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城市管理的实践:发展中的浙江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 吴坚
- 1802字
- 2021-10-22 19:24:45
第四章 信息采集创新
第一节 信息采集创新探索
信息采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受理城市管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信息采集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信息采集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采集的时效在案件的快速交办、迅速处置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千里眼”的作用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强化资源整合力度
目前浙江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对城管系统外的信息资源共享主要为市规划局的地理信息及公安交警部分监控探头,对其他涉及城市管理的部分信息资源尚未实现共享。为保证数字化城市管理立体服务的精准高效,也是浙江省智慧城管建设的需要,在资源整合上应强调领导牵头、城管办综合协调,加强相关部门对接,整合包括公安在内的固定监控、工商企业征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机动车车辆信息,通过整合,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应用于建筑工地、街面秩序、积水排查等城市管理的日常监管环节之中,进一步实现了综合资源的高效应用。
2.提升“城管通”采集质量
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获取的实时化、精细化和智慧化,通过共享平台,获得各职能部门新建项目的规划分步,同步更新各类城市设施地理分布,打通手机图层中未体现的新建部件与新建部件的“信息孤岛”,进行更有效的交换共享,提升信息采集质量。在 2G/3G 的基础上,建立移动 WI-FI接入入口,通过WLAN无线设备提供更高的数据带宽,下载速度更快,节约流量损耗,保证网络信号稳定,实时在线,提高信息采集效率。
3.有效发挥视频监控作用
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固定视频监控、车载移动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图像感知,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提供图像信息。通过车载定位形成执法力量分布地图,遇到突发情况,及时通知附近执法队员到达现场处置问题,从而保证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及时将视频发现的问题反映到相关职能部门,为分析和处理突发情况提供有效时间,实时上报雪灾、洪灾、台风等造成的影响,配合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4.全面体现热线效能
建立以政府、市民互动为核心的热线公众服务平台,纳民意、解民惑,及时解决市民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拉近公众和数字化城市管理之间的距离,增强市民对政府工作的了解,有利于城市管理者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提高公众满意度,从而树立良好形象。
5.引导全民参与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运行可以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地监督政府作为,最大限度查找政府行政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为政府改进行政行为,提升执政能力提供可能性,体现“责任型政府”。扩大监督信息来源,实现有条件的“全民监督”。所有市民都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眼睛,都可以参与到政府城市管理中来。最大限度为广大市民服务,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开启各类在线服务,开通官方微信、微博,联合市民论坛,将社会公众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直接转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处理。在城市网格管理、公共服务、城市环境治理等领域进行积极拓展,提供整合式的协同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随时、随地、随身的信息化沟通渠道,做到全民参与监督,为民办实事。
6.创建物联网感知平台
城市万米单元网格划分和城市事部件管理包罗万象,市容卫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隐藏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也尤为重要。添加传感器、RFID等设备,进一步建立信息来源系统,对涉及城市安全运转的重要市政交通设施、燃气管道、给排水设施及水质等进行信息化、电子化监测和监管,实现智能化管理。如在重要桥梁、国道上安装重量传感感应器,有超重车辆通过,就能实时报警,为交警、路政等部门执法提供信息,防止发生垮塌等重大安全事件;在建筑工地上安装空气扬尘传感设备、噪声监控等,实现远程自动监管建设工地施工情况,有效防控施工工地扬尘、噪声扰民等新时代问题;在井盖下安装安全RFID设备,如有人偷盗或有安全隐患,及时通过射频识别系统预警。在高压线铁塔、燃气调压箱、港监设施等人员现场采集有安全隐患和难度的部件安装传感器,通过电子预警安全有效地获得所需的环境、使用状态等信息,有指向性地进行网络资源的连接和信息融合。
通过物联网,将城市公共设施用智能设备联成一起,对城市管理中的核心设备实时感测。由先进设备技术来带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不仅减少各种恶劣环境下的人工干预,而且使用寿命长。针对漏报和某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事部件采集,通过设备自动监测,减少人员监测漏洞,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案卷发现的及时和精准率,是新型服务数据获取方式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