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末黑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与新闻传播业的兴起

东北三省新闻传播的历史,与我国中原地区有比较紧密的联系。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年代,汉字就传到荒漠的东北大地,当为东北有“文字新闻”之开始。7 世纪,渤海国被称为海东盛国,在仿唐朝长安而建的渤海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市东京城镇),即用汉字赋诗撰文,并发布“昭告天下”的诏书。12世纪初,金代女真打败辽契丹时,曾用契丹文书写“露布”[1],飞马巡游山林,劝告流民还乡。

金兵攻打北宋的捷报,同时用汉字与金文张贴于闹市,有时还绘有所俘宋军将领的头像。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雕版印刷的水平,当时可与南宋京城媲美。明清之际,“塘报”频传[2],至今仍不难寻觅。

清王朝建都北京后,将东北作为“龙兴之地”,从17 世纪中期实行封禁政策,严重地限制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以致在19 世纪末当周边的朝鲜与俄国远东都出版了报纸,东南沿海、中原内地都已经兴起以倡导维新变法的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时候,东北国人仍然多“不知报纸为何物”。最先在东北面世的近代报刊,是日俄两国入侵者创办的鼓吹侵占东北的舆论工具。开黑龙江地区近代新闻事业先河的,是随着中东铁路修建,一批俄国报刊的创刊。至辛亥革命时止,总计有40 多家(其中俄文21 家、日文14 家、中文3 家、蒙古文2家)报刊。[3]

一 中东铁路的修建与黑龙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随着鸦片战争后清王朝的衰落,中国当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正在试图瓜分中国,国内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这个腐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到了崩溃的边缘。沙皇尼古拉一世决心趁此机会实现约两百年以来历代沙皇梦寐以求的目标,即侵占我国的黑龙江地区并在东方获得出海口。[4] 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后,解放了大量农奴,使他们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随之,沙俄也开始加紧从西伯利亚向中国东北侵略扩张的步伐。

在中东铁路修建之前,沙俄就已经对东北的边境地区进行了剥削掠夺。俄国常常以高出常价的价格出售本国商品,沙俄向东北地区销售的棉毛织品和金属制品大都不纳税,但对出口的中国商品却课以重税。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商品被征税率相当于该商品价值的33%—100%,甚至更高。[5] 在商贸上疯狂剥削中国并没有满足沙俄的欲望,他们还大肆掠夺东北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19世纪中后期,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沙俄获取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时的沙俄打算修建一条从莫斯科直接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用以巩固这片领土。沙俄认为,如果这条铁路竣工,则会为沙俄在亚洲的舰队和军队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养,从而保证沙俄在远东的军事地位,一方面达到稳固侵占中国东北以及侵占朝鲜半岛的计划;另一方面还可以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西伯利亚铁路在修建到后半段的时候遇到了问题,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铁路不能按照原计划修建,所以需要向南,从中国境内取道最终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从节省经费和战略地位等方面考虑这都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1840年后,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廷已无力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爆发了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运动。腐朽的清王朝为了镇压人民革命,维护其封建统治,对外国侵略者只能妥协退让。[6]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辽东半岛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沙俄看到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打算与清政府交涉,而清政府的权力中心慈禧、李鸿章等人妄图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来维护自身统治,只能让沙俄在这片曾经是清朝“龙脉”的宝地上大兴土木。沙俄财政大臣维特说:“在同李鸿章会见时,我坚称我们帮了中国不少的忙。我使他确信,我们既然宣布了中国领土完整的原则,则在将来,我们也要遵守这一原则。但是为求能够维持这一原则,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在紧张情况下能给中国以军事援助的地位。为了维持中华帝国的领土完整,是有必要修一条穿过蒙古和满洲北部,通到海参崴的铁路。”[7] 正是由于沙俄的威逼利诱,对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来实现和平抱有幻想的清政府选择接受这一提议。

西伯利亚铁路后半段在中国境内,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筹划开建了。从1897年到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中东铁路促成了哈尔滨的发展,使其成为北满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北地区地大物博,在中东铁路建成以前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一跃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大量资本涌入哈尔滨,银行、商铺迅速建立起来,哈尔滨得到了迅速发展。1897年至十月革命前,大量俄国人涌入哈尔滨,哈尔滨的俄国人比中国人还要多,客观上加速了哈尔滨及周边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在基础设施完善后,哈尔滨吸引了万千中外投资者办厂经商,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907年哈尔滨交易所成立,当年《中俄北满税关章程》颁布,为哈尔滨地区商品经济带来了政治保障。一时间哈尔滨外资洋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不断从哈尔滨输出北满农产品,年进出口总额占当时北满进出口总额的50%。1898年7月,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在今天香坊区安埠街附近成立,是中国东北地区出现最早的一家外国银行,哈尔滨近代金融业由其开端。哈尔滨的银行包括官办银行9家,外埠在哈尔滨设立民营银行分号11家,本埠民营银行18家,外资银行34家。[8] 这些中外银行不仅与国内有着金融业务往来,而且与国外金融中心联系也颇为密切。伴随着1897年中东铁路的修建、经济的繁荣,哈尔滨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人口数量激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哈尔滨城市兴起至今仅有一百一十余年的历史,在清朝时期是一个小渔村,仅仅用了半个世纪,就从无到有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金融之都和蜚声国际的大都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虽然外国的文化已经传入了中国,但清朝政府闭关锁国,当时的东北地区思想更是封闭,文化程度和思想意识较上海和北京等一些城市有很大差距。据资料记载,当时哈尔滨的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口仅占26%。而且随着殖民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哈尔滨原有的居民社会生活受到欧洲文化的冲击,人口的流动带来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化生活。同时,中东铁路的开通使欧洲文化传入哈尔滨,为哈尔滨带来了建筑、绘画等西方艺术。哈尔滨兼容并蓄、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由此开始形成。

随着哈尔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交流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哈尔滨的报业发展迎来了春天。1901年俄国人帕·罗文斯基创办了哈尔滨第一家近代民办俄文报纸《哈尔滨每日电讯广告报》。到1922年,哈尔滨俄侨人口累计达15.5万人,报刊多达60 多家。[9] 起初民办报纸的创办是为了满足俄侨之间信息交流、了解商情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热切希望了解祖国消息的需求。

二 近代新闻业的产生

当外来文化传入中国时,中国总是处在十分被动的位置。18 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则停滞不前。清政府为了遏制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禁止传教,严格抑制通商,致使中外文化交流隔绝,阻碍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其结果只能使中国越来越落后。当闭关政策被打破时,中西文化交流得以恢复。[10]《远东报》等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但本质上是服务于侵略者的,都充当着侵略者的喉舌,为了其对外扩张侵略服务。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和俄罗斯成为帝国主义实际上控制东北的两大主要势力,北满由俄国掌控,南满由日本掌控。两国都希望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思想,让报刊成为本国对外侵略扩张的喉舌,办报成了两国对华侵略扩张的需要。这时俄报作为其宣传的阵地出现,一方面为本国侵略扩张辩护;另一方面为了遏制在东北的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由于日俄两国都想从东北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就存在多方面的交锋,报刊舆论界就是其中重要战场。从北京的《燕都报》到东北地区的《关东报》和《盛京报》,沙俄侵略者在日俄战争前就开始了其办报活动,但在与日本的报业交锋中屡战屡败。直到1906年3月4日,俄国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哈尔滨创办了中文《远东报》,在中文报纸方面,俄国才真正在北满地区形成了对日本的优势。俄国的中文报纸在内政外交方面,都显示了鲜明的反日、排日立场,因此对日本一侧形成了巨大的压力。[11]

俄报是为沙俄对中国东北的政治、经济侵略服务的,坚决地维护沙俄本国的经济政治利益。《远东报》的社论写作由深受俄国人信任的中国人顾植、杨凯等人负责,从其言论取向上看,不忤逆中国民意,但在涉及俄国利益上,坚决捍卫俄国的侵略利益。[12] 沙俄在中国东北创办报刊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文化因素。不同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目的是来华传教,《远东报》在文化因素方面的目的相对赤裸,那就是为沙俄侵略东北造势,用舆论来为侵华辩护。

《远东报》由史弼臣创办于1906年3月14日,至1921年3月1日停刊。史弼臣深受俄国统治者的信任,中东铁路公司每年拨款17 万卢布作为办报经费。《远东报》成为俄国统治者在远东推行扩张政策的喉舌。《远东报》的创办,扩大了俄国殖民文化渗透,力求从文化心理层面上征服东北人民,进而占领东北。

清末民初,哈尔滨近代报刊开始出现,并有较快发展,起初多为俄国人创办。《远东报》的创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虽然《远东报》根本上是为沙俄侵略者服务,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哈尔滨新闻事业的发展。对此本章第二节将作详细介绍。与此同时,进步人士创办的报刊相继出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哈尔滨传播。沙俄反动势力出于巩固殖民地的需要,哈尔滨当局为防止进步思想的传播,联合扼杀进步报刊,哈尔滨报刊业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之下。

黑龙江地区最早创刊的报纸概况见表1-1。[13]

表1-120世纪初黑龙江报刊一览表

表1-120世纪初黑龙江报刊一览表续表

上述的29 种报纸,其在规模上有的发行量很大、办刊时间较长,有的仅区区百份且很快停刊;其在性质上有的是官办,有的是私营,不同派别的报纸亦有所在;其在内容上既有鼓吹扩张,为殖民主义行径辩护的,也有宣扬民主、主张工农革命的,亦有抨击时弊、暴露社会阴暗面的,还有怒斥殖民侵略、倡导维护国家主权的。总之,清末黑龙江区域的报业,处在一个兴盛繁杂、良莠并存的局面,但其作为新兴媒体在文化上也起到一定进步作用。

清末黑龙江区域的报纸,处于各种舆论竞相争鸣的历史年代,有力地促进了该地文化事业的发展。总的来说,黑龙江区域报刊业的出现是历史进步的结果,对于开启民智、促进社会文明转型也是有益的。

此期间在哈尔滨的俄侨文化人成立了一些研究机构,如“哈尔滨俄国皇家东方学会”(又称“东方研究会”“东亚研究会”,简称“OPO”)、“民众满洲学会”及官方成立的“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处”等。这些机构为了发表研究成果,当时都创办了一些较有影响的刊物,如由“哈尔滨俄国皇家东方学会”创办的《东省研究会会刊、历史——人类学分部》《哈尔滨自然科学与人种学汇编》《哈尔滨地方志博物馆会报》等均属此类。而由“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处”经过前期调查于民国初年出版的《黑龙江》一书,则更是将中东铁路西部沿线28 县的沿革、地理、行政、交通、人口、面积、经济价值、借地关系、地价、农产、矿产、畜产、金融输入输出等方面的内容“尽述其详”[14]

中东铁路的新闻媒体在客观上也传播了新的文化、知识。如在《远东报》的报道与广告中,有对传话器、飞行器、电铃、电报、照相机、轮船、火车、自行车、氢气球、显微镜、扬声筒、纺纱机、织布机、拖拉机、打桩机、印刷机等西方科学技术产品的介绍,这对国人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是有积极意义的。又如,“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处”对黑龙江西部28县进行的社会调查,是当时国人根本无法办到的。再如“哈尔滨俄国皇家东方学会”出版的《东省文物研究会会刊》,其中的一些考古史料数据至今仍为人们所使用。诸如此类的刊物还有不少,可见中东铁路的修筑及后来的开埠通商,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影响是多面的。正是在这种“外力”与清末新政“内力”的合力作用下,才使黑龙江区域文化跨出了封闭的世界而步入现代社会。

无论中东铁路的修建给哈尔滨还是东北带来多大的经济收益,本质还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手段。列宁在1900年12月《火星报》创刊号上发表的《中国的战争》一文中批评道:“欧洲资本家的贪婪的魔掌现在已经伸向中国了。俄国政府恐怕是最先伸出魔掌的,但是它现在却扬言自己毫无私心。它‘毫无私心地’占领了中国旅顺口,并且在俄军队的保护下开始在满洲修筑铁路。”“几年以前,它毫无私心地侵占了旅顺口,现在又毫无私心地侵占了满洲,毫无私心地把大批包工头、工程师和军官集结在与俄国接壤的中国地区,不得不引起以温顺出名的中国人的愤怒。在修筑中东铁路时,每天只付给中国工人十戈比的生活费,这难道还不是俄国毫无私心的表现么?”[15] 无论怎样,中东铁路从开通开始是一直服务于沙俄侵略者的。

东北的国人报刊,是在日俄战争之后清王朝宣布对东北实行新政才开始陆续创办的。首先是三省官署衙门的官报,同时有同盟会员在各地的革命报刊,以及一些私营的民办报纸,至辛亥革命时止,先后出版的报刊总计50多家。[16]

近代东北国人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又是东北亚国际斗争的产物。日俄战争后,两国以长春为界将东北划分为南满与北满,沙俄把其原来在南满地区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退而着力经营北满。在其势力范围内建立了独立于我国地方政府之外的新闻传播系统,并向日方渗透。俄文报纸的兴起使哈尔滨人民了解到报纸的重要性,刺激了国人报业出现,同时激起了国人报业反抗外来侵略的情绪。20世纪初,沙俄在中国华北、东北地区创办中文报刊,与日本逐鹿东北报坛,拉拢人心,麻痹中国人民思想。他们办报是“为了更直接地在中国人民当中,进行欺骗性和麻醉性的宣传,以消灭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爱国心和革命性”[17]。面对沙俄的文化渗透,一些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为宣扬国人舆论、抵制《远东报》的文化侵略,开始创办报纸。1907年7月19日创办的中文报纸《东方晓报》,成为近代哈尔滨第一份中国人自主创办的民办报纸,《东方晓报》的创办成为哈尔滨中国人办报的开端,也是哈尔滨人民反帝反侵略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