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摄像基础:“非遗”影像数字化应用
- 孙磊 李伟明 李宝军编著
- 1593字
- 2021-10-21 17:32:24
1 影像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1 照相术的发明
1.1.1 照相术的概念
照相术也称摄影术。摄影的目的和任务是将客观对象忠实地记录下来,从而让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获得像亲眼所见一样的客观信息。有人认为是法国人J.N.涅普斯(图1-1)在1826年首先成功地照了相(图1-2至图1-4),也有人认为法国人L.J.M.达盖尔(图1-5)在1839年的成就才是照相术的发明年代,因为他的卤化银方法是以后照相术发展的基础(图1-6、图1-7)。
图1-1 法国发明家J.N.涅普斯
图1-2 《墓地》J.N.涅普斯拍摄
图1-3 《红衣主教d'Ambois》J.N.涅普斯拍摄
图1-4 《耶稣背十字架》J.N.涅普斯拍摄
图1-5 路易·达盖尔摄影术的发明者
图1-6 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相机 1839年制造
图1-7 早期拍摄情景
照相术包括光学成像装置、感光材料以及显像过程。照相术的原理就是来自物体的光投影到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然后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变成可见的影像。
1.1.2 光学成像装置
虽然关于光学成像的观察可以追溯到远古,但一般认为针孔成像才是照相术的先驱。这种记录在中国至迟见于11世纪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在欧洲,15、16世纪出现了以透镜代替针孔的暗室,而对成像的解释到17世纪J.开普勒才完成。这种成像装置仅供人们观察或描绘外物之用,最初是一间房间;其后向小型化、自动化方面发展而成为现代的照相机,如图1-8。
1.1.3 物镜
照相机的主要部件,执行光学成像的任务。由于针孔太小,进入的光太微弱,于是人们利用透镜以增加通光量。先是用单透镜或当时习见于望远镜中的两片胶合透镜的形式,后者可以校正色差,但两者的视场和孔径皆小,只能拍摄静止的风景,故称风景物镜。19世纪后期光学玻璃的发展,每一组透镜又可对像差其他方面取得较好的控制,另一种设计路线是三合透镜,其中间是一片负透镜,两旁各一片正透镜。后来单片透镜也可用多片组成,因而在较广的视场下可获得很大的相对孔径(很小的f数),这种透镜在现代的电影机和小型照相机中广为采用,如图1-9。
图1-8 照相机成像原理
图1-9 小孔成像示意图
照相物镜按其焦距与照片尺寸之间的关系分为标准、广角和远摄三类。焦距约等于照片的对角线者为正常,例如常用的小型照相机,焦距为50mm,照片为24mm×36mm,属于此类。焦距比正常者短,属于广角;反之则属远摄物镜。变焦镜头透镜组中有些透镜可以相对其他透镜移动,使整个透镜组的焦距连续改变,但物与像的位置不受影响而固定不变。这样,在电影中就可以方便地得到从远景到特写的连续画面。变焦距物镜所能达到的最长与最短焦距之比称为变焦比,一般为3或4,如70~200mm。
1.1.4 f数
光圈数,物镜的可变光圈的大小,表示进入镜头的光量。光通越大,f数越小。通用的f数系列为1.4,2,2.8,4,5.6,7.1,8,11,16,22,如图1-10。
照相机镜头上既标注出其焦距,也标注出其可能达到的f数,如图1-11。
1.1.5 曝光与快门
将光学像记录于照相感光材料上要经过曝光。曝光是像的照度与曝光时间的乘积,前者取决于f数,后者由快门控制。常见的中心快门或称镜间快门是若干张金属片组成的,各片有一端固定,它们各自转动时就形成开或关的动作,曝光时间可短至1/500秒。另一种多用于小型照相机,称为焦面快门或帘幕式快门。这是紧靠焦平面前、带有可调狭缝的幕,迅速卷起帘幕而狭缝掠过,曝光时间可短至1/1000秒。因为狭缝扫过焦面有先后,故对快速运动物体的照相会有所失真。但其优点是独立于物镜之后,便于更换镜头。现在比较新的有电子快门,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曝光量,如图1-12、图1-13。
图1-10 光圈运动状态
图1-11 光圈大小示意图
图1-12 纵走式钢片快门
1.1.6 取景器
拍摄前要明确所拍景物的范围。现在比较主流的是旁轴取景器和单反单镜头取景器,单反取景器的优点是没有视差,如图1-14。
1.1.7 景深
拍摄中景物有前后关系,而镜头只能调焦到一个平面,前后的物体都不能形成最清晰的像。但是人眼对对像的清晰程度有一定的容忍范围,因而在调焦平面的前后有一段景深。这与景物的远近、物镜的焦距和f数有关。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如图1-15、图1-16。
图1-13 镜间快门
图1-14 取景器
图1-15 景深示意图
图1-16 浅景深微距摄影 李达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