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选题意义

本书将基于“经济下行期”的重要背景,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在借鉴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本书选题的研究意义在于:

一方面,关于理论意义:一是基于“由微观向宏观过渡”的三阶段动态路径,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个体行为、银行个体风险承担以及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揭示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以深化对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的理解。二是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分析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深化认识资产证券化风险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现有研究仅集中于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微观解释,而本书首次着眼于经济下行压力这一复杂宏观经济背景,考虑短期、长期及政策因素的融合,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资产证券化风险行为的研究文献。三是已有文献主要聚焦于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这无法洞察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效果。本书以我国独特的银行微观特征变化为切入点揭示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产生的影响,并基于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宏观背景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为全面厘清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我国的经验证据,丰富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情景机制的相关研究。

另一方面,关于现实价值:一是详细分析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银行体系的“新常态”特征及特殊的功能需求,为银行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支撑依据。二是结合经济下行期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特殊性的分析,基于功能观的视角,以维护金融稳定为目的,剖析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行为,防止银行出现过度创新。三是探讨经济下行期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通过发展资产证券化缓解风险承担,进而为提升系统稳定性提供对策建议。四是本书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规范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政策选项提供了理论与经验依据,对保障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的有效发挥,及维护银行的稳健运营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