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一)城镇化进程挑战人口健康状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为2.44亿人。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流动集聚,构成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了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然而,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在城市集聚、工作和生活,客观上对城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2]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密度的上升,人口拥挤、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基础设施不足、噪声和废气污染、半城镇化等“城市病”问题在短期内叠加密集出现。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正呈现出日益分异的趋势,[3][4]空间剥夺、居住隔离、职住错位、贫困和失业、资源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5][6]大量西方文献的研究表明,城镇化在带给人们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层面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有研究指出城镇化程度越高的地区,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发病率越高,并且此类健康问题在移民群体中尤为突出。[7][8]面对城镇化过程中日益严峻的健康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0年就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城镇化与健康”,说明城镇化进程对城市生态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健康影响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同,也引发了人们对居住条件与健康关系的重视。

(二)居住条件和健康问题关乎流动人口切身利益

在城市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和住房市场化程度加深的现实背景下,受城乡二元分割和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权长期被忽视,其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处于系统性的弱势地位。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在居住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隔,大部分流动人口居住在环境和配套设施相对较差的社区,呈现明显的“二元社区”特点。由住房问题伴随而来的贫困集聚、失业、收入分层、暴力犯罪等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对流动人口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同时,在健康方面,由于受制度性歧视、行业限制、环境污染和禀赋约束等多重因素影响,流动人口在推进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承受了更多的健康风险或付出了较高的健康成本。[9][10][11]这一结局不仅对流动人口及其家庭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而且通过流动过程对健康的筛选效应,极有可能对流出地的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后果,甚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可持续性供给以及城乡均衡发展等诸多方面。[12][13]为此,近年来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和健康问题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14][15][16][17]居住条件与健康问题关系到每一位流动人口的福祉和切身利益。通过改善居住条件促进流动人口健康水平提升也变得更加迫切。

(三)流动人口健康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长远发展和时代前沿出发,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国民健康意义提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一直是全民健康的弱项和短板,直接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的成败,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本质是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因此,重点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保障流动人口健康权益,使经济发展不以损害流动人口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为代价,应该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在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龄化及“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情况下,流动人口健康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健康水平的提升不仅能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而且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促进“人口红利”更多转化为“健康红利”。

(四)居住条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亟待理论创新

事实上,居住条件所包含的住房条件、社区环境以及居住隔离,都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8][19]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9年关于健康促进的《渥太华宣言》中就强调住房是健康的基本条件和资源,人们的身体、心理、情感都深受其住房的影响;相关研究也已证实,住房及其所在的社区可能是实行健康政策干预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有效场所;[20]国际上,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有关住房条件、社区环境及居住隔离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成果日渐丰硕,研究方法也不断成熟,已经由传统研究过分注重健康的个人风险因素转移到对多层次、多维度因素的重视和检验,[21][22][23]并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和研究结论。相比较之下,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的少量研究还往往把居住条件狭义地理解为住房条件,忽视社区环境和居住隔离对人口健康的影响。在中国特有的历史和制度条件以及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建成环境和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与西方国家差异较大,并且已有证据显示中国可能具有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环境与健康关系的规律,[24][25][26]因此,前述国际上,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既不能直接应用到中国,也无法为国内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因此,当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从住房条件、社区环境和居住隔离等多维度、多层次的视角出发,系统考察流动人口所处的居住条件及其健康风险,理顺居住条件对流动人口健康的作用机制,不仅是全面深入认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环境与人口健康间关系的需要,而且事关我国城乡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在中国特有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居住条件对流动人口健康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这种来自中国的研究案例还将为认识发展中国家居住条件与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经验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认识,[27]以便更好地摆脱相关研究对西方理论和实证的过度依赖,为居住条件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提供来自中国的经验。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尽管地理学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关注由来已久,并在科学认识与解决健康问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传统地理学关注“人—地”系统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地”的一端,对“人”和社会因素的关注不足。[28][29][30][31]本书从地理环境的微观尺度出发,以住房条件、社区环境和居住隔离三个维度为切入点,通过就居住条件对流动人口健康影响的深入考察,揭示流动人口居住条件与健康关系的复杂性,突破迄今在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和健康问题研究上的局限,更好地理解居住条件对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弥补以往研究对于微观尺度下环境与健康关系关注的不足,加深对基于居住条件视角下中国城镇化不平等效应对弱势群体健康影响的科学认识。[32]研究结论也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转型期健康影响的户籍差异,丰富流动人口健康影响因素的理论认识,为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和健康影响因素的干预提供科学指导,推动医学地理学向更注重“人本”的健康地理学转变,为中国健康地理学的发展提供崭新的研究内容。

(二)实践意义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流动人口作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力量,其居住条件和健康水平是衡量当前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依据,保障流动人口的健康公平也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流动人口的居住和健康问题是人口空间位移所产生的特殊群体自身发展问题,实际上隐含着社会稳定和公平、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等问题。因此,通过分析居住条件对流动人口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公正的环境与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与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从居住条件视角探讨流动人口的健康影响机制,为改善居住条件的相关公共政策提供有益建议,对实现流动人口的居住融合、协调城乡关系、缩小贫富差距及促进城市内部社会融合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对居住条件与流动人口健康关系的考察,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的系统挖掘,还能为相关公共住房规划、混合社区策划、社区规划、健康城市建设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为包容性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对治理和优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