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唱指挥理论与艺术表现力研究
- 墨日根高娃
- 1928字
- 2021-10-15 20:08:54
第五节 指挥与团队的关系
一 指挥的三重身份
指挥方式是多样的,但无论如何都必须承担三种职能,扮演教师、教练、指挥三个角色。这和排练的三个阶段——基础排练、技术排练、艺术排练直接相关。
基础排练阶段,指挥就是教师,要解决的是基本乐科里的问题:音准、节奏、和弦等。这是创造音乐形式美的关键一环,就像高楼的基础施工,没有坚固的地基大厦是不会稳固的。技术排练包含声音训练和声音运用。在合唱排练中,指挥所做的是一名教练的工作,进行人声及多种声乐技术的训练。一个真正的合唱指挥必须是声乐专家,而且是合唱声乐专家,要会用自己的学识和方法去创造群体人声艺术。当各种技术难题得到解决之后,指挥的角色才可登场。用你艺术的语言、艺术的动作解释、描绘、渲染你的艺术要求,运用多彩的人声筑起多彩的大厦,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我们无法确定三个工作阶段各自需要的时间,也难以把三者严格分开。程序可以活用而内容却是不可缺一的,三种角色也要轮流扮演。教师的严格和耐心、教练的扼要和有效、指挥的激励和吸引,将汇合成优秀指挥的工作效率和作风。
二 指挥与团队关系的双重性
指挥要合理发挥其主导性,先要认清和找准自己的位置:①与团队间始终是命运共同体,没有团队就没有指挥,团队是实现音乐创作的实体。②不断加强行动目标意识,激发团队的主动性,进行共同创造是思想保证。③时刻调节保持艺术氛围,在认真与快乐中度过创作时光,把排练过程变成艺术享受和人文体验的过程。
指挥的三种(教师、教练、指挥)角色,都是指导者的身份,与团队形成必然的师生关系。师与生、教与学有相对性矛盾,形成矛盾的主要因素:①团队的求知欲望越强,则要求指挥给予的越多,如教者不能满足学者所需,学者必然对教者失望而失去信任,于是矛盾产生了。②对团队了解不够,作品选择不当,教与学难以对应,或教学方法不被理解,收效不大,从而产生焦躁心理,于是矛盾产生了。③对音乐表现要求不能做详尽表述,团队不能理解而做出应有反应,于是矛盾产生了。
种种矛盾的产生都对指挥提出警示:①集体艺术是团队共同创造的,教与学是互相的,指挥的权威绝不是以权发威,而是以学识和亲和力赢得尊重。②师者,智者也,要以充实的智慧和学识满足学者,言之有物、用之有法、教之有方。指挥要做大量充分的准备,能够回答乐谱上的一切问题,备有多种实施方案才走进排练厅。③指挥应用准确而具说服力的动作和有启示性的语言阐明创意要求,简明、形象、生动、精炼是指挥语言的特定标准。(勿忘指挥是以手语示意的人,该用手的不用嘴)④关爱团队、深知团队,准确判断团队的能力和潜力,为他们准备相适应的前置性的作品,使之持续提高。选择曲目、编排曲目是指挥的学识和经验的综合体现,只有不停地积累扩大“库存”,才能有针对性地选取,用于不同对象、不同需要。指挥的工作作风、行为方式虽各不相同,但都是在积累艺术修养的同时积累人文修养,并使两者相生相长。这是指挥成为好指挥的两根支柱,不能失衡。追求艺术和自我人格的共同完美,才能获得真正的完美。
三 三度创作与文化传播使命
作曲是一度创作,指挥是二度创作,三度创作又是什么?这是一个常被人遗忘的却又是一个巨大的永恒存在——听众。指挥的创作是把全部的热情倾注于团队,把展示的期待给予舞台。当一台音乐会上演之时,难道艺术创作真的到此为止了吗?不妨回头看看那条音乐生产链:
作家—作品—指挥—团队—听众(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三度创作)
听众是这条创作生产链的最后一环,是直接的参与者,也是这场音乐盛宴的享用者,又是文化市场的消费者,还是对演出品质的评判者。演与听的关系是美与审美间互动的统一体,是共同创造美的过程,如在新年音乐会上《拉德斯基进行曲》引发的掌声响起,演与听之间互相融合,台上台下共创欢乐,达到艺术的完美境界。
听众参与的第三度创作并非从剧场开始,而是从音乐会的创意之初就已经介入,听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如影随形地参与了进来。这不是可有可无而应该成为必须,必须让听众在我们心里,在音乐活动的全程相随。艺术行为永远是有对象的,如果只为满足于自我的自产自销,无疑是艺术的贬值。
如果说演出仅仅是一次艺术体验,是自我愉悦、自我升华。那么,指挥是一种专业,也是一种职业。任何一种职业无一例外地都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指挥的职业使命不止是为了演出而演出,而是承担着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指挥存在的社会价值。音乐文化一代代传承,指挥作为音乐的继承者,已经承担了再传播的天职,带着教育的使命,以辐射社会的视野去推广音乐文化。为了明天,为了后代能在文化结构上达到完美,在知识、技能、法制、道德、伦理、公关等方面能有更上层的思辨,审美层次得到完善,特别是补上听觉审美的缺失,这是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必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