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构式的认识情态研究
- 冯军伟
- 23字
- 2021-10-15 20:28:22
第三章 认识情态构式“我(们)+心理动词”的界定
第一节 心理动词及其分类
一 心理动词的研究综述
心理动词是现代汉语动词的一个次类,学术界对于心理动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探讨心理动词在动词下位分类中的词类地位,如马建忠(1898)、陈承泽(1922)、黎锦熙(1924)、吕叔湘(1942)等。
第二,确定心理动词的判定标准、范围和类别,如范晓、杜高印、陈光磊(1987)、周有斌、邵敬敏(1993)、张全生(2001)、张京鱼(2001)、王红斌(2002)、丰竞(2003)等。
第三,研究心理动词的组合功能,包括心理动词和程度副词的组合,如卢福波(1994)、王红斌(1998)、杨云(1999)、郝琳(1999)、袁明军(2000)、刁晏斌(2006)、文雅丽(2007)、兰佳睿(2008)等;心理动词和“着、了、过”的组合,如王红斌(2004)、兰佳睿(2008)等。
第四,心理动词的情态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分能愿动词的意愿情态研究,如范开泰(1988)、温锁林(2001)、崔希亮(2003)、谢佳玲(2006)、彭利贞(2005)、郭昭军(2005)。二是部分心理动词的认识情态研究,例如,高增霞(2003)关于“怕”“看”的担心—认识情态的研究;郭昭军(2004)关于现代汉语中的弱断言谓词“我想”的考察;方梅关于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研究,她将认证义动词分为四类:体验类、认识类、知识类和评价类,并论述了谓宾动词句法特征的衰减和语义的虚化规律,指出表示评价意义的认证义动词虚化为表达说话人视角和态度的语用标记,[1]等等。
二 心理动词的界定标准
学术界关于心理动词的判定标准有三个角度:一是意义标准;二是句法标准;三是意义标准和句法标准相结合的双重判定标准。
(一)心理动词的意义判定标准
周有斌、邵敬敏(1993)、张京鱼(2001)、张全生(2001)、丰竞(2003)和兰佳睿(2008)等都主张采用意义标准对心理动词进行分类。张全生(2001)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将心理动词分为心理情感动词、心理感知动词和心理意志动词。丰竞(2003)从语义角度将心理动词分为六类:感觉动词、情感动词、意愿动词、思维动词、认知动词和判断动词。兰佳睿采用意义标准来鉴别心理动词,将心理动词的判断标准归纳为三大语义特征:[2](1)[+其概念基础可以找到心理学上的印证];(2)[-须有外显动作];(3)[+主体为人或拟人化的事物]。
(二)心理动词的形式判定标准
周有斌、邵敬敏(1993)主张采用句法格式标准来鉴定心理动词,将心理动词的鉴别式描述为:“主(人)+[很+动词]+宾语”。袁明军(2000)关于心理动词的判定标准采用了三个句法格式的复合判定标准:
(1)“S(人)+内心/心中/在心里/从心底/打心眼里+……”。
(2)除了满足标准(1)之外,还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标准:一是不能进入格式Ⅰ:“一再/反复/竭力/主动 / 坚决/严厉地/热情地/细心地/仔细地/猛烈地/残酷地/无情地/肆无忌惮地+……”;二是不能进入格式II:“(介词+)非身体部分名词+方位词+……”。
张京鱼(2001)在周有斌、邵敬敏(1993)心理动词鉴别式的基础上,也提出三个句法格式的复合判定标准,将心理动词分为心理状态动词和心理使役动词,判定标准为:(1)格式I:“主(人)+[很+动词]+宾语”;(2)格式II:“S(人)+对+O+很+感到+动词或形容词”。能够同时进入上述两个格式的动词和形容词叫作心理状态动词;(3)格式III:S+V+O(感受者)(格式的语义镜像是“S+使+O(感受者)+V”)。能够进入上述格式的动词叫作心理使役动词。
王红斌也采用了三个句法格式的复合鉴别标准:[3](1)“从潜意识里/在潜意识里/暗暗地/默不作声地/满心/潜意识地+V”;(2)除了满足标准(1)之外,还须同时进入下列两个格式之一:格式I:“N人+不/没V+和/跟/同+N+一起+其他”;格式II:“让/使/叫+人+V+(小句)宾语”。
(三)心理动词意义标准和句法标准相结合的综合判定标准
范晓、杜高印、陈光磊(1987)采取句法和意义双重判断标准:句法标准是能进入“N+人+很+V+宾”格式;意义标准是具有心理意义。
文雅丽综合语义和句法标准,将心理动词分为心理活动动词、心理状态动词和心理使役动词三大类,其鉴别标准[4]分别为:
(1)心理活动动词:
①语义特征:[+心理活动]表示感觉、思维、认知、判断倾向等方面的心理现象。
②功能框架:S人+VP;
S人+很+VP+O[N、V、S]。
(2)心理状态动词:
①语义特征:[+心理状态]表示情绪、情感、意愿、意志倾向等方面的心理现象。
②功能框架:S人+VP;
S人+很+VP+O[N、V、S];
S人+VP+在/于+O[N、V]。
(3)心理使役动词:
①语义特征:[+心理使役]动词含有“使/令/让(心理现象产生/心理状态变化)”等方面的语义特征;
②功能框架:S[人/物/事件]+(很)+VP+O[N、人];
S[人/物/事件] +VP+死/坏/煞+O[N、人]。
三 心理动词的下位分类
根据心理动词的判定标准不同,心理动词的下位分类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
1.第一种类型,按照意义标准进行下位分类
周有斌、邵敬敏(1993)按照意义标准将心理动词分为真心理动词、次心理动词和准心理动词。
张京鱼(2001)将心理动词分为心理状态动词和心理使役动词。
张全生(2001)根据语义标准(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将心理动词分为心理情感动词、心理感知动词和心理意志动词。
丰竞(2003)从语义角度将心理动词分为六类:感觉动词、情感动词、意愿动词、思维动词、认知动词和判断动词。
2.第二种类型,按照“句法形式标准为主、意义标准为辅”进行心理动词的下位分类
王红斌根据心理动词动作的过程结构,依据形式标准,将心理动词分为心理状态动词、心理活动动词和心理变化动词三类;根据心理动词是否可控的判断格式“别/不要+V”,将心理状态动词分为可控心理状态动词和非可控心理状态动词;心理活动动词属于心理可控活动动词,心理变化动词属于心理可控变化动词。[5]
徐睿、王文斌从语义和句法角度将心理动词分为六类:情绪类心理动词、情感类心理动词、感知类心理动词、认知类心理动词、意动类心理动词和使役类心理动词。[6]
文雅丽根据句法语义标准,将心理动词分为心理活动动词、心理状态动词和心理使役动词三大类;把心理活动动词分为感觉类心理活动动词、思维类心理活动动词、认知类心理活动动词、判断类心理活动动词四个次类;将心理状态动词分为:情绪类心理状态动词、情感类心理状态动词、态度类心理状态动词和意愿类心理状态动词四个次类。[7]
兰佳睿以表情和非表情为意义标准,把心理动词分为表情类心理动词和非表情类心理动词;从句法上,将心理动词分为单音节心理动词和多音节心理动词,将多音节心理动词分为并列式心理动词、定中式心理动词、状中式心理动词、动宾式心理动词、动补式心理动词、主谓式心理动词和附加式心理动词七类。[8]
本书综合上述关于心理动词下位分类系统的相关论述,将心理动词分为心理活动动词和心理状态动词两大类,[9]把心理活动动词分为感觉类心理活动动词、思维类心理活动动词、认知类心理活动动词、判断类心理活动动词四个次类;将心理状态动词分为情绪类心理状态动词、情感类心理状态动词、态度类心理状态动词和意愿类心理状态动词四个次类。
根据上述心理动词的下位分类系统,对现代汉语中的心理动词进行鉴别,鉴别标准是能否能够进入认识情态构式“我(们)+心理动词”中,并表达说话人的认识情态意义,然后通过三大语料库——媒体语言语料库(MLC)、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口语”和“相声小品”口语语料库以及自建语料库进行逐一验证,能够表达说话人认识情态意义的心理动词主要有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感觉类心理活动动词,包括“感觉、觉得1”等。
第二类:思维类心理活动动词,包括五个小类:(1)“怀疑类”:怀疑;(2)“评估类”:估计、估测、估摸、估算、估量、约莫、约摸、琢磨、捉摸;(3)“猜想类”:猜、猜测、猜想、揣测、揣度、揣摩、揣摸、揣想、想1(猜测义)、想见、想来、寻思;(4)“推理类”:推理、推测、推断、推定、推论、推想、推算;(5)“预料类”:预测、预料、预感、预想、料想、料定。
第三类:认知类心理活动动词,包括“相信、确信、深信、坚信”等。
第四类:判断类心理活动动词,包括三小类:(1)强断言类:认为、认定、以为1、断定、判断、确定;(2)弱断言类:觉得2、想2;(3)误断言类:以为2。
第五类:情感类心理状态动词,包括“害怕、怕、恐怕、担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