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国外学者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扩散和干预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

1.影响电子商务欺诈行为及其扩散的因素研究

在影响电子商务欺诈行为的研究中,国外学术界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的研究始于犯罪心理学和传播学,自2011年以来在信息系统领域逐渐得到重视。其中,一部分学者将影响电子商务欺诈行为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受骗者心理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识别的研究上。如在受骗者心理研究方面,Cross,Cassandra(2013年)认为包括漠然、贪婪、追求刺激或愉悦等在内的受骗者心理会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的成功与否产生影响[10]。在消费者电子商务欺诈识别研究上,E. Rutger Leukfeldt等(2014年)基于日常行为理论,对网络钓鱼中受骗者行为进行了建模分析,指出浏览器的特性会影响欺诈识别[11]。Algarni,Abdullah Ayed M等(2014年)通过受骗者调查梳理了当前社交媒体中存在的电子商务欺诈行为类型、攻击目的,以及导致潜在受骗者不能识别欺诈的因素[12]。Ibrahim Alseadoon等(2015年)认为用户的外向性特征、信任和顺从等因素更容易导致其被欺诈,此外,经验能够帮助消费者识别欺诈活动[13]。Travis C. Pratt等(2010年)结合日常行为理论,研究认为信任倾向越高的人越容易被欺诈,个人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识别欺诈[14]。Tamilla Mavlanova等(2015年)从购物环境的积极或消极信号对消费者的感知效果研究出发,发现网站的特性(如业余、内容、是否实际存在等)影响消费者对网站欺诈性的判定[15]。Mengzhou ZHUANG(2014年)总结了产品网站操纵信息来欺骗消费者的各种方法,讨论了消费者被骗的原因及影响欺诈识别的因素[16]。一部分学者从欺诈者行为方面进行研究,但由于数据难以获取,因此国外学者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中欺诈者心理行为的研究较少。在欺诈者心理方面,少数学者从犯罪心理学出发,对欺诈动机的产生进行研究。如Jerry Zhang(2013年)认为欺诈心理因素包括金钱驱动、性诱惑、报复、虚荣等[17]。Waldo Rocha Flores(2015年)通过对网络环境中电子商务欺诈行为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欺诈者的文化水平会影响欺诈动机的产生,并进行了实证分析[18]。美国学者Hadnagy Christopher(2010年)在研究安全体系中的人性漏洞时,提出欺诈者善于了解他人,往往会利用受骗者的好奇心和同情心来达成共识[19]。在欺诈者行为研究方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欺诈行为特性研究上,而少有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建模的研究。如在欺诈手段方面,Michael Workman(2007年)提出在电子商务欺诈过程中,欺诈者通过和受害者的互动来逐渐消除受害者的疑虑,左右他们的判断,最终绕过安全技术机制,使得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落入陷阱[20]。Algarni,Abdullah Ayed M等(2014年)提出欺诈者通过熟练使用网络钓鱼、身份盗用等技术手段来达到欺诈目的[21]。在欺诈过程方面,著名黑客专家Kevin D. Mitnick(2002年)最先对网络欺诈的流程进行研究,将网络欺诈分为调查、发展关系或信任、利用信任、利用信息达成目的四个步骤[22]。Mureen Allen等(2006年)对网络欺诈行为的流程进行分析,提出欺诈者行为流程分为四个步骤,即收集信息、拟订目标方案、建立朋友关系、实施欺诈[23]。此外,在欺诈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Sean L. Humpherys等(2011年)借鉴信息操纵理论、四因素理论、人际间欺诈理论等定性分析了影响欺诈者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中外界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监管、平台监督、网络技术的应用、受害者个人的自我防范意识等;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欺诈者的生理需求、趋利心理、网络技术的应用等个人因素[24]

2.欺诈行为的扩散过程研究

在欺诈行为扩散过程研究中,Frank M Bass(1969年)认为,新产品、新技术在投入市场以后,其传播扩散将受大众媒介和口头交流两个途径的传播:一方面,新产品的扩散受到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介的影响,人们通过大众媒介了解新产品的功能、特性和优势等,从而产生兴趣,决定购买;另一方面,人具有社会性,会与周围的人交流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交网络,寻求自身在社会系统中的归属感,因此新产品也会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在社会网络中得到宣传。基于此设想,Bass在其论文A New Product Growth For Model Consumer Durables提出了Bass模型[25]。Nash等(2013年)从社会网络分析和扩散理论出发,研究了加拿大五年来未被发现的抵押欺诈案件,发现抵押欺诈的成功主要是由于经纪人、独立掮客和意见领袖的参与[26]。Malm等(2011年)认为金融欺诈在社会网络上的传播属于接触扩散,并且研究结果表明欺诈行为遵循典型的Logistic扩散曲线,而社会网络有助于隔离投资者,使骗局不被识破[27]。Lopez-Pintado等(2008年)采用平均场理论研究简单网络中人际行为的扩散过程,发现扩散点数门限值大小主要取决于网络连通性[28]。在影响电子商务欺诈行为扩散的因素研究中,Baker和Faulkner(2003年)综合运用档案、访谈和调查数据分析了一个表现为两阶段中介欺诈模式的企业,通过使用扩散理论指导分析,研究投资者在中介欺诈情况下的欺诈传播行为,发现促成交易的五大因素——产品属性、购买者属性和行为、卖家属性和行为、社交网络的结构及传播方法,同时也会诱发欺诈[29]。Jerry Zhang(2013年)提出当前网络平台所具备的连接广泛性、沟通便捷性、数据易被自动读取等特征,是影响电子商务欺诈行为的产生和扩散的重要因素[30]。Damon(2010年)指出社交媒体能够传播欺诈信息,同时也能传播欺诈行为。由于信息与行为传播具有记忆性、社会强化性和传播链路一致性,因此在研究社交媒体中的电子商务欺诈行为扩散模型时需考虑信息传播与行为传播的交互作用[31]。Algarni,Abdullah Ayed M等(2013年)提出社交媒体中的电子商务欺诈是否成功取决于四个因素,即社交媒体特征、欺诈者行为特征、受骗者行为特征和欺诈计划的质量[32]

二、国内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扩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探究个体行为及扩散的关系。马燕(2014年)借鉴个体社会交往理论,按照经典的“环境认知-价值形成-社会行为”传播效果层次模型,分析青年群体虚拟社交行为的传播效果[33]。马芳等(2011年)建立了购买行为扩散模型,发现人际交流对购买行为的人际扩散起主导作用[34]。王核成等(2013年)发现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是网上购物扩散的主要动力[35]。何俊辉(2010年)在对淘宝网中欺诈行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沟通能力、产品特征是电子商务欺诈行为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并提出包括卖方特征、消费者特征、产品特征及沟通能力等因素的欺诈前因模型[36]。任国平(2014年)在网络交易欺诈行为的研究中提出网络交易双方可能不是一一对应关系的观点,由于网络交易的欺诈者拥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因而往往会把网络交易欺诈行为巧妙地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37]。杨燮蛟、张怡静(2016年)提出电子商务欺诈者具有普通犯罪心理的共性,又具有网络犯罪所具有的特性,包括自我实现、猎奇、贪图财利、报复泄愤、政治目的和侥幸六大心理因素[38]。王雨(2016年)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电子商务欺诈者进行心理结构分析,提出欺诈者犯罪动机的多样性、自我实现的需要、犯罪分子无罪恶感、存在侥幸心理和内向性格的人格特征[39]。陈显友(2009年)在研究网络购物欺诈行为时,详细讲解了网络钓鱼的环节,即欺诈者通过建立与商务网站类似的假网站来诱骗消费者进入该网站并留下个人资料,进而利用所得信息实施欺诈[40]

(2)研究网络结构对扩散过程的影响。邹蕴(2014年)对复杂网络上利他行为的产生规律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探索,根据博弈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誉和未来期望的利他行为机制,网络框架采用了空间小世界网络模型及无标度网络模型,研究发现网络过于规则化或过于随机化都不利于利他行为的产生[41]。张博(2013年)从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种子节点选择问题及网络上的行为传播模式,得出新行为在社会网络中大规模传播的约束条件[42]

(3)研究扩散模型的构建。焦玥(2014年)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消费者正面口碑、负面口碑和中立口碑传播行为之间的影响作用和动态演变进行了模拟仿真,讨论了在不同消费者初始状态、行为保持性、行为传播性和实施不同政策力度条件下,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演化的趋势和状态,建立了消费者间的口碑传播模型[43]。李建勋等(2012年)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出发,将团队映射为复杂网络,建立具有易染态、不良态和改良态等状态的SBIRD模型,以用于分析不良行为的传播[44]。赵海峰等(2016年)构建了两类信息扩散的扩散规律及扩散状态差异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探索了信息发布时间、突发事件级别、信息可信度及政府公信力对官方信息扩散的影响规律[45]。魏玖长等(2011年)基于Bass模型构建了危机信息扩散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探究不同渠道、信息准确度下两类信息的扩散规律及扩散状态差异[46]。陈玟宇等(2015年)通过改良SIR模型,将信息传播群体分为四类,认为网络上信息和行为是相互作用、协同扩散的,而且信息的传播对行为的扩散有显著的影响[47]。周涛(2015年)在评述中表示,病毒传播对欺诈信息扩散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并阐述后者具有衰减更快、记忆效应和社会加强效应等独有特点[48]。杨义先(2016年)在博文《安全通论》中指出,医学上的病毒传播对信息领域的病毒扩散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并构建微分方程进行解释分析,指出如果所有人都不作为,那么病毒最终会扩散至整个容量,导致全体受害,而某些因素对扩散有巨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影响因素施加外力而控制整体局面[49]

(4)探究不良行为的干预。如李光正等(2009年)从疾病传播的角度,说明采用常规策略无法根除不良行为,应根据不良行为的类型和受贿者的人际关系网络制定防控策略[50]。吴怡萍等(2014年)借鉴进化博弈的思想,利用进化博弈模型模拟了造假行为的传播过程,并提出“连带惩罚”是最有效果的惩罚机制[51]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国内外相关成果为本书的内容奠定了部分理论基石,开拓了研究思路。但是,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1)在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的研究中,由于欺诈者行为数据难以获取,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欺诈者欺诈心理、行为的研究多从传统犯罪心理学出发,仅考虑欺诈者不良心理因素对产生动机的影响,而未考虑理性选择机制。在欺诈者行为研究中,侧重于从案例分析、经验判断入手,对欺诈手段、欺诈过程及欺诈者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且未将影响因素与电子商务欺诈行为过程结合起来,缺乏对电子商务欺诈者行为建模的系统研究。

(2)在消费者识别欺诈行为研究中,现阶段文献主要集中在一般欺诈行为领域,且仅针对消费者心理和个性特征等因素对识别欺诈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论述,鲜有文献能从电子商务欺诈这一特定情景下挖掘前置影响电子商务消费者心理感知的欺诈特征,缺少系统性地构建电子商务欺诈中消费者的识别欺诈行为模型。

(3)在电子商务欺诈行为扩散研究中,当前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扩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行为领域,且仅从个体行为、网络结构特征、交易对象属性等因素对扩散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别论述,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扩散研究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

鉴于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书拟将电子商务欺诈行为属性、欺诈者行为模式、消费者决策行为模式、欺诈行为扩散机制等多元素进行综合分析,对电子商务欺诈行为的扩散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从而探讨行之有效的电子商务欺诈干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