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墨子与城市防御兵器[84]

对于影响战争胜负的各项因素而言,尽管战争性质、人心向背、军事谋略等都占据重要地位,但兵器的作用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低估的,墨子极为重视兵器在战争中的效能,他善于改进、创新各种兵器,尤其是防御性兵器,力图通过打造坚兵利器来实现防御战争的胜利。

一 常用兵器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和作战方式都发生明显变化,与之相应的是作战兵器较之前代也更加多样,对于当时使用的武器,墨子曾经提到:“为短矛、短戟、短弩、虻矢。”[85]“为斤、斧、锯、凿、鑺。”[86]可见,此时常用的单兵武器有矛、戟、弩、矢、斧等多种,而兵器的多样化也可有助于应对不同的战场局面。

墨子在军事上注重防御,尤其是善于守城。墨子意识到守城作战,对于守方而言一大优势就是守方可以依托城墙。由于守军多站在城上,面对敌方仰攻,可以利用居高临下之势破敌,为更好发挥这一优势,其兵器也须进行相应改造。对此,墨子特地对有些兵器做了加长处理:如:“长斧,柄长八尺。十步一长镰,柄长八尺。十步一斗。长锥,柄长六尺,头长尺。斧亓两端。三步一大铤,前长尺,蚤长五寸。两铤交之置如平,不如平不利,兑亓两末。”[87]很显然,长斧、长镰、长锥、大铤等兵器之所以加长,就是为了适应城墙防守,更好发挥居高优势而专门改装的。[88]

二 守城器械的制作

事实上,城墙并非一个单纯防御工事,而是一个以城墙为主体的防御体系。墨家为强固守御而制造的各种器械,具有克敌制胜的很大把握,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是相当领先的。如公输盘在当时以善造攻城器具而著称,墨子“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国有余,公输盘屈”[89]。可见,就连公输盘这样的匠人,穷尽所能也没有办法战胜墨子,由此可知墨子所发明创造的守城器械的样式之多,作用之巨。[90]墨子发明创造的重要守城设施及器械有渠答、藉车、连弩车、转射机等。

渠答是建在城上用来阻挡敌人的箭石的防御设施。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亓狸者三尺,树渠毋傅堞五寸。藉莫长八尺,广七尺,亓木也广五尺,中藉莫为之桥,索其端。适攻,令一人下上之,勿离。[91]

就是说渠长为一丈六尺,柱长为一丈二尺,臂长为六尺,要埋在地下三尺将其固定,所树立的地方不要紧靠城墙,而是要离城墙内边缘有五寸的距离,藉幕长八尺,宽七尺。它的木架宽五尺。在藉幕中部,搭建一横木,横木两端系上绳索,以便上下牵拉,这就如同形成了一个大盾牌。战时,要专门派人上下牵拉,其人要专司其职,不得离开。

藉车是设置于城上,向进攻之敌抛石的器具,即投石机。《备城门》载:

诸藉车皆铁什,藉车之柱长丈七尺,亓狸者四尺,夫长三丈以上至三丈五尺,马颊长二尺八寸,试藉车之力而为之困,失四分之三在上。藉车夫长三尺,四二三在上,马颊在三分中。马颊长二尺八寸、夫长二十四尺以下不用。治困以大车轮。藉车桓长丈二尺半。[92]

从以上可知,各种藉车外表皆用铁来包裹,藉车的柱子长一丈七尺,长达四尺的部分埋于地下;车座长三丈至三丈五尺,马颊长二尺八寸,此外,依据所测试的籍车的力度,而后制作车困。可见,藉车的具体结构是:

车座,长三丈至三丈五尺,有四分之三在地面上。

马颊,木杆顶端有一固定环套。可以装放石块等投掷物。木杆末端系上绳子,一旦绳子松开,夫就会脱离马颊的束缚而扬起,并将放在上面的石块抛出去。为了使抛出去的物品射程加长,全靠夫的另一端的绳子的快速拉动。就是利用杠杆作用,把石块等物射向敌军。

困,是架在两根柱子之间的支柱上,用大车轮制成的制动轮。

夫,是用几根长的木棍捆在一起合成为粗壮的木杆,长三丈五尺,是用来抛石的长臂。

连弩车是一种大型弩机发射车。《备高临》中对此有详细介绍(见本章第二节“致力发明新式武器”)。

为了应对进攻之敌构筑高台攻城,还可以制作一种连弩车。制作这种连弩车所用的木材,大小一尺见方,使得其长度与城墙厚度相同。两根车轴,三个轮子,轮子安装在车厢的中部,以使重心向下。车厢左右上下有两个立柱,左右还有两根横梁,上面又用四根横木连成一体。横柱左右两头都是圆榫头,直径为四寸左右,将弩之臂捆绑在左右两边立柱上,用弓弦钩住弓弦,连到大弦上。弩臂前后与车厢部齐高,大约八尺。弩轴距车身三尺五寸。连弩机的“机括”,即机关,是用铜制成的,重约一百五十斤。使用辘轳牵动弓弦,车厢的周长相当于人的三围半,左右两侧装有钩距,大约三寸见方。车轮厚一尺二寸。钩距臂宽一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横臂长出车厢约一尺五寸,上装称为“距”的横柄,柄宽六寸,厚三寸,长度与车厢同长。还装有瞄准仪,使用时可以上下调整。还有弩床,是用一围五寸的木材做成的,重一百二十斤。箭身长十尺,用绳系住箭尾,就像用细绳系住射飞鸟的箭一样,只是射出的箭是用辘轳摇回。箭比弩臂高三尺。十个人一辆车,可以同时发箭,用箭没有固定数,但至少一个人可以用到六十只箭。小箭也可以不再收回。这样的连弩车,十人负责使用一辆。为了有效抵御敌人的进攻,构筑高楼射击攻城之敌,须在城上用草编成厚实的掩蔽来抵挡和收集敌人射来的箭。

转射机是指可以转动而变换方向的弩架。

转射机,机长六尺,狸一尺。两材合而为之辒,辒长二尺,中凿夫之为道臂,臂长至桓。二十步一,令善射之者佐,一人皆勿离。[93]

转射机构造:机长六尺,埋在地下一尺,用两根木头合为车辒,辒长二尺,后部用重物压住,在当中凿通把弩机既固定又可以使其旋转改变方向。每二十步放一个,由善射者一人专门负责,派一人辅助,都不可随意离开。[94]

三 新型武器

墨子不只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在防御武器的制造方面,墨子除了大量制造普通兵器外,还利用自己在科技方面的特长,制造了一些新型武器,不仅在实战中取得了奇效,也丰富了古代兵器的种类,促进了军事科技的发展。

一是声学原理的应用。声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分支,在墨子那里,声学原理已经在军事实践中得到了运用:“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顺之以薄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95]在这里,显然是利用声学的原理,侦探敌人动向,反映了科技在军事方面的进展。

二是墨子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制作了一些带有化学性质的武器。如:

令陶者为月明,长二尺五寸,六围,中判之,合而施之穴中,偃一,覆一,柱之外,善周涂亓傅柱者,勿烧。柱者勿烧,柱善涂亓窦际,勿令泄。两皆如此,与穴俱前。下迫地,置糠若灰亓中,勿满。灰糠长五窦,左右俱杂相如也。穴内口为灶,令如窑,令容七八员艾,左右窦皆如此,灶用四橐,穴且遇,以颉皋冲之,疾鼓橐熏之,必令明习橐事者,勿令离灶口。连版以穴高下广陕为度,令穴者与版俱前,凿亓版,令容矛,参分亓疏数,令可以救窦。穴则遇,以版当之,以矛救窦,勿令塞窦。窦则塞,引版而郄,过一窦而塞之,凿亓窦,通亓烟,烟通,疾鼓橐以熏之。[96]

可以看到,墨子设定的战法是点燃燃烧物,但不引发明火,只让其发烟,然后使用风箱鼓风,催生更多的浓烟,然后将这些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烟雾吹向敌军,用烟雾使敌军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现象。同时,为防止敌人用烟来熏自己,可以这样做:“以盆盛醯,置穴中,文盆毋少四斗。即熏,以目临醯上,及以沺目。”[97]这些做法,已经涉及物质的化学反应。[98]


[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8-129页。

[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9-130页。

[3] 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5页。

[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41-143页。

[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45-146页。

[6]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1-422页。

[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7页。

[8] (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52页。

[9]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八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10]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3-424页。

[1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9页。

[1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86-488页。

[1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46页。

[14] 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60-261页。

[1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5-138页。

[1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8-139页。

[1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9-140页。

[1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3-155页。

[1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5页。

[2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5-156页。

[2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7页。

[22] 徐希燕:《墨学研究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40页。

[2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83-488页。

[2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66页。

[2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68-469页。

[26] 徐希燕:《墨子的军事思想述评》,《松辽学刊》2001年第3期。

[2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9页。

[28] 徐希燕:《墨子的军事思想述评》,《松辽学刊》2001年第3期。

[29] 徐希燕:《墨子的军事思想述评》,《松辽学刊》2001年第3期。

[30] 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63页。

[3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3-504页。

[32] 李少一、刘旭:《干戈春秋 中国古代兵器史话》,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3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6-539页。

[3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0-132页。

[3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88页。

[36] 徐希燕:《孙子与墨子军事思想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3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32页。

[3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0页。

[39] 徐希燕:《墨子的认识论研究》,《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74页。

[4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91-594页。

[41]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3-424页。

[4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29页。

[4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5页。

[4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5页。

[4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3-494页。

[4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39页。

[47]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0-431页。

[48]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页。

[4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91页。

[5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9-530页。

[5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9页。

[5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75-576页。

[5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90页。

[5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22页。

[5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33-634页。

[56]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页。

[5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98-599页。

[5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5页。

[5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05页。

[6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05-606页。

[61]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5页。

[6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2页。

[6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2-523页。

[64]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4页。

[6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6页。

[6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2页。

[6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5页。

[6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49页。

[69]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8页。

[70]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18-519页。

[7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17页。

[7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1页。

[7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8-529页。

[74]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8页。

[75]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6页。

[76] 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75页。

[7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5-536页。

[78]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28-629页。

[7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69-570页。

[80]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438页。

[81] 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75页;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9页。

[8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48-551页。

[83]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9页。

[84] 本节内容参考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第七章“墨子的军事思想”有关内容,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61页。

[8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63页。

[8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99-501页。

[88]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6页。

[89]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86-487页。

[90]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7页。

[91]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5-506页。

[92]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3-534页。

[93]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3-504页。

[94]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8-430页。

[95]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50-551页。

[96]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51-553页。

[97] (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64页。

[98] 胡子宗、李权兴等:《墨子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5页。徐希燕:《墨学研究 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70-2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