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点明了自然是万物之根本,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包含了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及野生动植物。为了保护自然,国家专门划定了一些区域,命名为自然保护区。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的1956年,在钱崇澍、秉志等生态保护前辈的建议下,国务院就批准建立了以广东鼎湖山为代表的第一批自然保护区。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形成了一个总数量达2700多处、总面积达140多万平方公里、涵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全国生态环境最原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基本上都被纳入其中进行严格保护,大熊猫、藏羚羊、珙桐等珍稀濒危物种几乎都在自然保护区内。

16年前,我刚从学校毕业进入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第一次接触自然保护区领域。从知道什么叫自然保护区开始,到深入各地的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考察,我不仅见识了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壮丽的自然景观,认识了一大群扎根条件艰苦的深山老林、把青春年华奉献给自然保护区事业的保护工作者,同时也目睹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客观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随着走过的自然保护区越来越多,我也萌生了将自己在保护区内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的想法。

于是,我和李中林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将考察记录整理成文,形成了这本《自然生灵的诺亚方舟:中国自然保护区考察笔记》。本书试图用考察笔记兼游记的形式,从科学的角度向大家普及自然保护区以及区内的动植物知识。在章节设置上,本书分为“神圣雪山与高山精灵”“辽阔草原与苍凉荒漠”“优美山川与茂密丛林”“滨海滩涂与地球之肾”4章,精选了北京百花山、山西黑茶山、内蒙古达里诺尔湖、辽宁辽河口、吉林长白山、江苏宝华山、湖北石首麋鹿、广西雅长兰科植物、重庆金佛山、四川稻城亚丁、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和新疆布尔根河狸等25处自然保护区,涉及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两大类,森林、湿地、草原、荒漠、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6种自然保护区类型,跨越京、冀、晋、蒙、辽、吉、苏、鄂、桂、湘、渝、川、滇、陕、甘、青、新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介绍了六百余种动植物的信息。

在本书中,我们不仅对每个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对保护区内分布的有代表性的野生动植物进行了详略不等的介绍,将游记、物种识别、科普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蒙新河狸的伊甸园:布尔根河谷》这篇中,不仅介绍了新疆布尔根河狸保护区,同时还生动地描述了河狸这种可爱的濒危动物的基本特征,以及它那独一无二的修筑水坝的高超本领;在《消失的遗忘之鸥:鄂尔多斯遗鸥》和《遗忘之鸥的新家园:红碱淖》两篇中,一方面介绍了遗鸥这种独特的鸥类鸟儿以及它们面临的困境,同时也理性地探讨了未来的保护方向。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通过认识、了解自然保护区,能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开阔视野;认识保护区内这些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可爱物种,获得美的感受和启示,真正理解“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保护真谛。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自然保护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荫及子孙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自然保护区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土壤、调蓄洪水、固碳增氧、调节气候、提供生态产品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建设自然保护区也是保护国家生物战略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到洁净的淡水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希望通过本书对自然保护区的介绍,能够进一步推动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贡献一点小小的力量。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0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