法。
当然,孩子不一定非得承认这是一种最终的失败。不过,有许多儿童却会在这种令人沮丧的情况之下放弃拼搏。由于不明白实情,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因此他们是很难继续奋斗下去的。于是,许多人的字写得都潦草难认,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充分锻炼过自己的右手。我们常常发现,许多优秀的艺术家、画家以及手工雕刻师,都是左撇子。这一事实证明,这种障碍是可以克服的。这些人,仅仅通过锻炼的力量就克服了天生惯用左手的习惯,培养出了运用右手的本领。
有一种迷信观念,认为所有原本属于左撇子的人通过锻炼,习惯了运用右手之后,都会变成结巴。这种儿童前进道路上碰到的困难有时极其巨大,使得他们有可能失去说话的勇气,这一事实解释了此种迷信观念产生的原因。我们之所以发现,有数量异常庞大的左撇子,都属于表现出了其他形式的沮丧泄气之人(比如神经官能症患者、自杀者、违法犯罪者、乖张刚愎者,等等),原因也在于此。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看到,那些克服了惯用左手这一习惯的人,也在人生中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尤其在艺术界里。
不管惯用左手这个单一的特点可能显得多么无关紧要,它仍然向我们传达出了某种极具重要意义的东西。那就是,除非我们已经让一个儿童的勇气与毅力提升到某种程度,否则的话,我们就不可能测定其能力的任何一个方面。在我们吓唬儿童,夺走他们走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时,在我们看来,他们似乎还是能够继续前进的。可是,假如去增强他们的勇气,那么这种儿童就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抱负过高的儿童,处境都很糟糕,因为人们习惯于根据孩子取得的成功去评判他们,而不是根据儿童做好了面对困难并与困难做斗争的心理准备来评判他们。在我们目前的这种文化当中,人们对于表面上的成功,往往也要比对全面教育更为关注。我们都知道,那种几乎毫不费力就能获得的成功,往往都是昙花一现。因此,训练一个儿童变得野心勃勃,实际上是毫无益处的。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让孩子认识到在失败面前决不气馁,把失败当成一个新的问题来解决,这一点很重要。假如老师能够看出,一个儿童在哪个地方做的是无用功,并且还知道孩子起初是否付出了充分的努力,那么这种培养自然就会容易得多了。
因此,我们看得出,一种优势追求可以用一种性格特点表达出来,比如说有抱负。有些儿童的优势追求,起初采用的是有抱负这种形式,可由于另一个儿童已经领先很远,于是他们就认为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因而放弃了这种抱负。许多教师的做法,都是对那些表现得没什么抱负的孩子非常严厉,或者是给他们打很低的分数,以便激发出他们那种潜在的雄心壮志。要是孩子心中仍然留有一丝勇气的话,那么这种做法偶尔也会起到作用。然而,我们却不推荐将这种方法加以普遍应用。因为这样做的话,那些在学习上已经濒临危险境地的孩子,就会彻底变得糊涂迷茫,并且会在这种待遇的逼迫下,陷入一种表面上非常愚蠢的状态中去。
另一方面,假如用温和、细心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他们,那么我们常常就会惊讶地看到,一些儿童会表现得令人意想不到的聪明和能干。诚然,如此转变过来的孩子,往往都会表达出一种更大的抱负。这完全是因为他们都很害怕,担心自己再次陷入原来的那种处境中去。他们原来的生存状态和过去成绩不好的情景,仍然像警告信号一样,在他们的眼前挥之不去,并且不断地敦促他们前进。在日后的生活里,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一举一动都好像是凶神附体一样。他们忙忙碌碌,不分昼夜,经常被加班压得喘不过气来,并且认为自己永远都不够努力。
倘若我们牢记个体心理学的主导理念,那么一切就会变得更加清晰了。这种主导理念认为,每一个人(儿童和成年人都是如此)的人格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且始终都会按照这个人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表达出来。脱离行为的人去评判一种行为是不对的,因为一种特定的单一行为,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诠释。待理解了这种特定行为或者姿态,比如说拖拖拉拉,明白这是孩子对学校规定的任务做出的一种必然回应之后,我们在做出判断时的那种不确定性,马上就会消失。这种回应完全说明,孩子宁愿与学校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他不会费那个功夫,去满足学校的各项要求。事实上,他还会使尽浑身解数,不去遵守这些规定。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会看出“坏”学生的整体形象。我们会看到,倘若孩子的优势追求没有以接纳学校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是以排斥学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那么悲剧就会发生。一系列典型的行为症状,会在孩子身上浮现出来。而且,这些症状还会逐渐发展,使得孩子日益不可救药,日益退步。孩子可能会变成一个宫廷小丑式的人。他会不停地搞恶作剧,把别人弄得哈哈大笑,并且乐此不疲,别的几乎什么都不干。或者,他会骚扰自己的同学。如若不然,他就会逃学,去结交不良的朋友。
这样,我们就会看出,非但是学生的命运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孩子日后的成长也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学校提供的教育与锻炼至关重要,它们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人生。学校位于家庭与社会生活之间。因此,学校有机会纠正孩子在家庭教育当中形成的那些错误的生活方式,也有责任让孩子做好适应社会生活的准备,有责任确保孩子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和谐协调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倘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学校的作用,我们就会看出,学校始终都在按照当时的社会理想培养人才。学校先后经历了贵族学校、宗教学校、资产阶级学校和民主学校这几个发展阶段,并且始终都是按照时代与统治者的要求去培养孩子的。比如,倘若如今理想状态的成年人是以男女都独立、自制、勇敢为特点,那么学校就必须调整自身,以便培养出接近这种理想的个人。
换言之就是,学校既不能自视为一个终点,而且还应牢牢记住,学校必须是为了整个社会去培养人才,而不是为了学校自身去培养人才。比如说,对于那些已经放弃了当学习标兵这一理想的孩子,学校切不可以忽视。这些孩子心中怀有的,可不一定是一种较小的优势追求。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转向其他一些不用让他们去竭尽全力的方面,他们还会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更加容易获得成功,而不管这种看法对不对。之所以如此,原因可能在于,他们小时候都已经无意识地训练自己去干其他的事情了。比如说,虽然他们可能不会成为杰出的数学家,但他们可以在体育运动当中出人头地。教育工作者绝不应当忽视任何一种如此突出的技能,而应当把这种技能当成一个起点,鼓励孩子在其他活动领域里不断进步。倘若从某种令人鼓舞的成绩开始,并且利用这种成绩,让孩子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那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会轻松得多。可以说,这种做法仿佛是在引诱孩子,从一个硕果累累的牧场前进到另一个硕果累累的牧场。并且,由于除了其中的智力低下者,所有儿童完全能够成功地应对好自己的学习,因此我们需要克服的,就只有一种人为设置的障碍了。此种障碍,源自于我们的下述做法:把没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成绩当成评判的基础,而不是把教育与社会的最终目标当成评判的基础。在儿童身上,此种障碍体现为缺乏自信。结果就是,孩子的优势追求可能会因为找不到恰当的表达形式,从而导致他们不去从事有益的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又会怎样去做呢?他会想出一种逃避的方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会培养出某种特殊爱好。这种特殊爱好,实际上并不会获得老师的表扬,却可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或者,它只是可以让孩子用这种无礼、固执倔强的表现,让其他儿童产生出敬佩之心。这种孩子,常常会通过造成干扰的办法来自诩英雄,来自认为他是一个小巨人。
这种心理症状和偏离恰当行为的做法,是在学校进行努力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过,尽管这些做法是在学校里暴露出来的,可它们的根源,却不能全然归咎于学校。从一种被动的意义来看,也就是说,除了主动承担的教育和纠正使命,学校就是一个试验站,可以让孩子幼时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一一暴露出来。
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一位优秀而细心的老师就能看出诸多问题来,因为许多儿童马上就会表现出那种娇惯坏了的孩子才有的全部迹象。对于此种娇惯坏了的孩子来说,新的环境(即学校)会让他们觉得极其难受与讨厌。这种孩子没有与别人交往的经验,但在学校里,孩子却必须能够与别人交朋友。一个孩子在上学之前,最好能够了解到一些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的知识。孩子绝对不能具有依赖性,绝对不能只依赖于一个人,而去排斥其他所有的人。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在学校里必须得到纠正,而要是孩子在入学时多少已经摆脱了这种错误的影响,当然就更好了。
对于一个在家里一直受到溺爱的孩子,我们可不能指望,他在学校里一下子就能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去。这种儿童,都不会专心。他会表现出一种想要留在家里,而不是去上学的渴望。事实上,他根本就不会具有什么“学校感”。这种厌恶学校的迹象,我们很容易察觉到。比如,早上父母必须左哄右哄孩子才会起床;家长必须不停地敦促孩子做这做那;他们会发现,孩子吃早餐时拖拖拉拉……看上去,这种孩子就好像是建造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阻止自己进步似的。
这种情况的处理办法,或者说纠正方法,与纠正惯用左手者时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我们必须给这种孩子去了解学习生活的时间,而且在他们上学迟到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惩罚他们,因为那样做,只会让他们在学校里觉得更不开心。这种惩罚,孩子会看成是一种证据,证明他认为自己不属于学校的那种感受是对的。倘若父母动手揍孩子,想强迫孩子去上学,那么孩子非但不会想去上学,而且还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让自己的处境好受一点儿的办法。孩子想出来的办法,自然就是逃避,而不是那种真正迎难而上的办法。孩子厌恶上学的心态,孩子在学校里碰到问题时无力应对的状况,在他的每一种姿态、每一个动作当中,都会变得非常明显。他从来都不会把书本归置到一起,会经常忘记或者丢掉书本。倘若一个儿童出现习惯性地忘记或者丢失书本的现象,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他对自己的学校已经没有什么很好的印象了。
在研究这种儿童的过程中,我们几乎总是会发现,他们根本就不抱希望,都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不会取得任何成绩。这种自甘轻视的态度,并非全然是他们自身的责任。在他们朝着这种错误方向前进的过程中,环境也起到了作用。在家里,怒气冲冲的家长已经预告说,孩子的前途很渺茫,或者说孩子愚笨无比,毫无用处。当这些孩子在学校里看到那种似乎证明了家长这些责备的证据之后,他们就会丧失可以纠正这种错误理解的判断力与分析能力(他们的家长,常常也不具备这些能力)。于是,他们就会放弃拼搏,甚至还会在不曾尝试过拼搏的情况下缴械投降,并且会把自身导致的这种失败,看成是一种不可逾越的障碍,以及证明他们无能或者不如别人的证据。
由于情况通常都是如此,因此一旦犯下错误,我们就很少有机会去纠正这种错误了。因为这些儿童尽管付出了明显的努力来向前迈进,可通常仍然会落在别人后面,所以他们很快就会放弃这种努力,并且开始转移注意力,捏造出种种理由,以便不去上学。旷课,也就是逃学,是孩子最危险的一种预兆。人们认为逃学是最不好的恶习之一,因此惩罚起来往往也非常严厉。于是,孩子就会认为,他们只有通过耍滑头和说谎,才能逃脱惩罚。还有几条途径,也会导致他们出现更多的不良行为。他们可能会伪造家长的便条,并且篡改成绩单。在家里,他们可能会针对自己原本应当在学校里学习的情况,编造出一大堆的谎言。可实际上呢,他们却有段时间没去上学了。在上课那段时间,他们也得找个地方躲起来才行。不用说,在这些隐蔽之所,他们经常会碰到其他一些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的孩子。因此,倘若仅仅是逃学,那么逃学之后,这种儿童的优势追求仍然不会得到满足。他们的优势追求,会促使他们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也就是说,促使他们去违法犯罪。他们会越走越远,变本加厉,最终犯下真正的罪行。他们会形成帮派团伙,开始偷窃,养成性变态行为,还会认为自己已经完全长大成人了。
一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就会开始为自己的野心寻找更多的养料了。由于他们的不良行为仍然没有被人察觉,因此他们觉得自己本领高强,能够犯下那些最狡猾的罪行。这一点,就说明了许多孩子到了日后都不会放弃犯罪生涯的原因。他们之所以想要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成长下去,是因为他们都相信,自己在其他任何一个方向上永远都无法获得成功。可以激发他们去从事有益活动的一切,他们全都不予考虑了。他们的抱负,不停地受到同伴行为的刺激,促使他们做出新的不合群行为或者反社会的行为来。我们始终都会看到,一个具有犯罪倾向的孩子,同时也是一名极为自负的儿童。这种自负的根源,与抱负的根源是相同的。它会促使这种儿童不断地用某种方式,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倘若无法在人生当中有益的一面替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他们必然就会转向人生当中无益的一面。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个男孩杀死老师的例子。倘若研究一下这个例子,我们就会看出这个男孩身上所有的性格特质来。在一名女家庭教师的指导下,这个男孩子接受了一种非常认真,但又太过紧张的教育。可那位家庭教师却认为,对于精神生活的表达与功能方面应该了解到的知识,她都了如指掌。由于心中的抱负太高,变得过犹不及,也就是说,他的抱负就变成了纯粹的气馁,因此这个男孩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既然生活和学业都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他便转向了违法犯罪。通过违法犯罪,他就摆脱了那位教师兼儿童指导专家的掌控。因为迄今为止,整个社会还没有找到办法,将犯罪分子尤其是未成年罪犯当成教育问题来对待,也就是说,还没有把它当成是对心理错误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种纠正。
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对任何一个跟教育紧密相关的人来说都很熟悉,那就是我们经常发现,许多任性不羁的孩子都出自家长是教师、牧师、医生和律师的家庭。这种情况,非但适用于那些没有太多职业威望的教育工作者,也适用于我们很重视其观点的一些人物。尽管在职业方面具有权威,可这些人似乎都无法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和平与秩序。原因就在于,在所有的这种家庭里面,某些重要的观点要么是受到了完全的忽视,要么就是没有被其他家人所理解。比如,其中的问题部分源自于家长制定了严格的规矩与制度。这种家长从事教育工作,自以为具有权威性,因此试图强迫家人接受这些规矩与制度。这种家长,对孩子压制得太过厉害了。他威胁到了孩子的独立性,事实上还经常会夺走孩子的独立性。他似乎在孩子的心中激起了一种反抗情绪,迫使他们去报复这种压制。这种压制,使挨打时的棍棒在孩子的记忆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我们还应记住,周到全面的教育方法会让人形成一种异常敏锐的观察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教育是大有裨益的。可若是对自己的孩子运用这种方法,经常导致的结果却是,孩子会希望自己始终都是家长关注的重心。他们会把自己看成是一种炫耀性的实验品,认为别人才是负有责任和做出决定的一方。这种“别人”必须解决所有的问题,孩子们却觉得自己任何义务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