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万缕的看不见的线将我的最美好的年岁与那座院落联系起来,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青葱年少到正当青春,几乎记录了我成长的每个时间段。灰明灰暗的世界建筑里好像只有她是一直鲜活的,她会与我,与我们同呼吸,她会等待时间里记录过的身影,她会与我们之间有着不约而同的默契。就这样逝去的岁月里,她变了却又是从未改变。
群山环绕,只需一声鸡鸣,天光乍破,就已挥去萦绕的灰蒙,人间的烟火气就属那灰朴的土灶与黝黑的铁锅最明白,厨房里“噌”的一声灶火燃了起来,它就以铁锅中炸裂的油花香漫延开来。屋里的沉寂在第一缕光到来之前就已经被我奶奶抢先打破,屋怕是气急了,愤愤地喷出袅袅的青烟。窗眉影移,老屋的每个房间在光的轻抚下徐徐醒来,而我却总是在奶奶不厌其烦的呼喊声中艰难苏醒,就这样无数个相似却不同的新一天便在晨光中苏醒。
她是这样的与众不同,这样懂得摄人心魄,在所有我遇见的建筑里始终都是我最留恋不舍的。
落雨时看她,得看屋外,雨落阑珊处,青瓦坠珠链。无论是细雨牛毛,还是大雨滂沱,瓦沿凝珠,滴落的水珠在屋边的青石白沙上绽放出晶花。似烟如雾的春雨中夹杂着屋里梨树的花瓣飘着,飘过乌青的石瓦,飘过木制的窗棂,落了一地残英。洁白的花瓣沾了灰蒙,难怪黛玉生了落寞。倾雨滂沱在初夏便来了,前院小小的枣花像是明黄色的星星,风摇曳枝丫,星星似的花儿忽闪忽闪的。秋风卷雨卷残烟,被雨淋湿的屋瓦,烟囱中翻涌的炊烟,凋零而至的枯叶,秋日的烟雨朦胧不似春雨润物无声,而是带了些思绪的。冬雨里的屋院是带着灰调的,一切都静默无声,院落里的树们都在蛰伏着,屋里的人也一样在等待着又一年的轮回。
晴时看她,得看屋内,斜影挪移,光阴流转。晨光兀得从对面的山间直射而来,照亮了灰暗的地面,照亮了墙壁悬挂的老相框,照亮了里间桌上的红烛焰,橘红色的光影逐渐浓郁后悄然弥散。屋檐撒落的光帘散发着暖意,除了烈日灼灼的夏日,其他季节里这光帘永远都是游耍的信号,尤其是冬天。这道光帘一点一点挪移,就预示着这一日的落幕,当青瓦间零星撒落斑斑点点的碎光时,我知道这一天的晴阳马上就要落了。当天色逐渐变暗,暗淡的房屋里灯光亮起,光来了却没有温度,“噔噔噔”一道道家常小菜摆上桌,热腾的烟气和萦绕的香气把屋里弄得暖哄哄的,“快来吃饭喽”,开动前的这句话,永远都是喊给还闲不下来的奶奶。夜来了,光亮一点点亮起又一点点暗下,告诉着屋里的人夜深了,该睡了。
最爱的可能是雨后初晴,就端坐在门口,看着院前水泥石路积攒的雨水映射出不一样的天光,若是朝阳正好,一滩净水便染上了红光,若是阴晴无日,那滩静水正视如镜,斜视泛着白光。看玉瓣含珠,看翠叶挂露,看青瓦落泪,看枯枝败叶望逢春,静赏雨后逢晴阳。
说实话,我一年四季地想她了,准确的来说不只是想她,而是想念着久雨候初晴,久晴待时雨的生活,想念烟绕肴羹香,唤婻同啖食的时光,我想就凝望它,而在凝望的时候我愈来愈不敢偏移我的眼睛,因为我知道我怕,怕她就在星移斗转的时光里慢慢变成了我不熟悉的模样。但变化轮转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我,还有这栋看似不变的院落,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记忆里的剪影,和一直相信它在的我。勿忘即永存。