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经理财务管理实操手册
- 刘畅编著
- 5071字
- 2024-11-01 12:57:06
1.1 总经理也要懂的财务基础知识
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具体是指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涉及资金的活动和企业与各方面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必要的财务知识是需要且有必要了解的,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把控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1.1.1 要明白财务工作不只是财务部的事情
很多不懂财务的管理者,甚至是老板,都会狭隘地认为公司的财务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自己以及其他部门的人都不需要了解,更不需要懂。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的,为什么呢?
◆财务数据来源是其他部门,工作有联系
由财务部门统计出的数据,其来源还是其他各个职能部门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各项数据,财会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将其他各个职能部门提交和汇总的经营数据,重新进行规范地记录和整理,从而形成专业的财务数据。
因此,在工作上,财会人员需要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同事有连接,甚至有时需要双方进行业务讨论、交流,以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这样看来,公司内部除财务部门外的其他职能部门也会涉及财务常识。
◆各项管控工作要从财务管理目标出发
常见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些财务目标,公司就必须做好成本管控工作。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家公司的成本涉及多个方面,如采购成本、人工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等,管理并控制好这些成本,才能促使企业完成前述的财务管理目标。这些成本管理需要借助采购部、人力资源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力量,由这些部门做好本部门的成本管控工作,从而促使公司做好整体的成本管理,最终达成财务管理目标。
◆当期财务管理结果是下期企业管理的指导和参考
财务管理工作就是总结企业当期期末财务状况、当期实现的财务成果以及反映当期现金流量情况,从而为企业后期的经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来说,当期财务管理的结果,将用来指导企业在下一期的经营工作,如果结果不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不好,需要改变经营策略或重新制订经营计划,使得管理结果往好的方面发展,而在改变策略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以财务管理目标为指导,制订本部门的管理计划;如果结果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实施的经营策略是有效的,可继续保持。
比如,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很低,甚至与上一期相比有明显下滑,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太好,可能有变坏的迹象,需要管理者提高警惕,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改变销售方式或严格管控成本。
◆总经理在财务工作中的角色是领导和监督
作为公司总经理,虽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去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但必须站在制高点,领导企业的财会人员以及所有其他员工做好财务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出现财务舞弊行为,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领导并监督财务管理工作,就要求总经理应学会一些基本的和全局性的财务知识,要明白财务工作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自己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有需要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做的事情。
实例分析 总经理不懂财务,给公司带来经营风险
元某是一家酿酒公司的总经理,由于是企业的老员工,从最初的销售人员一路靠业绩坐上总经理的位置。虽然是总经理,可他对财务知识一窍不通,甚至连公司适用的消费税税率都不清楚。
2020年3月底,公司要在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出具年报,财务部相关人员将财务报告的电子文件提交给元某审核。他因为自己看不懂,就粗略地看了看各个财务报表的最终数据,如资产总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以及净利润额等,并没有仔细查看这些数据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最后直接让财务部负责人按照财务报告的结果在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进行年报公示。
不久,税务机关对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查出财务报表和账簿等会计资料中的一些数据不合理,进而查出了财务舞弊行为。相关人员受到处罚的同时,公司也遭到了罚款,并在财税机关的信誉度暴跌。由于是初犯,税务机关酌情考虑,没有将公司纳入“黑名单”。
此事过后,元某才深刻认识到管理者懂得财务知识的重要性。
1.1.2 总经理要搞清楚什么是财务管理
从定义上理解,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整体经营目标下,对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经营中现金流量和利润分配的管理。通俗点说,资产的购置涉及企业的投资活动,资本的融通涉及筹资活动,而现金流量涉及企业的运营资金问题,利润分配与所有者权益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的管理工作。
1.财务管理的内容
由财务管理的定义可知,其管理内容包括4个方面: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如表1-1所示的是对这4方面内容进行的简单介绍。
表1-1
2.财务管理的原则
做好财务管理,还需要了解其管理原则,尤其是不涉及基层财务工作的总经理等管理人员更应牢记财务管理原则。具体有10项原则,内容如下。
◆风险收益的权衡原则
风险收益的权衡原则是指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要想生产经营获得高收益,必然会面临高风险。相反,要想公司的经营管理面临较低的风险,则必须接受收益较低的事实。换句话说,额外的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额外的收益会有额外的风险伴随。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原则
财务管理中需要考虑资金的现值、未来值以及未来可变现净值,这些都与货币时间价值有关。货币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增加的价值,就是货币时间价值。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中,需要根据财务管理的计划进行资金结构的调整,从而使企业的货币时间价值发挥最大作用,既不让货币资金过多而闲置,也不让货币资金短缺而出现周转不灵的危机。
在对资金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就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求达到资金利用率最大化。
◆衡量价值要考虑现金而不是利润的原则
这里的价值是指企业的综合价值,现金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就是说。在财务管理中,要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使用、变动和净流量等情况衡量企业具有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单面地从获取的利润来衡量。
◆增量现金流原则
增量现金流并不是现金流的增加量,而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数量的统称,也被称为相关现金流量。该原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投资项目,在计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时,只有增量现金流是有意义的,即存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流出的差额。
◆竞争市场中没有利润特别高的项目
项目的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在获取高收益的同时会面临高风险,从综合分析的角度看,高风险抵消了一部分收益,使得高收益并不“高”。而获取低收益时,风险较低,从综合分析的角度看,低收益也不一定“低”。收益和风险的相互作用使得在竞争市场中没有利润特别高的项目。
◆资本市场有效原则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前提是资本市场有效的,即市场是灵敏的,价格是合理的,市场价格的形成主要与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密切相关。
如果资本市场无效,比如市场价格不合理,则市场无法完成自我调节等,那么企业所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没有意义,统计出的财务数据结果就不客观。
◆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原则
实质上,企业的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是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关系。所有者按照法定的程序可以聘用或解聘管理者,也可采取激励措施来留住管理者;而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作为所有者的代理人,行使一定的权利,帮助所有者管理公司事务。
对企业所有者来说,其追求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而管理者只相当于一群高阶的“打工仔”,其利益与所有者是不一致的。所有者更看重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益,而管理者在考虑整体运营效益的同时,会主要关注自身的利益。这是公司经营模式引发的问题,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只能适应这种代理关系,在适当的方法下尽可能地让两者的利益不那么冲突,确保企业经营效益不会因此受到损害。
◆纳税影响业务决策的原则
纳税是市场经济中所有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定会涉及税款的缴纳,这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一项重要支出。由于纳税义务的履行、税款的缴纳,会影响企业当期净利润的获取情况,最终会影响企业利润分配的管理工作,因此,企业的业务决策就会相应地受到纳税工作的影响。
税款缴纳的多与少,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利润的多少,进而影响企业利润分配的力度和是否进行分配的决策,最终影响企业发展规模。而企业为了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还能实现企业扩张和发展,就必须调整和改变业务决策。
这就是纳税影响业务决策的表现,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也只能将其作为管理原则,积极应对纳税问题和业务决策问题,从原则出发,组织、安排经营管理工作。
◆风险分为不同类别的原则
总经理要有这样的意识,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需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最基本的划分类型是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其中可分散风险又称非系统风险,是指由特殊因素引起的、通过一定方法可以分散并减小的风险,如投资风险,可以按照更优的投资组合方案分散或减少。
而不可分散风险与可分散风险相对,因此也被称为系统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影响所有资产且不能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和消除的风险,如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引起的风险、财税改革带来的风险等。
针对不同类别的风险,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我们不能改变风险的属性,只能以风险的类别为基准,为采取措施的原则,差异化实施风险防范措施。
◆道德行为就是要做正确的事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处处都存在红线,为了防止出现财务舞弊行为,就必须严格遵守“道德行为就是要做正确的事”的原则。在工作中坚守原则、坚持底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及规定行事,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除此以外,还要能扛得住不法势力的打压,坚决与不法势力作斗争,即使力量微薄,也不能在原则上妥协。
1.1.3 熟知资金运动方向并定好财务管理目标
资金运动是指资金的形态变化或位移,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资金的运动方向大致是相同的,以生产型企业为例,其资金运动方向一般如图1-1所示。
图1-1 企业的资金运动方向
从上图可以看出,货币资金在生产型企业中的运动轨迹是闭合的,从筹集资金到对外、对内投资和经营投入,再到货币资金形态,其中一部分留存在公司内部,参与到下一轮的资金运动中。
从客观角度看,货币资金的运动对企业来说是有利的,因为资金只有通过不断的运动才能实现增值,从而使企业有发展壮大的可能。
对企业总经理来说,除了要了解资金运动方向,还需时刻牢记本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在1.1.1节内容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3种: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那么,这3种财务管理目标究竟是怎样定义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指通过经营管理使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在该财务管理目标下,以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经营目标。但是,该目标存在明显的缺点。
◆利润最大化中的“利润”概念模糊,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够精准。
◆在该财务管理目标下,没有考虑利润的获取时间,不符合货币时间价值的财务管理原则。
◆一味地追求利润,没有考虑获取利润时公司可能承担的风险,没有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原则中的风险收益权衡原则,也没有考虑获取一定的利润需要投入的资本额,不能真正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优劣,无法精准地确定企业在同行业中是否存在竞争优势。
2.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创造最多财富。该财务管理目标下会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相关的经营风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公司一味地追求高利润的弊端,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该财务管理目标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不适用,所以在适用范围上存在限制,不具有代表性。
◆该财务管理目标的结果评判需要借助股票价格,而股票价格受市场中多种因素影响,可控性很弱,会使该目标不具有稳定性。
◆该财务管理目标更注重股东的权益,与财务管理中的主体假设不一致,财务管理中的主体应是在财务上具有独立性的单位组织。并且,强调股东权益的同时忽略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采用最优的财务结构,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关系,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由此可见,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弥补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考虑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和其他各方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是比前两种财务管理目标更科学的目标。但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在操作上有一些问题和限制。
◆在价值计量方面有困难,不同理财主体之间的现金流在混合折现后不具有可比性,也没有共同折现的可操作性。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多个具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反映,而这些具体的目标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