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感知才是真知

以法安顿身心,身心安顿之后,身心不一不异,互相关联而不相碍。这就是身心的自然状态。这样,心的“觉知”能力就有了。这觉知的能力非由思维而来,思维一动,觉知的能力立刻就没了。因为落于思维,便依然是由心的因地来修,不是由无分别身的果地来修。

【谈批】身心不一不异,在拳理上非常重要。如何理解身心不一不异?身与心当然不一,身是具体的,心是抽象的,可是为什么说是不异呢?因为心依着身的动态而起念,身亦依着心念而起行,所以不能说他们是两个东西。明白身心的不一不异,然后才能明白下面所说的事理不一不异。

慢慢地依事而修,譬如依站桩而修,然后依试意而修,再依推手而修,这样一步步来行事,就可以证到这个理。反过来,依果地修,便可以拿理来指导这些事,事和理不一不异。以事证理,以理证事,很直接,不会节外生枝。

把过去的知识加进来,这是节外生枝,就把人领到那种知识的状态了。你这样站着,很舒服,忽然有人来一句,说你沉肩坠肘还没有呢。这就多出了一个东西,加进了一些知识。如果没有他这个知识,那么,你直接受用着自己的状态,就直接进入中神的状态。所以,任何外加的知识都是干扰。

理上事上只是唯一。有人说大成立禅是行上入,他们是理上入,这是见地不真。理和行是一个东西,光有理没有行,入不进去;光有行没有理,入进去也是糊涂的。

【谈批】由身心不一不异,进一步就知道事理的不一不异。一切行事都是事,行事需要合理,但不能把事与理分为两个东西。下面便用“知行合一”与“知行唯一”来说,前者有知与行的分别,只是想将这个分别合起来;后者是说本然,事与理本来唯一,不是作意于将他们合而为一。在拳理上,有作意于合一,那么,意与形便始终是两个东西。感知事理为一,那么,意与形就没有先后,因为不是两个东西。

img

“知行合一”这个说法有点笼统,知行就是一,不是合一。不是由知而行,因为凡行必然有知,没有知就不懂行。也不是由行而知,因为所知必然成行,没有行不依于知。小孩子学扒饭,是知还是行呢?那时候他根本不是知道扒饭然后才去扒饭,也不是扒饭然后才有一个扒饭的知。因此,我们说这个“知”是“感知”的知,而不是“知识”的知。

当下感知,只有行才能成感知,只有感知才能任运而行。不能拿思维、拿知识来解释知与行。所谓“格物致知”,便是说感知的知。如果由知识来格物,见什么便格什么,那要累死的,而且你的心便有种种分别,倘如只是感知,那便是随缘观察、随缘格物。这样的心不但不累,还能入无分别,这就“通达无碍”了。

【谈批】由说知行,延伸到说感知,这是拳理的要害。感知,佛家说是觉。如何觉?不是依名言概念来觉,所以前面举例,你站桩站得很舒服,那便是进入一个本然的状态。如果有人提出“沉肩坠肘”,那便是加上一个概念,由是本然的状态便成为概念的状态了。修禅定,这样就是这样,可能他这样还不究竟,可是他通过不断的行事,终于就会证入那个理。如果你在他观修时批评这、批评那,这修行人便会落入一个万花筒般的境界,捕捉这个境界,捕捉那个境界,真的会给累死。

拿着感知来练,就对了。这不是否定师父之所传,依着所传来练,感知自己之所练,这在佛家便叫作不增上。一增上,什么都会走样。不是说感知不能改变,慢慢通达了理,感知便随着慢慢改变。王芗斋大师又言,“我叫你这样练,你就这样练;你当真就这样练,那便错了”,鸿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