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静观”到“介入”: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
- 孟凡生
- 1488字
- 2021-09-29 13:59:36
绪论
美学在18世纪中期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在经历了现代美学思想与美学流派的洗礼及丰富之后日益走向成熟;与此同时,美学也逐渐在其自身内部衍生出一种明显具有排他倾向的封闭性和自律性,现代美学随之被固定在狭窄的艺术领域之内。由此,现代美学逐渐发展成一门具有自律性的独立学科,美和艺术成为其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对象,它还建构出一套属于美学自己的、独特的理论话语和体系,美(Beauty)、审美经验(Aesthetic Experience)和艺术(Art)构成了现代美学的核心范畴。因而,在现代美学的发展以及艺术研究过程中,审美经验始终都是一个无法绕过的概念,它与美、艺术曾一度被看作是美学的研究主题。略微夸张一点说,一部美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审美经验”概念的发展史,塔塔尔凯维奇在《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中就把审美经验作为其考察的主要对象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理论现状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不仅“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和地位遭到了怀疑,甚至它的存在本身都受到了极大的质疑。这主要源于维特根斯坦对作为一个学科的“美学”的批评和质疑,他致力于澄清思想,并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审视美学和它的诸多概念。他基于概念分析基础上所做的美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审美经验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因而,在维特根斯坦影响之下的英美分析哲学大都轻视、贬低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有的哲学家甚至将其弃而不用。尽管审美经验在这一时期受到英美哲学的贬低和批评已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这也从相反的方向暗示了审美经验的重要性——审美经验一直都是美学的主要议题之一。更重要的是,当代美学的发展更多的是通过对现代美学的发难而实现的,尤其表现在对“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重构和复兴之上。
从20世纪后期开始,美学的发展呈现出开放性的诉求和多元化的态势,各种美学思潮(如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城市美学以及媒介美学等)纷纷在现代美学的理论体系中寻找突破口,并以此为其理论的建构基点和发展契机。尽管这些当代美学思潮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甚至是相互抵牾之处,但它们对现代美学的发难或反叛几乎都源于或是表现在对“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批评、重构、摒弃或复兴之上。例如,环境美学意在反抗西方自黑格尔以来所确立的那种“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思想,它质疑那种仅仅以艺术品本身为对象的审美静观模式——抽空了审美发生的周边情况或环境。因而,它提出要以自然欣赏的态度来丰富、扩展之前的审美模式,这种自然欣赏的态度要求一种融入性的参与和体验,审美对象的延伸和扩充必然使审美经验呈现出新的特性——“参与性”和“介入性”。阿诺德·伯林特认为审美经验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场”(语境的相关性)而非将其处理成一个对象化的经验,审美经验作为一个“场”其中蕴含着诸多的相关性要素。因而,必然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相关性和参与性;再如,生活美学则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对“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重新阐释和建构,它认为现代美学所形成的自律性使其过于关注审美经验的独特性而无视其与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因而生活美学重视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间的“连续性”而非仅仅关注区分性(有的甚至将这种区分性演绎为相互敌对的“二分性”)。
基于以上线索,本书主要以“审美经验”这一概念为切入点,探讨它的现代内涵,如“无利害”“静观”和“形式”等要素,是为何以及如何逐渐地演变为当代美学所倚重的“连续性”“介入性”和“交互性”等内涵的,并探讨这一内涵的变迁的哲学根源以及其对美学、艺术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深入地探究审美经验内涵的变迁与美学的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也为更好地理解当代美学和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