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2,旅行是文人的凭吊游记

旅行是文人的凭吊游记

中国古代文人不得志时,常结庐山林,回归自然,与樵夫为伴,朝饮晨曦,夕餐落霞,放歌长天流云,寄意日月星辰,超然物外,忘情于山水我一直很羡慕浪迹江湖云游四方的文人和侠客。许多人喜欢看金镛的武打小说,除了盖世武功的人体自身能力的超越之外,也向往的是他们仗剑走天涯的洒脱和浪漫生活,而今媒体发达,电视和互联网及手机微微信将世界各地联结起来,一切在手机大小的方寸之间皆可玩转看到,海量的信息源源不断,可以尽情遨游世界上精彩纷呈的地方,但只是“大饱眼福”,而不能身临其境,手机族和手机奴出现,这是幸福还是悲哀,角度不同看法也不一样,但从身历其境的角度讲,目光的游历和身心的游历境界是大不一样的。试想沿着十里长坡走到六盘山下,攀登六圈山脊,站在六盘山上,吟诵毛主席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丽诗句,是何等的壮志凌云,在长江赤壁读大浪淘沙,三国人物,古战场,历历在目,迎风独吟,心潮澎湃,才会有灵感突现。有那么一批先哲,脱尘出俗,抛却功名利禄,远离安逸的生活,与自然为伍,与天地为伴,披星戴月,推开厚重的历史苍桑,抚摩着一幅幅砖雕、石雕、木雕浅绘的风景人物故事,与用睿智的思考穿越精神的灵地,探索、挖掘、探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造了张骞式的外交联络旅游、唐玄奘的佛教取经旅行、俆霞客的科学考察旅行、李白的文化漫游和乾隆六下江南的巡行之旅。站在秦代阿房宫、汉代未央宫、唐代大明宫等宫殿遗址上,历史才能逼真。仰望岳鹿书院和孔庙,“稷下学宫”侧耳倾听一场场学术争鸣和先哲的伟大思想。沿长江黄河而行,中华文明是怎样流淌和演变孕育的,五湖四海,四岳八极,多么巍峨壮观。纵然被流放的苏东坡,也开创了苏堤、东坡肉,庄子的梦游,唐三藏的出境游、丘处机的巡讲游、徐霞客的驴游……结出了丰硕的探索和文化果实。余秋雨先生以苦旅中求索写下《文化苦旅》,还有多少个画家,像唐僧取经一样,不畏夏热冬寒,寄情于山水,撷取风景的唯美片段,匠心独具,创作出不朽的画幅;更有不少摄影家,拿着沉重的器材,守候在日出和日落时分,抓取大自然光影无穷变化的瞬间,成了自然惟美的骄子。如果你是一个爱好旅游的人,你会从中找到如何将“游玩”变成“游学”的乐趣,变成“摄影、美食、诗歌、文学”之旅,有艺术的细胞,文化的沉淀,精神的洗礼,如果你是一个追古觅迹的爱好者,跟着孔子、庄子、司马迁、李白、唐僧、苏东坡、丘处机、徐霞客…们一起行走在历史的足迹,打开文化乐旅,开启一扇文化、禅意、历史、美景的时空之门,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